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术》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章 揭开内心世界最隐秘的心理密语(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术》 作者:金圣荣

第6章 揭开内心世界最隐秘的心理密语(2)

  弗洛伊德分析出了这个人购物时的心理特征:当他看到有人群聚集的货台或者看到很多人都去购买某一件物品时,他内心的欲望“阀门”就会被打开。在他看来,很多人同时购买的物品一定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如果自己不购买就会错失机会,随着这种意识的深入,这个人也会加入到购买的队伍中去。购买完物品后,他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如果没有购买物品,内心就好比压了块石头,忧心忡忡。当这种行为形成一种固有的习惯后,这个人便养成了疯狂购物的习惯。虽然有些物品对于他们自身来说可能是不实用的,但他们购买后其心理仍然会感到满足。

  在弗洛伊德看来,这属于典型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一些人在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后,自身的知觉和判断以及认识上发生改变,并在外界的影响下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就是随大流。弗洛伊德曾对从众心理进行过测试,结果表明,在被测试的人群中,仅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没有发生过从众心理,保持自身独立思考的习惯。可以看出,从众心理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理现象。

  从众是人们缺少独立性的意志体现,是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的集中体现。一般来说,做出从众行为的人大多具有跟从群体的倾向。当这些人发现自身的行为及意见与群体行为和意见不相同或者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产生意见分歧时,他们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压力,而这种压力就会促使他们改变自身的想法,从而使他们做出与群体一致的行为。

  从众心理在现实中随处可见,比如原本平静的街道中有人发生了争执,争执本身并不是什么大事,可一些人却来看热闹。结果,人越来越多,甚至还阻碍了交通的畅通。当出现这些情况后,如果不及时予以疏导,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停下脚步,向人群里张望。而当一个购物狂看到货台前围了很多人时,就会产生从众心理,认为大家都买的东西就一定是最好的,于是他也会加入到购买的行列中去。

  弗洛伊德曾用这样一段生动的文字描述从众心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海边,很多人都悠闲自得地在沙滩漫步。忽然间,一个胸前挂着十字架的男子跑了起来,并大声呼喊道:“暴风雨马上要来了!”当这个人周围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后,起初并没有反应过来,但随着男子呼喊声的加大以及奔跑速度的加快,很多人也跟着跑了起来,并拼命地呼喊着。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人都发了疯地跑了起来,最终全海滩的人都跑了起来,甚至有一些人在奔跑过程中还被踩伤。在弗洛伊德看来,或许第二个或第三个奔跑的人并不完全清楚是否暴风雨要来了,但当他们看到有人这样竭力呼喊和奔跑后,本能地产生了从众心理,也认为暴风雨马上就来了,所以他们奔跑了起来,而后面的人大多也抱着这样的心理,认为暴风雨一定会来,最终也跟着跑了起来。其实,第一个跑的人喊出的“暴风雨来了”的话语,不过是他在拍摄一场灾难电影而已,他完全没有想到自身的行为竟然会让如此多的人效仿。

  可以看出,从众心理对人们的影响确实相当大。而人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群体中,由于个体不愿有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感到孤立的感觉,从而会使自身的行为、态度与意见同别人保持一致,进而产生一种“没有错”的安全感。也就是说,从众源于一种群体对自己的无形压力,迫使一些成员违心地做出与自己真实意愿截然不同的行为。弗洛伊德研究发现,具有不同性格特征以及不同特性的人,从众行为的程度也有所不同。研究发现,性格内向的人大多从众于性格外向的人;学识低的人从众于学识渊博的人;阅历浅的人从众于阅历丰富的人;娇小的女性从众于具有领袖气魄的男性。此外,从众行为还表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可以看到从众心理的表现。

  比如,有一家新开业的珠宝店,店面环境和地理位置都非常不错,可前来光顾的人就是很少。为此,珠宝店主绞尽了脑汁思考如何让珠宝店的生意好起来。想来想去,他在从众心理中得到启发,于是他找来他的亲朋好友,在珠宝店门前摆上货架,并让这些朋友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在货架前挑选珠宝,以便给路人制造出一种“生意好”的假象。当路人看到珠宝店前排起长长的队伍后,也加入到队伍中,因为他们不由自主地认为该珠宝店的珠宝样式一定会很新颖。随着排队伍的人越来越多,珠宝店的生意也就越来越好,最终该珠宝店赢得了源源不断的顾客光顾。

  珠宝店的生意之所以能快速好起来,借助的就是人们的从众心理。说得更具体一点珠宝店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故意制造一种假象:大家都在排队购买珠宝,这里的珠宝一定又便宜又好,我可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越来越多“不知情”的人被假象所迷惑,最终也加入到排队购买珠宝的队伍中去。或许有人会对从众心理持否定态度,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消极的一面和积极的一面。弗洛伊德认为从众心理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人的思维,扼杀人的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改正自身不正确的思维方式,并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如误会等。当然,现实中还要宣扬“从众”的积极面,避开“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用明晰的脚印使自己主动融入社会生活,这样才能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而不至于随波逐流。

  其实,通过以上这些分析不难发现,购物狂之所以产生了从众心理,很大程度上与其自身的心理状态有关。因为他错误地将别人都在购买的某一种物品看成是同样能给自己带来价值的物品,在这种错误信号的引导下,他的心里自然而然地就接受了购买物品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物品对于他来说到底实用与否,他都要满足内心的需求。弗洛伊德曾直言不讳地将这种行为说成是病态心理,这也就是说,一切不切合实际的追求都是病态的一种体现。

  鉴于此种原因,弗洛伊德从理性思考的角度建议人们,在追求某一件事情或某一件物品之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事情或物品对自身能产生的价值与作用。如果产生的价值不大,或者根本不会带来价值,就要避而远之,绝不能产生从众心理。因为从众心理一旦产生,不仅会束缚一个人的心灵成长,还会让人陷入被外部环境“牵着鼻子走”的处境中。

  4.老人养猴子去杂耍,是赌气还是心理需求

  20世纪20年代初期,奥地利文化之城萨尔茨堡接连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一些穿着体面的老人养起了猴子,不仅和猴子的关系非常亲密,甚至将猴子牵到人多的地方杂耍。虽然很多人认为这是老人们的爱好,但还是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老人养猴子的背后一定蕴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弗洛伊德就是这样一位对此事抱有很高兴趣的人,在他看来,老人养猴子并不只是源于他们自身的兴趣那样简单,而是隐藏着一些奥秘。

  弗洛伊德对此进行了观察和研究。首先,他尝试接触一些养猴子的老人,并以此作为研究的突破口。经过一番周折,他接近了一位70岁的满头白发的养猴老者。通过和老人闲聊,弗洛伊德得知这位老人是位退休的园艺师,家庭条件也不错。为了进一步弄清楚老人养猴的原因,他与老人进行了这样的对话:

  “您有子女吗?”弗洛伊德问道。

  “我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老人漫不经心地说道。

  “您的子女不干涉您养猴吗?”

  “这个不用担心,他们不仅不会干涉,还会全力支持我。”老人用无奈的口气说道。

  弗洛伊德听完老人略带无奈的话语后,隐约地感受到老人一定有什么令他不愉快的经历,于是他继续追问道:“您的子女多久看您一次?”

  弗洛伊德说完这句话后,老人开始低头不语,而直到10分钟以后,他才缓缓地说道:“我已经记不清他们上一次看望我是什么时间了。”

  从老人的述说中得知他的子女很少来看望他,这样一来,他的心里会或多或少地感到孤独,为了将内心的孤独感释放出去,他养了猴子。虽然他和猴子之间建立起了类似于儿女的感情,但这种情感并不能让他心里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他的内心渴望子女能够经常来看望他,于是他做出了将猴子拉到闹市去卖艺的行为,以便引起子女的注意。

  需要说明的是,老人养猴子,并且将其拉到闹市卖艺并不是为了生计,因为老人从不缺钱。老人这样做与其说是在和子女赌气,还不如说是他拥有内心渴望子女看望他的心理需求,当这种心理需求足够强烈之时,他便会做出一些在常人看来无法理解的事情。

  也许会有人问:“老人心理上会有哪些需求呢?”对此,弗洛伊德这样解释道:“很多时候,老人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当这些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满足时,老人就会做出不理性,甚至是令人不可理解的事情。”他通过对老人心理的研究发现,老人退休后便赋闲在家,而且子女很少回来与他团聚,即使是在重要的节日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老人经常会出现焦虑不安、孤单失落的情况。

  当老人出现这些情况后,有一种渴望被关注和被关怀的心理特征,可由于子女很少来看望他,自身又找不到释放这些心理问题的出口,因此老人便产生了强烈的改变现状的愿望,以至于他通过养猴子并将其拉到闹市的方式来让内心得到平衡。

  其实,发生在老人身上的这种心理特征非常常见。所以说,当老人退休在家后,人际交往也逐渐减少,又加之家人对他们关心较少,所以老人的心理就产生了不平衡的感觉。当老人无法寻找出解决心理不平衡的方法时,他们便会产生出极端心理,并通过做出一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来让他们渴望平衡的心理得到满足。

  案例中的老人就是因为日常生活过得无聊,以及子女很少与他团聚,使其心理变得孤独,于是他渴望得到关注。这就是每个人在人生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一种心理变化情况,只不过每个人在心理不平衡的时候,并不会做出像案例中的老人那样的举动罢了。

  此外,弗洛伊德还认为,老人心理产生的不平衡虽然是常有的心理现象之一,但这种心理现象是可以预防的。在他看来,当老人心理产生出渴望被关怀的感觉后,就应该将自身的想法告诉子女,当子女得知老人的所思所想后,必然会想办法缓解老人心理的不安。比如,常回家陪陪老人。老人渴望被关怀的心理得到满足后,就不会做出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

  5.无情无义的人的内心究竟有多么阴暗

  在好莱坞著名惊悚影片《绿里奇迹》里,警察佩西和一个制造多起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威廉都是典型的反社会人格特质。警察佩西的亲戚是一位高官,由于佩西有一定程度的反社会人格,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想要亲自操作一次对死刑犯执行死刑的电椅,于是他主动向高官请缨来到死牢中。由此可见,他是个典型的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人,而这种快乐就是眼睁睁地看着死刑犯在电椅上接受死刑。当获得这样的机会后,他竟然让可以基本不会产生痛苦的死刑变成巨大的折磨,而这一切却让他的心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

  影片中的另外一位反社会人格的主角是一名流浪汉,他表现得勇武、狡猾、缺少自制力且不会产生恐惧感,当他在死牢里嗅到其他犯人痛苦时不仅不害怕,反而表现出欣喜若狂的特征,甚至会陷入到一种近乎癫狂的状态里。在生活中,他用残忍手段杀害别人时同样会陷入到这种令人胆颤的癫狂状态中。

  那么,究竟什么是反社会人格呢?在弗洛伊德看来,这是一种精神病态。这种精神病态又被称为“无情型人格障碍”,指的是儿童期或者青少年时期发展起来的严重人格缺陷,或者人格在总体上出现的一系列不适应的精神异常。可以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包括弗洛伊德在内的多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一直研究的课题。

  早在1835年,德国心理学家皮沙尔特就提出了在当时被称为“悖德狂”的诊断名称。他指出患者出现了本能欲望、性情嗜好,以及道德修养等方面明显的异常变化,但自身的推理能力以及智能方面却没有障碍。随着时间的发展,“悖德狂”逐渐被“反社会型人格”所替代。弗洛伊德曾经说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自身的思维和智力没有异常,只是情感和意志方面存在障碍,但这种精神缺陷却是持久和顽固的,甚至一些人终身很难改变。”在他看来,存有这种人格障碍的人有着共同的心理特征,即:情绪的爆发性,行为的冲动性,对社会缺少责任感,对别人充满了仇视心理,并缺少最起码的同情心等。他们经常会做出与社会道德相悖的事情,甚至不会为自身反社会的言行而感到焦虑和罪恶。

  关于反社会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从弗洛伊德的研究成果来看,他认为反社会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个体早年丧失父母或者双亲离异、体质先天出现异常、社会环境的恶劣、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不良等。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体在童年时期遭受的心理创伤、家庭的破裂、亲人对孩子的冷淡、缺少父母在生活上的悉心照料等,是反社会型人格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其实,儿童与母亲在情感上缺少互动或者受到冷落包括不同的含义:第一层含义,父母对儿童情感上疏远,这样就会使儿童很难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热情和亲密的关系;第二层含义,父母的行为举止或者对儿童的要求缺少一致性。比如,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得朝三暮四或者赏罚无定规,让儿童无所适从。由于儿童缺少从父母身上效仿的榜样,他们在发展中就很难具有明确的自我统一性。

  研究表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对坏人以及同伴的引诱往往会丧失抵抗能力,对自己的过错不会产生内疚心理等,而这都是由于他人赏罚的不一致性,以及本人善恶价值的判断自相矛盾所造成的。反社会型人格的情绪不稳定、对社会不负责任、习惯性的撒谎欺骗,但又无动于衷的行为,都与家庭成长环境或者社会环境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w w w/xiao shu Otx 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金圣荣作品集
黑客间谍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