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TXT小说天堂 > 全部作家 > 外国作家 > 戴维·洛奇作品及代表作推荐

戴维·洛奇作品全集

[+展开]

戴维·洛奇(David Lodge),英国著名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935年生于伦敦,先后就读于伦敦大学和伯明翰大学,获博士学位。从1960年至1987年一直在伯明翰大学英语系任教。1987年提前退休成为专业作家,但仍为伯明翰大学荣誉教授,并一直担任英国皇家文学会会员。

戴维·洛奇著述颇丰,其长篇小说主要有《电影迷》(1960)、《你这个傻瓜》(1962)、《大英博物馆在倒塌》(1965)、《避难所之外》(1970)、《换位》(1975)、《你能走多远?》(1980)、《小世界》(1984)、《美好的工作》(1988)、《天堂消息》(1991)和《治疗》(1995)。他的文学批评著作主要包括《小说的语言》(1966)、《格雷厄姆·格林》(1966)、《十字路口的小说家》(1971)、《伊夫林·沃》(1971)、《现代写作方式》(1977)、《运用结构主义》(1981)、《巴赫金之后:小说与批评论文集》(1990)和《小说的艺术》(1992)。另外还编有《二十世纪文学批评》(1972)和《现代批评理论》(1988);剧本《四面墙》(1963)、《击中要害》(1965)和《写作游戏》(1990)等。

作为身兼二职的学者型作家,他总是试图在小说中反映学术界的各种现象。他的最著名的小说几乎都是以知识分子(校园内外的教授与学生)为主要人物,以学术、文化界写作背景的。他的著名的“校园三部曲”可谓这方面的代表,这三部小说--《换位》、《小世界》和《美好的工作》--具有互文关系,反映的基本上是与学术界相关的故事。
洛奇的小说在文化态度、审美观念以及艺术形式等各个侧面都颇具后现代特质。这位谙熟自结构主义以来各种文论新潮和创作技巧的大学教授,在谈到他自己的创作时说:“需要调和一种我早就发现的矛盾——在我写评论时,我对杰出的现代主义作家一直十分崇敬,而我个人的创作实践却是五十年代的那种反现代主义的新现实主义。” 于是,诸如拼贴、狂欢和语言的不确定性等后现代概念常被用来阐释他的创作特征,而互文、打破时间的统一性和取消不同文体的界限等也是他常用的技巧。
作为一个兼具批评家身份的作家,他对以现实主义小说为主的多种小说美学风格的深入研究,最终体现为对小说叙事技巧全面和娴熟的把握,也造成了他的小说风格并非单纯的后现代叙事,而是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徘徊状态。就此而言,他的小说风格通常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之后对传统的回归,具有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双重特点。
和传统的英国写实文学不同,他的小说总是喜欢以一种群像式的视角出发,将特定时空下(通常是校园)的不同人物的命运交织成为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网络,通过整体构思上大胆的“巧合”情节设置,对人物和事件不断进行选择和取舍,在作品中最好的体现了他的学术观点:反对激进的“零度写作”等方法,认为作品中的场景出于作者有意识的构思;小说写作是一种游戏,一种至少需要读者和作者两个人玩的游戏。作者企图在文本本身之外控制和指导读者的反应,就像一个玩牌者不时从他的座位上站起来,绕过桌子去看对家的牌,指点他应该出哪一张。从这一点上来说,洛奇的小说实践一开始就和法国式的先锋文学有很大的不同,他的小说相对重视情节的设置,在文本上没有过多的实验色彩;尽管也喜欢在小说中综合调用各种文体表现手段,如书信、文摘、新闻报道等,但这些手段显得干净利落,没有晦涩难解的抽象化主题和故作高深的哲理说教;他对接受美学的认同,使得他更注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看重读者根据文本和自己的意识投射构建新的意义,从而获得一种审美活动的享受或者快感。

小说的艺术

简介:小说是怎么开始写的?这就像问“人类胚胎是从何时开始算成人形的”一样难以回答。当然,一部小说的肇兴并不是从写下第一个、第二个词开始算的。即便只是脑海中的念头,大部分作家都有初步的草稿积累。有的作家花了数周、数月来构思,又画情节图、又设想人物的个人经历,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上可供以后参考的点子、场景、情景和笑话。每个作家有自己的写作方式。在写《波因顿的珍藏品》时,亨利。詹姆斯记下的笔记不但几乎不比完成的小说短,引

大英博物馆在倒塌

简介: 《大英博物馆在倒塌》是英国学院派作家戴维·洛奇的第一部幽默小说。研究生亚当和妻子芭芭拉是六十年代初的天主教徒,他们因为教义的限制无法使用避孕用具,多年来一直苦恼不已。某天起床,当亚当发现芭芭拉有可能第四次怀孕时,他再也不能像往常一样去大英博物馆安心做研究。 作者就将这一天发生的各种滑稽之事逐一道来,并运用了文学戏仿和拼贴手法,用喜剧的形式对婚姻家庭这一主题作了意想不到的反思。现代家庭早已没有这样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