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胡适留学日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6章 民国三年(1914)十二月十二日至四年(1915)二月十四日(8)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胡适留学日记》 作者:胡适

第46章 民国三年(1914)十二月十二日至四年(1915)二月十四日(8)

  湘江东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齐。

  可磨可镌,刊此颂焉,何千万年!

  二九、罗素论战争

  (二月十二日)

  ...Inaword,itisthemeansofrepellinghostileaggressionwhichmakehostileaggressiondisastrousandwhichgeneratethefearbywhichhostilenationscometothinkaggressionjustified.

  Betweencivilizednations,therefore,non-resistancewouldseemnotonlyadistantreligionsideal,butthecourseofpracticalwisdom.Onlyprideandfearstandinthewayofitsadoption.Buttheprideofmilitaryglorymightbeovercomebyanoblerprideandthefearmightbeovercomebyaclearerrealizationofthesolidityandindestructibilityofamoderncivilizednation.

  〔中译〕总而言之,反抗敌国的侵略将使这种侵略变成一种灾难,它使敌国产生忧虑,从而认为自己的侵略行为是正义的。

  所以,在文明国家中,不争主义似乎不仅是久远的宗教理想,而且是实践智慧的源泉。只有自傲和忧虑是接受不争主义的障碍,但军事荣耀可以由更高尚的自豪去克服。对现代文明国家坚不可摧的清醒认识,则有助于克服忧虑感。

  BertrandRussell乃当代哲学巨子,亦发此言,可见吾所持论初非梦想妄语也。

  三○、荒谬之论

  (二月十二日)

  二月六日份之TheNewRepublic有投函人自称“支那一友”,其书论远东时局,以为日本之在中国占优胜,未始非中国之福。又言,“中国共和已完全失败,中国人不适于自治,日本之干涉,可使中国有良政府,中国之福,列强之福。……”读之大不满意,作一书驳之(参看卷九第九则)。

  三一、纽约旅行记

  (二月十四日)

  有持非兵主义(Anti-militarism)之美国限制兵备会(AmericanLeaguetoLimitArmaments),欲得各大学学生之赞助,乃由《纽约晚邮报》(TheNewYorkEveningPost)记者OswaldGarrisonVillard设筵招东美各校之持非兵主义者会于纽约之大学俱乐部(UniversityClub),讨论设立学校联合抵制增兵问题。主者某君以书致本校巴恩斯先生(Prof.F.A.Barness),属令推一人代表康乃耳大学。先生坚欲余往,不获已,遂往。于是有第三次之纽约旅行。

  十三晨至此,以电话告韦女士及普耳君约会时。

  十一时普耳见访,相见甚欢。此君为哥伦比亚大学毕业院生,专治英文学。

  此君持“不争”之说,而以为“不争”二字殊未当,非不争也,但不以兵力强权争耳,欲名之曰“有效的抗争”(EffectiveResistance)。余亦以为“不争”(Non-resistance)二字固未当,惟普君之名亦不满余意。忆须密先生(Prof.N.Schmidt)名之曰“消极的抗争”(PassiveResistance),亦不惬心,余欲名之曰道义的抗拒(EthicalResistance)似较佳耳。普君以为然。(后余以告韦女士,亦以为然)吾与普君所谈,大旨在不可持首尾两端之说,如谓战为非义,则决不可谓战有时而义。欧洲社会党之失败,在于强析战祸为两种:侵略之战为不义,而自卫之战为义。及战事之起,德之人皆以为为自卫而战耳,法之人亦以为如此,俄之人亦以为如此,于是社会党非攻之帜倒矣。

  一时往访韦女士于其居,女士为具馔同餐。谈二时许,与同出,循赫贞河滨行。是日天气晴和,斜日未落,河滨一带,为纽约无上风景,行久之,几忘身在纽约尘嚣中矣。行一时许,复返至女士之居,坐谈至六时半始别。

  女士谓“普耳君投书中(余以普君原书示之)所论杀人以救人,其理颇未能惬人意。杀甲以救乙,是犹以甲之命为救乙之具也,与康德所谓无条件的命令大背。”此言是也。墨子曰:“杀一人以利天下,非;杀己以存天下,是。”则进于是矣。

  女士深信人类善根性之足以发为善心,形诸善行,因引嚣俄之《孤星泪》(LesMiserables),证大度不疑之足以感人。吾恒谓今人大患,在终日居于疑惧忧恐之中。世安有愁城?愁城者,吾人心中疑惧之产儿也。若人人疑他人为贼,为奸宄,则世界真荆天棘地矣,安能一日居乎?此邦人有时颇能脱去此种疑惧根性,村僻之城市真能夜不闭户(绮色佳是其一也)。其所以夜不闭户者,不疑也。吾居是邦五年,未尝一日钥吾室门,亦未尝失一物,不疑也。今日弭兵之说,人皆知其美而不敢行,知军备之为患而不敢废之。即如此邦人士,持和平之说者众矣,而惧德之来侵,惧日之宣战,于是日增后备而不已,今岁之海军费凡141,000,000元,陆军费103,000,000元,防御费50,000,000元,皆“有备无患”一语之结果也。美之在今日,可以宣言减兵,自我作始,以为他日世界弭兵之第一着手处。所患在“恐”之一字。英诗人克劳夫(Clough)之言曰:“孰谓希望为愚人乎?若恐惧则真妄人矣。”(Ifhopesaredupes,fearsareliars)此今日救世圣药,惜无人敢尝试之耳。女士盖真能实行此道者。其待人也,开诚相示,倾心相信,未尝疑人,人亦不敢疑也,未尝轻人,人亦不敢轻之。其所交多贫苦之画师,其母恒以为惧,女士坦然处之,独居纽约如故。与女士谈论最有益,以其能启发人之思想也。是日所谈甚繁,不可胜记。

  是夜,至大学俱乐部赴限制兵备会晚餐,尾赖君(Mr.Villard)主席。会中书记吴得(Mr.L.HollingsworthWood)乃康福先生之友,与先生皆毕业于海勿浮大学(HaverfordCollege)。此校乃耶教中之友朋会(Friends,又名匮克派--Quakere)所创。匮克派之信徒,皆主张不争主义者也。主席尾赖君乃美国南北战争前主张放黑奴者盖利孙(WilliamLloydGarrison)之外孙,盖利孙亦倡不争主义最力者也。二君之热心于限制兵备也宜哉。

  是夜东美各大学与会者如下:

  Cornell(康乃耳)

  Harvard(哈佛)

  Yale(耶鲁)

  Columbia(哥伦比亚)

  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

  Princeton(普林斯顿)

  NewYorkUniversity(纽约大学)

  席终决议组织一会,名之曰“CollegiateLeaguetoAbolisnMilitarism”,会名余所拟也。举定之职员:

  K.G.Karsten(卡斯滕)为会长

  JohnT.Graves,jr(约翰·格拉浮斯)为书记

  是夜,议事至十二时许始散。

  十四日,星期,至哥伦比亚大学访友,遇张亦农、严敬斋、王君复、邝煦堃、杨锡仁、张仲述诸君。

  午访喀司登君(Karsten)于其室。此君曾得“罗茨津贴”(RhodesScholarship),资送至英国牛津大学肄业。其人读书甚富,室中架上皆当代名着也。此君谈论甚动人。美国大学学生之大多数皆不读书,不能文,谈吐鄙陋,而思想固隘,其真可与言者,殊寥寥不可多得。吾居康乃耳可五年矣,大学中有贤豪,适未尝不知之(或直接或间接),然何其寥寥也?哈佛与哥伦比亚似较胜,惟吾不深知之,故不敢率尔评论之耳。

  下午访张仲述。仲述喜剧曲文字,已着短剧数篇,近复着一剧,名曰《外侮》(TheIntruder),影射时事而作也。结构甚精,而用心亦可取,不可谓非佳作。吾读剧甚多,而未尝敢操觚自为之,遂令祖生先我着鞭,一笑。

  与仲述同访韦女士,谈一时许,女士之兄嫂(Mr.andMrs.RogerWilliams)来访。余前过纽约,即拟往访此君夫妇,以时日不给不果。昨夜女士以电话招其来会于此。此君甚精明,谈论亦饶有丰采。其夫人,贤妇也。有子二人,皆活泼有神。

  自女士所居与韦君同出,余往中西楼,赴亦农、敬斋晚餐之约也。

  在中西楼餐时,亦农、敬斋忽起立招呼外来数客,其一人乃黄克强元帅也。亦农绍介余与相见。克强颇胖,微有髭,面色黧黑,语作湘音。余前次来此,颇思访之,闻其南游而止,今日不意之中遇之,不可谓非幸事。

  餐后以车至车站。车停港外,须以渡船往。船甫离岸,风雨骤至,海上皆黑,微见高屋灯火点缀空际,余颇欲见“自由”之神像乃不可见。已而舟行将及车次,乃见众光之上有一光最明亦最高,同行者遥指谓余曰:“此‘自由’也!”

  此次旅行毕。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胡适作品集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叁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壹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胡适诗存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说儒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贰看破不说破禅学指归白话文学史胡适论人生:立场胡适留学日记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说:读书与做人胡适:做最好的学问人生大策略胡适文集(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