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梅兰芳和孟小冬》在线阅读 > 正文 梨园世家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梅兰芳和孟小冬》 作者:李伶伶

梨园世家

    梅兰芳的家世背景清晰明了
    孟小冬身世成谜
    梅兰芳出生于梨园旦行世家,三世唱旦
    孟小冬成长于梨园生行世家,三代唱生
    “老佛爷”赐梅兰芳祖父“胖巧玲”
    孟小冬的祖父人称“老孟七”
    无论孟小冬真正的身世如何,她成长于梨园世家,那是肯定的。这样说来,生活在梨园世家,这是梅兰芳和孟小冬唯一的共同之处。
    既然如此,他们最终踏上戏路,并非仅限秉承子续父业、光宗耀祖的中国传统家族观念,而是无从选择,也不能选择。自宋代起而遗留下来的“唱戏的子女只能从事唱戏”的户籍陋习到了清末虽已不再具有强制性,但它的余毒仍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对于梅兰芳和孟小冬来说,命运早就为他们铺就了一条艰辛却光辉的艺术之路。在他们还没有来得及细细辩清世界的真相时,就已经无奈地站在了艺术的起跑线上并跨进了京剧之门。
    到梅兰芳和孟小冬这一辈,梅家和孟家都是三代梨园。
    梅兰芳的祖父叫梅巧玲。他有个雅号,叫“胖巧玲”。说来很有意思,这个雅号的来历,跟“老佛爷”慈禧太后有关。由于梅巧玲生得脸圆体胖,和他为人的一团和气相称,爱看他戏的慈禧太后就赐了他这个雅号。这位爱好看戏的老佛爷还有点美学眼光,她说巧玲身材的肥胖恰能显示雍容华贵。
    在祖父梅巧玲之前,梅家世代以雕刻为生。道光十年至咸丰十年间苏北里下河一带的水患不断,导致无数人家沦为赤贫,梅巧玲的父亲梅天材穷病而死,巧玲和两个弟弟随母亲颜氏逃难江南,可富庶的江南并没有改变一家人的命运。颜氏不能眼见儿子们饿死,只得忍痛先将八岁的长子巧玲卖给苏州的一个江姓鳏夫作义子。之后巧玲的两个弟弟下落不明,颜氏只身回到故乡,不久也饿死了。
    梅巧玲被卖到江家,逃却了饿死的噩运。义父江某一度也将他视为己出,但好景不长。江某在娶妻生子之后,对巧玲的态度就变了。有一天,江妻在屋里的炉子上用砂罐烧红烧肉,吩咐巧玲照看着。巧玲不小心将砂罐碰翻了,当时没人看见,巧玲自然不敢声张。等到大家追究起来,发现巧玲的鞋底下沾有肉汁,这下惹了大祸。江某夫妇怒发冲冠,借口巧玲做了坏事还抵赖,竟三天三夜不给巧玲饭吃以示惩戒,把巧玲饿得天昏地暗。还是家里的一个厨子起了善心,偷偷用荷叶包了点饭给他吃,这才算没有饿出个好歹来。
    在巧玲十一岁那年,江氏夫妇又将他卖了出去。
    梅巧玲这回被卖到一个叫“福盛班”的戏班子作徒弟,这是梅家与京剧结缘的开始。
    那时,京剧已经形成并正急速成长。梅巧玲苦学皮黄,历经磨难。福盛班班主杨三喜善长昆曲,却以虐待徒弟闻名。他对徒弟非打即骂,还特别喜欢用硬木板打徒弟手心,据说巧玲的手纹都给打平了。
    有一年除夕之夜,杨三喜莫名地就不给巧玲饭吃,让巧玲抱着他的孙子杨元在地上拣饭粒吃。许多年以后,梅巧玲做了四喜班班主,也收了徒弟,杨元被请来给学徒教戏。也许是自小耳濡目染,杨元对学徒也很苛求,动不动就要挥舞木板条。梅巧玲对杨元说:“这儿不是福盛班,我不能看着你糟蹋别人家的孩子,干脆给我请吧。”杨元后来死在一个庙里,没有人去理会,还是梅巧玲心软,派家人将杨元的尸首收殓了。
    梅巧玲离开杨三喜后,跟了一个叫夏白眼的师父,这又是一个喜欢虐待徒弟的师父。梅巧玲在他手上也吃了不少苦头。直到跟了第三个师傅罗巧福,他才算是彻底脱离了苦海。罗巧福人很厚道,他原是杨三喜的徒弟,满师后独立门户开课授徒,他见巧玲在夏白眼那里受尽折磨,很不忍心,便花了一笔钱将巧玲赎了出来,收在自己门下。罗巧福教戏很认真,从此巧玲安心向罗巧福学皮黄,进步很快。
    至于梅巧玲究竟是什么时候进京的,目前已无法考证。可以确知的是,梅巧玲满师后也自立门户。他此时还不知母亲早死,两个弟弟也已不知去向,派人到家乡去,打算接家人出来同住。梅巧玲直到死也没有打听到家人的下落。那么,他是不是有可能是在出师后随即进京的呢?
    梅巧玲工花旦,却又不满足于本行,他大胆革新身段、表情、神气、台步以及扮相,打破了过去京剧舞台上贞女烈女“行不动裙、笑不露齿”的动作程式,又吸取青衣的唱工技巧,逐渐红透京城,成为“同光十三绝”之一,也顺理成章地接管了“四大徽班”之一的“四喜班”成为班主(另外三个班是三庆班、春台班、和春班)。
    梅兰芳日后在京剧舞台上不断创新和变革,与其说是基于他具有顺应时代潮流的意识、善于听取有识之士建议的从善如流的虚心态度,倒不如说是他的血管里本就流淌着祖父遗传下来的永远向前的血液。他不仅完全继承了祖父不安现状勇于冲破传统樊笼的个性而在祖父奠定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了“花衫”这一融青衣、花旦于一炉的新的表演方法,更延袭了祖父诚实好学而精通音韵、唱腔、书法的文化素养,正如梅兰芳自己所说:“我好结交、善看书、爱绘画及收集文物的习性,也可说是祖传给我的天资。”
    孟小冬的祖父孟七,本名孟福保,又名孟长七,“孟七”是他的艺名。在他的三子孟鸿荣被人称为“小孟七”后,孟福保就被人称作“老孟七”了。孟家祖籍山东济南。跟梅巧玲不知何时进京一样,孟七具体是什么时候来到北京的,已无从考证。据估计,是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之后。一个唱戏的,如何跟太平天国运动扯上关系呢?这颇具戏剧性。
    早先,孟七和他的哥哥孟六一起在戏班里唱武生和武净。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时,年轻的又有一身好武艺的孟七怀着一腔热血毅然脱离戏班,南下江苏投身太平军。他在军中是否建立功勋,甚至是否真正意义上参加过和清军的作战,都不得而知。太平军英王陈玉成在军中办了一个同春班,因为孟七是唱戏出身,又有武艺,自然而然地被聘为同春班教习。闲时,他教徒授艺,当然,既教唱戏,更教武艺。战事间隙,他们以唱戏、表演劳军。
    自然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孟七不得不重操旧业,北上搭班,继续以唱戏为生。也许就在这个时候,他进了京。目前可知的是,他在北京最早搭的戏班是久和班,常演《铁笼山》、《收关胜》、《八蜡庙》、《下河东》、《大名府》、《武十回》等武戏。由于他武艺超群,当时的受众群又都是男子,偏爱武戏,因此他很受欢迎。同治初年,他应上海丹桂茶园老板刘维忠的邀请,和同班的杨月楼、任春廷、沈韵秋等同往上海。从此,他滞留于沪。
    梅巧玲1860年娶著名小生陈金雀之女陈氏为妻。陈氏心地善良,善于治家,比梅巧玲小2岁。两人婚后育有二子二女。两个儿子,一个是梅兰芳的伯父梅雨田,一个就是他的父亲梅竹芬。
    梅雨田年轻时就有“六场通透”的美称,是公认的戏曲音乐家。他之所以从事戏曲音乐,跟父亲梅巧玲有关。梅巧玲有“义伶”之称,但他的“义”并不总能得到回报,当角儿或场面(即乐队成员)闹脾气而告假罢演时,梅巧玲痛心疾首之余便在妻子面前发牢骚说:“我一定要让咱们的儿子学场面。”
    仿佛老天爷有意成全梅巧玲,梅雨田从小就喜欢音乐。他出生于1865年,刚满三岁,就坐在一个木桶里,抱着一把破弦子,叮叮咚咚地弹着玩。八岁时父亲问他想学什么,他说:“我爱学场面。”梅巧玲听了别提心里有多欢喜。此后,他便把京城里的吹拉敲弹各路好手都请来教儿子。“四喜班”的琴师贾祥瑞成为梅雨田的开蒙老师,京城其他名手如李春泉、樊景泰、韩明儿、钱春望都教过梅雨田。梅雨田天资聪慧,在音乐方面也有天份,吹拉弹拉样样拿手,无论什么一学就会,终于没有辜负梅巧玲的一片苦心和厚望。
    梅雨田性格孤僻高傲,常与和他合作的演员闹不愉快。当时的场面只有六人,分武场、文场。武场有单皮鼓、大锣、小锣;文场有胡琴、月琴、三弦,而胡琴又兼笛子、水镲、唢呐;月琴要兼铙钹、笛子、唢呐;三弦要兼堂鼓、海笛、唢呐。梅雨田因为无论武场还是文场,无论胡琴还是月琴样样精通,因此就有了“六场通透”称号。
    有几年,梅雨田被召进宫,为著名老生、“谭派老生”的创始人谭鑫培操琴。谭老板的唱腔,梅雨田的胡琴,配上鼓师李五的鼓,可谓珠联璧合。三人被公认为是最理想的搭档,可却因各自孤傲的性格而常闹意见,外界一会儿传他们散伙了,一会儿又说他们和好了,莫衷一是。不过只要一上台,谭老板唱得来劲,梅雨田便弹得畅快,李五的鼓敲得也痛快,唱得拉得打得,三人之间的配合天衣无缝。
    梅兰芳没有见过他的祖父,甚至梅巧玲去世时,梅竹芬也只有十岁。后来,梅竹芬和著名武生杨隆寿的女儿杨长玉成了亲。她就是梅兰芳的母亲。杨长玉出生于1876年,比梅竹芬小四岁。梅竹芬遗传了梅巧玲善良温顺的性格,做事认真而不投机取巧。他最早学的是老生,后改小生,最后承乃父衣钵,唱青衣花旦。因为他的唱法极似梅巧玲,长相也酷似父亲,故有“梅肖芬”之称。
    当时,梅竹芬搭班福寿班。班里有些演员常闹脾气,告假不唱。每到这个时候,班主总是让竹芬上场代唱。他也从不推辞,而且每次唱的都是梅巧玲的唱工本戏。戏班为多挣钱,营业性的演出异常频繁,又有经常性的外串堂会。梅竹芬因家境每况愈下也不得不卖命地唱。长期的劳顿,使他身体倍受摧残。二十六岁时患上“大头瘟”,吃了药也不见效,只几天功夫就死了。
    对于梅竹芬的早逝,最悲伤的自然莫过于梅兰芳的祖母陈氏,她痛心地说:“竹芬是累死的,因他忠厚老实,什么累活都叫他干。”因此,她对班主有些怨恨。竹芬出殡那天,班主在灵前痛哭流涕,陈氏心里想:“你们恐怕不容易再找到这么一位好说话的角儿了。”
    梅家只有梅巧玲一人在京,巧玲生了两个儿子,二儿子梅竹芬英年早逝,加上长子梅雨田一生无子,而梅竹芬又只有梅兰芳一个儿子,所以,人丁不旺,传承也就很单一。
    孟家却不一样。老孟七和其兄孟六都工武生、武净。老孟七育有七个儿子,除了七子未入戏界外,其余六个儿子均从事戏曲。
    长子孟鸿芳,幼随父习武生,后改工文武丑。民国初年,他在上海搭麒麟童周信芳的班,常演《小上坟》、《杀子报》、《串珠八出》等戏。更多的时候,他跟周信芳合作演出。
    次子孟鸿寿,幼年因病导致发育欠佳,两足内翻,有点跛行。老孟七有意让他司鼓、操琴,后来成为鼓师。不过,他好胜心强,非常好学,武艺竟然也不输兄弟。由于他长相怪异,不仅矮胖,而且“头大如斗,腰阔数抱”,因此,他很聪明地选择工丑行,最终由鼓师转行成为丑角,擅演《花子拾金》、《戏迷传》、《盗魂铃》、《傻子成亲》、《猫狗告状》、《洞房献佛》、《水底大》、《强中强》、《十八扯》等。他嗓音宏亮,不仅擅长生、丑行,也能唱旦角戏,而且还积极排演新戏,因此一时成为众戏班争扮的好角,终成名丑。他自称“第一怪”。
    三子孟鸿荣,也就是“小孟七”。他之所以有此雅号,是因为他最像老孟七。当然,这个“像”,不仅是长相,更有技艺。也就是说,在他的身上,最能体现老孟七当年的风采。其实,他幼年学的是武旦,师从王庆云。老孟七为什么让小孟七以武旦开蒙,不得而知。不过后来,小孟七还是转入了“正行”。在老孟七于“小金台”科班任教习期间,小孟七进入该班,转学武生、武净,也学老生戏。不仅如此,他还擅长编剧,编演过《鹿台恨》等剧。
    老孟七六个从艺的儿子中,只有四子孟鸿祥不是登台唱戏的演员。正如梅家出了一个场面一样,孟家也有一人从事戏曲音乐,他就是孟鸿祥。
    孟家第五个儿子,也就是孟小冬的父亲,孟鸿群,因排行老五,人称“孟五爷”,工武净和文武老生,擅演《铁笼山》、《收关胜》、《艳阳楼》、《通天犀》等剧。民国初年,“伶界大王”谭鑫培受聘南下上海演戏,孟鸿群有幸和谭鑫培合作《连营寨》,饰演赵云,深得谭老板赏识。这是他一生最为自豪的经历。跟他合作最多的沪上名角儿是周信芳,他们曾合演过《大名府》、《宋教仁遇害》、《要离断臂》等。
    六子孟鸿茂是老孟七继室所生,也出科于小金台班,初学花脸,后改工文丑,曾和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合作过《小放牛》,和名老旦龚云甫合作过《钓金龟》,和四大须生之一的高庆奎合作过《戏迷传》等。在丑行,他也算首屈一指。30年代,他曾应丽歌唱片公司之邀,灌录了一张旨在宣传禁烟的《烟鬼叹》唱片。
    孟小冬是否孟氏血脉,目前存有争议。在30年代的小报、剧刊上登载的有关孟小冬的身世介绍,基本上别无二致,都说她是孟家后代,祖父孟七,父亲孟鸿群。然而,民间却传说她非孟鸿群亲生,而是孟鸿群在汉口演出时领养的。关于领养的时候,有两种说法,一说此时是清朝末年;一说此时她已经7岁了。这么说来,她似乎应该是汉口人。
    又传说孟小冬本姓“董”。孟鸿群在汉口演出时,寄居在戏院附近一个姓董的人家。董家有四个女儿,小冬是老三,原名令辉,乳名若兰。当时,小冬很爱听戏,常出入戏院。孟鸿群见她聪明伶俐,又酷爱唱戏,闲时随口教她唱几句。谁知,她唱得竟然有模有样,令孟鸿群十分惊异,觉得这孩子将来定能成大器,便有心栽培她。在汉口的演出期满后,孟鸿群要回上海了,有些舍不得小冬,董家女儿多,便将小冬送给了孟鸿群。从此,小冬成了孟鸿群的女儿。据说,孟鸿群之前一直称小冬为“小董”,之后,大概是在她十五岁时,孟鸿群将其更名“小冬”,并改“董”为“孟”姓。
    此说有些牵强。如果孟小冬被领养时的确是七岁,那么,孟家祖籍是山东,后来定居上海,就山东人、上海人的称呼习惯,不可能称呼一个只有七岁的姓董的小女孩为“小董”。除此之外,她出生于1908(或1907)年,十五岁时,应该是1923(或1922)年。实际上,她在1919年12月首次离沪去无锡演出时,就已经使用“孟筱冬”的艺名了。因此,她在十五岁时更改姓名的说法,便是不可能的了。
    但是,孟小冬非孟氏所出的说法又并非空穴来风。上海作家沈寂曾经撰文称他于50年代初在香港拜访过孟小冬,孟小冬亲口告知她的身世。沈寂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我提起孟氏的名伶世家,不知道她是出于对我的信任,还是另有原因,竟然告诉
    我有关她自己的一段身世秘史(或许已不是秘密,而我却是第一次听到,估计很多人
    并不知道)。她目光黯然,神色苦涩。
    “我非孟氏所生……”只说一句就停口。
    我当然很是惊愣,也不便多问。然而这句话对我始终是个谜。
    如果“非孟氏所生”的确是孟小冬亲口所言,那么它就证实了民间传说。但是,还有一件事情也十分蹊跷,从另一个侧面似乎又否认了这样的传说。孟氏祖籍山东,自孟七开始,由北京移居上海,从此生活繁衍于此。据说,孟小冬出生于上海。她在谈到她是哪里人时,不说是山东,也不说是上海,却说是宛平。比如,50年代,著名老生余叔岩的好友孙养农撰写了一本《谈余叔岩》,作为余叔岩的弟子,孟小冬亲书序言“仰思先师”,署名为“宛平孟小冬”。她的弟子李猷回忆说,孟师曾亲口对他说她是“河北宛平人”。“河北宛平”原属河北,50年代初归属北京。也许正是据于此,《中国大百科全书》和《中国京剧史》等戏曲词典中,都说孟小冬的祖籍山东,是北京人。
    孟小冬之所以说她是北京人,恐怕缘于祖父孟七曾在北京生活过,而且孟七的儿子,即孟小冬的父亲孟鸿群很可能就出生在北京。她一方面说她“非孟氏所生”,一方面却又以孟鸿群的出生地作为自己是北京人的依据。那么,她到底是不是真的说过“非孟氏所生”这句话呢?如果她非孟氏所生,那么,她又为什么说自己是北京人呢?不知是不是她欲言又止而故意留给后人一个难解的谜,还是她的确另有苦衷不得言明。总之,关于她的身世,恐怕无人能说得清了。
    尽管孟小冬身世成谜,但她成长于梨园世家,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也就注定她日后必然以唱戏为生,就像梅兰芳出生于梨园世家一样。梅家除了梅巧玲、梅雨田、梅竹芬父子三人从事着唱戏这一行外,梅兰芳的祖母、母亲、姑母、伯母也都出身梨园。祖母陈氏是著名昆曲小生陈金雀的千金,母亲杨长玉是有“活武松”之称的著名皮黄武生演员杨隆寿的女儿,大姑母嫁给了旦角演员秦稚芬,二姑母的丈夫是武生演员王怀卿,伯母是旦角演员胡喜禄的侄女。
    不同的是,梅兰芳以男人身份唱了旦,孟小冬以女人身份唱了生。台上的阴阳颠倒拉近了他们的关系,成就了他们的故事。
    正因为梅家三代在舞台上饰演女人,梅兰芳的性格柔弱而温和,不急不躁不怨不怒,永远的彬彬有礼谦和从容从善如流;孟家不是武生就是老生,加上老孟七早年还征战过沙场,性格自然相反。孟小冬虽然是女人,但她在舞台上饰演的却是生,不是小生,偏偏是老生。角色需要她摒弃妇人的柔绵和哀怨,取而代之以阳刚和霸气。日久天长,她的性格中刚烈的成分更多一些。这是他俩的不同,也许也是他俩无法天长地久的原因之一。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李伶伶作品集
梅兰芳和孟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