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曾国藩智慧全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9章 曾国藩的处事之方(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曾国藩智慧全集》 作者:陈浩

第9章 曾国藩的处事之方(2)

  《庄子·人间世》中有这样一句话:“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推行大道是不宜掺杂的,杂乱了就会事绪繁多,事绪繁多就会心生扰乱,心生扰乱就会产生忧患,忧患多了也就自身难保,更何况拯救国家。

  庄子认为,人需要有专注的精神,对自己所做的事业要注入全部的精力才会有所成就。

  “夫道不欲杂”中提及的“道”不是形而上的道,而是人生的大原则。生于天地,立于人世,不管做哪一行,无论做任何事,都要精神专一,有始有终。修行之人想得自在,修成正果,须一门深入,方法毋杂。方法多了,智慧不及,不能融会贯通,反而一无所成。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全神贯注于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必有收获。”

  苏格兰有一个孩子智商很低,每个人都不喜欢他,包括他的父母。

  他整天整天地哭闹,没有人能够让他停止下来。父母必须24小时照顾他,否则他会破坏家里的一切。他每天只睡3个小时,而且在这3个小时里,还会突然醒来。他的父亲几次想把他送到社会福利院,就是无法下定决心。

  孩子6岁的时候,还说不好一句话,连背诵一个单词都十分困难,而且开始不愿见陌生人。医生诊断后告诉他父母,可怜的孩子是得了自闭症。

  父亲只得求助于康复中心。遗憾的是那里的老师也无法管教他。他不停地在课堂上发出尖叫,让其他儿童惊吓不已。他的手不断玩东西,一刻也不休息,连睡觉的时候也在运动。

  老师说这样的孩子没救了,让他自生自灭吧。有一天,孩子发现地上有一支水笔,就用它在地上画一道线。然后,他不停地玩着这支水笔,不断在地上画着线条,画了一整天。

  第二天起来,他继续画。细心的老师发现了他画的线条,惊呼:

  “天哪,他竟然会画画!”

  其实,这些线条并不是画,只是一个智障儿童能画出圆形、方形的线条让老师感到非常惊讶。

  老师再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夺走他手中的东西,而是在地上铺上白纸,让他在纸上画;又给他不同颜色的水笔,让他尝试着用它们。

  这个孩子就一直抓着他的水笔,除了睡觉之外的时间都在画画。他什么都不知道。他的世界里只有他和水笔。

  10年后,他的画被人拿到了拍卖会上,结果意外地卖出了,而且被许多资深的画家看好。于是,他一举成名。他的名字叫理查·范辅乐。

  他的作品在欧洲和北美展出100多次,已卖出1000多幅。每幅的售价是2000美元。

  有人感叹,这样一个白痴竟然能成为画家。但他们都忽略了一个细节:理查·范辅乐的眼里没有其他的诱惑和干扰,只有他的水笔,即使在吃饭的时候都握着它。有几个正常人能做到这样?

  画家专注于画板,音乐家专注于琴键,农夫专注于季节与大地……不管身处何种领域,当我们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想要有一些使人侧目的成绩,专注便成了决定性的因素。斯蒂芬·茨威格曾说过:“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就在于专注。那是一种精力的高度集中,把易于弥散的意志贯注于一件事情的本领。”一个人如果能有除了追求完整意志之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把自己完全沉浸于工作之中,那他就是一个天才。因为他比谁都更接近成功。

  有些成功,不需要太强的实力,需要的仅仅是专注;有些失败,并非缺乏良好的时机,缺乏的往往是坚持。

  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是一切有志者的追求。然而,通向成功的道路往往并不平坦,影响成功的因素复杂多样。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对工作、事业专心致志,不懈努力,不受外界诱惑的干扰,扎扎实实地向着既定目标迈进,最终获得了成功。而有的人却耐不住寂寞,经不起诱惑,好高骛远、见异思迁,对工作、事业缺乏一种执着精神,结果一事无成。请牢记,专注是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尾不懈,贵在坚持

  曾氏名言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译文:一个人要想做好一件事,就必须把全副精力都灌注在这件事上,自始至终,坚持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着此事,想着彼事,坐着此山,望着彼山。人如果没有恒心,必将终身一事无成。

  俗话说:“坚持就是胜利。”这是一种坚强的信念。

  曾国藩深知此理。在连年的征战生涯中,他遭受了旁人难以想象的挫折与磨难,几度九死一生。但他始终不放弃,坚持到底,最终取得了胜利。

  曾国藩在《有恒箴》里说道:“自吾识字,百历及兹,二十有八载,则无一知。曩者所忻,阅时而鄙;故者即抛,新者旋徙。德业之不常,日为物牵,曾未问或愆,黍黍之增,久乃盈斗。天君司命,敢告马走。”又说:“闻日知录,易经有曰‘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言以蔽之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读之不觉愧?”曾国藩常常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反省自己,认识到恒心实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所在。他在日记中说道:“我几十年来因循守旧不肯下苦功学习作文,现在我已渐渐衰老,悔恨也来不及了。”

  由此可见,曾国藩无论做人,还是带兵打仗,都有一种坚韧进取的精神。不下决心则已,一旦下了决心,那么无论条件如何艰苦,前途如何险恶,他都义无反顾、不避艰难、奋进拼搏。

  成功人必有恒心,拥有坚持到底的心态。无论学习、工作,都要有持之以恒的耐性。一件复杂的事,如果没有那颗恒心,是无法完成的。

  只有坚持才能领悟事理的精华,才有更多的灵感闪出来。因为熟能生巧。没有坚持地去了解事物,就不会得到对事物的认知。

  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一个人做事如果没有恒心,是任何事也做不成功的。”的确,要成就一番大事业,若是没有恒心,没有坚持到底的决心那是不可能的。

  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摩尔根写《古代社会》花了40年;歌德写《浮士德》花了60年;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花了36年;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37年。晋代着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大师。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物,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着——《本草纲目》。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写出了《物种起源》。法国着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从几十吨的矿石中提取了几克的镭。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历经坎坷,长期处于逆境中。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态度,栖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收集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近千首西部民歌,受到人们的盛赞。

  由此可见,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持久的恒心。尤其是在经历千辛万苦后有了一点成功的曙光时,就更需要恒心了。王充曾说过:“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那么,你是否从现在开始就该培养自己的“坚持”呢?天必将垂青于自强不息者!有志者事竟成!有心人天不负!坚持就是胜利!

  藏锋纳锐,低调行事

  曾氏名言

  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译文:聪明外露的人德行浅薄,词华太盛的人福分浅薄。

  安静的力量在于不做声却能万事周全,不引人注目却能实力非凡。

  真正厉害的人物大多懂得安静的力量。这样的人明白改变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不需要大张旗鼓地宣扬。

  有人说,曾国藩能够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他深谙藏锋的道理。曾国藩自己也说:“自以秉质愚柔,舍困勉二字,别无他处。”事实上,这才是真正的聪明。曾国藩能够打开人生局面,功成名就,其主要原因就是他藏锋蓄志,伸屈自如。这是一种自我保护、自我实现价值的生存之道。

  曾国藩受家风影响,生性刚硬倔强。这是一种性格优势,但也会带来消极后果。初入仕途,他为了扭转危局,采取了较为激进的做法。如道光皇帝去世,咸丰登基,他趁新皇帝求治心切的机会,连上四奏,极陈天下弊政,请求除旧立新。皇帝未予重视,他竟在朝堂上当面指责皇帝,还因此差点儿受到严惩。带兵以后,因无实权,为求办事高效率,他又与地方官员产生了激烈的矛盾。甚至他为清廷卖命的冲劲儿和惊人的精力还引起了皇帝的猜忌。最后的结果是,咸丰七年(1857年),他被迫居家守丧。一年后,由于胡林翼的活动和推荐,他才得以再次出山。经此挫折,曾国藩开始了一生中最大的转变,也领悟到了藏锋蓄志的重要性。

  曾国藩早年锋芒毕露,为当权者所忌。曾国藩被咸丰帝猜忌,就是因为有人对咸丰帝说,曾国藩一回乡举兵,应者云集,实在可怕。再加上曾国藩气势逼人,激化了同其他官员的矛盾。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过于显露自己都有坏处。几经挫折之后,曾国藩已经学会藏锋了。

  曾国藩认为:“诚中形外,根心生色,古来有道之士,其淡雅和润,无不达于面貌。余气象未稍进,岂耆欲有未淡邪?机心有未消邪?

  当猛省于寸衷,而取验于颜面。”

  这显然是时机未到,在行所谓龙蛇之道。虽然已经很难看破,他还是觉得自己藏得不够深,准备再进一步,让人一点征兆也感觉不到。屈是为了伸,藏锋本是蓄志。不屈难以伸展,不藏锋,志从何来?曾国藩的“藏锋”表现在他与君、与僚属的共同处事上。

  在政治、为人上,曾国藩是一个儒家;在军事、养生上,曾国藩又是一个道家。正因为他学养深厚,才能做到“凡规划天下事,久无不验”。他能总揽全局,抓住要害,表现出高超的战略水平,以致皇帝都经常下诏让他规划全局。又因曾国藩能慧眼识英才,看得准,识得透,大凡他所举荐的人,都不会辜负他的期望而有所作为。正因为他学养深厚,才能以文人身份站在行伍之间,在全军覆没之时,能稳住军心,东山再起。

  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攻破,红旗报捷。他将让官文列于捷疏之首,即有谦让之意。尤其是裁撤湘军,留存淮军,用意极为明显。一裁一留,既减锋芒又能自保,足见其心思之精妙。

  曾国藩藏锋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生存之道。有才干本是好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在恰当的场合显露出来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带刺的玫瑰最容易伤人,也会刺伤自己。露才一定要适时、适地。时时处处才华毕现只会招致嫉恨和打击,导致做人及事业的失败,不是智者的所作所为。

  有志于做大事业的人,可能自认为才华很高,但切记要含而不露。

  俗话说,难得糊涂。偶尔迷糊一下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些人不为他人所知,心里便非常不高兴,这是人之常情。于是有些人便言语露锋芒,行动也露锋芒,以此引起大家的注意。

  但更有一些深藏不露的人,好像他们都是庸才,胸无大志,实际上只是他们不肯在言语、行动上露锋芒而已。因为他们有所顾忌。施展本领的机会不怕没有,只怕把握不牢,只怕做的成绩不能使人特别满意。

  《周易》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无此器最难;而有此器,却不思无此时,则锋芒对于人,只有害处,不会有益处。额上生角,必触伤别人。不磨平触角,别人必将力折。角被折断,其伤必多。

  锋芒就是额上的角,既害人,也伤己!

  古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人出名了,一定会招人侧目而视,是惹祸的根由。

  善于处事的人应该懂得在“名利”两字上瞻前而顾后,适可而止,有所节制,在张扬的个性里加一点低调和谦虚。人生的收获不在于引人注目,而在于有实在的成绩。多被人关注一分反而会多一分压力。所以,默默收获才是上上之选。

  稳慎为先,凡事不能操之过急

  曾氏名言

  情愿旷日持久而不战,不可出境一战而不胜。

  译文:情愿多天僵持而不出战,不能出境一战而不能战胜敌人。

  俗话说,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世间之事风云变幻,处处藏着危机,稍不小心就有可能使事业陷入困境甚至绝境。而凡事求稳慎则可以使人稳打稳扎,少犯错误,有助于事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对于成大事的人来说,凡事不可操之过急。

  曾国藩认为一生当求稳慎,不可过急。他于同治二年十一月起至同治三年四月初五日中,五次告诫曾国荃道:“望弟不贪功之速成,但求事之稳适。”“专在‘稳慎’二字上用心。”“务望老弟不求奇功,但求稳着。至嘱!至嘱!”其实,只过了一个多月,金陵就被湘军占领。曾国藩在临胜前的这些叮咛,应是针对急功贪利的曾国荃的一剂攻心药;同时也说明,“稳慎”在曾国藩的战略思想中是一以贯之的。他称赞萧启江道:“阁下一军,向以‘坚稳’二字着名。”咸丰十年正月,当湘军正在迅速进军时,他写信给胡林翼说:“十一日全军获胜后,罗溪河实已无虞。山内一军,其妙无穷;脑后一针,百病皆除。但此后仍当以‘稳’字为主,不可过求速效。”

  子夏曾在莒父做地方首长,来向孔子问政。孔子告诉他为政的原则,就是要有远大的眼光,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想很快就能拿成果来表现,也不要为了小利益花费太多心力,要顾全大局。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点也尤其重要。要想工作有成效,就要分清轻重缓急,以及看清眼前小利与长远大利之间的关系。

  中庸的智慧告诉我们,做事要遵循大道规律;大道规律告诉我们,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总是循序渐进的。所以做事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适得其反。

  有一个小朋友很喜欢研究生物,很想知道蛹是如何破茧成蝶的。

  有一次,他在草丛中玩耍时看见一只蛹,便带回家,日日观察。几天以后,蛹出现了一条裂痕,里面的蝴蝶开始挣扎,想破壳而出。艰辛的过程达数小时之久,蝴蝶在蛹里拼命挣扎却无济于事。小孩看着有些不忍,想要帮帮它,便随手拿起剪刀将蛹剪开,蝴蝶破蛹而出。但没想到,蝴蝶挣脱以后,因为翅膀不够有力、很臃肿,根本飞不起来,也因此痛苦地死去了。

  破茧成蝶的过程虽然非常痛苦与艰辛,但只有付出这种代价才能换来日后的翩翩起舞。外力的帮助,反而让爱变成了害,违背了自然规律,最终让蝴蝶悲惨地死去。自然界中这一微小的现象放大至人生,意义深远。

  “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只会导致最终的失败。所以做人做事都应放远眼光,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自然会水到渠成,达到自己的目标。许多事情都必须有一个痛苦挣扎、奋斗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将你锻炼得更坚强,使你成长、有力的过程。

  “欲速则不达”,很多人知道这个道理,却总是背道而驰。很多历史上的名人是在犯过此类错误之后才懂得成功的真谛。宋朝的朱夫子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他十五六岁就开始研究禅学,然而到了中年之时,才感觉到速成不是创作良方,之后经过一番苦练,方有所成。他有一句十六字真言将“欲速则不达”做了一番精彩的诠释:“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

  急于求成的人往往性格浮躁,做一件事情总想马上做好。追求效率原本没错,然而,过分追求速度便会丧失做事的目的性,最终一无所成。

  克服懒惰,懒惰是万恶之源

  曾氏名言

  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译文:懒惰是恶行、疾病的根源。

www.xiaoshuotxt.netT 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陈浩作品集
职业精神执行力做情绪的主人别找借口找方法曾国藩智慧全集做最好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