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潘石屹的坎》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4章 心灵坎:爱与敬的成功学(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潘石屹的坎》 作者:金振业

第34章 心灵坎:爱与敬的成功学(1)

  人生的成功与失败,荣耀与困境都会对人的心灵产生巨大的影响。人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人不断净化和提升自己的心灵的过程。很多坎坷与困境其实归根结底是造成自己的心灵障碍,要迈过这些坎,要战胜这些困境,就是要扫除自己的心灵障碍。

  潘石屹一路走来,成功与坎坷同行,喜悦与泪水相伴。艰辛的童年,在潘石屹心中留下了深深地烙印,也让潘石屹有了应该不断奋进,同情弱者的心境;灵魂地拷问,让潘石屹不断探究人性的本质以及生命的意义,明确自己奋斗的方向。心灵坎才是人生最大的坎坷,每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事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都会去思考人的本质是什么,企业与人性的关系,企业发展是为了什么等问题。潘石屹亦是如此。

  第三十五道坎:艰辛童年,永远心存感恩

  在公众眼中,潘石屹是一位“明星老板”。他高调、坦率、多变、前卫、深谙营销公关之道,似乎无时不刻都被众多光环簇拥。然而,这位成功人士的背后,却又鲜为人知的艰辛童年。

  贫穷、饥饿、恐惧时常伴随着他,他也打趣地说自己就是一个土鳖。然而,正是这些童年的苦难经历,造就了潘石屹现在的个性。

  潘石屹1963年出生于甘肃省天水市的一个偏远农村,家里原来是地主,在当时可以说是成分不好。潘石屹的母亲身体比较虚弱,长年有病,所以家里的重担都要父亲独自扛着,生活过的很艰辛。

  在潘石屹的印象里,自己的家乡在童年之时,没有给过自己安全感,有的就是贫穷、饥饿和疾病。由于当时生产力不像现在这样发达,潘石屹的家乡年年抗旱,年年缺水,粮食最多的年份也只够吃七八个月。对于潘石屹来说,能吃上一顿饱饭是他最大的梦想。因为饥饿,潘石屹小时候非常希望能当一个厨师,而且是在学校当一个厨师。当时,潘石屹所在学校最贵的菜是1毛5,最便宜的是5分钱,潘石屹常常连5分钱的菜都吃不上,可是学校里的厨师却能天天吃1毛5的菜,所以当时潘石屹就认为厨师是最好的职业。

  穷苦的孩子早当家,潘石屹是家里的长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帮助父亲分担养家糊口的重担。然而,由于生活的艰辛,无奈之下,父亲还是把潘石屹的一个妹妹送给别人抚养。每当想起这件事情,潘石屹都有说不出的伤痛,自己眼睁睁地看着妹妹被别人带走,那种感觉的确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贫穷。

  恐惧也时常笼罩着潘石屹的童年。潘石屹在《我用一生去寻找》中曾披露了一个童年的故事,潘石屹这样写道:

  我记得小时候,我爸爸有一天晚上突然生病了,肚子疼的不得了。村子没有医院,我爸就拿着油倒在背上,用一个碗在背上刮痧,刮的皮肤疼得不行,一直流汗。随后我的妹妹醒了,不停地哭。

  大概是凌晨三四点的时候,我爸叫我把叔叔叫过来。我叔叔跟我们家离得很近,只有二三百米,隔着五户人家。然而,这二三百米中却还有一条山路,要到叔叔家就得顺着山腰跑过去。山沟里有狼,虽然没有吃过小孩,却经常把猪带走。我当时非常害怕,我妈就给了我一根一人长的木根,我爸跟我说你在路上走的时候,一定要靠着悬崖走,悬崖的这边可以保护你,如果碰到狼,肯定不是一只狼,而是一群狼,你也不要害怕,就拿着棍子冲着过去。

  当时我咬着牙冲过山沟,没有遇到狼。

  我叔叔家的门是关着的,门口有一根铁链子,我拼命摇那根铁链子。我奶奶醒来了,问我怎么了。我说爸爸病了,让我叔叔过去。我的声音嘶哑尖利,现在脑海里都回荡着当时的声音。奶奶开门把我抱到炕上,我全身发软,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奶奶说了一句话,我现在一直记着,她说,孩子别怕,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由于潘石屹的父亲是一个知识分子,他深知知识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尽管当时生活艰难,潘石屹还是被送去读书。学校的条件非常艰苦,是在一个破庙里。潘石屹曾经因为没有铅笔被老师赶出教室,在门口罚站。条件越是艰苦,潘石屹越是珍惜着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勤奋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谁也不会想到,潘石屹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居然是家里发洪水。因为只要一发洪水,家门口的河上就会飘来好多东西,有各种各样的树、木头,还有玉米、土豆和苹果等。这个时候,潘石屹会跟随父亲带着弟弟妹妹们到河边拣各种“好吃”的,在潘石屹心中,这就像过年一样快乐,由此可想而知其童年的艰辛程度。

  总而言之,潘石屹的童年是充满的艰辛的,不过潘石屹并没有被艰辛压倒,而是在艰辛中不断成长。

  潘石屹的战术

  1.从父母身上学习做人处事的原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虽然潘石屹的童年艰辛,然而潘石屹的父母依然保持着乐观善良,这些都深深地感染了潘石屹。潘石屹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很多一生坚持的为人处世的原则。

  潘石屹的妈妈非常善良,与所有人关系都非常好。她到村子里干活,周围的人都非常喜欢她。她总能以自己特有的感染力与其他人成为知心朋友。潘石屹回忆说,又一次自己母亲病危住院,死去活来好几回,最终好了起来。出院的时候,她竟和同病房的三个病号都成了好朋友,多少年还有往来。母亲的影响让潘石屹体会到,只要做人善良就能很快赢得大家的信任,进而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父亲是对潘石屹影响最大的人。在潘石屹眼中,父亲最大的特点就是勇敢、乐观和充满智慧。潘石屹的父亲成长在一个军官家庭,是大学生,一直拥有一个很好的环境,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变得落魄。然而,潘石屹的父亲始终保持乐观勇敢。有一次潘石屹父亲在造纸厂干活,一个滑轮掉下来把一个村民的腿砸坏了。所有人都吓哭了,因为腿断了要花很多钱才能治好,但大家都非常穷,根本没有钱。有人说先向工厂写个借条,借200块钱。然而,大家为了找个活干,连大学生都不说自己会写字。最后,潘石屹父亲站了出来,写了一张200元的领条。

  之所以不写借条而写领条是因为借了也根本还不起,所以只能领了。在拿到钱之后,村民的腿终于治好了。

  还有一回,潘石屹父亲穿着只有一个袖子的衬衫到学校接潘石屹,手臂上都是血。后来他告诉潘石屹是因为自己到镇上去卖瓜,结果让城管给打了。然而,即使遭遇这样的不幸,父亲在带着潘石屹回家的路上还是唱着歌。这件事给了潘石屹特别大的震动,潘石屹深深地感觉到了榜样的力量。

  2.怀有希望,厚积薄发

  纵然生活艰辛,但潘石屹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特别是在自己有了上学的机会之后,潘石屹更是发奋学习。潘石屹的成绩一直非常好,中学时是在尖子班,不过当年参加高考之时却因几分之差落榜。主要原因是高考前夕,潘石屹被车撞了,左臂骨折,他是打着绷带去考试的,头昏眼花的,没有考好。高考落榜让潘石屹一度伤心不已,不过他很快振作,在中专考试中考取了清水县的第一名。

  当潘石屹已经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成功地产商人之时,谈到自己的童年,他说了一番令大家都动容的话:“无论你的童年是在什么环境中度过的,是在新疆的沙漠、戈壁,贫困的黄土高坡,还是在整洁忙碌的大城市,可能都有许多的艰辛,但回想起来,每个人的童年都是阳光灿烂的,都是美好的,只要自己怀有希望,所有的困难都将是过往云烟。”

  坎外真经

  1.苦难是生活的一种修炼

  人生一世难免经历坎坷,遭遇困境。苦难其实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任何生命都只有经历过苦难的磨练才能成长。树苗必须冲破坚硬的岩石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蚕蛹必须冲破老茧才能转化为翩翩起舞的飞蝶……很多人认为苦难,很可怕,总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一帆风顺。其实,这是一种奢望。生活总是有起伏,有苦有甜。最重要的不是有没有苦难,而是如何认识苦难,以及看待苦难的心态。

  中国的第一代企业家们,大都是从白手起家而来,那个人没有经历过困境和苦难。柳传志当年经营联想,为了讨债,差点被冻死;马云创建阿里巴巴,一开始推广中国黄页之时,曾遭尽白眼;史玉柱经营巨人,更是历经苦难,第一次创业之时,落的倾家荡产,负债累累;就是万通六兄弟,在海南创业之时,也是经历过食不果腹的苦难岁月。

  其实,苦难就是生活的一种修炼,它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在苦难中放纵了自己。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苦难,把它当成我们生活的一种修炼,相信苦难之后必是对生活的顿悟及心灵的宁静,唯有如此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境界。

  2.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巨大

  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其经验、智慧和人格都会传递给自己的孩子。尤其是父母在孩子孩童时期对其的影响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父母善良、乐观、豁达,孩子也能培养出这样的心境,父母悲观、易怒、刻薄、斤斤计较,孩子将来也会承袭这些不良的习惯和品格。我们都知道很多流传已久的父母育子的故事,曾子杀猪,孟母三迁等等都是良好的教育典范。还有一些孩子小时候喜欢小偷小摸,然而父母却不加以制止,认为偷些小东西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有些父母还鼓励孩子这样做。“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时候有小偷小摸的习惯,长大后必然会发展为严重的偷窃行为。而这一切,本可以通过父母的教育而避免的。

  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平时的一举一动,为人处世都会是孩子学习的模板。中国古代有一个故事说,母亲每天辛辛苦苦地教育孩子如何写字,如何读三字经,然而父亲却天天看书,不管孩子。这位母亲就抱怨父亲说,你总是不教育孩子,光看书怎么行呢。父亲却说,我在这里看书就是在教育孩子。这位父亲的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孩子会从父母的一言一行中去学习。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如此巨大,因此,作为父母应该时时刻刻明确自己对孩子的社会责任,拿出优秀的东西让孩子学习,让孩子传承。潘石屹受父母影响,非常重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

  现在的潘石屹,每天都有很多的工作和应酬,但他坚持一贯的原则,周末关手机,与家人在一起,陪着孩子们。同时,他还和孩子们建立了“父与子工作室”,在那里父子一起读硕,学习,娱乐。

  第三十六道坎:坎坷婚姻,根与枝的融合

  潘石屹和张欣这对土洋结合最后成就了一对地产伉俪。外界现在看到的是他们的幸福婚姻,但其实两人从在一起到真正融合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并且十分痛苦的过程。潘石屹是如何一步步维护这段坎坷的婚姻,并最终达到完美的融合呢?

  潘石屹大红大紫,不仅在地产界,甚至在传媒界和在娱乐界也是如此。不过有人说:潘石屹的成功,不过就是娶了一个好老婆而已。潘石屹的好老婆就是张欣。

  潘石屹和张欣原本是一对毫不相干的人。一个是西北农村出来的淘金者,一个是华尔街的高级白领,不管是从经历、性格、生活圈等等都不搭调,而且潘石屹再此之前还有过失败的婚姻经历。但命运就是安排了这样两个毫不相干的人结合在了一起。

  一开始,潘石屹和张欣的所有朋友都坚定地认为,他们的婚姻注定是要失败的。张欣的老板安伟峰见到潘石屹之后,回去对张欣说:“难道你就要嫁给这位穿皮鞋不穿袜子的中国小伙子?”张欣的一位很好的女朋友派她妹妹来考察潘石屹,考察完毕,她给他姐姐汇报的结果是:“没有树高,没有花香,只是一棵无名的小草。”但是不论如何,他们还是坚持自己的感觉走到了一起。

  不过结婚之后,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张欣回忆说:“一结婚,我马上就要放弃在香港面对维多利亚海湾的大房子,转而搬到潘石屹以前住的恩济花园里。我们打算自己开公司,所以我不得不放弃华尔街的工作,这多难啊!在保利大厦住了一个小房间,我在我所有生活的选择点上都选择了一条比别人更难走的路。其实,我完全可以有更容易的选择,比如嫁给一个留学生,在华尔街工作的,比我职位高,年薪在100万美元的,我想,对于更多人来说,这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但是,张欣最终还是选择了和一个只是刚刚认识不到两个星期,好了只有4天的男人结婚了。如果要探究原因,最主要的就在于,张欣追求自由变化的性格。张欣说:“生活中有些事情是没有答案的,非理性的,很多时候理性在感性面前很苍白。如果一定要找原因的话,那就是我这个人从来都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绝大部分的人喜欢和舒服的、熟悉的人在一起做事,我却正好相反,太舒服的时候我就非要去改变一下。我好像天生有那种冒险、探险的欲望。”

  婚后,张欣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潘石屹衣柜里的所有衣服都扔掉,全部按她的审美标准换新的。好在潘石屹并不像大多数中国男人要誓死捍卫自己的自尊心。在这方面,他是任凭张欣打理,而且还欢乐不已。

  但是,潘石屹毕竟是男人,他可以不计较张欣怎样摆布他的吃穿,却不能为妻子改变观念。尤其是像潘石屹这样,对商业和机会有着自己独特判断和理解的人,是不会轻易地任由别人摆布的。要不然,也就不会有当年万通的分家事件了。潘石屹和张欣结婚之后一起创业,他们不仅仅是夫妻,还是合伙人,两人每天24小时都在一起。但由于观念、风格、方法等都不一样,他们几乎天天吵架,用张欣的话来说,“后来斗争到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是不斗争了,好像不说‘不’就不对劲。”

  他们二人在创业初期的艰难磨合已经在前文提及,但是这个风波平息之后,他们夫妻之间的斗争却远远没有结束。

  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5年。潘石屹和张欣之间的角色平衡因为一次鲜为人知的情感危机被打破,潘石屹和张欣的二人世界里有了第三者。这次的始作俑者是潘石屹。

  这件事带来巨大的震荡,甚至上演了所谓的“SOHO易主之乱”的传言。由于情感危机的加剧,两人甚至一度濒临离婚的边缘,潘石屹和张欣要各自成立公司单干。但是,由于潘石屹之前再SOHO奠定的基础和他无为而治的处事风格,几乎所有SOHO中国的骨干都愿意跟着他走。张欣的势力十分单薄,几乎沦为“光杆司令”。

  经过好友的反复劝说,两人达成了妥协。但是与创业时期的冲突不同,这次妥协的主要一方,不是张欣,而是潘石屹。

www-xiaoshuotxt-nETTxt=小_说[_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金振业作品集
潘石屹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