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金庸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0章 数十年来家园(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金庸传》 作者:傅国涌

第40章 数十年来家园(1)

  初到香港,查良镛没有想到以后的人生将在这里展开,在这座陌生的城市结婚、生儿育女、写小说、办报纸,建立家庭和事业。当时他最明显的感觉是天气炎热,以及一句也不懂的广东话。他说话带着浓厚的江浙口音,“你跟他们讲不一样的话,他们就会觉得你不一样。这欺生的现象在动物界里都存在,不要紧的,以后就好了”。他与倪匡、王世瑜、董千里等之间都用江浙口音的上海话交谈。虽然他学会了广东话,还是有口音,有人说他说广东话像说外文。①1975年沈西城第一次在座谈会上见到他,“那是我听过的广东话中,最最蹩脚的一种”,“金庸的广东话,一定要仔细听,才能听得懂,否则还以为他在讲英文呢”!②

  一次金庸接受电视访问,用广东话回答主持人的问题,电视台播出时同时打出中文字幕,他看了很奇怪,问员工:“我讲的广东话,你们听不懂吗?”,大家都嘻嘻哈哈笑起来。欧阳碧问他,广东话、上海话和普通话,除了上海话,更喜欢说哪一种?他爽快地回答:“当然是普通话了。”他的两任妻子都是说广东话的,所以他的“家庭语言”是广东话。①

  ① 翁灵文等《诸子百家看金庸》三,115页。

  ② 沈西城《金庸与倪匡》,9页。

  一、“住下来了,不想走了”

  数十年来,金庸已融入香港社会,他的事业也与香港血肉相关。1959年《明报》初创,他就有意办成一份“粤港报纸”,他的早期社评或新闻标题常会夹杂广东话,宣传广告语也常用一些广东话。他很重视香港新闻,读者信箱、生活栏目及马经版也是为港人而设。他有意学《成报》的定位,希望以香港为家,为港人服务,没有“客居”香港的心态,与沈宝新始终将香港看作客居地的心态不大一样。②1959年12月16日,他在《至要生意兴隆通四海》社评中说,“本报是在香港办的报纸,是给香港的中国人看的报纸,因此社评的论点,自始至终帮助香港人说话”。《明报》坚持以香港为本位,直到80年代,90%以上的读者是香港人,美洲版读者大多数也是香港移民。

  1963年,有人向联合国请愿,认为香港人没有公民权,要求香港自治。3月6日金庸在社评《香港自治,无益有害》中指出:“在现在的情况下,香港人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言论自由,人权得到充分的保障,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政府的行政效率很高。我们以为这一切已经足够。香港如果目前实行自治,益处极少而害处甚多。”几天后(3月10日),他在社评《香港人的精神和品质》中说:“在香港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的时候,我们从来不唉声叹气,总是希望住在这个小岛上的人民经常乐观,经常勤奋。像古希腊时代的雅典,中世纪的威尼斯,香港虽小,也尽可成为举世闻名的工商业都市,以至成为一个文化艺术的都市。”

  1966年9月18日,金庸发表社评《香港人的平均收入》,国际调查协会年初对东京、马尼拉、香港、台北、曼谷、新加坡、首尔居民的经济生活调查研究报告显示,香港平均每年每人收入395美金,居亚洲第三,远东第二。香港蕞尔小岛,绝无自然资源,能有此成绩,亦足自豪(1971年12月30日,他又发过一篇社评《本港工资亚洲第二》)。

  1967年3月9日,金庸在社评《中共和香港现状》中说,虽无法统计,但相信目前住在香港的人,绝大部分希望本港目前的局面不变。内地1965年在香港通过贸易赚到的外汇达三亿四千九百万美元,而全部外贸盈余只有四亿美元,香港保持现状对内地有利。

  ① 石贝《我的老板金庸》,163—164页。

  ② 张圭阳《金庸与报业》,89页。

  此时金庸已在香港生活了近二十年,早已以香港为安身立命之地。“五月风暴”前夕,他在4月9日的社评《香港人要求安定》似乎呼吸到了不安的空气:

  香港是中国人的社会,中国人在这里居住,说中国话,吃中国饭,没有身在异乡之苦……极大多数香港居民还是选择留在这小小四百方里的土地之上。

  对于我们香港人,最最迫切需要的,无过于一个安定的环境,任何动荡都对香港不利。

  5月10日,风暴初起,金庸发表社评《住下来了,不想走了!》:“就绝大多数香港人来说,除了一部分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外,所以到这里来,决不是为了什么革命目标。……但我们终于还是从五湖四海来到这里,住了下来,不愿走了。香港尽管有它一千种不好,一万种不是,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多数居民总是希望像现在这样住下去,居未必很安,业也未必很乐,但比较起来,还是喜欢这样。”

  “住下来了,不想走了!”正是他的想法。

  从5月18日起,金庸发表《中共是否即要收回香港》等一系列社评,判断中共在目前并不想收回香港,“在目前的情况下,香港对中共有许多利用价值”,从外汇、科技资料、统战工作等多方面来看,不收回香港的好处大得多。在5月19日的社评《英国的香港政策》中,他分析英国对香港的态度:“你来,我走,你不来,我在这里。打仗,不打!叩头,不叩!……中共并不坚持即要收回,英国也不会坚持死守。”金庸深知,对中、英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相比,香港问题实在不重要,“然而对于我们住在香港,别无其他地方可去的香港人,这却是个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他在20日发表的《每个香港人的责任》中指出,香港必须保持经济上的繁荣,必须保持安定,维持法律和秩序,即使有任何意见冲突,也要尽量避免使用暴力。5月22日,金庸在《命运相同,同舟共济》中说,香港的命运面临二十二年来最大的难关,这是住在香港的人自己制造出来的。他相信左派人士也是需要和平安定的,与香港大多数人一样,大家都不希望这条船沉了。5月23日,他在社评《香港居民在恳求》中说:“全世界的眼光在注视我们,看我们香港这四百万人是以自己的愚蠢来毁灭了自己,还是以政治家的手腕和风度来安渡难关。”

  5月25日,金庸发表社评《十二天来的噩梦》。5月22日宣布宵禁,千千万万人脸上没有半点笑容,一片大难将至的光景。到了晚上,长街上无车无人,一片死寂,如同经过原子弹轰炸。5月26日他的《岂有他哉?避水火也!》说得更明白,人们到香港来,“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新年伊始,金庸在社评《1968年元旦展望》中说:“逃到了世界各地的有钱人,其中至少有半数要回来,大叹:‘走遍全世界,还是香港好。’”他们到底喜欢香港什么?

  1971年5月4日的社评《香港人的生活方式》或许作出了回答:“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主要还不是思想上、政治上、经济上,而是在生活方式上。”在不同制度下生活,不论在家庭、求学、选择职业、交友、恋爱、婚姻、居住、行动、言论哪一方面,都有重大不同。“香港是殖民地,没有充分的政治权利,决不能说这里有健全的民主制度。但整个说来,我们在个人生活上所过的,是一种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人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充分的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基本上说来,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由社会之中。”

  香港最宝贵的就是自由。无论评论还是新闻报道、副刊,《明报》完全站在香港普通人的立场。金庸爱香港这个自由港,1963年10月16日即在社评《自由乃民主之母》中指出,香港没有民选的议会,完全谈不上民主,“但一般人民享有充分自由,于是整个社会繁荣而安定”。

  1964年10月5日,金庸在社评《我们歌颂“民主”与“自由”》中说:

  “民主”和“自由”这个字眼很是空洞,但实在是包含着极宝贵、极可爱的意义。如果这世界上真有什么值得为之牺牲一切,包括牺牲自己的生命的东西,那便是“自由”。“不自由,毋宁死”,那是一句老话,但你越想会越加体会到这六个字所代表的种种宝贵事物。

  1967年6月9日“五月风暴”期间,金庸在社评中说,他毫不否认香港政府的缺点,公务人员、警察工作上的缺点,“然而在香港,我们有自由”。1969年7月29日,他的《香港无宝,自由即宝》社评说得很清楚:

  我们大家之所以喜欢住在香港,相信主要的理由,便是由于这里的的确确是个自由之地。因为自由是如此宝贵,所以任何使自由受到限制的决定或措施,都应极为郑重地加以考虑。

  本港最宝贵的东西,不是工业,不是美丽的风景,不是繁盛的商业,而是充分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制度。

  1971年4月17日,他在《一求安定,二求自由》社评中说,“‘二战’结束以来,我们享受到令人十分满意的安定和自由。中间虽然也遭遇过危机,有过动荡的岁月,但我们的安定和自由并没有受到基本上的重大损害”。11月27日,“香港节”开始了,他在《是鲜花,是爱,是温情!》社评中说,香港人在东南亚各地代表着“现代化”“有办法”“企业精神”“勤奋富裕”,他关心的是这城市目前的面貌是不是能长期地保持下去,事实上是谁也不知道。“但我们热诚地爱这个城市,希望它一天比一天繁荣。或许因为它的前途不稳定,我们为它担心,那只有更加爱它。”

  二、《香港的前途》

  1971年10月29日,金庸在《静以观变,不必忧虑》社评中表示,台北失去联合国席位后,香港股市大幅度下跌,显示人心动荡,他对这个政局的演变不表示乐观。但他预测,“五年内不会有任何变动,十年之内即使有变,也是逐渐地缓缓变化,不至于发生令人措手不及、无法适应的情况。长期来说,谁都无法预料,也不必预料”。11月22日,他在《北京无意改变香港现状》社评中说,“中共对香港的态度,主要取决于香港对于中共的利用价值,而绝非决定于中英关系的好恶”。他在12月11日的社评《香港的战略地位》中分析,北京要取台湾,目前是“不能也,非不为也”,至于取香港,则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取香港不仅是经济上的巨大损失,香港当时还是北京的一个安全通道,使它永远不会遭受封锁。一取香港,不过多了一个上海、天津,原来特殊的战略意义便立刻消失了。

  新界的租借到1997年6月底期满,届时中国政府依约收回还是另有安排,对香港的前途有决定性的影响。香港人对这个重要问题越来越关心。金庸主编的《明报月刊》1980年2月号访问了香港最主要的五个工商界团体负责人,以及长期研究香港问题的夏斯理教授,这些访问虽不能提供明确答案,但大致有一个结论:越早有明确答案,对香港及中国的经济展望越有利,悬而不决地拖延下去,会产生不良影响。有人指出,最迟应该在1982年解决,以后中、英的会谈果然是在1982年9月开始。

  1980年2月2日,他在社评《一九九七?一九八二?》中说:

  香港是永远会存在的,就算政治地位有了根本改变,这里大多数居民当然也会生活下去,而且也不一定生活得不好,所谓香港的前途,只是指香港目前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前途。香港永远会有前途,目前的制度却不一定。

  1981年2月19日,中、英就香港回归进行试探性接触,金庸发表社评《必须使三方面都充分满意》,一切安排不能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社会主义革命政权的体面,不能稍有损害中国的荣誉和民族尊严;不能违反英国重视法治、自由、人权的原则,不至成为英国的负担;不改变香港政治、社会与经济现状,香港各界人民的生活有长期性的健康发展。

  次日,他发表社评《关于香港未来的一个建议》,建议中英两国经磋商研究,订立一个有关香港的条约或协议,或由两国外长发表联合公报。内容主要为三点:一、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二、香港现状不变;三、中国如决定收回香港,应在十五年之前通知英国。

  这可以看作是他对香港前途的一个重要预测,他的看法与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时阐述的观点极其接近。北京正式通知英国,决定收回香港主权和治权,距离1997年7月1日恰好提前了十五年。金庸说:

  预测香港的前途并不太难,因为主要的根据是中国领导当局的决策,而决策的内容与各种因素并无机密,基本上是可以了解的。

  中国对于香港的政策,可以说是“现状不变,长期利用”八个字,再加上八字:“民族大义,利于国家。”香港现状的维持下去可以加以充分利用。①

  撒切尔夫人赴京前经过香港,由港督麦理浩安排,单独会见金庸四十五分钟,就香港谈判问题征求他的意见。不久前,6月9日他刚获得英国女王授予的英帝国军官勋章,即OBE勋章。

  金庸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这场影响香港未来的讨论,几乎隔几天就会发一篇有关社评。1981年7月18日邓小平与他见面时即说:“我们要收回香港,我知道你是很赞成的。”金庸回答:“当然,当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一心一意想中国收回香港。”他在故乡读小学,历史老师讲到鸦片战争时“突然掩面痛哭”,全班小同学跟着放声大哭。收回香港,他认为天经地义,“就算牺牲性命,也不要紧”。邓连连点头:“很好!在我们四川,也是这样讲的。”②

  1982年8月31日,金庸在社评中列举了香港人目前享受到的一系列自由,包括迁居的自由、批评政府或任何公务员工作的自由、表达意见的自由、持有不同政治见解的自由、出版任何书报刊物的自由、信仰任何宗教而公开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集会结社的自由、罢工怠工的自由等。11月1日,他发表社评《至少十五年,香港无大变》,当时香港企业界和许多市民担心三四年内就会有重大改变,以至人心惶惶。11月25日,他在社评《三个照旧,两个自由出入》中提议,收回香港主权三十年内,维持香港的自由和金融中心地位,香港居民可以自由出入,不必经过申请和批准,一切货币、黄金、有价证券、货物等可以自由出入,不必经过申请和批准。其后,中国政府的承诺是“五十年不变”。

  ① 金庸、池田大作《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13页。

  ② 《明报月刊》2004年9月号,35页。

  在香港,“人人呼吸着‘怕老婆也不怕政府’的自由空气”。这是立法局议员苏国荣的一句话,1984年3月24日,金庸的社评《就算怕老婆,也不怕政府》以此为题,“香港人怕变,决不是对英国的殖民政府有什么特殊喜爱,而是对‘不必怕政府’的制度有特殊喜爱”。“‘三个不变’是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三者不变。‘不必怕政府’是这三者的骨干。”

  当年4月,金庸从1980年以来发表的250多篇有关社评中选取128篇,结集出版《香港的前途——<明报>社评选之一》一书。这是他迄今为止公开出版的唯一一本社评集,黄色的封面上,他手书的“香港的前途”书名是红色的,“<明报>社评选之一”是金色的,上下各有他喜欢的金、红色线条装饰,很扎眼,封面上特别印了两行小字:自由+法治=稳定+繁荣:-(自由+法治)=-(稳定+繁荣)。当年5月20日,正值《明报》创刊二十五周年,他大摆筵席,请各界朋友一起欢庆,当晚席散之时,每人都得到这本新书,很多人围住他要签名,一下子签几百个名字,签得他都手软。①

www.xiaoshuotxt.netT xt 小 说 天 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傅国涌 作品集
金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