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1章 冰心:同行不同行,一个淡漠,一个热情 (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作者:伊北

第31章 冰心:同行不同行,一个淡漠,一个热情 (2)

  第一是我对于人生态度的严肃,我喜欢整齐、纪律、清洁的生活,我怕看怕听放诞、散漫、松懈的一切。第二是我喜欢空阔高远的环境,我不怕寂寞,不怕静独,我愿意常将自己消失在空旷辽阔之中。因此一到了野外,就如同回到了故乡,我不喜城居,怕应酬,我没有城市的嗜好。第三是我不喜欢穿鲜艳颜色的衣服,我喜欢的是黑色、蓝色、灰色、白色。有时母亲也勉强我穿过一两次稍为鲜艳的衣服,我总觉得很忸怩,很不自然,穿上立刻就要脱去,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完全是习惯的关系,其实在美好的品位之下,少女爱好天然,是应该“打扮”的!第四是我喜欢爽快、坦白、自然的交往。我很难勉强我自己做些不愿意做的事,见些不愿意见的人,吃些不愿意吃的饭!母亲常说这是“任性”之一种,不能成为“伟大”的人格。第五是我一生对于军人普遍的尊敬,军人在我心中是高尚、勇敢、纪律的结晶。关系军队的一切,我也都感到兴趣。

  军人家庭,基督教背景,著名女作家,老天宠爱的幸运儿……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联手打造出了一个清刚决绝的冰心。她当真是冰之心。看看这些冷色调的词汇,她喜欢严肃、整齐、纪律、清洁、空阔、高远,喜欢黑蓝白,爽快坦白自然。她不喜欢放诞、散漫、松懈、绮丽……而这一切,恰恰是欧美回来的“新月派”那一帮子人身上常有的“优秀品质”。

  新文学作家群,常常被分为两部分:留欧美派和留日派。留欧美派的这些人家庭通常优渥,回国后也往往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名士风十足,布尔乔亚味浓,俗称“小资”,像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林徽因等等;而留日派的家庭条件都比较一般,日子过得比较紧巴,回国后也常常颠沛流离,行为比较激进,比如鲁迅,比如郭沫若,比如郁达夫。留日派一起手就写《狂人日记》《女神》《沉沦》,要么“发狂”,要么“沉沦”,苦大仇深。冰心显然是欧美派的。可是,她在欧美系作家群中,却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她很少与新月派的人来往。胡适、徐志摩、林徽因、梁思成、梁实秋、陈西滢……这些人她都认识。她和吴文藻在美国留学时,还曾与梁思成、林徽因有过四人出行。但无可否认,她对他们,是疏离的。她自小习得的那一套世界观,使得她无法认可他们的所作所为,特别是在情感上的态度。冰心在情感上,多少有点洁癖。男女间的暧昧在她这里,简直就是滔天大罪。她对吴文藻满意,别的不提,唯独一条津津乐道:吴文藻老实,不搞暧昧。

  当然,冰心自己在男女方面也是坚壁清野,她几乎没有几个有可能传出“绯闻”的男性朋友。在男女社交方面,冰心一向发乎情,止乎礼。从未越雷池半步。规矩得可以给五颗星。如果硬要提起冰心与除丈夫以外的男女社交,恐怕也只有说说梁实秋了。因为冰心曾说:我的朋友里,男人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

  他这一辈子就是过不了这一关

  与林徽因那种凤穿牡丹式的社交风格比,冰心显然有些冷和钝。

  她成名太早,自然有些心高气傲,再加上原本就偏严肃、谨慎,所以与冰心打交道,也必须“钝”,天然呆最好,且要十二分的真诚——太聪明的男人入不了冰心的眼。梁实秋看来还是不够钝。两人相遇在海上,他们都是坐船去美国留学的学生。当时冰心也许没有意识到,那是一次影响她一生的旅程,这两个星期的游轮生活,她认识了未来的丈夫吴文藻,也认识了一生的蓝颜知己梁实秋。

  对比梁实秋和吴文藻当时跟冰心沟通的态度,是非常有趣的。

  1923年8月18日,冰心上船的第二天,突然想起一件同学吴搂梅所托之事来。吴写信让冰心在这次船上找她的弟弟、清华学生——吴卓。冰心到船上的第二天,就请她的同学许地山去找吴卓,结果许把吴文藻带来了。问起名字才知道找错了人!只是这个名字带“文”的男生,对文艺并没有多大兴趣。吴文藻十六岁时考入清华大学,这次留学美国,是要到新罕布希尔州的达特默思学院攻读社会学。跟其他清华的留学生比,他话不多,更显沉稳。

  话不多,为人沉稳,吴文藻的不善交际,反倒对了冰心的胃口,引起了冰心的注意。下船到了威尔斯利女子学院,冰心毫无意外地收到了许多来信——都是船上认识的人,信的内容大概都是认识你很荣幸,想交往之类。偏偏吴文藻只是随便寄了张明信片。吴文藻再次对了冰心的胃口。一大堆信中,冰心独独回了吴文藻一封。就此拉起了两人半生情缘。

  梁实秋呢,跟冰心一阵寒暄,完后便问:“您到美国修习什么?”冰心回答:“文学。”然后反问,“您修习什么?”梁实秋回答:“文学批评。”话就谈不下去了。偌大一个甲板,有几个人不为冰心的名气慑服?梁实秋自然也在内,更何况他本身就是个修习文学的人。但梁实秋如此表现,显然引不起冰心的注意。年纪轻轻,梁实秋根本不懂得欲擒故纵。风华正茂,说梁实秋完全没有对冰心动过心,恐怕也不准确,但梁面对声名卓著的冰心,免不了有些自卑。他“觉得她不是一个令人容易亲近的人,冷冷的好像要拒人于千里之外。”冷,是冰心的自我防御机制。

  在美国,冰心和梁实秋都在大波士顿地区读书,两人学校也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梁实秋经常和朋友一起去访问冰心,去湖上泛舟,冰心也礼貌性地造访波士顿,去杏花楼吃饭喝茶。两人互动频繁,情感渐笃。1925年3月28日,大波士顿地区的中国学生在“美术剧院”用英文公演中国古典名剧《琵琶记》,梁实秋和冰心携手,一个做翻译,一个弄服装设计,一个演蔡中郎,一个扮宰相之女,珠联璧合。剧中的赵五娘是另一个女学生谢文秋扮演。后来,谢文秋和同学朱世明订婚,冰心开玩笑似的对梁实秋说:“朱门一入深似海,从此秋郎是路人!”结果梁实秋就记下了,后来还经常用“秋郎”作为笔名。

  梁实秋在《忆冰心》中形容此时的冰心:“逐渐觉得她不是恃才傲物的人,不过对人有几分矜持,至于她的胸襟之高超,感觉之敏锐,性情之细腻,均非一般人所可企及。”据说,当年梁实秋曾经动过取消婚约的念头,是不是为冰心,只能供人猜测。

  可冰心到底没有选他。相比于浪漫的梁实秋,吴文藻虽然人单调,但显然更可靠,吴文藻的“木头一般”“拙口笨舌”,更符合冰心的期待。万事求稳的冰心,显然把“忠实”作为两性走入婚姻的第一要义,至于有无浪漫,冰心可能觉得都是小事、细节,无伤大雅。也许冰心太过聪明,早就明白只有稳固的忠实,才能抵得过细碎的流年。激情与浪漫,不过是欲望之海时而泛起的浪花,旋起旋落,认不得真。对待感情和婚姻,冰心的态度都是宜静不宜动。被动的等待总比主动的出击来得优雅尊贵。多少年后,冰心谈及“找男朋友”这件事,还是坚持说“你不要找,要等”。也许只有冰心这般少年成名、才貌双全的女人才有本钱说这个话。稍微本钱降低,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剩下。生活顺遂的人往往会把许多事情认作是理所当然。其实,不尽然。好在冰心就是好命,事实上证明,她的眼光确实很独到。吴文藻配得起模范丈夫四个字,两人也被外界赞为“相濡以沫”的“患难夫妻”。完全符合冰心对传统婚姻的美好遐想。

  但这一切并没有妨碍冰心和梁实秋的友谊。1929年秋日的一天,梁实秋同闻一多来到冰心同吴文藻新婚不久的燕大燕南园的新居。这次到访,冰心多年后依旧记忆深刻:梁实秋认为他们待客无香烟,所以特地去买了包烟。从那以后,“虽然我和文藻都不吸烟,但茶几上从来不缺待客的香烟”。1930年梁实秋应杨振声邀请到山东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他又三番五次邀请冰心来青岛游赏,他知道冰心爱海。抗战以后,梁实秋与冰心一家齐聚重庆。梁实秋住北碚,冰心一家落户歌乐山。梁实秋曾去看望吴文藻和冰心。冰心一定要梁实秋试一试他们夫妇睡的那张弹簧床,梁实秋躺上去一试,感觉真软,像棉花团。据说这一张床,从北平搬到昆明,从昆明搬到歌乐山,没它冰心睡不着,当真豌豆公主。后来有一次,重庆的朋友要给梁实秋祝寿,梁实秋兴起,非让冰心给他题字。冰心挥笔就写: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里,男人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然而日后,连这朵花也不能不让冰心失望了。

  梁实秋的原配叫程季淑,和胡适是老乡。梁和程是包办婚姻。1921年,在清华读书的梁实秋在桌上发现一张红纸条,上书:程季淑,安徽绩溪人,年二十岁,1901年2月17日寅时生。他立即明白,这就是父亲为他安排的新娘。与鲁迅、郁达夫们对包办婚姻的抗拒不同,梁实秋接受了。虽然不算欣然,至少也是坦然。人生玄妙,梁实秋撞了大运,程季淑当真中西合璧,新女性的好处她有,旧女性的好处她也悉数保留。她既接受了相当的教育,不至于单调、枯燥、乏味,又很具有旧式妇女的牺牲精神。她与梁实秋结婚几十年,一直甘做梁背后的女人,安安分分做太太,相亲相爱,哪怕双鬓斑白。梁实秋翻译得出《莎士比亚全集》,程季淑的支持功不可没。

  梁实秋一辈子,内心不是没有悸动,据说在青岛期间,他几欲迈出婚姻围城,去品尝外面世界的精彩,可是,他想了一想,又却步了。程季淑以一种坚忍,赢得了最大范围的普遍尊重。熬了多年,守了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种毅力,不但感动了梁实秋,也感动了世人。后来,程季淑在美国意外去世,梁实秋悲伤不已。写下《槐园梦忆》,纪念亡妻。被传为佳话。梁实秋将爱妻葬在西雅图的槐园。他预订了旁边的墓地,准备在天年之后,来此长眠,与之为伴。然而他想不到的是,十三年之后,他却被韩菁清葬在了台北的北海公墓——梁实秋“五好”了一辈子,临了却“英雄难过美人关”,与影星韩菁清来了段忘年恋。虽然是续弦,并非出轨背叛,但在冰心看来,同样是不专一。梁实秋的好男人形象,在老友冰心心里破碎了。

  1981年,梁实秋的幼女梁文蔷回大陆访问,临行前,梁实秋嘱咐女儿替他找三位朋友——冰心、季羡林和李长之。梁蔷找到了冰心,当时冰心正在住院。梁文蔷送了一本梁实秋的书给冰心,说:“爸爸让我带句话,‘他没变’。”冰心开心地笑了,说:“我也没变。”两个没变,云淡风轻,像是解释,也像是回应。深味袅袅。

  1984年,梁实秋的学生胡百华到大陆拜访梁文茜,他们一起拜访了冰心。当胡白华把梁实秋续弦韩菁清的照片递到冰心手中时,冰心激动地用手指着照片上的韩菁清说:“他这一辈子就是过不了这一关!”胡百华回台湾探望梁实秋,将冰心的批评原音重现,梁实秋的回话耐人寻味:“我呀,她那一关我倒是稳当当地过去了。”趣味横生。

  后来,有人采访冰心,冰心追思了一些友人,给了巴金以很高的评价,原因就在于“他对婚姻问题严肃的态度”,她感慨地说:

  我的文人朋友多了,像梁实秋他们,要说才情什么的,他们都有,就是没有巴金这个专一,我最佩服他的也就是这一点,我最喜欢他的也就是这一点。

  她还是对梁实秋再婚耿耿于怀。无可原谅。因为他没能做到专一,打破了她认为的完美的婚恋规则——从一而终。也许正因为此,他们只能做朋友。

  冰心女士对梁实秋续弦尚且如此苛刻,对徐志摩当然等而下之。

  冰心不喜欢徐志摩。这个不喜欢,倒不是厌恶,而是有点恨铁不成钢。因为徐志摩“乱”,在感情上不专一。他爱上林徽因,抛弃张幼仪,娶了陆小曼,痴缠一生,掀起轩然大波,尽惹风流官司……在外人看来,这是诗人、名士人生中最值得津津乐道的花边。但在冰心的字典里,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她一辈子最恨的就是不忠。

  1931年,徐志摩因飞机失事去世。冰心也心痛,她依旧正气凛然,句句在理: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伊北作品集
我们,是否还有好时光水墨青花,刹那芳华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可以暴烈可以温柔北京浮生记南京爱情故事亲爱的这不是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