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做林徽因这样的女人》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2章 相爱未必相守,相守便不相欺——只有爱情让女人更生动(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做林徽因这样的女人》 作者:万俟兰

第12章 相爱未必相守,相守便不相欺——只有爱情让女人更生动(2)

  当然,加上适当的配饰,作为画龙点睛之美也是可以的,项链、手链、戒指、头饰等等,说不定都会让我们散发出别样的美丽。

  外在是内在的流露,一个真正懂得绽放美丽的女人,是有一定的涵养的,从持家有道中,从布置得温馨整洁有情调的房间中,让男人读出我们的内在美。不仅会打扮自己,也会打理家,还会照顾男人,这样的女人才是真正美丽的。

  拥有一颗懂爱的心,让生命的激情永不落幕,女人,要学会绽放自己的美丽,一个会绽放自己的美丽的女人是最迷人的!

  【静思小语】

  外在是内在的流露,一个真正懂得绽放美丽的女人,是有一定的涵养的,从持家有道中,从布置得温馨整洁有情调的房间中,让男人读出我们的内在美。女人,要学会绽放自己的美丽。

  §第三节 拥有理智,学会冷静

  从种种迹象上看,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是真挚而热烈的,这种强烈的爱足以冲昏很多女子的头脑,使他们沉醉在诗人一轮又一轮的感情攻击里。但林徽因毕竟是林徽因,她的理智,她的冷静,始终占据着上风,她不允许自己有任何的冲动。

  冲动的头脑也要为理智留一点空间

  “如果有一天我获得了你的爱,那么我飘零的生命就有了归宿,只有爱才能让我匆匆行进的脚步停下,让我在你的身边停留一小会儿吧,你知道忧伤正像锯子锯着我的灵魂。”徐志摩写下的激情洋溢的诗,这样的情诗足以融化任何女人冰封的心。

  “我不是那种滥用感情的女子,你若真的能够爱我,就不能给我一个尴尬的位置,你必须在我与张幼仪之间做出选择。你不能对两个女人都不负责任。”这是林徽因的回应,真的是冰火两重天,这位才女的不同凡响之处,便是她的理智和冷静。

  二十四岁的徐志摩,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而第三个孩子正怀在妻子张幼仪的腹中。后来张幼仪随他一起在英国生活,有人说他们“西装和小脚不般配”,就是这样“不般配”的结发夫妻,因为遇到了林徽因,徐志摩要和她离婚,甚至不惜逼她打掉腹中的孩子。

  如果说这仅仅是诗人的感情,那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若发生在现实当中,多少显得有些冷酷无情。果然,在张幼仪产后不久,徐志摩就迫不及待地逼迫她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这样的事,且不说发生在那个年代,就是发生在今天,也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更何况是在新社会尚未建立的陈旧年代,徐志摩的确是发了疯。

  可见诗人对才女的爱慕之情是多么强烈,当如此不合常规的爱被冠以自由与新生活的帽子时,所有传统道德观都被瞬间瓦解了,或者说对当事人不起任何作用了。

  林徽因和他看的不是同一个方向,年轻的她深知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她并没有跳入徐志摩的感情漩涡,虽然当时她对徐也是有一点感情的,但是她清楚谁才是真正适合她并可以陪她一生的“真命天子”。

  林徽因选择了梁思成,我们只知道他们“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至于多少是出于爱情,谁也不得而知,因为她的诗作里没有他,与她一起生活的男子只存在于她的现实生活里,而不是活在她浪漫多情的梦想之中。而那个曾经追她追得很紧的诗人却经常“做客”于她的诗歌。

  “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轻弹着,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静听着,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诗人在后来的《深夜里听到乐声》中这样写道,他似乎从始至终都在以一种他自己的方式呼唤对方。

  “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这是林徽因的回应,或者说这是她自始至终的态度。

  “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发生。或是有个人叩下门走进来坐在我对面同我谈话,或是同我同坐在楼上炉边给我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我做着所有女孩做的梦。我所谓极端的、浪漫的或实际的都无关系,反正我的主义是要生活,没有情感的生活简直是死……如果在‘横溢情感’和‘僵死麻木的无情感’中叫我来拣一个,我毫无问题要拣上面的一个,不管是为我自己或是为别人。人活着的意义基本的是在能体验情感。能体验情感还得有智慧有思想来分别了解那情感——自己的或别人的!”林徽因在《致沈从文》中曾这样写道,所以说,她不是没有浪漫情结的人,只是浪漫里融入了更多的理智和冷静。

  理智,是女人忠于自己的最高祭奠

  林徽因的理智,是一种雷打不动的坚持,一如她在悼文中所说:“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变”,“也就是我爱我现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确证”。

  理智与冷静,有时候更像是一种承诺,是对自己做出的选择的一种忠诚度。

  林徽因能够很沮丧地告诉从外地刚回来的梁思成:“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思成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告诉她:“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而林徽因却并没有离开他,她说:“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

  一个思维缜密的女子,会天真无邪地把自己爱上别的男人的痛苦毫无保留地告诉给自己的丈夫吗?或许她是痛苦的,她也不想让这份痛苦折磨自己太久,于是把它“分享”给自己的丈夫。或许,她只是渴望浪漫,渴望浪漫的事多少发生在她身上一些,不希望平淡的生活将她的热情消磨殆尽。亦或许,她太了解自己的丈夫,她撒娇般地倾诉自己的心声,反而更能获得丈夫的体谅与信任。

  事实上,面对两个优秀的男人,林徽因真的无从选择吗?她是个“爱我现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人,以她的智慧,她不可能解决不了感情的选择问题,只是她讲出来之后,就取得了与金岳霖以朋友的身份光明正大相处的“豁免权”,再也不会为感情而纠结,可能这也是使她与梁思成、金岳霖“和平共处”几十年的一个原因。

  想得到婚姻之外的一些温存也好,巧妙处理非家庭情感的问题也罢,林徽因的一点理智、一点冷静为她的生活与传奇加了不少的分。

  《菜根谭》中说:“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大意是,我们要用冷静的眼光去观察人,要用冷静的耳朵去听别人的言语,用冷静的心情处理感情,用冷静的头脑去思考事理。

  的确,多一点理智,多一点冷静,就可能会避免“一朝失足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的事情在我们身上发生。冲动是魔鬼,不理智容易犯浑,不冷静容易犯错。一个女子,若能遇事冷静处理,泰然自若,从容应对,尤其是不会在感情上意气用事,不会在冲动中做决定,这样的女子,是生活的高手,很少会走弯路。

  冷静的人生不后悔

  我们应当知道,只有冷静地思考问题,我们才能分辨出感情的真伪,才能看清那人那事的本来面目,才能知晓哪些东西是我们自己的、哪些东西是我们所需要的,才不会受到迷惑,从而做出明智的决定,不会造成无法弥补的过错与过失。有时候,一点理智,一点冷静,能帮助我们去深究事物的原理,洞察人与事的真相,不会让自己在迷茫中失去方向,更不会让自己受伤。

  俗话说得好,“万物静观皆自得”,在当今的社会中,缺乏理智、遇事不冷静的女子将很难有如意的生活,现在男人早已不是女人的主宰,女人也早已不再是男人的“附庸产品”,将自己的幸福寄托在男人身上是不靠谱的,也是不安全的。所以,女人应该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和自觉意识,像林徽因那样,“能体验情感还得有智慧有思想来分别了解那情感”,弄清楚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从而不至于走错方向。

  当然,激情、热情固然可以给生命增加活力与温度,可以让人更积极地做事,更乐观地处世,但如果没有理智与冷静来驾驭和统领,激情和热情就如同一把火,会燃烧自己,它甚至会左右我们的判断,让我们变得鲁莽,有可能会误了大事。我们唯有用理智与冷静控制“情”的温度,把握住思维的正确指标,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心理学家分析认为,女人往往是感情胜过理智,对待友情、事业、婚姻亦如是,这是阻碍女人发展的致命弱点。

  有时候,我们的不理智、不冷静,会对一个没有暴露出真实面目的男人示爱,过后酿成大错,结果受伤的却是自己。不为情所困,尤其是不为外情所累,在理智中坚持自己的初衷,反而会让我们的心灵畅通无阻,我们所坚守的爱,也会凝固成一种永恒。

  我们应该学会理智和冷静,凡事以此为前提,让我们的智慧有足够的发挥空间,让我们分辨得更清晰,思考得更正确,做一个理智处世、冷静待人的知性女人。

  【静思小语】

  心理学家分析认为,女人往往是感情胜过理智,这是阻碍女人发展的致命弱点。我们应该学会理智和冷静,凡事以此为前提,让我们的智慧有足够的发挥空间,做一个理智处世、冷静待人的知性女人。

  §第四节 甘心做个小女人

  虽然被世人炒得光鲜亮丽,但林徽因毕竟是个世道中人,没有生活在书画中,她也是要居家过日子的。她曾经给沈从文写信说:“我是女人,当然立刻变成纯净的糟糠。”

  出得厅堂入得厨房,拥有绝代风华的完美小女人

  林徽因虽是像居里夫人一样,对事业有着强烈的专注力,不喜欢别人拿家务活来浪费她有限的时间,但这不代表她不会打理家务,事实上她做起家务来也是有条有理的。

  林徽因在梁家是长嫂,在娘家又是大姐,住在北平的她,家里难免有亲戚来走动,如何安排好客人的吃喝拉撒睡,如何协调好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处理好各种琐事,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没两把刷子恐怕是拿不下来的。

  据说林徽因曾经画过一张床铺图,共安排了17张床铺,而且每张床铺谁要来睡都有明确的安排。于百忙之中,能够做到如此细致,一般女子怕是做不来的。林徽因的小女人角色做得真是无可挑剔。

  一个梁家的亲戚说,林徽因在和梁思成一起工作的时候,从来只是画出草图就歇了,每次都是梁思成费尽心思地将草图加工完善成滴水不漏的成品。而每当梁思成完工时,林徽因就冒出来了,此时她会扮演一个顽皮的小女人形象,甚至用一些好吃的东西来讨梁思成的喜欢。

  就是这样一个小女人,一个活在现实中的人。她饶有兴趣地给徐志摩发电报诉说相思,但接到类似的电报的人又不止是徐一个。这个小女人,有时候真是可爱。

  徐志摩曾有一些私人书信日记及八宝箱交给凌淑华,让其代为保存。徐志摩罹难后,很多人向凌淑华索要书信,林徽因也是其中之一,她的意图是“我只是要读读那日记,给我是种满足,好奇心满足,回味这古怪的世事,纪念老朋友而已。”很容易地,她从凌那里讨得徐志摩的《康桥日记》,等到还给凌淑华的时候,日记却少了几页,而那几页内容正是有关林徽因的部分。

  林徽因如此理智地做出这样的小动作,如此快刀斩乱麻地处理“负面消息”,或许仅仅是出于“保护自己”,她不想让这些过时的“花边新闻”流传到世间。即使不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就是在当下,林的动作也会令“狗仔队”们无可奈何。

  徐志摩的首任妻子张幼仪可能对林徽因有着复杂的感情,她在自传中说到林徽因在1947年病重时见了她一面:“一个朋友来对我说,林徽因在医院里,刚熬过肺结核大手术,大概活不久了。连她丈夫梁思成也从他正教书的耶鲁大学被叫了回来。做啥林徽因要见我?我要带着阿欢和孙辈去。她虚弱得不能说话,只看着我们,头摆来摆去,好像打量我,我不晓得她想看什么。大概是我不好看,也绷着脸……我想,她此刻要见我一面,是因为她爱徐志摩,也想看一眼他的孩子。”

  怀念你展露的浪漫,竟让我消磨了这许多时光

  林徽因同所有女子一样,骨子里涌动着浪漫的细胞,而能给她浪漫的,非徐志摩莫属,她对徐的浪漫多少是有些向往和怀念的。虽然故人已去,看一眼他的妻子儿女,姑且是一种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满足,事实或许如此,但一个小女人的率性由此表露无遗。

  林徽因虽然16岁时就吸引了徐志摩,她也拒绝了徐志摩,但却没有彻底地拒绝,而是保持着某种程度的暧昧。后来她也同金岳霖擦出了一些感情火花,但她不但获得了丈夫的“谅解”,又使得这位大哲学家能够活在自己的精神爱恋中并且不舍不弃。

  林徽因这个小女人,做得也确实够有范儿了。

  她的动作并不大,只是在感情上,给那两个男人各自预留了一些空间而已,但不论怎样,她以小女人的姿态始终维持着感情世界里的优势地位。

  1936年2月27日,林徽因在回复沈从文的信中说:“接到你的信,理智上,我虽然同情你所告诉我(的)你的苦痛(情绪的紧张),在情感上我都很羡慕你那么积极那么热烈,那么丰富的情绪,至少此刻同我的比,我的显然萧条颓废消极无用。”当时沈从文面临着感情的出轨,林徽因心生“羡慕”。

  林徽因说:“你的是在情感的尖锐上奔进……你希望抓住理性的自己,或许找个聪明的人帮忙你整理一下你的苦恼或是‘横溢的情感’,设法把它安排妥帖一点……我也常常被同种的纠纷弄得左不是右不是,生活掀在波澜里盲目地同危险周旋……”她形容沈从文是“在情感的尖锐上奔进”,显然是说他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樊篱。

  但林徽因也不是全然没有自己的痛苦。她曾在徐志摩殉难后的一个多月的某一天写信给胡适:“我的教育是旧的,我变不出什么新的人来,我只要‘对得起’人——爹娘、丈夫(一个爱我的人,待我极好的人)、儿子、家族等等,后来更要对得起另一个爱我的人。”

  可见,林徽因当年收束对徐志摩的感情,对她来讲,是一段并不愉快的经历。她曾感慨地说:“过去我从没想到过,像他那样一个人,生活和成长的道路如此不同,竟然会有我如此熟悉的感情,也被在别的景况下我所熟知的同样的问题所困扰。”不过困扰归困扰,同情归同情,林徽因是遵从了旧的教育的,她也是奉劝沈从文,同她一样收束“横溢的情感”。

  获取幸福的情愫,只因你懂得属于你的真正港湾

  这个小女人,从根本上来看,她还是顾家的。

  林徽因虽然生活在风花雪月之中,却不是个风花雪月般的女人,她将更多的热情奉献给了她的家庭和她所钟爱的学术和艺术事业。

  她虽向往浪漫,却并不钟情于浪漫,她对现实的考量永远大于对浪漫的考量,她对居家的考量永远多于对“横溢的情感”的考量。

  自始至终,她都甘愿做一个小女人。

  小女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小女人不崇拜物质,也不迷恋精神,她有着自己独具一格的幸福观,她总是保持让幸福伴自己于左右,更不会偏离自己的生活轨道,即便承受着痛苦的煎熬,也不越轨。

ww w . xia oshu otxt.NE TT xt 小 说 天 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万俟兰作品集
做林徽因这样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