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篡明:朱棣和他的大明皇朝》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2章 皇权密网 (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篡明:朱棣和他的大明皇朝》 作者:杨林

第32章 皇权密网 (2)

  在作为耳目巡察各地的官吏中,户科都给事中胡是最著名的一个。他在访巡张三丰的名义下,密使各地十年,足迹遍于江南。其主要任务当然是为访巡建文帝朱允炆踪迹,但同时也巡察太子、东宫官属及各地官吏军民的情况,可算是个重任在身的特务。永乐十六年(1418年)朱棣在北京,命胡出巡江浙,而密令过南京时侦察太子的行动。他到南京后便多住了些时间,殿阁大学士杨士奇等见他久住南京,感到疑惑,直截了当地促他亟行,胡以“冬衣未完”为辞,搪塞过去。后来他行至安庆,才将太子情况写成密报,在里面说了些太子的好话。

  胡的举止则又在朱棣另派的人监视之下。胡在外曾遇到一个土酋,以三奁樱桃馈赠,想从胡那里讨得一本《洪武正韵》,胡送书给他,却没有接受樱桃。

  还朝后,朱棣突然问起此事。“樱桃,小物耳。途中口渴,你何必推辞呢?”“因求书故耳。”胡知道已经有人将自己的举动密报了。

  在京的官吏更逃不出朱棣的侦缉网。应天府尹薛均,颇有廉名。有人说他暇余荷锄自芸,种蔬自给。朱棣开始不大相信,派人去侦伺,回来报告说薛均确实日饱粥菜茹,才相信了。

  广东布政司官徐奇来京时带了些岭南土产分赠廷臣,开列了一份名单。这份名单立即被人报送朱棣。因为名单上没有杨士奇的名字,朱棣便单独召他来问事,并准备以私交廷臣罪处置徐奇和名单上的人。杨士奇解释说,当初徐奇以都给事中赴广东,廷臣多作诗文相赠,故有此赠答。自己只因当时有病,才未去相送,否则也难免列入名单。徐奇这次所赠无非是些土产,况且还不知廷臣是否都肯接受。经他这番解释,才免去一场官司。

  京城是朱棣专制统治的中心,比起其他各地尤为重要。永乐初,京中密察民俗也甚为严密。街巷中发生的一起幼孙殴打祖母的家庭琐事,竟也立即被报到朱棣那里,几乎定成死狱。

  因为告密的人多,执法大臣又多以严苛为能,获罪的人自然也就多。有些大臣被系于诏狱,朱棣外出巡幸时,下诏狱者还要用车辆随押,称之“随驾重囚”, 这显然带有折辱他们的意思。更有甚者,有许多人瘐死狱中,有时一个月即瘐死数百人。永乐九年(1411年)十一月,刑科都给事中曹润上书称:

  臣窥见其中有淹禁一年之上者,且一月之间,瘐死九百三十余人,使罪重者不得示惩,而轻者死于无辜。

  朱棣见奏,马上召法司官说:

  朕于一物不忍伤害,况人命乎!尔等不体朕心,冤滥如此,纵不畏国法,独不畏阴谴耶?姑记尔等,徒流以下,期十日内皆决放,重罪当系者亦须矜恤,无令死于饥寒。违者必不宥。

  从朱棣前前后后的所为来看,这些话显然不是由衷而发。他对法司官的要求是否得到落实,当是另一回事,但一个月之内瘐死九百三十余人却是事实。由此可以看出,酷吏们草菅人命达到了何种严重的程度。

  因为朱棣鼓励告密,朝内朝外乘机挟私诬告的人越来越多,到后来连他自己也觉得实在不成体统了,于是用礼部尚书李至刚言,榜示全国,严格禁止挟私诬告:

  李至刚言:“……无知小人往往搜求细故,钳制诸司,或怀挟私仇,陷害良善;或妄称奏诉,躲避差徭;或驰骋小才,希求进用,甚者无稽泛言,烦渎圣听,虽称兴利除害,其实假公济私,宜治以重罪,榜示天下。”诏可之。

  这番话生动地表明,当时的告讦之风是何等之盛。为了制止诬告,朱棣还颁布了惩治诬告的办法。有一次,某大臣被诬诽谤时政,按律当斩,朱棣怀疑不实,命法司细察,果属诬告。朱棣恼火地说:”殊不知,“小人敢诬告君子,此风不可长。这种诬告之风正是他自己提倡起来的。

  搏击臣民的锦衣卫

  告讦、弹劾与密察所构成的是一张无形的密网,朱棣仿佛是要将人们的一切活动都置于自己的视野之内。锦衣卫当属他的得力鹰犬。

  按照明代兵制,自京师以至各郡县都设立卫所,外边统之于都司,内则统之于五军都督府。此外还有所谓“上十二卫”,是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内廷亲军,锦衣卫就是这“上十二卫”中的一卫。它一面掌管侍卫之责,一面又担负卤簿仪仗的任务,因而必须是特别靠得住的亲信才能担任。

  由于是皇帝的私人贴身卫队,锦衣卫经常要以大批校尉四出探事,进行秘密调查,这当然是皇帝特许的。《明史·职官志》明白记载,他们的职责是“盗贼奸宄,街涂沟洫,密缉而时省之”,这已经完全是特务的任务了。任何人他们都可以直接逮捕,根本不必经过外廷法司的法律手续。皇帝还授命他们审问,即所谓“锦衣狱”或诏狱。“上十二卫”的长官都是指挥使,锦衣卫也是这样,只是位置特别重要,其指挥使地位较之其他卫更高。卫下领有十七所,分置官校,官的名目有千百户、总旗、小旗等,死后许以魁武材勇的子弟顶替,无则选民户充之。校是校尉力士,专司侦察,当时名为“缇骑”。锦衣卫特务究竟有多少人,当时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明史·兵志》上说“其众自为一军”,并且和正规军一样“下直操练如制”。

  据后来治史者估计,正式特务总有几万人以上,收买的流氓无赖特务大致可达十五六万人之多。

  锦衣卫所属除十七所外,还有南北两个镇抚司,南镇抚司掌管本卫刑名,兼理军匠;北镇抚司专理诏狱。起先大狱经其讯后,便送法司拟罪,还没有具过狱辞,以后一切刑狱便不再关白本卫,连本卫所下公事也可直接上请皇帝解决,卫使不予干预,外廷三法司自然更不敢过问了。所以镇抚职位虽卑,权力却是特重,这是统治者的深意所在。皇帝对卫权日重不大放心,便使北司与卫互相牵制,分散权力,自己从而折中之,用心实在是十分深刻的。

  锦衣卫官校在四出迹访时便有数不清的暴行。按规定,“凡缉事,必行贿受贿有人,现获有赃,获赃有地,谓之‘四角全’,而后打入事件,有一不全,不敢行,恐反坐也。”但事实上他们所缉访的都是止属风闻,多涉暧昧。缇骑抓到人后,并不立刻带回,先找一所空庙祠宇,将逮到的人毒打一番,而被逮者也就“家资一空,甚至尽同室之有而席卷以去”。

  被抓的人一律送入锦衣狱。此狱就是北镇抚司所管,建在地下,其墙厚数仞,即隔壁嗥呼,悄不闻声。每市一物入内,必经数处验查,饮食之属,十不能得一。又不得举火,虽严寒,不过啖冷食披冷衲而已。明代人将诏狱与刑部狱相比,竟然称有地狱与天堂之别,其惨毒之状不难想见。至于狱内刑法更是残酷,“五毒备尝,肢体不全。其最酷者,名曰琶,每上,百骨尽脱,汗下如水,死而复生,如是者二三次。荼酷之下,何狱不成”。既然成狱,自然不复有生理了。

  锦衣卫人员的升赏也值得一提。因为它是特务机关,所以只要长官提请,无有不从。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官校就贪功冒滥,制造案件,以邀功获赏。可逞之势是皇帝特予的,必获之功也是皇帝特许的。皇帝不但要特务替他维持统治,而且还鼓励特务去栽诬良善、枉人利己。特务的升赏,必然使臣民们吃更多的苦头。

  朱棣身边有三个亲卫军指挥:纪纲、刘江、袁刚,都是朱棣亲信,经常侍奉于左右,因为名字音相近同,朱棣称他们为“三纲”。其中锦衣卫指挥纪纲原来是济阳儒生,因劣行被黜。人们没有想到,当年这个品行不端的纪纲,后来竟成了朱棣搏击臣民的鹰犬。

  “靖难”中,朱棣率燕军南下济南时,纪纲以布衣叩马投效,毛遂自荐。朱棣和他一交谈,觉得他学行虽劣,却善于骑射,人又聪明,便视为人才,留在身边。纪纲极善钩人主意向,颇得朱棣欢心,不久便得授忠义卫千户,朱棣即位后升锦衣卫指挥使,典亲军、司诏狱。

  按照朱棣的密旨,纪纲“广布校尉,日摘臣民阴事”奏告。朱棣倚为心腹,全权交与他处理,他便深文诬诋,严加惩治,很快又被提升为都指挥佥事,仍兼掌锦衣卫。纪纲利用锦衣卫指挥庄敬、袁江,千户王谦、李春等人为羽翼,将锦衣卫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更加权势熏天,在永乐年间很横行了一个时期。

  明代颇有名气的廉吏周新就死于纪纲之手。有一次,纪纲派一名锦衣卫千户到浙江缉事。这个千户大作威福,广收贿赂。周新当时是浙江按察使,准备逮治这个千户。因事不秘,这个千户早早地逃跑了。不几天,周新因公事入京,在涿州偶然遇上了这个千户,周新立即将他逮系于涿州狱中。但是,周新还未入京,千户却已提前赶到。纪纲遂诬劾周新诸多罪状,朱棣大怒,立命逮治周新。旗校都是锦衣卫人员,在路上就把周新打得体无完肤,奄奄一息。周新自知被诬,当廷抗辩,被朱棣立命斩首。后来纪纲因罪被杀,周新才得以昭雪。

  明初的大名士解缙也死于纪纲之手。解缙自恃才高,勇于任事,喜欢评论诸臣短长。在立储一事上他支持皇长子朱高炽,为汉王朱高煦所忌,后进谗将其逮系于锦衣狱,拷掠备至。在纪纲的严刑逼供下,狱词连及八九个大臣,都被打入狱中,其中五人死于铁窗之下。几年后,朱棣查看囚籍时,发现还有解缙的名字,对纪纲问道:“解缙还活着吗?”言语之间,流露出杀缙之意。纪纲心下明白,回去后便用酒将解缙灌醉,埋在雪中活活冻死。

  纪纲要处死哪一个人,就先把他领到家中,让他洗个澡,设酒席款待一番,佯说要到皇帝跟前为他解脱,借以索取财贿。等到这人家产快用尽时,突然将人杀掉。这样,既受了贿,又杀了人,在朱棣面前还显得忠心能干。在他掌锦衣卫期间,臣僚被残杀者不可胜数。虽然纪纲的官并不算高,但朝中大臣都很害怕他,连皇亲勋贵也都敬而远之。

  都督薛禄是“靖难”著名功臣,官阶远在纪纲之上,却无法同其抗衡。有一次,纪纲想买一个女道士为妾,结果被薛禄先得到了。纪纲怀恨在心,在大内遇见薛禄时,突然用铁挝将其头击破,险些丧命。都指挥哑失贴木儿大概有些不识时务,自以为与纪纲是同级官,与他在路上相遇没有避让道路,被纪纲诬告冒赏捶杀。

  在朱棣的宠信下,纪纲的胆子也越来越大,后来竟搞到了主子的头上。朱棣下诏选妃嫔,他先细察一番,将姿色最出众的女子留下供自己淫乐。明初大富豪沈万三在洪武中家产虽被籍没,但漏资尚富,其子沈文度向纪纲贿送了许多奇珍异宝。纪纲便让他打着皇室的旗号到苏州一带遴选美女,选来后两人私下分掉。

  纪纲毕竟结怨太多,一旦为朱棣所弃,必将被群臣置于死地。永乐十四年(1416年)七月,朝中异己分子已被打杀得差不多了,朱棣也发现人们对纪纲普遍怀有一种不可言状的怨愤,便以图谋不轨的罪名将纪纲磔杀于市,以消天下人之怨。这只横行十四五年的锦衣卫恶犬,最终变成了一只替罪羊。

  宦官刺事

  锦衣卫毕竟还是个外廷机构,既管侦缉,也负责侍卫皇帝。朱棣感到用锦衣卫刺事还不放心,就让宦官也干起特务的勾当,刺探到什么事情就直接向他报告。由于宦官昼夜在皇帝身边,报告这类事就特别方便。于是,用宦官刺事之举终明不废,成为明代宦官干政的一个重要因素。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杨林作品集
篡明:朱棣和他的大明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