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章 思想圣哲(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作者:雅瑟

第4章 思想圣哲(3)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哲学家、思想家。父亲尼古拉·培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曾在剑桥大学攻读法律,他思想倾向进步,信奉英国国教,反对教皇干涉英国内部事物。母亲安妮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才女,她娴熟地掌握希腊文和拉丁文,是加尔文教派的信徒。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成熟较早,各方面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才智。12岁时,培根被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在校学习期间,他对传统的观念和信仰产生了怀疑,开始独自思考社会和人生的真谛。

  在剑桥大学学习三年后,培根作为英国驻法大使埃米阿斯·鲍莱爵士的随员来到了法国,在旅居巴黎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了整个法国,接触到不少的新鲜事物,汲取了许多新的思想,这对他的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579年,培根的父亲突然病逝,他要为培根准备日后赡养之资的计划破灭,培根的生活开始陷入贫困。在回国奔父丧之后,培根住进了葛莱法学院,一面攻读法律,一面四处谋求职位。1582年,他终于取得了律师资格,1584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589年成为法院出缺后的书记,然而这一职位竟长达20年之久没有出现空缺。他四处奔波,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职位。此时,培根在思想上更为成熟了,他决心要把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一切知识加以改革,把经验观察、事实依据、实践效果引人认识论。这一伟大抱负是他“伟大复兴”的主要目标,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志向。

  1602年,伊丽莎白去世,詹姆士一世继位。由于培根曾力主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合并,受到詹姆士的大力赞赏,培根因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1602年受封为爵士,1604年被任命为詹姆士的顾问,1607年被任命为副检察官,1613年被委任为首席检察官,1616年被任命为枢密院顾问,1617年提升为掌玺大臣,1618年晋升为英格兰的大陆官,授封为维鲁兰男爵,1621年又授封为奥尔本斯子爵。但培根的才能和志趣不在国务活动上,而存在与对科学真理的探求上。这一时期,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出版了多部著作。

  1621年,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被高级法庭判处罚金四万英磅,监禁于伦敦塔内,终生逐出宫廷,不得担任议员和官职。虽然后来罚金和监禁皆被豁免,但培根却因此而身败名裂。从此培根不理政事,开始专心从事理论著述。

  1626年3月底,培根坐车经过伦敦北郊。当时他正在潜心研究冷热理论及其实际应用问题。当路过一片雪地时,他突然想做一次实验,他宰了一只鸡,把雪填进鸡肚,以便观察冷冻在防腐上的作用。但由于他身体孱弱,经受不住风寒的侵袭,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于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培根为世界思想史和科学史作出卓越贡献,也因此赢得了不朽的荣耀。马克思、恩格斯称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是“整个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这是对培根哲学特点的科学概括。

  而黑格尔是这样评价培根的:“培根真正关心的是现实,而不是理论。在这一点上,培根可以说是他的民族的典范。”

  培根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他的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人类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不断探求知识的历史。

  在我国的唐宋时代,我国的科学文化领域成就辉煌。四大发明中,除造纸术外,其余三项都是在这个时期产生。因此,中国能够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雄居世界之首。以瓦特为代表的发明家,将牛顿力学等科学成果应用于生产,以蒸汽机为核心的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使英国率先成为工业强国。以爱迪生为代表的科学家在电力工业技术等重要领域的创新和突破,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美国跻身头号经济强国。

  知识的张力巨大无比,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使人类社会正处于“电子空间”之中,因特网在一夜之间占领一座城市不是天方夜谭,精确制导导弹在数千里之外准确打击一个目标不是神话幻景,远程服务使巴黎的医生足不出户为印度病人会诊也不再是新闻……知识正如一个神奇的魔方创造着无数个人间奇迹。美国的微软公司,其企业的固定资产为5亿美元,但该公司的股票市场价值高达1020亿美元,其中包含的知识的价值令人瞠目。

  微软、惠普、通用等国际巨头早已成为知识管理的最大受益者,而国内的联想、金碟等企业亦已将知识管理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在人类的世界里,知识管理作为一场管理的革命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经验,还有更科学的知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所有的改变,都将说明“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这同样是培根的一句话。知识是杠杆,用一点点力就可以产生强大的力量。知识带动人类前进,没有它,人类历史注定将与蒙昧同行。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真理因为像黄金一样重,总是沉于河底而很难被人发现,相反地,那些牛粪一样轻的谬误倒漂浮在上面到处泛滥。

  ——培根

  使人们宁愿相信谬误,而不愿热爱真理的原因,不仅由于探索真理是艰苦的,而且是由于谬误更能迎合人类某些恶劣的天性。

  ——培根

  启蒙思想家卢梭

  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他的父亲是个钟表匠。卢梭刚出生时,他的母亲便因难产死去,是姑母费尽心力抚养他。卢梭从小聪明机灵,虽然他没有像富家子弟那样受过系统教育,但特别爱读书的习惯使他成了一个知识丰富的人。

  母亲去世后,父亲郁郁寡欢,幸好母亲留下了不少的书,有哲学的、历史的,更多的是小说。父亲常和卢梭晚饭后相对朗读,有时他们甚至忘记了时间,以至于通宵达旦沉醉在书的世界里。这使卢梭无形中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也充实滋养了卢梭年幼的心灵。7岁时他已把家中所有的书都读完了。

  然而不久,一次意外事件中断了他的正常生活。父亲因与一个法国军官发生冲突而不得不离开了他,远赴他乡,卢梭只好到舅舅家居住。舅舅把卢梭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寄宿在包塞一个牧师家里读书、学习。清静、柔和又美丽的乡村景色使卢梭对大自然的美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生活的曲折使他受到了磨炼,也使他形成了坚定不移的性格。

  卢梭13岁时,舅舅将他送到马斯隆先生那里学做律师书记,希望他能赚点生活费。可他却十分讨厌这个工作,马斯隆先生也不喜欢他,常骂他懒惰、愚蠢。不久,他又跑到一位雕刻家手下当学徒,虽然他爱好绘画,工作起来也很认真,可他师傅是个脾气粗暴的人,卢梭常常无故受到责难。1728年卢梭再也不愿在师父家呆下去,便离城出走,开始了流浪生活。此间,他给人雕刻过盘碟上的图案,替一位身患绝症的贵妇人写过文稿。颠沛流离的人生路上,他寻找一切可能学习知识的机会,因为他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改变贫苦平民的生活。也是在这段时间,他到过欧洲的许多地方,广泛接触了社会,并对现实产生了深刻的见解。

  卢梭一生漂泊不定,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尝人间的冷暖与辛酸。他对社会的不平等有很深的体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做过深入的研究。1749年夏季的一天,卢梭看到一则征文广告,题目是《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对改良风俗是否有益》。他当时就感到有许多富于生气的思想不断地从心中涌现出来,冲击着自己的头脑,非得一吐而后快。他便兴奋地跑去与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交换想法,狄德罗鼓励他写文章应征。卢梭便从研究人类发展史着手,论述了人类社会所经历的变化等,没想到第二年他的应征论文获得了头等奖,卢梭的名气因之大震。后来,他又发表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他在这篇文章中指出:“自然界中很少有不平等的现象。当今流行的不平等现象是人类在求生存和进步的过程中,人为地逐渐衍生而成的。”1750年,他这篇论文获得了头等奖。他在这篇文章中否定艺术和科学的价值,从反面进行了论证,表露了他对巴黎社会的不信任和憎恶,并反对这种社会中所隐藏着的欺诈。他斥责科学、文学和艺术,认为这些东西被权力主宰了。

  1756年,44岁的卢梭接受朋友的馈赠——一座环境优美的乡村小房子,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卢梭的个性适合于在乡下居住,他在巴黎住了15年,早已厌倦了城市生活。隐居之后,他便决定不再回巴黎。这时的卢梭已有点名气,不用为生活费用发愁,他继续抄乐谱,虽然不能赚大钱,但是靠得住,自给有余。他的歌剧《乡村卜者》和其他作品的收入还剩下两千法朗,其他的著作也正在整理之中,这样,生活就不至于贫困了。他的文笔和天赋已使他成为知名的文人,只要他稍微愿意把作家的手腕和出好书的努力结合起来,他的作品就可以使他生活得很富裕。但是,卢梭觉得为面包而写作,不久就会窒息他的天才,毁灭他的才华。他的才华不是在笔上,而是在心里,完全是由一种超逸而豪迈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出来的。他始终认为作家的地位只有在它不是一个行业的时候才能保持。当一个人只为维持生计而思维的时候,他的思想就难以高尚。为了能够和敢于说出伟大的真理,就绝不能屈从于对成功的追求。

  卢梭隐居6年之中,写了许多著名的著作,有政治学名著《社会契约论》(又译《民约论》),这是世界政治学史上著名的经典著作之一。他的政治观点,对后来的法国革命产生了很大影响。教育学论著《爱弥尔》,简述了他那独特而自由的教育思想,这是一部儿童教育的经典著作。虽然卢梭在世时,曾因此书而遭受攻击,但其独到的教育思想,不但对后来的教育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其民主自由的思想也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动力。自传体小说《新爱洛绮丝》出版后,成为人人争看的畅销书,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风靡全欧。

  卢梭一生经历的社会底层的生活,是他与其他启蒙思想家们生活经历不同的地方,这也使得他能更加关注人的“自由、平等、人权”问题。人类为什么不平等?如何克服不平等?卢梭认为:“每一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不平等”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世界的巨著《社会契约论》震动了法国、欧洲。卢梭在这本巨著中强调,为了防止不平等的发生,“集体”权力和立法权、行政权等的运用,必须交由全体公民,即“主权属于人民”。主权既不可转让,也不可分割。政府只不过是据法律使用国家的力量而已,政府官员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随时要求撤换他们。据此,卢梭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反对专制制度。他认为专制必然造就暴君,暴君就是人民的公敌。他号召人民用暴力推翻暴君,夺回属于自己的“主权”,为捍卫自己的“天赋权利”,应该不惜流血、坐牢,乃至砍头。

  卢梭大胆的主张引起了政府极大的恐慌,他们到处通缉卢梭,卢梭被迫四处流浪。然而卢梭的“革命”主张,已经深入到法兰西人民心中:只有革命,才能争回人权,才能维护人的尊严。后来在1789年,法兰西人民终于掀起了推翻暴君、争取民主、争取平等的大革命。因而,卢梭被后人称为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

  1757年卢梭撰写的教育学名著《爱弥尔》出版,书中阐述了以自然主义为基础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儿童期教育。他那具有独创性的教育理论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强调,以儿童为本位,按年龄组对儿童进行教育。这部被誉为儿童教育经典著作的书,一经出版便震惊世界,卢梭因此又受到当局的围攻。他们视这本书为异端邪说,因为当局害怕卢梭著作中的新思想,便查禁这本书,他们甚至废除了卢梭的永久性公民权。卢梭只得在国外到处躲藏。

  为什么卢梭的《爱弥尔》会遭到法国反动当局如此仇视呢?原因在于,卢梭以他的《爱弥尔》在教育上掀起的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教育从来是以成人的能力和需要为标准的,卢梭却大声疾呼,要打破这个传统。“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不愿意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人也是如此,必须把人像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必须把人像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

  卢梭的“性善论”虽然并不科学,但它在历史上是有积极的进步意义的。因为若把人像基督教那样视为先天罪犯,则会诉之严酷惩戒的倾向,迫使人们盲目顺从而摧毁人权;不如强调人们向善发展的可能性,更有助于提高人的政治地位和保障人的社会权力。变抑制天性的教育为尊重天性的教育,是教育上的巨大变革。在这个历史转折点上,卢梭是关键性的人物。由“归于自然”的理论出发,卢梭主张教育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而实施,他说:“处理儿童应因其年龄之不同而不同。”又说:“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儿童期有儿童期的地位,所以必须把人当人看待,把儿童当儿童看待。”他批评封建教育不顾儿童的天性发展,抹杀了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以致不根据儿童的特点施教,硬把对成人适用的教育强加于儿童。这种教育,在他看来,无异于使儿童成为教育的牺牲品。因此,他竭力主张根据受教育者不同阶段的身心特征来规定教育任务。

  在卢梭短短66年的生命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尔》《新爱洛绮丝》《忏悔录》《对话录》《孤独散步者的梦想》等一部部经典巨著的发表,接二连三地震动法国、欧洲、甚至整个世界。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卢梭

  我既然找不到一个完全献身于我的朋友,我就必须有些能以其推动力克服我的惰性的朋友。人们说生命是很短促的,我认为是他们自己使生命那样短促的。由于他们不善于利用生命,所以他们反过来抱怨说时间过得太快;可是我认为,就他们那种生活来说,时间倒是过得太慢了。

  ——卢梭

  哲学奠基人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ww w . xia oshu otxt.NE 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雅瑟作品集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中国孩子最爱读的好故事大全集世界经典神话大全集感动小学生故事大全集曹操全传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民国枭雄杜月笙乔布斯全传10万个为什么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