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4章 尘埃落定(5)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 作者:辛欣

第44章 尘埃落定(5)

  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病重的刘备开始安排身后事,十七岁的太子刘禅毫无悬念地成为帝国的合法继承人,刘禅的两个异母弟弟鲁王刘永跟梁王刘理年纪都还轻,所以只能预约未来辅臣的角色。

  当然,由谁来当皇帝,蜀汉群臣并不关心,他们的目光只盯紧皇帝宝座旁边的那个位置--顾命大臣。

  真正的顾命大臣有两位,分主副,为主的是担任丞相、录尚书事、司隶校尉的诸葛亮,为副的则是任尚书令、辅汉将军、犍为太守的李严。

  其实诸葛亮和李严并受托孤没啥值得大惊小怪的,诸葛亮也是人,说不定哪天倒霉碰上个天灾人祸,因此无论如何都要找个接班人。刘备并没有挑上他的大舅哥、时任关中都督的吴懿,他之所以选中李严,主要还是看中他荆州人的背景,以及李严之前在犍为郡镇压少数民族的优异表现。刘备以李严为中护军,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作为益州东面的屏障。

  在交代后事时,刘备哀婉地告诉诸葛亮:\"你的能力比曹丕高十倍,一定能安定我国,成就大业。如果我的儿子可以辅佐,那就辅佐,倘若不行,你便取而代之。\"

  诸葛亮流泪回答:\"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的这段托孤之言,历来都有正反两面的解释,有人说这是君臣相互信赖的最佳典范,也有人说刘备临死前还不忘耍心眼儿,迫使诸葛亮不敢动谋篡的念头。

  笔者在这里就不凑这个热闹了,不过翻阅三国史料,类似这样的托孤,在当时还是满流行的,孙策托孤张昭跟周瑜、刘表托孤刘备时,都说过类似的话,现在轮到刘备托孤,他这么说一点都不奇怪。

  至于刘禅,这位未来的大汉皇帝,蜀中最高统治者,那年已经十七岁了。不过他显然是个很低调的孩子,自从被赵云从孙夫人手上夺回来之后,我们就对他的人生一无所知。

  理论上,刘禅应该从成都到永安见他老爸最后一面,站在病床前听父亲说出临终遗言,或是身为帝国君主才能够知晓的国家机密,但史料上并未记载这感人的一幕,我们也不排除刘禅从头到尾都留镇成都,没去永安,刘备最后的吩咐是透过一道遗诏送到刘禅手上这种可能。

  说是遗诏,倒更像是一封家书。

  开头刘备先是交代了自己的身体情况(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并告诉刘禅:\"我活到六十三岁,已经够本了,放不下的只有你们兄弟。听射援先生说,诸葛丞相最近常常夸奖你的智识和气量,说你已逐渐成长起来了,果真是这样,那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你要继续努力!\"

  接着,便说出了那句被后世引用了无数次的名言:\"只要是错误,再小也不要犯,只要是善,即便是小善,也要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知道,唯有贤德才能服人,你老爸我德行不够,千万不要学。你要多读《汉书》、《礼记》,有空再读《诸子》、《六韬》、《商君书》等,可以增长知识。我听说丞相手抄了一套《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但还没读过就在路上遗失了,你可以再让丞相抄一份。\"

  从这份遗诏中,可以看出刘备是个很注重下一代教育的人(这与他的母亲相似)。他给刘禅开出的书单,和当年孙权给吕蒙开的书单相近,包括了史书跟兵书,对于生存在乱世的人来说,政治与军事是求生的不二法门。

  稍有不同的是,刘禅注定要当皇帝,因此刘备的书单中多了《商君书》和《礼记》两部,前者是法家经典,帝王学的基础,后者则是儒家制度的阐述。而他着重提到的诸葛亮那些所谓的手抄本,一概是法家经典,由此可见以法家的理论治国,算是刘备与诸葛亮共同的理念。

  嘱咐完太子,刘备又记挂起另外两个儿子,鲁王刘永跟梁王刘理。这两个孩子,年纪不详,总之小于刘禅。刘备在临终前将刘永叫到床前,吩咐他:\"我死了以后,你们要将丞相当成父亲对待,好好听丞相的话。\"

  交代完这一切后,刘备终于可以瞑目了。

  许多与他同一时代的大人物早已化为尘土,在历史的洪流中安息,如今终于该轮到他了。在弥留之际,他或许会回忆起幽州的漫天风沙、家门口的那棵大桑树、黄河岸边万头攒动的黄巾难民、许都中送往迎来的高官显贵、襄阳城内的歌舞升平、长江上的熊熊火光,以及他曾经拥有却最终失去的亲人与伙伴。

  这世间,还有什么值得我留恋的吗?我父亲早亡,家境贫寒,与母亲织席贩履度日;后黄巾乱世,我趁势崛起,手下有一批至死不渝的忠志之士相随;我虽一生遭遇颇多挫折,最终却能成就大业!

  是啊!还有什么值得我留恋的吗?

  是啊!生前沉浮荣辱,后世自有人来评说,此生我已无憾!

  刘备终于可以瞑目了,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他躲过了无数次死神的召唤,但这次他不准备再逃了。

  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二十五日,刘备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崩于永安宫,享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

  故事并未结束。

  身后之事

  刘备死后葬于何处略有争议,有一说认为刘备就葬在白帝城,也有说法是葬在江州,不过依照《三国志》的记载,刘备四月二十五日过世之后,棺木在五月运回成都,停棺百日之后,在八月下葬城郊的惠陵。

  和刘备一同下葬的还有刘禅的生母甘夫人,她于十年前逝于荆州,葬于南郡,刘备过世的前一年才将她迁葬至蜀中。现在刘备也过世了,于是群臣奏请后主刘禅,将夫妻二人合葬,追谥刘备为昭烈皇帝,甘夫人为昭烈皇后。

  旧事完结,新时代来临。

  这个新时代,我们可称其为\"后刘备时代\",或是\"武侯时代\",更多的人喜欢使用后者。

  新任蜀汉帝国皇帝刘禅在成都登基,改年号为建兴,以张飞的女儿为皇后,以吴懿的妹妹穆皇后为皇太后。在这位新皇帝的四周,有他老爸所留下来的四大护法(都督),捍卫着他广大的疆土。

  北方:

  都督汉中的仍旧是刘备的爱将,汉中太守、镇北将军魏延。新皇帝没有升他的官,而是另赐给他都亭侯的爵位,让他继续担负川北防守的重责大任。在汉中和魏延一起奋斗的还有国舅吴懿,他仍挂着讨逆将军、关中都督的招牌。

  南方:

  在牂柯郡的平夷县(今天贵州怀仁一带),有刘备亲任的庲降都督李恢坐镇。所谓\"庲降都督\",属于刘备的发明创造,用以镇压南中地区,最初由南郡人邓方担任,邓方死后,由南中土著、益州郡籍的李恢接任。在未来南中动荡的日子里,此人将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东方:

  巴地首府江州,由年轻的巴郡太守、江州都督费观镇守。费观是旅蜀江夏人,他是刘璋的女婿,也是刘备重点拉拢的对象,年纪轻轻就坐到了太守和都督的位置。刘禅即位后,又给了他都亭侯的爵位,并将之前刘璋挂的振威将军头衔也赏给了他,使这位三十来岁的将领一下子显得重要非凡。

  至于最东线的永安,则由托孤大臣李严以尚书令、中都护的名义负责。新皇帝另外给了李严都乡侯、光禄勋的头衔,并让他假节,使李严成为川东地区最高军事长官。

  另外获得重大升迁的将领还有两位,其中一位便是帅得掉渣,但官运一直很差的赵云。他在新皇帝手下获得了跳跃式的重用,从杂号的翊军将军直升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另拜永昌亭侯。曾有学者认为,刘备先前之所以一直不升赵云的官,就是要留给儿子重用,这样赵云才会买新皇帝的账,笔者个人还是蛮喜欢这种说法的。

  另外一位获得升迁的将领,则是低调到有些神秘的陈到,他是刘备的贴身卫队长,追随刘备近三十年,一直没得到像样的提升,刘禅即位后一口气把他提拔到护军、征西将军的位置,并让他留在永安,协助李严防守。

  在以上的这些武将中央,坐镇的则是诸葛亮和他的内阁班底。

  建兴元年(刘禅年号),诸葛亮封武乡侯,揭开了其执政的大幕。他的丞相办公室正式成立(开府治事),办公室主任(丞相长史)一职由南阳人王连担任,此人乃旅蜀荆州人的大佬,很多人都是透过他的介绍而进入政府任职的。负责国家人事的东曹掾则由零陵人蒋琬担任,广汉人李邵为西曹掾,主管府内的人事。另外,担任府中参军的是马谡和廖化,阆中人马忠为门下督,丞相主簿则是南阳人宗预。

  这就是\"后刘备时代\"或\"武侯时代\"的蜀汉军政布局,新皇帝、新人事、新将领、新气象。

  当然,还有新危机。

  建兴元年(公元223年),牂牁太守朱褒起兵造反,益州郡大族雍闿、越嶲夷王高定纷纷响应,雍闿还绑架了益州太守张裔,送给孙权做见面礼,表示归附,并发兵攻打最西南方的永昌郡。

  孙权也任命刘璋的儿子刘阐为益州刺史,坐镇于益州和交州交界处,图谋益州的野心表露无遗。

  既然东吴动手,曹魏自然也不可能置身事外。不过这回曹魏不用武斗,而是改为文攻,几位名士级的曹魏重臣,如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尚书令陈群等纷纷写信给诸葛亮,阐明\"天命人事\",希望诸葛亮能知进退,趁此机会带领蜀汉归降曹魏。

  诸葛亮读了这些劝降书,并没有一一回复,而是以公开信的形式,臭骂了这些人一通,让天下人见识到了蜀汉新当权者的气魄。

  信的一开头就把这些名士损了一顿,诸葛亮说:\"当年项羽据有中原,也有帝王的样子,但因为他德行不佳,最终还是失败了。曹魏今天也是一样,就算今天不垮,将来也必定会垮,就算将来不垮,也总有垮的一天。你们这几个老家伙倚老卖老,甘心当伪政府的笔杆子,就像当年陈崇、张竦拍王莽的马屁一样,将来也必得报应!\"

  痛快!

  诸葛亮在第二段扩大了攻击范围:\"当年光武帝以数千老弱残兵,在昆阳大破王莽四十万大军,正所谓\"据道讨淫,不在众寡\"。曹操仗着有点小聪明以及数十万大军,也只能救张郃于阳平关,最后却丧师损众,铩羽退出汉中,他这才知道自己是捞不着皇位了,所以还没回到许都就自个儿把自个儿给憋屈死了,留给他那放浪又不争气的儿子曹子桓篡位。所以,即便你们这几个老家伙有苏秦、张仪的诡辩本事,想要以滔天之词诋毁先贤,也不过就是卖弄文采、耍笔杆子,大丈夫所不为也!\"

  淋漓!

  最后诸葛亮义正词严道:\"军诫曰:\"万人必死,横行天下\",当年轩辕氏以数万人,便能统治天下,更何况如今我们有数十万人,\"据正道而临有罪\",又岂是你们曹魏可比的?\"

  当真是大义凛然、气势恢宏!

  在诸葛亮众多流传后世的作品中,这篇名为《正议》的公开信,并不能与《出师表》相提并论,但笔者个人却相当喜欢。《正议》中那大剌剌的反击态度,尤其最后那一句\"据正道而临有罪\",更是正气凛然,掷地有声。或许小说家就是受了这篇文章的影响,才杜撰出\"诸葛亮骂死王朗\"的经典情节。

  未来十五年,诸葛亮都将以这样的气势支撑着蜀汉政权一路走远。刘备的人生已经落幕,现在是属于你的时代了,诸葛亮!

  此时已是公元223年7月,故事便在这里打住。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返回列表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辛欣作品集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