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蒋介石全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4章 二次东征,兴师北伐(4)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蒋介石全传》 作者:池昕鸿

第14章 二次东征,兴师北伐(4)

  同时选举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监察委员及其候补委员。中央执行委员共选三十六名。计有汪兆铭、谭延闽、胡汉民、蒋中正、谭平山、宋庆龄、陈公博、恩克巴图、于右任、程潜、朱培德、徐谦、顾孟余、经亨颐、宋子文、柏文蔚、伍朝枢、何香凝、丁惟汾、林祖涵、戴季陶、李济深、李大钊、于树德、甘乃光、吴玉章、李烈钧、陈友仁、王法勤、杨匏安、恽代英、彭泽民、朱继恂、刘守中、萧佛成、孙科。其中有中共党人九名。候补中委中有二十四名,其中有毛泽东等中共党人六名。

  此次会议中,由于蒋介石既有军功和威名,又大唱左调,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22日,又选为中央常委。开始步入中央领导地位和中央核心组织。这一步,极其重要!下一步,是挤掉元老派和中共势力,独掌中央大权,建立个人独裁统治。九名中常委是汪兆铭、谭延闽、谭平山、蒋中正、林祖涵、胡汉民、陈公博、甘乃光、杨匏安。其中谭平山和林、杨为中共党人,汪、甘、陈为国民党左派,胡汉民在苏俄,而蒋亦以左派面目出现。故当时的九名常委中,只有谭延闽一人为不表态度的国民党人。因此,当时的中央常委会,是亲苏容共的常委会,国民党右派几乎全被清除。

  这时蒋只能暗中说些反共反苏隐语,而正面态度,则更加左倾和亲苏联共,以便向右排除国民党元老派,为自己前进道路扫清第一个障碍。待将军政大权掌握后,再颠覆国民党左派和中共党人,掌握国民政府。他这时的地位,已左右逢源。这时他一面唱高调,也一面在准备向中共党人发动进攻。

  中国国民党从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起,就完全按照苏共方式建党和组织党中央并建立以党治国的政治体制。这种党制以后也为蒋介石所沿用。但苏联是反封建旧式农业和反私人资本的政党,蒋则是以此党制和封建政治相结合,保留封建地主经济和私人资本经济。这种政党体制,是一党专政和少数人、或几个人裁决的体制,并非西方民主政体。这就为蒋介石准备了将来有朝一日,独揽大权的政治基础。

  而这种体制,又都是和军权相结合。其最后后盾仍为军队。中国当时或其前的军阀割据,也是和军事大权紧相联系;同时又是和中国古代王朝的军阀独裁一脉相传。蒋家王朝,就是在这种国内外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但是,中国历史遗产中,也有一个难以治愈的遗传顽症。这个重症是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发展的致命伤,它就是专断独行,不肯改良以及顽固不化的君主专制、皇权至上的政治哲学和思想意识。这种政治、哲学和意识,一日不除,则中国历史一日难进。蒋介石就是这种政治、哲学和意识的新继承者,权力一丝也不肯给予人民,而独揽终生。如果能带进棺材,他是决不会留给后人的。不过到台湾后,在不妨碍他的个人权威情况下,给予了民间一定的权力,监督政府。故而在经济上,有不少成绩。这是政治改良的结果,但绝无实行民主政治。

  蒋于第二次国民党代表大会开会期间,作了不少长篇报告,也接见外国使者,已成为广州国民政府的风云人物和耀眼眩目的政治新星,前途光芒四射。

  这种荣耀,如无孙中山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校长之职,他是无从得来的。但他并不满足于这种荣耀,而是要进一步夺取中央的主宰大权。为此,他积极准备发动政变,排斥苏联顾问和中国共产党在中央的影响和权力。

  他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强化个人作用,在军校学生和军人中通过一连串讲话,抬高个人威信,提高个人地位;强调国民党和三民主义为革命中心;要军校学生和军人对他绝对服从;提倡自立自强,不依赖外国;在舆论上造成中共、苏联顾问和国民党有矛盾的气氛。

  总之,蒋在通过各种方式,造成他就是三民主义的代表和革命中心人物的印象,使军校学生和军人、国民党员绝对忠于他。

  1月4日晚7时,蒋于国民政府公宴中发表即席演说,说明本党必可统一中国。他的演说要点大略如下:以亲爱团结为基础,去年统一广东,今年可以统一中国;统一中国的只有中国国民党,这是因为中国国民党有三民主义,而军阀则没有;没有能利用郭松龄反奉机会北伐,甚是可惜;收复北京后迎奉孙中山灵櫬至南京紫金山安葬。

  去年9月6日讲话尚说中国革命的惟一敌人为帝国主义,经过第二次东征后,蒋就一下子改变了论调,又要北伐和统一中国了,而且是单指中国国民党对中国的统一,未提和中共共同统一中国。也不提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的共同性了。

  这次也不再提西南和西北为第二根据地之事。这是重大的战略改变,从直接对帝国主义作战转为统一中国。这种转变的关键因素,是他已为中央常委,又独揽军权,可以直接取得统一中国后的主宰地位,而不至于为他人卖命和做嫁衣了。当然,既不对帝国主义直接开战,也就用不着第二根据地了。

  至1月6日,蒋又于第二次全党代表大会上报告二年以来的军事情况。这个报告很长,是蒋的得意之作。其所讲的主要内容是说明广州国民政府的军事力量已经有重大发展,已可以准备北伐和统一中国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广东革命政府有内部和外部两种敌人。内敌为陈炯明、邓本殷、申保藩(南部),共为六万人。外部敌人第一个是香港英国当局,可以制国民政府于死地。第二个是北京政府。其势力靠近广东者有福建二万兵力、江西二万五千、湖南二万五千,云南有四万人。但现在港英当局和以上各省北军,均派代表前来,商量国事。这说明三民主义可以战胜一切。

  2.1924年以来的广东军事形势和第二次东征的军事准备以及建立党军的情况。

  3.两次东征经过。

  4.今后军政进行计划:甲,先肃清广东土匪,以巩固根据地。乙,以广西军对付唐继尧的军队。丙,国民政府军队已有力量向外发展。

  5.军队的胜利,是三民主义的胜利,是人民拥护军队的结果。

  第二天上午,蒋又接见美国新闻记者,痛斥美国外交政策及其基督教的虚伪。下午看《军队之根本问题》,看后评论曰:“重在全民武装与官长公举,而以取消军备,专力于生产机关为归纳也”。

  9日下午,特陪张静江游览长洲岛,这时对张说了私房话,大意是:今日益知革命事业艰巨千万,茫茫前途,不知此生之成败究竟如何。这些话是蒋的真心话,暗示夺权之事能否如愿以偿,他自己也是七上八下,没有把握,所以私下对张吐出肺腑之言。张则大力鼓励他,只管干去。

  10日,于本校宴请第二次全党代表大会代表。在宴会上又发表即席讲话。指出他和中共之间已有些不同意见和分歧,已有矛盾。主要是,他认为中国国民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而“革命的意义,用兵的意义,以至联俄的意义,无论对内对外,都不过是单纯的打倒帝国主义的意义而已。”而中共则不同意这个论点,认为中国当前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的双重任务,而不只是反帝。为此他请代表们在大会上“解决这一点纠纷”。他认为解决的办法是两种:“一方面是要整饬纪律,对于犯法的党员是要严重处罚;一方面是要安慰总理的灵魂,不使本党分裂。”最后说了希望各代表在讨论时充分发表意见,议决之后坚决服从,以总理之心为心。孙总理何时提倡过单纯地反对帝国主义?当以后真正碰到帝国主义干涉时,蒋又百般忍让妥协,这时单纯反帝的豪气早已烟消云散了。实则他的民族主义并不坚强,更不能坚持到底。一切以个人中心为转移。

  这篇讲话,主要是提倡反帝,而不主张同时反封,并且以党纪为手段,不许反封。在他心中,根本没有民主主义思想和民主革命的观念;他对这种不反对封建势力的思想,于孙中山逝世后,就更加提倡之而不遗余力。他并号召国民党员在和中共的矛盾中,遵守党的纪律,避免分裂。这是在暗示和中共的斗争,就要开始了。如有机会,蒋便会从组织上,向中共发动进攻,独揽大权,以实行自己的夺权目标。

  他这时的政治思想,主要是“自立自强,富国强兵”,至于曾国藩等老洋务派的对外妥协思想,尚未认真考究与吸收,故而仍是高唱反帝国主义战歌。因为他这时的政治思想兴奋点,是富国强兵,民族独立,至于打倒军阀,他认为是服从于打倒帝国主义任务的,是打倒帝国主义的一个部分,而不是打倒封建势力;他把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联为一体。因此,对帝国主义妥协思想尚未产生。而仰制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则已形成。

  12日,蒋忽然说:“近余晏起怕劳,环境又渐恶,如不猛策,失败即在目前。懔之懔之。”这是指什么环境,不甚清楚,看样子,蒋在加紧策划什么。(同日,军委员会议决改黄埔军校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各军军校,并入中央军事学校,分军官班、预备班、入伍生班。)

  次日,蒋向全代会提出改良士兵经济生活案。此中主要内容仍是强调反帝国主义。

  “列强帝国主义者,以经济侵略为目的,用政治、经济、文化各种手段侵略、压迫,中国因此沦为次殖民地之国家。”因之,外货大量侵入,手工业工人、小商人无力竞争,生活品价格昂贵,农产品价格不能与之促进,因此,手工业工人,小商人,多数良好之农民,皆被迫失业,饥寒交至,非劫掠以图苟全,即从军以求生存。”于是士兵生活极苦,必须提高士兵经济待遇,缩小军官与士兵待遇的巨大差异(校官待遇数十倍于士兵),以改善士兵经济生活。

  晚上,又对第三期学生讲自立自强之道,反对依赖外国人。在这个讲话中,他以“自立自强”之道解释为苏联革命胜利的原因。并指出中国人的自私自利是中国革命一直不成功的原因。他说:“俄国人能在六年之中,创建苏维埃共和国,打倒他国内专制魔王,及一切军阀、资本家,并且打退国际帝国主义,这并非俄国革命家有三头六臂,实在他们自立自强。”而中国之所以革命尚未成功,是因为中国“有血性的人亦变成了……只知自私自利,不能自立自强,简直变成了一个半死半活的人,被别人压迫欺侮,也不以为耻辱,毫无血性,毫无志气。这样革命怎能成功。”这话也说明了一些不争气的人的精神状态。但其本意是在暗示要反对依靠苏联,要脱离苏联的“控制”,要放弃和中共合作和平起平坐的关系,而“自立自强”。

  14日,又对第三期学生讲科学办事与应敌教兵和接物方法。科学方法是有组织、条理、范围、统计等等。

  应敌之方或战略战术是寻找要点。蒋指出如战略、战术都离不开距离、时间两个因素。对敌作战时,要斗众如斗寡(孙子兵法),把众多的敌人分割成很多少数人对待,把漫长的战线分成若干战区,或五里一战区,或十里一战区,分别作战。

  此外是作战时要自立于主动地位,随机应变,如此就可以以少胜多。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爱护士兵,士兵才能完全听命,此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最后是地形、敌情要研究清楚。

  待人接物,要以感化为原则。一年、二年、三年,以至于五年、十年,终于会感化人的。总之,以感化对待一切排挤、诽谤和腐败等等不良现象,不要被恶环境吃掉。这种感化论听来甚是动人的。但他似乎很少实行过。此言真意仍在“自立”。连日读史记。

  16日(1926年1月16日)晚,对第三期学生讲立身处世之要。其中主要是不贪财,不奢侈,服从三民主义,服从蒋本人,同仇敌忾,团结一致,既研究军事,又研究政治和经济。其中他特别强调了黄埔军校是全国的革命中心和学生们要绝对服从他本人。这无疑为建立他的个人权威和对中共发动进攻而作的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他说:“各位如果相信本校长是一个真正革命者,那么在校内,在军中都要服从我的主张,如同我以总理之思想为思想,以总理之意志为意志,才不会被人买弄,才可能作真正事业”。这是要大家服从他,而不是服从主义了,和他过去的讲话完全相反了。总之他即是主义,即国民党本身。至于说他服从孙中山,他以孙中山意志为意志,则更是言过其实。他一不合己意就辞职回乡,孙中山千呼万唤也不回来,或刚一回来又因一事不合拂袖而走,以至于被批评像个君主而不改。

  又说:“老实讲,本校是本党的中心,是本党的基础,再退一点讲,也就是全国的革命中心所在地。”他在哪里,那里就是中心。他是中心,苏顾问和中共的地位便必然是非中心和第二位了,自然要改动当时布局,重摆位子。这就明确表示要发动政变了。

  这是更进一步把自己说成是全党的中心人物,也是全国革命的中心人物。又要军校学生,不管在校在军,均要服从他,就像他服从孙中山那样,则显然以孙中山的接班人自居,以中国国民党的主脑自居。目的是要军校学生绝对忠于他,跟着他走,为其未来政变准备力量。什么国民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汪精卫、胡汉民等,早已不在他的眼中。这种露骨和以孙中山自比的讲话,当时的汪精卫、苏联顾问和其他国府委员、中执委,不知听到过否?是否对蒋仍那么相信无疑呢?

  接着又说俄顾问对他不诚,难以共事。“公对罗、季二顾问主张心辄不乐。尝谓:‘我以诚往,彼以诈来,非可与共事也。’”20日,军委会准辞第一军军长职,由何应钦继任。(程潜正式委为第六军军长)上午11时,又与张静江、汪精卫全眷往游黄埔东南的海神庙。

  25日至26日,往游白云山安期寺,说什么要能隐居有多好啊。这种卖乖的话,好像许多人都常说。

  第二天又上军委会《改良士兵生活书》:士兵于现有饷项酌加数元,一律改发大洋,以便可补家用;预制士兵服装,夏令即制备冬服;卫生药品充分供给;择地修建营舍;为士兵设娱乐场所,为退伍兵设工厂;减少军事教练课时,增加智育课程,以提高士兵知识、文化水平;缩短现役年限实行退役制度。

  上午8时,对教导师第三团讲当兵任务,仍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28日晚,与苏联顾问季山嘉研究北方军事、政治。蒋对季说:“余若在北方觅得一革命根据地,所成就功业,其必十倍于此也。岂仅如今日而已乎。”

  2月1日,蒋被委为国民革命军总监。蒋因实权不大而不就。

  2日晚,蒋主持军校青年军人联合会、孙文主义学会联席会议,校长、校党代表等十一人参加会议。计有李少龙、周逸群、潘右强、周惠元、葛武棨、张其雄、杨耀唐、缪斌、张静愚等。蒋任会议主席,议决事项有四:

  (一)两会干部可以互相加入两会。

  (二)两会在党校(军校)及党军必须承本军校校长及党代表之指导。

  (三)团长以上高级长官除党代表外,不得加入两会。

  (四)两会会员彼此有不谅解时,得请校长及校党代表解决之。

  但从此以后,两会的互相冲突反而日益扩大了。蒋暗中支持孙文主义学会,打击青年军人联合会。

  3日晚鲍罗廷与蒋谈其北上任务和土地问题,并认为土地问题为革命之基础,蒋当然伪装表示同意。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池昕鸿作品集
戴笠全传蒋介石全传杜月笙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