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流年碎影》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16章 自知乎?自信乎? (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流年碎影》 作者:张中行

第116章 自知乎?自信乎? (3)

  第二院是理学院,我是文学院(第一院)学生,上课地点在红楼,可是大学办公处在第二院,办什么手续要到那里去,那里还有个大讲堂,上普修课,听讲演,参加什么集会(如刘半农的追悼会),也要到那里去。此外,我走入校门,同那里还有开卷第一回的因缘,那是,一、报名是在数学系楼(今之高教楼)南面的廊下;二、录取榜是贴在大门外的板壁上。总之,那里是我的母校,毕业后若干年入其门,就颇有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之感。再说入其门,我是由1955年6月下旬社由教育部小红楼迁入的时候开始,而这里所写是1981年春夏之际以后的事,是因为以前的入其门而未宿(大革命中受命集中,不许回家的若干日,与宿桑下有别,不算),这之后,门内有了下榻之地,入其门,不只可以三宿,而且事实是断断续续,宿了十数年之多。时间如白纸,拉长,上面就可能,或说不能不写上一些文字,会不会有生恩爱之类呢?想捡拾这方面的碎影,看看。

  由得下榻之地的因缘说起。其时我是无房户,住在北京大学(新的,即昔之燕京大学)朗润园,是借女儿一间房。朗润园在校园内东北角,我上班,由住处出学校西门挤公共汽车,要走十五分钟。然后是等,挤,都成功了,到白石桥站还要换无轨电车,坐或立到景山站,走六七分钟,到社。总而算之,要费一个半小时左右,外加精力,而来后还有去,就成为每日三个小时外加精力。我身受,语文编辑室的头头理解,不言而喻,如果社里能有个住处,就可以公私两利。两利是希望,应该说是由1979年年尾迁出饭店到社的新楼上班的时候起,可是希望能否成为现实,还要看有没有实现的条件。

  等条件,一等就是一年有半,而真就来了,是由东北借调助编课本的两位女士任务完成,回东北,她们住的一间房,两个床位,成为燕子楼空。其时孙玄常兄早由晋南来,到社里帮助编高中语文课本,在其令弟的福绥境大楼里借住,更是无房户,于是照顾两个白头翁,把这间房给了我们。房在工字楼,入面南楼门,左转再左转,有两个南窗的那一间。房原是老北大的教室(一部分),大革命前曾用作叶圣陶先生的办公室,高大,敞亮,是优越性。还有个优越性,是原来住的二位,从社里借了被褥、脸盆、暖瓶等全套装备,我们也继承了。用经济学家的慧眼看,还可以再加个优越性,是算集体宿舍,就不收房租和灯水等费用。查日记,我们是1981年5月29日住进去的,我高兴,秀才人情纸半张,还诌了一首七绝,题目是“新下榻处为母校二院工字楼与玄翁同室题壁”,诗云:

  五十年前教学楼(1931年为入学之年),洪涛过后半方舟(大革命之后,后半拆去,改建为五层楼的家属宿舍)。

  今来斗室悬双榻,对话开天两白头。

  住进去之后,就迎来更大的优越性,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工作(包括自留地的)上。我习惯早睡早起,不看电影不看戏,住社里并且不看电视,所以成为定例,早六点进办公室,晚九点出办公室,除三餐和午饭后躺一会儿之外,可以终日面对书或稿纸。现在回顾,十几年,为公,为私,编写了十几种书,虽然大多不成气候,而计劳有苦劳之说,这能劳,有不少就是在旧地得个下榻处之赐。这下榻地,与孙玄翁共用,差不多两年,想也说说这位多年的同事和朋友。他有个好籍贯,浙江海宁,多才与艺,能诗词,能中西画,治国学的各门类,还厚古而不薄今,通英语法语,攻现代汉语语法。成语有个恃才傲物,他未能免俗,眼眶高,就常常不能谨小慎微,守口如瓶。为此,1957年挣得一顶右派的帽子,押出国门,发往晋南稷山县,过低头忍辱的生活二十年。

  拨乱反正,有个时期,户口可以重入国门,因为他未抓紧,错过。这次来京,先是应人民大学之约,开《左传》课,课结束,赶上社里编课本任务重,就来社里帮忙。然后说共住,因为共朝夕,时间略长,对于他就有了新的了解。先说大醇。以参禅为喻,他是祖师禅,我是野狐禅,因而闲谈,他就多论道,至少是论学,我大多是未洗耳而恭听罢了。再说(用常人眼看的)小疵。他有才而使其才,因而做任何事都快,也就难免粗枝大叶,甚至丢三落四。一件使我至今不忘的是锁门常常把钥匙忘在屋里,以致回来就不能进去。还有一次是丢了眼镜,钻到床下去摸,终于摸不着,后来发现,原来不在床下而在床上。他好交,常常进谒社会名流之门,也就有不少人来看他,印象不深,从略。单说个印象深的年轻姑娘,名魏亚田,其时只有十六七岁吧,常来。

  印象深,是因为她理想(或说幻想)多而情热,所想和所行与一般娇羞的女孩子大异其趣。与玄翁结识的一幕可以为证,是在王府井大街工艺美术服务部,玄翁买宣纸,她远远望见白发垂两鬓,大概以为像西方甚至文艺复兴时代的某画家吧,就上前问:“您是画家吧?”玄翁答曾学画。她进一步说:“我想跟您学画。”接着就到我们共住的地方来,成为玄翁的“入室”弟子。她已经离开学校,多闲,不能如旧时代闺秀之安坐室内绣花,就常跑来,坦白她的生涯和幻想,其中有出国、恋爱等等。像是想得很多,实现的很少。因为常见,对我也不坏,玄翁返晋南以后还来看过我几次。去者日以疏,渐渐,不来了,也许真就到国外了吧?祝愿她有不少的幻想能够成为现实。还是说玄翁,因为有个新规定,帮忙要是户口在北京的,他不是,不得不回山西。记得是1983年的3月中旬,他收拾行装,准备又出国门。我表示惜别,小礼是招待一顿酒饭,大礼是拼凑一首七律,题目是“玄翁将归晋南以戏语赠别”,诗云:

  晚岁书林试滥竽,输君嘉遁出王都。讲章作嫁非真智(翁常谓我做选注工作乃为他人作嫁衣裳),匡雅传名信若愚(时翁奋力治《尔雅》)。胜业久参刘子骏(汉刘歆字子骏,精《左传》,翁亦然),清才应愧柳蘼芜(柳如是,号蘼芜,翁曾为我临其画,今尚存箧中。柳纤足,翁每有微辞,余曰,钱牧斋、陈寅老尚五体投地,况吾辈乎)。追思一事留余憾,未得寒宵听鬼狐(翁喜论道,无柳泉居士之雅兴)。

  与玄翁在这间屋里共住近两年,得他的助益,除许多幅画(有不少是为友人求的)之外,还由他的介绍,印了一本《佛教与中国文学》,受他的激励,写了一本《禅外说禅》。

  玄常兄走了,这间屋由我一个人住。未派来新人,是出于惜老怜贫的厚意。老年人多喜静,一个人住有许多方便,此惜老也。我原来城里有住房,文化大革命中不得已而放弃,于今有了一间房,比如老伴进城干什么,就也有了下榻之地,此怜贫也。就这样,我在这间敞亮的屋里独自住了五年多一点,半方舟的这座楼也要现代化,或说经济化,两层变为三层,即将动工,我只好迁出去,当然仍有下榻之地,但不再是母校原有的。五年,时间不短,所经历,身,心,都不少,也可算做千头万绪吧,因而就写不胜写。幸而前些年写过一篇《府院留痕》(收入《负暄续话》),其中关于这方面,曾说了几句概括的话,为避难就易,抄在这里:

  我没有孟老夫子四十不动心那样的修养,有时难免有些感慨,因为抚今思昔,恰好是半个世纪。在这间屋里一共住了七年,春风夏梦,可怀念的不少。但记得最清楚的还是面壁时的岑寂,见夕照,闻雁声,常有风动竹而以为故人来的怅惘。幸或不幸,总算都过去了。

  现在想,只说到岑寂,还是轻描淡写了,因为分明记得还写过这样的诗:

  感怀仍此室,闻道竟何方。有约思张范(张劭、范式为生死交,见《后汉书》),忘情愧老庄。欲问星明夜,摇红泪几行(摇红,烛也)。

  依中国文学的传统,蜡烛垂泪是替人的,则心之所经就不只是岑寂了吧?也是总算都过去了。

  如果迁入工字楼的这间屋也计数,算做一迁,我在母校第二院的居住史就可以上比孟母,共迁了三次。二迁是迁到招待所,在新建的三号家属宿舍楼西部一半的地下室。招待所有南北两个门,进西端的南门,下台阶,右拐右手(向南)第一间房就是我住的。面积小多了,但保持原状,仍支两个床,我睡西面的一个,东面一个可以放些东西。我是1988年4月7日迁入的,住到1990年4月17日,共是两年多一点。招待所是旅店性质,语云,官不修衙,客不修店,人同此心,我也就没有结庐安居的感觉。

  还是1989年的初夏,社最北部东西一个长条的五号楼(两层,下为家属宿舍,上为办公室)楼上有空屋,曾建议我迁过去,我谢绝了,因为这座楼屋顶不能隔热,夏天室内温度太高,难得入睡。到1990年春季,不知什么人想的高招,楼顶加个大块空心砖的砖棚,推想可以隔热,我于4月18日迁过去。房为筒子形,南北对面两排,我的一间在南面,编号为221,在楼的中间偏西,估计地点相当于原公主楼的东端。室宽大,缺点是窗外不远就是五层的四号家属宿舍楼,阳光几乎永远不来“光”顾。这关系不大,因为大白天,我总是在办公楼的办公室里活动。

  三迁到这里,我有了陶渊明“结庐在人境”的安心之感,于是模仿帝王,得天下要制礼作乐,除由工字楼带来一个大而旧的书桌以外,又由社里借个书柜,还有公家赠送的一个小木柜,可以安置书和其他长物了。计住到今日已是六年有余,室内由原来的空荡荡变为桌上,柜内,以及那个空床位之上,都不再有隙地。俗语说,破家值万贯,物多也影响心情,是有时安坐室内,客至,宾主就都觉得是个家了。由1995年9月起,我不再有编审公家书稿的任务,因而走入这个家就由经常变为偶尔。形势是我不能不扔掉这个家;或者升级,由于健康的情况,总会有一天,我走出这旧府院之门,含泪回顾,与母校告别吧?还是舍远取近,只说这个家,也是春风夏梦,有说不尽的悲喜。难尽,但也未尝不可以因小见大,那是所写的《案头清供》(收入《负暄三话》,下一篇同),供是供在这间房里,所写的《剥啄声》,轻敲之门也是出入这间房的那一个。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张中行作品集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流年碎影张中行散文-生活卷诗词读书丛话佛教与中国文学顺生论文言和白话禅外说禅张中行散文-人物卷作文杂谈文言津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