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在细雨中呼喊》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它的结构来自于时间的感受,确切地说是对已知时间的感受,也就是记忆中的时间。这本书试图表达人们在面对过去时,比面对未来更有信心。因为未来充满了冒险,充满了不可战胜的神秘,只有当这些结束以后,惊奇和恐惧也就转化成了幽默和甜蜜。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如此热爱回忆的理由,如同流动的河水,在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里永久而宽广地荡漾着,支撑着我们的生活和阅读。余华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阿兰曾经说过,小说在本质上是从诗到散文,从表象到一种实用的、仿佛是手工产品的现实的过渡。余华是纯粹的小说家。没有人比他更善于帮助我们在自己身上把握生命的历史,从童年(《在细雨中呼喊》)到壮年(《许三观卖血记》),然后到老年(《活着》)的过程。他的这三部曲,是人类共有的经验。就像伟大的哲学家用一个思想概括全部思想一样,伟大的小说家通过一个人的一生和一些最普通的事物,使所有人的一生涌现在他笔下。
本书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经典文本,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力作。小说描述了一位江南少年的成长经历和心灵历程。作品的结构来自于对时间的感受,确切地说是对记忆中的时间的感受,叙述者天马行空地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个时间维度里自由穿行,将忆记的碎片穿插、结集、拼嵌完整。
看过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甚至《兄弟》,绝未曾想过《在细雨中呼喊》是这样一部小说——郁、压抑混杂在一起,纠结成无奈的忧伤,从第一章起就氤氲在阅读者心口,以致整个阅读过程中备感煎熬却欲罢不能。
与余华其他小说惯用的局外人视角不同,《在细雨中呼喊》以孙光林的视角讲述了他在六七十年代的成长故事。六岁以前的贫穷无虑,随之五年领养生涯,继而重回家庭却遭到嫌弃的少年时期„„这样一段并不短暂的时光里,粗鄙的父亲、隐忍的母亲、曾经骄傲却最终失意的大哥、早夭的弟弟、谦卑的祖父、疯癫的养母、逝去的玩伴等等诸多人物在孙光林的回忆中无序出场,拥有这些人的大小故事拼接起来,却仅仅只是映照出孙光林成长过程中无法磨灭的敏感与孤独。
一个少年的敏感,让他更能清醒洞悉身边人与事的细节所指,在早早领悟人世百态之炎凉后,他选择与寂寞为伍,用孤独保护自己。于是,在村里池塘边久坐的他,与好友在桥边无言远望的他,为自己青春生理冲动暗自羞耻的他,多年前漆黑风雨夜里听见悲凉呼喊的他„„这样一个孤独的少年,用敏感体察着生活带给他的每一分每一秒,正如他所想,与其说我们的生活根治于土壤,不如说根植于时间,时间带领我们前行,逝去之人被抛弃于时间之外。然而,整部小说的叙事却不是以时间为轴心,一段段故事仿佛突然拾捡的记忆碎片,被孙光林断断续续倾诉给我们听,“时间”在故事中倒仿若是隐退一般,只让我们更加看清每一人的善恶美丑。
无论怎样看,这部小说都是孙光林对童年少年生活的不快乐回忆史,我忍不住想去探究作者的深层含义,为什么这样一个故事的名字会是“在细雨中呼喊”?我尝试着想了下这样做的原因和感觉。先谈原因,如无紧急大事,常人不会愿意待在雨中,更何况做出“呼喊”这种让旁人侧眼和自觉丢脸的行为,如果事情都到了不顾及旁人眼中要到雨中呼喊的境地,想必事件对当事人情感撞击之强烈;再看感觉,淋着雨,却依然要呼喊,想来无论始于多强烈的爱与恨,都挡不住心底的那份悲凉。也许,“在细雨中呼喊”想要表达的,或许正是心底强烈的情感撞击与现实的无奈悲凉掺杂在一起的抑郁和忧伤。
这样想来,似乎理解得更加透彻些了,在细细回想这部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又哪一个不是处于这种“在细雨中呼喊”的境地呢?父亲对祖父的厌,母亲对寡妇的恨,大哥对父亲的恨,鲁鲁对母亲的爱,国庆对父亲的绝望„„每个人都拥有一份强烈的情感得不到回应,最终亦只能在现实中或卑微、或潦草、或粗鄙的度日,最终被时间抛弃于生活之外。
蓦然想起小说开头,孙光林回忆中一个风雨夜小小的他听到有人悲凉的呼喊却无人应答,以致他常年害怕暗夜的来临。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整部《在细雨中呼喊》如此沉郁压抑的原因,这并不是孙光林一个人的故事,它是每一个人的故事,他们都曾在细雨中呼喊,得不到回应的情感,造就了大部分人的冷漠与无情。
这样的情形,怎不叫人忧伤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