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小说 > 《一个孩子的战争》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6章 出征(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一个孩子的战争》 作者:徐世立

第16章 出征(2)

  我知道,篮球不能作为我的职业,你们不希望我因打球耽误学习,我也懂。我也觉得它并不是我的全部,我有爱我的家人、朋友和我爱的生活。我近期现实的目标就是考上一个好大学,继续学习,并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发展篮球,在学业方面有所成就并在篮球方面达到一个我所能达到的高度。我初中的好成绩,我也不愿意下滑,只是我不能处理好打球与学习的关系,但我发现我正在慢慢学会。

  爸,你患失眠已经4年了,我记得你说过这不仅使你不能好好写作,更是使你内心压抑对外界事物没有兴趣没有热情。4年来都未见大的好转主要是因为心里有事,放不下来。我心里其实也有些东西压着。并不是我不爱学习,冷漠亲情,是因为我追求的东西还离我很远,难以追到的时候,其他很多东西对我来说都是非常黯淡的。也许我和你是一样的感受啊,只是我还没有办法能把自己和其他事物的关系处理得像你那么好,你能体会到我的心情吗?妈,我知道你对我的爱对我的好,但我却不能作出相应的回报,还总是让你伤心。可我慢慢体会到感悟到了。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在家少给你添麻烦,不与你争吵。没有人喜欢伤害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

  真的一度非常压抑。

  我刚上高中半学期。初中到高中这是一个转折阶段,很多东西在这个阶段都发生了改变,一时难以适应和接受。可能在这个阶段有些消极,但这也意味着我正通过这个阶段变得更成熟,同时也开始真正思考一些东西。我身边很多朋友也和我一样。这个阶段,是需要时间过渡的。我需要这段时间。过了这个阶段,我相信很多事情都会展现出它原本美好的样子。

  我真的很心痛,我没有想到我在你们眼里已沦落到这个地步,可能真的是因为沟通太少。我和那些整天游手好闲、不做正事的人不一样,这你们也知道,可能现在需要的是锻炼我的身体和意志,改变不成熟的心态,树立对学习的兴趣。你们可能不知道,放假之前我已经和校长谈过并且表态说从下学期开始努力搞学习。我在过年那段时间里也有一些想法,写在我手机短信息的文件夹里,你们可以打开看看,也许能了解一些我目前的想法。我之前也明白了,学业是发展很多爱好的基础,包括篮球,所以也会尽量提高成绩。在这方面,身边的朋友做得都比我好。哎。

  我不怕在这里的苦和累,我的体质和意志力都还是不错的。现在我有信心和能力把上学期的学业补上,并接着学好新的东西。几个月虽不长,但这几个月对我来说真的非常重要。几个月之后,可能再难以补上旧课学好新课,就连篮球也可能垮下来。想到这,我真的很着急。我不知道你们是否准备让我复读,但我不愿意,朋友们和我一届,若和他们分开我会很痛苦。我想保留住现在的生活。你们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真心希望回去继续学习、练球,和你们和我的朋友们在一起。我原来的生活,不希望被打乱啊。我也会更加珍惜。

  我也有很多现在独生子女的通病,比如追求物质享受,懒惰,性格冷淡,骄傲。但我相信这些在我慢慢成熟起来的同时能慢慢改变。

  我一直认为别人的看法对我来说不重要,但我从未意识到我的偏执会给你们带来如此大的伤害,给家庭造成如此大的危机。我不该把自身原因带来的影响牵扯到其他人身上。如果我经常和你们交流,可能会简单很多。现在我发现沟通还是很必要的。

  我不善于说话,这次说了这么多,也有些不好意思。我想你们,想我的朋友,我的学校。在这里的几天,我学到了很多。我静下心来想了很多,也明白了一些事。我已知道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一些事了。能有这次聊天,我很高兴,我把自己最真切的想法告诉了你们,相信你们能够理解。我们都有各自的想法和理由,最重要的还是彼此的理解。我会反思我以前的所作所为并学会理解你们。这一次,希望你们能够理解我,相信我,支持我。

  不要哭,我还是我,你们的儿子没有变。

  保重身体,工作顺利!

  我期待着你们的回复。

  此致

  敬礼!

  儿子:修远

  07.3.4

  信写于10天前,生日的第二天,尚未行军时。

  一声“亲爱的”喊热了我们的心。此生第一遭。

  晏紫催我连夜写回信,我没写,我需要冷静想想。特别是他不愿复读高一,这就涉及到他在三纵的时间问题。不复读,他则必须提前回家补高一上和高一下的课;复读,他至少要在三纵受训半年,到8月底。儿子精敏,第一封信就意识到了复读问题,将它摊到桌面上。刚去几天他就想早回,期待我们答应他,这个时候,父亲将宿命地显示父亲的“严酷”。

  看信后,我们的最大的感受是对儿子了解太少,表面看他成天一声不吭,原来内在的心理和思考竟如此繁复。

  晏紫又哭着说了一句傻话:“他怎么知道我会哭呢?”

  我 说 关 于“独 生 子 女”

  说“差生”,说“问题学生”,说独生子女,绕不开基本国策的中国独生子女政策。此“独”为千年之独,万国之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独。它“独”生了民族大利,也“独”生了人间大弊。它在经济范畴壮大了中国,却在伦理情感范畴萎缩了中国。它让中国人活出了幸福,也让中国人活出了痛苦。它重视人口物质生活的质量,同时缺失了人文生活的重量。它强调国家、民族整体的生存意义,却又顾此失彼地淡化了个体生存的意义。

  政策的制定者永远着眼于宏观、国家、民族的大局及长远利益,“两弊相权取其轻”是不二之选;受“弊”之害的人或人群,只能作为局部的“牺牲”,至于“牺牲”的痛苦程度和代价,代表社会意志的政策制定方已无可周全顾及。

  这是当代中国家庭尤其是孩子最现实的命运。

  不同于多子女家庭,独生子女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所有的幸与不幸都被注定了。

  被独生女儿折腾了多年,多年如在恶梦中的我的一位女同事,有天在我家“痛说革命家史”般“痛说”了她的女儿后,突然情绪化地说:独生子女政策害了我们全家。

  2007年3月,时廷芳等29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要求尽快停止执行独生子女条例。早在此“提案”之前,多位专家学者其中包括经济学家吴敬琏、胡鞍钢、林毅夫等,也对人口政策提出了微调建议,比如“回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二孩加间隔的生育政策”等。2007年7月15日,新华社发表文章作出回应:我国将稳定现行生育政策,未来30年确保低生育水平。紧接着,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发表观点: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应调整为更加严格的“一胎化”。2007年9月,《南方人物周刊》发表彭芳的文章,题目为《独生子女政策的人文缺失》。尽管非议多多,但“中央决定,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据新华社北京2007年7月15日电)。

  这时候,我们需要理性,需要面对现实的勇气和准备。生活对现代父母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标准高要求,对于独生子女家长,“准备”意味着需要学习怎样做独生子女的家长,需要学习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教育方法,需要调适心态,需要调整与孩子的关系,甚至需要颠覆历史与文化遗传给我们的传统观念,需要争取不走错一步,需要如履薄冰般的精谨之心。中国的生育观念经过30年的革命性改造,现在的年轻父母已能坦然接受“只生一个孩子”,有的已是“丁克族”。就连很多农村的年轻夫妇现在也只要一个孩子,因为他们承受不起多子女沉重的教育费用,这将直接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所以,无论将来生育政策变与不变,独生子女和独生子女父母都将是中国一个长期存在的现实。而对于独生子女,“准备”则意味着除了接受正常的文化教育和赏识教育,还须接受生活教育和生活教育中的挫折教育和惩戒教育,必须经历一些生活的艰辛,成年前必须(!)有一段力所能及、及到困苦的体力劳动和意态锻炼。

  在这里,我想说,孩子们啊,因为爸爸妈妈只有你一个,“万千宠爱在一身”,同时也万千“欺压”(期望与压力)在一身。他们会爱你爱到心尖尖,可稍不留意,他们的爱就变成了溺爱,溺爱会使你们变得任性,自私,脆弱,经不起挫折,所以你们既要留心父母也要警醒自己,因为这关系到你一生的幸福和你们全家的幸福。我还想说,你们的上一辈或上几辈,做孩子时多是成群地“放养”,而你们是唯一的一个被“圈养”的,想想,哪个更有生命力?

  因为只有一个孩子,过分指责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溺爱(很多情况下,爱与溺爱很难分辨)有失厚道,所以我特别能理解晏紫为什么把儿子抓得紧紧的不放手。但只爱不管,只宽不严,只养不教,又会贻害孩子。在只有“一个”上,父母确实输不起,失误不起,一输一失误就是孩子的全部家庭的全部。我的一位同姓同辈的兄长是医生,有天我打电话他家,他慌张地说家里出事了。随后得知,兄长上华中科技大学的20多岁的儿子那天下午死了,死在家中的厨房。煤气检修断气,儿子下午回来开炉弄吃的,见没气,忘了关煤气灶,趴在桌上睡着了。不久,煤气来了。儿子是独生子,50多岁的兄长夫妇哭出的是无力回天的泪血,晚年生活夫复何言?

  独生子女的教育,成了当前一个重大的社会话题、社会问题、社会难题,成了热点、焦点和难点。只要“独生子女”继续存在,这些话题、问题、难题将一路伴随。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父母都在从事着一项高难度的“事业”。

  早在60年前,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就对独生子女教育作了论断:

  可以肯定地说,教育独生子或独生女要比教育几个孩子困难得多。即使家庭在物质生活上有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应该仅仅只生一个孩子。独生子女很快成为家庭的中心。集中到这一个孩子身上的父亲和母亲的关怀,往往会超出有益的范围。这种情况下父母的爱在一定的程度上带有神经质。这个孩子病了或者死了,会给这个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对这种不幸的恐惧总是压在做父母的心头,剥夺了他们应有的平静。独生子女很容易习惯自己的特殊地位,变成家中真正的暴君。做父母的往往很难遏制自己对孩子的爱和关怀,不管他们愿不愿意,他们正在培养利己主义者。

  只有在几个孩子的家庭中,父母的关心才可能正常。父母的关怀平均地分配给这些孩子。在大家庭中,儿童从幼年期就习惯于集体生活,获得相互联系的经验。如果在家庭中有大孩子和小孩子,在他们之间就会形成各种形式的爱和友谊的经验。这样的家庭生活,为孩子提供了处理各种类型的人际关系的机会。这些孩子在生活中所经历的东西在独生子女的生活经验中是找不到的:爱哥哥和爱弟弟(这是两种很不同的情感);养成与兄弟姐妹交流的技能,养成同情他们的习惯。且不说在大家庭中孩子的一举一动,甚至在游戏中,都在养成集体生活的习惯。

  有人总结了父母对待独生子女的十大溺爱现象:过分注意,特殊待遇,轻易满足,生活懒散,祈求央告,包办代替,剥夺独立,害怕哭闹,当面袒护,大惊小怪。负面的事件报道就数不清了。一位母亲,就因为给儿子的钱慢了一点,就被儿子摔倒在地,母亲无奈之下报警求救并向社会呼吁教子良方。2007年6月1日,武汉晚报征集“六一留言“上千条,95%是父母给孩子,只有5%是孩子给父母。广州妇联在一个调查报告中提到,现在很多孩子非常在乎自己的生日及其他与自己有关的任何一个纪念日,而对自己父母的生日有超过60%的人不知道,甚至从来就不在乎。同样,上海外贸学院在对入学的大一新生作的一次“亲情调查”中也显示,超过60%的学生在自己生日时不会想到向母亲道声谢谢,感谢她养育了自己。现在的很多青少年可以为舞台上的“超女”、“快男”尖叫,听到现场的“真情感言”也会泪流满面,却对父母日复一日含辛茹苦的操劳无动于衷。曾有几位大学生进行了一次社区调查,发现100位老人中,见到儿孙时91人表情愉悦,9人和蔼平静;100个儿孙中,46人脸色冷淡难看,41人面无表情,只有13人面带笑脸。这正是孔子表述过的“色难”。

  写到这里,我特别能体会,为什么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会温暖了全中国父母的心,以至于国家现在甚至要将“常回家看看”写进《老年法》。孩子对父母的感情回馈在今天的中国到了要用法律来规定的地步,实在是民族之至悲。

  上述情形不算太糟糕。徐向洋工作室有个男孩,弃学、斗殴、袭警,他的妈妈哭着乞求工作室“收留”儿子,儿子当着众人的面冷不防将她连摔了几个跟头,后脑勺立刻隆起了一个大包。工作室李燕主任当即拍案而起:这个孩子我们收定了!工作室还有个男孩,住院时父亲到医院看望照料。男孩不屑于和父亲说话,想吃牛肉了,也不看父亲一眼,只将两只手竖到头上,指头作牛角扇动。要钱了,他伸出5个指头,父亲给了他50元。他眼一瞪,伸出1个指头。父亲明白了,他要100元。父亲问他要钱做什么用,他倒立中指、食指和大拇指参差着往前移动。父亲看不明白,又问,他不耐烦了,三根指头一条线在桌上快速向前。父亲终于明白了,是要“出去走走”。

  还有一件发生在行军路上的事。有位母亲转辗2600公里,从黑龙江赶到当时工作室在江西九江的驻训地,只想看一眼自己的儿子,却又不敢直接面对儿子,她害怕儿子打骂她。于是她请求管带把儿子带到操场上,她躲在房间的窗户后面偷偷看一眼。

  这就是亲子关系匪夷所思的现实。

  所幸,这次的结果出乎意料的好。当徐向洋得知了这件事后,大为震惊,当即下令全体学员紧急集合,以每小时7公里的强行军速度走到18公里外的“岳母墓”前。他先讲了岳飞母子母慈子孝和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然后告诉大家,有一个学员的母亲,现在就在队伍的不远处,她千里迢迢赶来,只想看儿子一眼,却不敢看,因为她害怕儿子会打骂她。他说,孩子们,你们说,这位母亲能在现场亲眼看看自己的儿子吗?全体学员也震惊了,大声回答:能!他又说,你们说,这位学员这时候该不该打骂来看望自己的母亲呢?学员们这时发出怒吼般的声音:不能!完毕,徐向洋请出了这位母亲。当这位泪水潸然的母亲战战兢兢地走到儿子身边时,她担心害怕的情形没有发生,反而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场面——母子俩相拥而泣!这一感人的场面令全体学员和管带落泪,孩子们当即跪倒了一大片,纷纷朝向自己家乡的方向……

HTTP://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徐世立作品集
一个孩子的战争儿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