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小说 > 《一个孩子的战争》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9章 面对儿子的请求(6)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一个孩子的战争》 作者:徐世立

第49章 面对儿子的请求(6)

  “五一”回来已经两个星期了,心里并不平静。我没有想到我的打算和父母的预想会有如此大的冲突。他们希望我在这里呆6个月,这是我无法接受的。在留言中,他们说我能尽快转变就能尽快回去(我注:是在入营信中,不是在留言中。儿子死死抓住我的语言漏洞),这样我认为并没有一个时间的限制。可当我在接待室问他们我什么时候能回去时,他们说6个月,而且原来他们并不知道6个月之前能够毕业(我注:谁说我们不知道)。从刚开始,我是一个月一个月无奈地接受,原来我打算只接受三个月的,这是我能接受的最大限度了。可现在,我又得多呆一个月。这个过程非常难熬,那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我是突然被硬生生地和我的生活隔绝开来的,这一隔绝就是几个月。几个月,听起来好像眨眼的时间,可谁知几个月后,外面的世界发生了多大变化,也许我再也回不到我原来的世界了。16年生活的环境,怎可能说割舍就割舍的,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我不想割舍,那是属于我的生活,有许多我深深眷恋的东西。这一点,以前我并未发觉,直到在这呆了几个月,我才发现我如此热爱我的生活。可是我却发现,原来这正是父母的目的,他们根本不希望我回到原来的环境。他们希望我离开原来的环境,融入一个新的环境中去,这叫我如何接受,我不愿意。于是我说,这几个月是对我的一种磨练,而不是作为我的另一种生活而把我和原来的生活分开来的道具。父母担心我回到了以前的环境中后又回到以前的状态,这种想法我理解,但我觉得我以前的环境并没有什么不好。的确,我身处的环境有许多诱惑,但那并不是根本的原因。就算真的换了一个环境,也不可能把我和原来的环境完全隔开,而且谁也不能确定新的环境会比现在的好。或许它的影响比现在还大,这是我们现在都无法看到的。而我也不想离开我熟悉的环境,再去花费精力去适应另一个陌生的环境了。这会让我感觉,我以前的一切全部被否定了。

  这还牵扯到复不复读的问题。我若复读,就要换一个环境,这是肯定的,所以我不愿复读,这也是我一直担心的。在家信中我多次暗示,想必父母也看出来了。我不想复读的原因有许多,说得出的跟说不出的。我不得不承认“面子”的确是一个大的方面。我是个爱面子的人。我所认识和结交的朋友几乎都是和我同龄或比我大的,我复读了,就不好和他们相处了,我也没什么颜面了,就感觉我比他们矮了一个等级。我不习惯仰视人的感觉。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复读了,必定会疏远我的朋友们,换了环境,低了一届,接触的时间必定会少很多。我觉得一份友谊的建立是需要时间的。就如我们一个院子里的几个伙伴,我们之所以情深谊重,就是因为是一块儿长大的。我想依旧和他们在一起。父母说我们长大后,当地位、事业和财富出现分层时,这份友谊就会烟消云散(我注:这样的意思我表达过,但我肯定没有,也绝对不会使用“烟消云散”这个词!),但我并不这么想,至少我希望不会这样。所以我们会一起努力把它坚持下去,即使以后不在一个城市,我们也是好伙伴。“五一”的两天中我和他们联系了,他们因为我的消失而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都很想念我,希望我尽快回去,他们在等我。经过那两天,我更想念他们了,无奈还无法回去。无论怎样,这份友谊我无法割舍。我朋友很多,但真正亲密的也只有他们几个,离开他们,我可就没有什么知音了,那样我会很孤独。我原本以为我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可我发现我也耐不了太久。还有一个很大的方面,我无法忍受和比我幼稚许多的人一起学习、生活。我本来就比同龄人略微成熟一些,加上这段时间,更是如此。在这个年龄段,一岁的年龄差距造成的心理差距是巨大的,相隔一岁,经历过的,能看到的、感受到的事物的程度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我不会和比我小的孩子有什么共同语言,这样我们会无法交流,那样我会很压抑,这只会使我变得更加沉默,降低我的高度。我在这里的感受就是如此,在这儿我没有真正谈得来的人,什么事只靠自己承受,很孤独。我不想在承受了几个月的痛苦后再去承受三年的孤独。父母说就只当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练,我接受不了。我不愿拿自己的快乐作牺牲品。我只要想到复读后怎样怎样的场景,我就不愿再想下去。反正,我觉得复读是件极为痛苦的事,有些原因我也说不出来,总之我不愿复读。

  事情总是一环牵一环。我若不复读,就一定要在三、四个月之前回去,不然就没有机会跟上了,或者说机会很小。但问题是父母打从一开始就希望我呆6个月,那样我就没有跟上的机会了。即使暂且把复读的事放在一边,我也不愿呆6个月,我想尽快回到我的生活,我不属于这里。来到这种地方我已经很难接受了,现在想来,我竟已不知不觉在这里度过了三个月,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一步步熬到现在的。我一直在挑战我的承受极限。这是需要巨大心理承受能力的。承受是一种煎熬。我总觉得我比其他的人承受了更大的艰难。无助,焦急,压抑,这种心灵的挣扎,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懂得。这几个月是我16年来心最苦的时间,在这里我从未真正笑过,我不想再呆下去了,一刻也不想了。其实,并不是我想回去才这么说。经过了这几个月,我觉得我来这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再呆下去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即使有,也是和我付出的代价不成正比的。三、四个月,完全足够了。

  这是我的观点。事已至此,我们只有两种选择,父母的决定和我的,已经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了,也谈不上更侧重于哪一方了。这毕竟是一件大事,一时间很难抉择。我们争论了两天,都还没有结果。爸爸始终不松口,但我的观点已经使爸爸的心动摇了,只是他还是觉得他的观点占上风。还有二十几天时间,我们都再好好考虑。其实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父母手上,我那时只能期盼他们站在我这边。

  百天日记(90)

  2007.5.29 星期二 晴

  今天行军下牢溪。我们欢声笑语,喊着响亮的番号行进,早已忘记了累。

  中午11点到达目的地。解散后来到一处小溪旁休息。我们把鞋脱了,把脚泡在水中,真舒服。水很清凉,溪水潺潺,清澈见底,还有一些悠然自得的螃蟹。太阳并不大,风吹得很凉爽,非常舒服。我们在溪旁抓螃蟹、打水漂,累了,就躺在岩石上休息,把帽子盖着脸。没有太阳,凉风阵阵,空气清新,不一会儿我竟睡着了。

  午饭一人4个包子,一个苹果。2点原路返回时,已经有些疲劳了,水也不够。

  等会儿要写行军感想。这个星期我们还会有行军任务。

  今天看到网上两则留言:

  ?亲爱的儿子:读书你真能吃得消吗,你要想好!现在干什么都可以学习,也不是只有读书这条路,就业或者参军后,照样可以学习,照样可以成长,只要抓住机遇,肯努力,说不定你会发展得更好(注:明智的父母多一些,幸福的孩子就会多一些)。

  ?儿子:从小妈妈就没有教好你,让你养成了现在的很多坏习惯,放你到工作室,就是要你与这些不良习惯告别。你们这伙“小坏蛋”经过徐向洋工作室的锤炼,若能做到掌控自己,积极向上,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徐向洋工作室不是任何人可以模仿、复制的,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相继报道。由于它投资大成本高和独一无二的品牌,费用也是比较昂贵的,你别看学校有几百上千的学生就觉得很多了,对人口众多的中国学生而言,“好学生”的比例并不是很大,你们是伙筛漏的金子,不是每个人都有被筛的机会,所以你要珍惜,一旦“重生”,离你的人生目标就进了一大步!

  工 作 室 随 记(二十二 )

  从“五一“那两天的交流中,我发现父母对这所学校并不太了解,尽管他们在送我来之前曾多次考察。我作为一名亲身受训的学员,了解得应该更深入。其实正如石头哥哥所说,这个学校本身就是一个盈利机构(我注:民间办学机构国家不给钱,不盈利不能生存。暴利又当别论),它对外的宣传带有很大一部分的广告性质。每项训练,都会被覆盖上一个理想的理论,说它可以怎样怎样锻炼人,培养人的什么什么,使人得益。其实,它们并达不到它所说的那种功效,那只是一种理论,或者说是一种希望而已。比如说平托掌可以增加意志力,太极拳可以克服浮躁的心理,站桩可以培养人的自信心,其实我以为它们的实际功效与理想收效相比是微乎其微的。在体质方面可以对人有一定的提升,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好说了。至少我在接受了这么多的训练后,我觉得我在它所说的方面并没有多大变化。其他学员在我看来好像也没有。我这样说不是否定这些训练的意义。我的意思是,训练只是一种过程和方式,来这最终的目的并不是增强人的什么,培养人的什么,而是使人有一种思想上的提升。这只凭单纯的训练是无法达到的,是要靠自己的思考成熟的(我注:修远你想想,以前为什么不思考,为什么现在你会去思考,是什么东西促使你思考?)。这种东西才是最大的收获,而我已经收获了。

  但父母好像并不这么想,他们很相信那些理论。在这种环境这种方式下,有一些是很难达到的。只能说,父母太过看重这所学校的效力了(我注:不是我们太过看重,是因为我们实在是山穷水尽而期盼柳暗花明),也许也正是看到了我的巨大变化,他们才更确信了这点。但变化也是有限度的,不是无止境的,至少于这所学校的功效范围来说是这样。我认为我已经非常接近那范围的边缘了。

  爸爸说他希望我在剩下的几个月里在这里大量地阅读书籍,这是他对我余下的期望。我说这不现实。这里本来就不是一个读书的环境,而且学校不可能单独为我创造读书的条件,这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

  爸爸说在我转变了这么多后,他还希望我在这里修身养性。他认为我的浮躁还没得到根本的解决。我也承认,但一个人想要在短时间内解决浮躁,那是不可能的,那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人甚至需要一生的时间(我注:修远啊,你可能就是这样的人)。而且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更是不可能的。他们对于我的期望自然要比其他家长高许多,但我觉得,他们的期望已经超出这所学校的功效了。

  我认为,现在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尽快回到校园读书,晚了,很多东西便永远补不回来了。就像石头哥哥认为他应该去找工作了,而姑父认为他应该读博士,就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我们都有自己的理由。爸爸说现在他的意思是磨刀,为的是砍柴。本来磨刀是不误砍柴工的,但我却觉得三个月,我的刀已经磨得足够锋利了,再磨下去,会误了很多事的。我的观点,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讲和石头哥哥的想法有相似之处。再呆下去,可能还会有些许收获,但我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我不想再呆下去,也没有什么必要再呆下去了。

  或许我这样说父母会觉得我很肤浅,但是这种地方,本身就不是一个正值花季雨季的少年应该长期生活的地方,不是吗?

  爸爸希望我复读,一是怕我无法跟上课程,二是怕以前的环境影响我。

  的确,高中的课程很复杂,一环扣一环,掉一环都有危机,何况我掉的是一年的课程,想在两三个月内补起来,非常难。但我坚持说我有这个能力。我有信心。但爸爸担心。在他的经验看来,我的想法是幼稚的。我说他们总以经验概括全部,他们说我只凭一股决心做事。我也知道,只有决心而没有能力(我注:更重要的是毅力意志力)是什么事都做不成的。我想试一试。我请求他们给我一次实践的机会。

  还有环境的问题。在父母眼里我一直是一个定力很弱的人,但我觉得那得看在什么方面,在某些方面,我也有很强的定力。我总在想,我到底是不是一个深受环境影响的人,可能是吧。不好的外在影响的确能约束人进步,但是否终就能成功,我想主要还是看个人自己的决心。我不想我的决心因其他影响而动摇。我也相信,不会的。

  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的想法,的确有些幼稚,有些自负,有些太过理想。因为这毕竟都是站在自己这边,为自己说的话。前面的路,难度实在很大,比我想的困难得多。但既然下了决心,我就会尽力。

  来了几个月,我的收获是无可否认的。但同时,我也失去了很多。说是来锻炼,但绝不只这么简单,它所造成的影响之大,险些完全打破了我原有的生活规律。

  我曾想,在几个月出去后,我要原封不动地回到原来的生活中去,但现在我发现,我的想法太幼稚了。即使我回到原来的学校、班级,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地那样过了。当然, 我说的那样生活,是指那种方式,而不是那种状态。那种状态是我与父母都不希望再回到的。我希望以不同的状态对待同样的生活。可我发现,这几个月已经改变了很多东西,让我失去了很多东西。这种时间这种方式所造成的几个月的空白,不是说补回来就能补回的。而且以后我还不得不舍弃一些东西,说来是件很痛心的事。

  现在,我只是想尽量保留住我原有的生活,能保留多少就尽力保留多少。我有能力能不复读,为什么非要复读呢?我已经损失了好多,不想再舍弃更多了。新的生活,我不想要,也不需要,那只会加深我的遗憾(我注:此句没读懂)。

  其实到现在,我和父母都已经发现,我们的预想和现实的差距实在太大,我们的预想总比现实理想许多。我是因考虑得太简单而太理想,父母是因为考虑得太全面、太理想而不现实。我们都犯了同样的错误。现实和预想间总会有着那么一条沟,无法跨越,这叫人好无奈。生活也许就是这样,这样才能让人成熟起来。

  爸爸用这句话形容他现在的处境: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这是我人生关键的一步,他不能让我走错。这一步走错,不仅是几个月的努力白费,对我今后的人生可能造成莫大的影响。爸爸正是举棋不定时,这一步棋很难得走。我的打算已经将他们的预想完全打乱了,而我又是那么的坚持。相信爸爸也很困扰。他担心他们和我承受了这么大的艰难,下了那么大的决心,却因为抉择不当,时机不成熟而导致前功尽弃。他担心我心仍未至。

w w w. xiao shuotxt. n 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徐世立作品集
一个孩子的战争儿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