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小说 > 《闯世者》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4章 灵魂工程(5)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闯世者》 作者:刘明恒

第24章 灵魂工程(5)

  1985年,葛非考取了咸宁地区艺校,后来又考取了湖北美术学院。在学习期间,黎珊玉曾抽空去看望葛非,还从经济上资助他。黎珊玉叮嘱他好好学习,毕业后还回玉立公司工作。葛非从湖北美术学院毕业后,回到艺校教书。黎珊玉一见到葛非,总是问长问短,总是不忘要他回公司发挥自己的才智。葛非爱好摄影,想在电影、电视上有所发展。1997年,他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后,先后在福建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工作。

  在离开砂布厂的日子里,葛非并没有忘记砂布厂,特别是黎珊玉对他的关爱和培养。他常常利用假日,或工作之便,为玉立拍摄了大量的资料片和珍贵的镜头。黎珊玉十分赞赏葛非这份难得的情谊,三番五次邀请他回公司工作。就这样,他放弃了在外面发展的机会,毅然回到玉立公司工作。2006年,葛非在省城武汉创办了湖北玉立文化传播公司,为玉立企业文化、企业宣传服务。

  黎评中等个子,虽身材单薄,面相清瘦,双目却炯炯有神,显得十分精干。他很小的时候被选入通城县剧团,经过几十年的摔打,已是通城县小有名气的艺人。20世纪80年代末,他经有关县领导推荐进入玉立公司,从事行政工作,侧重抓文艺宣传。他能写、能歌、能舞、能导、能演,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是他主持操办,多次受到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黎评是一个三进玉立公司的人。黎评第一次进玉立公司是1989年,1991年离开去乡文化站当站长,后出去做生意;第二次进玉立公司是1995年,是黎珊玉派人将他找回来,2001年离开,去进修音乐创作,后又去做生意;2004年第三次进玉立公司。

  下面是黎评刊登在《犀利快报》上的一篇文章摘录,题目是《我是一个幸运的人》,讲出了他自己的故事和人生感叹。

  我13岁离开父母以后,都是靠自己自学,没有人管我。我曾经自费去广东星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著名作曲家徐沛东的培训班学习作曲。以前我因为对玉立事业缺乏应有的热情,没有为之奋斗一生的决心,总以为自己有点小聪明,头脑不比别人转得慢,对挽留我的忠言听不进,对挽留我的真情漠然置之,一意孤行,伤了黎董的心,伤了同志们的心。实际上这是我人生理想信念淡漠的一种表现,没有同玉立公司生死与共的决心。我没有献身玉立公司的理想,自然也就失去了原动力,总觉得玉立公司给予我的少了,自己付出的太多。一种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不平衡心态,扭曲了我的人生,使我一次又一次离开玉立公司,误入歧途。

  最难忘的是2001年8月,我第二次离开玉立公司的前夕,我打电话给在外出差的黎董,说我想去临湘发展。黎董要我等他回来再说。他一回来就把我和另几个人带到河南参加首届少林武术节。回来后不久,我还是草率地离开了玉立公司,在临湘开了一间小店。黎董不但没有责怪我,反而带人亲自去看望我,还送了10 000元的贺礼。2004年,我的生意做不下去了,又想回玉立公司。我打电话给黎董,黎董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一个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我常常想到玉立公司。有一次我想以《离开玉立的日子》写一篇文章,但因心存惭愧终难动笔。一人在外遭人白眼,遭人歧视,遭人欺辱时,我都会想起在玉立公司的日子。领导、职工,男女老少,都是那样的看得起我。的确是“在家千日好,出外时时难”啊!唯一对得起自己良心的是,我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有损玉立公司形象的坏话,有时感到有一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感觉。

  如今我又回来了,重新投入到玉立公司的怀抱,得到了以黎董为首的领导的宽容,得到了同志们的谅解。我再也没有理由不为玉立公司奋斗到底了。三进两出玉立公司的人生经历,最终使我明白,玉立公司才是我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才是我腾飞的发射塔。因此,我下定了决心,只要我不犯错误,你就是用棍子撵我,我也不会离开玉立公司了。

  8 感恩玉立

  2006年,在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活动中,玉立集团紧密联系本企业的实际,开展了“感恩玉立,回报玉立”的宣讲活动。从车间到公司,到集团,先后举办宣讲会数十次。光集团就举办了3次,60余人上台发言,他们中有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有公司经理,有车间主任,有班组长,有普通员工。下面摘录几个人的发言,从中不难看出玉立人朴实的感恩情怀,从中可见玉立集团对员工的凝聚力之所在。

  黎珊玉——

  我们玉立公司正搞一个感恩回报活动,我觉得这个活动搞得很好。既要搞,就要搞好,搞出成效来,这样可以更好地凝聚人心,激发斗志。这不能看成是一种形式,而是在弘扬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扬荣弃耻,感恩回报,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回顾我自己的人生历程,感慨良多。我30岁的时候,40岁的时候,50岁的时候,60岁的时候,都忘不了玉立公司。玉立这么一个公司,对我黎珊玉恩重如山,不亚于再生父母。是玉立公司给我提供了一个机会,提供了一个用武之地,提供了一个干事业的平台,我要知恩图报。我在经常反思,在敲警钟,我如果不是到玉立公司来的话,我黎珊玉不知道在哪里流浪。你有天大的本事,没有人看得起,没有人用你,你就没有用武之地,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我这个人从小就有不服输的脾气,但我到处奔波搞事,就是不能成功,就是让你搞不成。我办任何事也比较认真。为什么?因为我出身比较贫寒,3岁时娘就死了,爷老子把我带到县城,把我放在关帝庙的马房里。马房里有一只关公的木马,有一个拿大刀的周仓(菩萨)。我和周仓睡了3年,因为没有人管我,早上爬起来的时候,爷老子做工去了,一碗冷饭放在你跟前,谁管你吃不吃。听老人讲,我是吃贡品长大的。所以,我从小就争志气,想搞事,但就是让你搞不成。你搞得好好的事,不要你搞了。七搞八搞还说你是个坏人,监督你劳动改造,两个人押着,夜里睡觉,这边一个,那边一个。但是,我并不感到悲伤,还是在搞我的发明创造。自从熊师菊她们把我要到玉立公司来了以后,我才真正找到了我得以发展的平台。我的一些过去没法实现的东西,一步一步地实现了,我的价值才体现了出来。可以说,没有玉立公司的话,绝对没有我黎珊玉的今日,这一点我是感恩不尽的。

  玉立公司就和我的命一样,你什么东西可以损害,就是不能损害玉立公司的利益。我把玉立公司的一分钱,都看成是自己的钱,甚至还不止。所以,我不管是有饭吃也好,没饭吃也好,你把我当人也好,不把我当人也好,我是矢志不渝,要把玉立公司搞好,搞辉煌。只有这样,我才能对得起玉立公司对我的恩情。

  黎桂林——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17岁参军,21岁复员回家。1984年10月回到通城,拿着复员证到乡政府报到。乡党委书记对我说:“复员军人哪里来哪里去。希望你回家乡积极务农,为家乡建设多做贡献。”后来我碰上几个战友,打听到凡是城镇户口的战友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而农村户口的只有老老实实脱鞋下田干活。后来通过战友介绍,我在县科委找了份开车的活。一年左右,县科委主任见我车开得好,把我介绍到砂布厂。砂布厂是17位“黑市婆娘”办起来的,收留了我这个农村人,我从内心感激砂布厂。

  从1986年到现在,我在玉立公司工作20年了。20年来,是玉立公司把我从一个农民培养成总经理,从一个穷光蛋变成一个具有中上等生活水平的人。在玉立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拥有不菲的收入,拥有自己的房子和车子。公司还多次花钱送我到清华,到日本,到欧洲去学习。这一切都让我对玉立公司感恩不尽。而最令我不能忘怀的是,黎董和玉立公司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记得我刚进砂布厂开车,黎厂长坐的是四门六座的小货车,而轴承厂、瓷厂的厂长坐的是进口伏尔加。我对黎厂长说:“您坐这双排座的小货车太寒酸了,换辆轿车吧!”黎厂长说:“我们不能和他们比,他们是国营厂,钱是国家的,花起来不心疼。我们的钱是靠大家磨手指皮辛辛苦苦赚来的,这钱上沾满了我们工人兄弟的血和汗。我们这些当干部的,只有为他们当守财奴的义务,没有乱花他们一分钱的权利。买一辆小车十几万,这得要多少砂纸来赚啊!”这是我来玉立公司后,黎董给我上的第一堂课。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刘明恒作品集
土地闯世者青年楷模——何功伟吴县长和他的夫人黄永胜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