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古典文学名著 > 《明史》在线阅读 > 正文 卷126 列传第十四 李文忠 邓愈 汤和 沐英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明史》 作者:张廷玉

卷126 列传第十四 李文忠 邓愈 汤和 沐英

  【原文】

  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而母死,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濒死者数矣。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太祖见保儿,喜甚,抚以为子,令从己姓。读书颖敏如素习。年十九,以舍人将亲军,从援池州,破天完军,骁勇冠诸将。别攻青阳、石埭、太平、旌德,皆下之。败元院判阿鲁灰于万年街,复败苗军于于潜、昌化。进攻淳安,夜袭洪元帅,降其众千余,授帐前左副都指挥兼领元帅府事。寻会邓愈、胡大海之师,取建德,以为严州府,守之。

  苗帅杨完者以苗、僚数万水陆奄至。文忠将轻兵破其陆军,取所馘首,浮巨筏上。水军见之亦遁。完者复来犯,与邓愈击却之。进克浦江,禁焚掠,示恩信。义门郑氏避兵山谷,招之还,以兵护之。民大悦。完者死,其部将乞降,抚之,得三万余人。

  与胡大海拔诸暨。张士诚寇严州,御之东门,使别将出小北门,间道袭其后,夹击大破之。逾月,复来攻,又破之大浪滩,乘胜克分水。士诚遣将据三溪,复击败之,斩陆元帅,焚其垒。士诚自是不敢窥严州。进同佥行枢密院事。

  胡大海得汉将李明道、王汉二,送文忠所,释而礼之,使招建昌守将王溥。溥降。苗将蒋英、刘震杀大海,以金华叛。文忠遣将击走之,亲抚定其众。处州苗军亦杀耿再成叛。文忠遣将屯缙云以图之。拜浙东行省左丞,总制严、衢、信、处、诸全军事。

  吴兵十万方急攻诸全,守将谢再兴告急,遣同佥胡德济往援。再兴复请益兵,文忠兵少无以应。会太祖使邵荣讨处州乱卒,文忠乃扬言徐右丞、邵平章将大军刻日进。吴军闻之惧,谋夜遁。德济与再兴帅死士夜半开门突击,大破之,诸全遂完。

  明年,再兴叛降于吴,以吴军犯东阳。文忠与胡深迎战于义乌,将千骑横突其阵,大败之。已,用深策去诸全五十里别筑一城,以相掎角。士诚遣司徒李伯升以十六万众来攻,不克。逾年,复以二十万众攻新城。文忠帅硃亮祖等驰救,去新城十里而军。德济使人告贼势盛,宜少驻以俟大军。文忠曰:“兵在谋不在众。”乃下令曰:“彼众而骄,我少而锐,以锐遇骄,必克之矣。彼军辎重山积,此天以富汝曹也。勉之。”会有白气自东北来覆军上,占之曰“必胜”。诘朝会战,天大雾晦冥,文忠集诸将仰天誓曰:“国家之事在此一举,文忠不敢爱死以后三军。”乃使元帅徐大兴、汤克明等将左军,严德、王德等将右军,而自以中军当敌冲。会处州援兵亦至,奋前搏击。雾稍开,文忠横槊引铁骑数十,乘高驰下,冲其中坚。敌以精骑围文忠数重。文忠手所格杀甚众,纵骑驰突,所向皆披靡。大军乘之,城中兵亦鼓噪出,敌遂大溃。逐北数十里,斩首数万级,溪水尽赤,获将校六百,甲士三千,铠仗刍粟收数日不尽,伯升仅以身免。捷闻,太祖大喜,召归,宴劳弥日,赐御衣名马,遣还镇。

  明年秋,大军伐吴,令攻杭州以牵制之。文忠帅亮祖等克桐庐、新城、富阳,遂攻余杭。守将谢五,再兴弟也,谕之降,许以不死。五与再兴子五人出降。诸将请僇之,文忠不可。遂趋杭州,守将潘元明亦降,整军入。元明以女乐迎,麾去之。营于丽谯,下令曰:“擅入民居者死。”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得兵三万,粮二十万。就加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复姓李氏。大军征闽,文忠别引军屯浦城以逼之。师还,余寇金子隆等聚众剽掠,文忠复讨擒之,遂定建、延、汀三州。命军中收养道上弃儿,所全活无算。

  洪武二年春,以偏将军从右副将军常遇春出塞,薄上都,走元帝,语具《遇春传》。遇春卒,命文忠代将其军,奉诏会大将军徐达攻庆阳。行次太原,闻大同围急,谓左丞赵庸曰:“我等受命而来,阃外之事苟利于国,专之可也。今大同甚急,援之便。”遂出雁门,次马邑,败元游兵,擒平章刘帖木,进至白杨门。天雨雪,已驻营,文忠令移前五里,阻水自固。元兵乘夜来劫,文忠坚壁不动。质明,敌大至。以二营委之,殊死战,度敌疲,乃出精兵左右击,大破之,擒其将脱列伯,俘斩万余人,穷追至莽哥仓而还。

  明年拜征虏左副将军。与大将军分道北征,以十万人出野狐岭,至兴和,降其守将。进兵察罕脑儿,擒平章竹真。次骆驼山,走平章沙不丁。次开平,降平章上都罕等。时元帝已崩,太子爱猷识里达腊新立。文忠谍知之,兼程趋应昌。元嗣君北走,获其嫡子买的立八剌暨后妃宫人诸王将相官属数百人,及宋、元玉玺金宝十五,玉册二,镇圭、大圭、玉带、玉斧各一。出精骑穷追至北庆州而还。道兴州,擒国公江文清等,降三万七千人。至红罗山,又降杨思祖之众万六千余人。献捷京师,帝御奉天门受朝贺。大封功臣,文忠功最,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封曹国公,同知军国事,食禄三千石,予世券。

  四年秋,傅友德等平蜀,令文忠往拊循之。筑成都新城,发军戍诸郡要害,乃还。明年复以左副将军由东道北征,出居庸,趋和林,至口温,元人遁。进至胪朐河,令部将韩政等守辎重,而自帅大军,人赍二十日粮,疾驰至土剌河。元太师蛮子哈剌章悉众渡河,列骑以待。文忠引军薄之,敌稍却。至阿鲁浑河,敌来益众。文忠马中流矢,下马持短兵斗。指挥李荣以所乘马授文忠,而自夺敌马乘之。文忠得马,益殊死战,遂破敌,虏获万计。追奔至称海,敌兵复大集。文忠乃敛兵据险,椎牛飨士,纵所获马畜于野。敌疑有伏,稍稍引去。文忠亦引还,失故道。至桑哥儿麻,乏水,渴甚,祷于天。所乘马跑地,泉涌出,三军皆给,乃刑牲以祭。遂还。是役也,两军胜负相当,而宣宁侯曹良臣,指挥使周显、常荣、张耀俱战死,以故赏不行。

  六年行北平、山西边,败敌于三角村。七年遣部将分道出塞。至三不剌川,俘平章陈安礼。至顺宁、杨门,斩真珠驴。至白登,擒太尉不花。其秋帅师攻大宁、高州,克之,斩宗王朵朵失里,擒承旨百家奴。追奔至氈帽山,击斩鲁王,获其妃及司徒答海等。进师丰州,擒元故官十二人,马驼牛羊甚众,穷追至百干儿乃还。是后屡出备边。

  十年命与韩国公李善长议军国重事。十二年,洮州十八番族叛,与西平侯沐英合兵讨平之,筑城东笼山南川,置洮州卫。还言西安城中水碱卤不可饮,请凿地引龙首渠入城以便汲,从之。还掌大都督府兼领国子监事。

  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历风发,遇大敌益壮。颇好学问,常师事金华范祖干、胡翰,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初,太祖定应天,以军兴不给,增民田租,文忠请之,得减额。其释兵家居,恂恂若儒者,帝雅爱重之。家故多客,尝以客言,劝帝少诛戮,又谏帝征日本,及言宦者过盛,非天子不近刑人之义。以是积忤旨,不免谴责。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使淮安侯华中护医药。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帝疑中毒之,贬中爵,放其家属于建昌卫,诸医并妻子皆斩。亲为文致祭,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三。父贞前卒,赠陇西王,谥恭献。

  文忠三子,长景隆,次增枝、芳英,皆帝赐名。增枝初授勋卫,擢前军左都督。芳英官至中都正留守。

  景隆,小字九江。读书通典故。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太祖数目属之。十九年袭爵,屡出练军湖广、陕西、河南,市马西番。进掌左军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

  建文帝即位,景隆以肺腑见亲任,尝被命执周王橚。及燕兵起,长兴侯耿炳文讨燕失利,齐泰、黄子澄等共荐景隆。乃以景隆代炳文为大将军,将兵五十万北伐。赐通天犀带,帝亲为推轮,饯之江浒,令一切便宜行事。景隆贵公子,不知兵,惟自尊大,诸宿将多怏怏不为用。景隆驰至德州,会兵进营河间。燕王闻之喜,语诸将曰:“李九江,纨绮少年耳,易与也。”遂命世子居守,戒勿出战,而自引兵援永平,直趋大宁。景隆闻之,进围北平。都督瞿能攻张掖门,垂破。景隆忌能功,止之。及燕师破大宁,还军击景隆。景隆屡大败,奔德州,诸军皆溃。明年正月,燕王攻大同,景隆引军出紫荆关往救,无功而还。帝虑景隆权尚轻,遣中官赍玺书赐黄钺弓矢,专征伐。方渡江,风雨舟坏,赐物尽失,乃更制以赐。四月,景隆大誓师于德州,会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等于真定,合军六十万,进营白沟河。与燕军连战,复大败,玺书斧钺皆委弃,走德州,复走济南。斯役也,王师死者数十万人,南军遂不支,帝始诏景隆还。黄子澄惭愤,执景隆于朝班,请诛之以谢天下。燕师渡江,帝旁皇甚,方孝孺复请诛景隆。帝皆不问。使景隆及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如燕军,割地请和。燕兵屯金川门,景隆与谷王橞开门迎降。

  燕王即帝位,授景隆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增岁禄千石。朝廷有大事,景隆犹以班首主议,诸功臣咸不平。永乐二年,周王发其建文时至邸受赂事,刑部尚书郑赐等亦劾景隆包藏祸心,蓄养亡命,谋为不轨。诏勿问。已,成国公硃能、吏部尚书蹇义与文武群臣,廷劾景隆及弟增枝逆谋有状,六科给事中张信等复劾之。诏削勋号,绝朝请,以公归第,奉长公主祀。亡何,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复言:“景隆在家,坐受阍人伏谒如君臣礼,大不道;增枝多立庄田,蓄僮仆无虑千百,意叵测。”于是夺景隆爵,并增枝及妻子数十人锢私第,没其财产。景隆尝绝食旬日不死,至永乐末乃卒。

  正统十三年始下诏令增枝等启门第,得自便。弘治初,录文忠后,以景隆曾孙璇为南京锦衣卫世指挥使。卒,子濂嗣。卒,子性嗣。嘉靖十一年诏封性为临淮侯,禄千石。逾年卒,无子,复以濂弟沂绍封。卒,子庭竹嗣。屡典军府,提督操江,佩平蛮将军印,镇湖广。卒,子言恭嗣。守备南京,入督京营,累加少保。言恭,字惟寅,好学能诗,折节寒素。子宗城,少以文学知名。万历中,倭犯朝鲜,兵部尚书石星主封贡,荐宗城才,授都督佥事,充正使,持节往,指挥杨方亨副之。宗城至朝鲜釜山,倭来益众,道路籍籍,言且劫二使。宗城恐,变服逃归。而方亨渡海,为倭所辱。宗城下狱论戍,以其子邦镇嗣侯。明亡,爵绝。

  邓愈,虹人。初名友德,太祖为赐名。父顺兴,据临濠,与元兵战死,兄友隆代之,复病死,众推愈领军事。愈年甫十六,每战必先登陷阵,军中咸服其勇。太祖起滁阳,愈自盱眙来归,授管军总管。从渡江。克太平,破擒陈野先,略定溧阳、溧水,下集庆,取镇江,皆有功。进广兴翼元帅,出守广德州,破长枪帅谢国玺于城下,俘其总管武世荣,获甲士千人。移镇宣州,以其兵取绩溪,与胡大海克徽州,迁行枢密院判官守之。

  苗帅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守御单弱,愈激励将士,与大海合击,破走之。进拔休宁、婺源,获卒三千,徇下高河垒。与李文忠、胡大海攻建德,道遂安,破长枪帅余子贞,逐北至淳安,又破其援兵,遂克建德。杨完者来攻,破擒其将李副枢,降溪洞兵三万。逾月,复破完者于乌龙岭。再迁佥行枢密院事。

  略临安,李伯升来援,败之闲林寨。遣使说降饶州守将于光,遂移守饶。饶滨彭蠡湖,与友谅接境,数来侵,辄击却之。进江南行省参政,总制各翼军马。取浮梁,徇乐平,余干、建昌皆下。

  友谅抚州守将邓克明为吴宏所攻,遣使伪降以缓师。愈知其情,卷甲夜驰二百里,比明入其城。克明出不意,单骑走。愈号令严肃,秋毫不犯,遂定抚州。克明不得已降。会友谅丞相胡廷瑞献龙兴路,改洪都府,以愈为江西行省参政守之,而命降将祝宗、康泰以所部从。二人初不欲降,及奉命从徐达攻武昌,遂反。舟次女儿港,趋还,乘夜破新城门而入。愈仓卒闻变,以数十骑走,数与贼遇。从骑死且尽,窘甚。连易三马,马辄踣。最后得养子马乘之,始得夺抚州门以出,奔还应天。太祖弗之罪也。既而徐达还师复洪都,复命愈佐大都督硃文正镇之。其明年,友谅众六十万入寇,楼船高与城等,乘涨直抵城下,围数百重。愈分守抚州门,当要冲。友谅亲督众来攻,城坏且三十余丈,愈且筑且战。敌攻益急,昼夜不解甲者三月。太祖自将来援,围始解,论功与克敌等。太祖已平武昌,使愈帅兵徇江西未附州县。邓克明之弟志清据永丰,有卒二万。愈击破之,擒其大帅五十余人。从常遇春平沙坑、麻岭诸寨,进兵取吉安,围赣州,五月乃克之。进江西行省右丞,时年二十八。兵兴,诸将早贵未有如愈与李文忠者。

  愈为人简重慎密,不惮危苦,将军严,善抚降附。其徇安福也,部卒有虏掠者。判官潘枢入谒,面责之。愈惊起谢,趣下令掠民者斩,索军中所得子女尽出之。枢因闭置空舍中,自坐舍外,作糜食之。卒有谋乘夜劫取者,愈鞭之以徇。枢悉护遣还其家,民大悦。已而遇春克襄阳,以愈为湖广行省平章镇其地,赐以书曰:“尔戍襄阳,宜谨守法度。山寨来归者,兵民悉仍故籍,小校以下悉令屯种,且耕且战。尔所戍地邻扩廓,若尔爱加于民,法行于军,则彼所部皆将慕义来归,如脱虎口就慈母。我赖尔如长城,尔其勉之!”愈披荆棘,立军府营屯,拊循招徠,威惠甚著。

  吴元年建御史台,召为右御史大夫,领台事。洪武元年兼太子谕德。大军经略中原,愈为征戍将军,帅襄、汉兵取南阳以北未附州郡。遂克唐州,进攻南阳,败元兵于瓦店,逐北抵城下,遂克之,擒史国公等二十六人。隋、叶、舞阳、鲁山诸州县相继降。攻下牛心、光石、洪山诸山寨,均、房、金、商之地悉定。三年,以征虏左副副将军从大将军出定西。扩廓屯车道岘,愈直抵其垒,立栅逼之,扩廓败走。分兵自临洮进克河州,招谕吐蕃诸酋长,宣慰何锁南普等皆纳印请降。追豫王至西黄河,抵黑松林,破斩其大将。河州以西朵甘、乌斯藏诸部悉归附。出甘肃西北数千里而还。论功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同参军国事,岁禄三千石,予世券。

  四年伐蜀,命愈赴襄阳练军马,运粮给军士。五年,辰、澧诸蛮作乱,以愈为征南将军,江夏侯周德兴、江阴侯吴良为副。讨之。愈帅杨璟、黄彬出澧州,克四十八洞,又捕斩房州反者。六年,以右副将军从徐达巡西北边。十年,吐番川藏为梗,剽贡使,愈以征西将军偕副将军沐英讨之。分兵为三道,穷追至昆仑山,俘斩万计,获马牛羊十余万,留兵戍诸要害乃还。道病,至寿春卒,年四十一。追封宁河王,谥武顺。长子镇嗣,改封申国公,以征南副将军平永新龙泉山寇。再出塞,有功。其妻,李善长外孙也,善长败,坐奸党诛。弟铭锦衣卫指挥佥事,征蛮,卒于军。有子源为镇后。弘治中,授源孙炳为南京锦衣卫世指挥使。嘉靖十一年诏封炳子继坤定远侯。五传至文明,崇祯末,死流贼之难。

  汤和,字鼎臣,濠人,与太祖同里闬。幼有奇志,嬉戏尝习骑射,部勒群儿。及长,身长七尺,倜傥多计略。郭子兴初起,和帅壮士十余人归之,以功授千户。从太祖攻大洪山,克滁州,授管军总管。从取和州。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和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从定太平,获马三百。从击陈野先,流矢中左股,拔矢复斗,卒与诸将破擒野先。别下溧水、句容,从定集庆。从徐达取镇江,进统军元师。徇奔牛、吕城,降陈保二。取金坛、常州,以和为枢密院同佥守之。

  常与吴接境,张士诚间谍百出,和防御严密,敌莫能窥。再寇,再击却之,俘斩千计。进攻无锡,大破吴军于锡山,走莫天祐,获其妻子,进中书左丞。以舟师徇黄杨山,败吴水军,获千户四十九人,拜平章政事。援长兴,与张士信战城下。城中兵出夹击,大败之,俘卒八千,解围而还。讨平江西诸山寨。永新守将周安叛,进击败之,连破其十七寨,围城三月,克之,执安以献,还守常州。从大军伐士诚,克太湖水寨,下吴江州,围平江,战于阊门,飞礮伤左臂,召还应天,创愈复往,攻克之,论功赐金帛。

  初建御史台,以和为左御史大夫兼太子谕德。寻拜征南将军,与副将军吴祯帅常州、长兴、江阴诸军,讨方国珍。渡曹娥江,下余姚、上虞,取庆元。国珍走入海,追击败之,获其大帅二人、海舟二十五艘,斩馘无算,还定诸属城。遣使招国珍,国珍诣军门降,得卒二万四千,海舟四百余艘。浙东悉定。遂与副将军廖永忠伐陈友定,自明州由海道乘风抵福州之五虎门,驻师南台,使人谕降。不应,遂围之。败平章曲出于城下。参政袁仁请降,遂乘城入。分兵徇兴化、漳、泉及福宁诸州县。进拔延平,执友定送京师。时洪武元年正月也。

  大军方北伐,命造舟明州,运粮输直沽。海多飓风,输镇江而还。拜偏将军。从大将军西征,与右副将军冯胜自怀庆逾太行,取泽、潞、晋、绛诸州郡。从大将军拔河中。明年,渡河入潼关,分兵趋泾州,使部将招降张良臣,既而叛去。会大军围庆阳,执斩之。又明年,复以右副副将军从大将军败扩廓于定西,遂定宁夏,逐北至察罕脑儿,擒猛将虎陈,获马牛羊十余万。徇东胜、大同、宣府皆有功。还,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封中山侯,岁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四年拜征西将军,与副将军廖永忠帅舟师溯江伐夏。夏人以兵扼险,攻不克。江水暴涨,驻师大溪口,久不进,而傅友德已自秦、陇深入,取汉中。永忠先驱破瞿塘关,入夔州。和乃引军继之,入重庆,降明升。师还,友德、永忠受上赏,而和不及。明年从大将军北伐,遇敌于断头山,战败,亡一指挥,帝不问。寻与李善长营中都宫阙。镇北平,甓彰德城。征察罕脑儿,大捷。九年,伯颜帖木儿为边患,以征西将军防延安。伯颜乞和,乃还。十一年春,进封信国公,岁禄三千石,议军国事。数出中都、临清、北平练军伍,完城郭。十四年以左副将军出塞,征乃儿不花,破敌灰山营,获平章别里哥、枢密使久通而还。十八年,思州蛮叛,以征虏将军从楚王讨平之,俘获四万,擒其酋以归。

  和沉敏多智数,颇有酒过。守常州时,尝请事于太祖,不得,醉出怨言曰:“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太祖闻而衔之。平中原师还论功,以和征闽时放遣陈友定余孽,八郡复扰,师还,为秀兰山贼所袭,失二指挥,故不得封公。伐蜀还,面数其逗挠罪。顿首谢,乃已。其封信国公也,犹数其常州时过失,镌之券。于时,帝春秋浸高,天下无事,魏国、曹国皆前卒,意不欲诸将久典兵,未有以发也。和以间从容言:“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帝大悦,立赐钞治第中都,并为诸公、侯治第。

  既而倭寇上海,帝患之,顾谓和曰:“卿虽老,强为朕一行。”和请与方鸣谦俱。鸣谦,国珍从子也,习海事,常访以御倭策。鸣谦曰:“倭海上来,则海上御之耳。请量地远近,置卫所,陆聚步兵,水具战舰,则倭不得入,入亦不得傅岸。近海民四丁籍一以为军,戍守之,可无烦客兵也。”帝以为然。和乃度地浙西东,并海设卫所城五十有九,选丁壮三万五千人筑之,尽发州县钱及籍罪人赀给役。役夫往往过望,而民不能无扰,浙人颇苦之。或谓和曰:“民讟矣,奈何?”和曰:“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复有讟者,齿吾剑。”逾年而城成。稽军次,定考格,立赏令。浙东民四丁以上者,户取一丁戍之,凡得五万八千七百余人。明年,闽中并海城工竣,和还报命,中都新第亦成。和帅妻子陛辞,赐黄金三百两、白金二千两、钞三千锭、彩币四十有副,夫人胡氏赐亦称是。并降玺书褒谕,诸功臣莫得比焉。自是和岁一朝京师。

  二十三年朝正旦,感疾失音。帝即日临视,惋叹久之,遣还里。疾小间,复命其子迎至都,俾以安车入内殿,宴劳备至,赐金帛御膳法酒相属。二十七年,病浸笃不能兴。帝思见之,诏以安车入觐,手拊摩之,与叙里闬故旧及兵兴艰难事甚悉。和不能对,稽首而已。帝为流涕,厚赐金帛为葬费。明年八月卒,年七十,追封东瓯王,谥襄武。

  和晚年益为恭慎,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媵妾百余,病后悉资遣之。所得赏赐,多分遗乡曲,见布衣时故交遗老,欢如也。当时公、侯诸宿将坐奸党,先后丽法,稀得免者,而和独享寿考,以功名终。嘉靖间,东南苦倭患,和所筑沿海城戍,皆坚緻,久且不己,浙人赖以自保,多歌思之。巡按御史请于朝,立庙以祀。

  和五子。长子鼎为前军都督佥事,从征云南,道卒。少子醴,积功至左军都督同知,征五开,卒于军。鼎子晟,晟子文瑜,皆早世,不得嗣。英宗时,文瑜子杰乞嗣爵,竟以历四十余年未袭,罢之。杰无子,以弟伦之子绍宗为后。孝宗录功臣后,授绍宗南京锦衣卫世指挥使。嘉靖十一年封灵璧侯,食禄千石。传子至孙世隆,隆庆中协守南京,兼领后府,改提督漕运,历四十余年,以劳加太子太保,进少保。卒,谥僖敏。传爵至明亡乃绝。

  和曾孙胤勣,字公让。为诸生,工诗,负才使气。巡抚尚书周忱使作启事,即席具数万言。忱荐之朝。少保于谦召询古今将略及兵事,胤勣应对如响。累授锦衣千户。偕中书舍人赵荣通问英宗于沙漠,脱脱不花问中朝事,慷慨酬答不少屈。景泰中,用尚书胡濙荐,署指挥佥事。天顺中,锦衣侦事者摭胤勣旧事以闻,谪为民。成化初,复故官。三年擢署都指挥佥事,为延绥东路参将,分守孤山堡。孤山最当寇冲,胤勣奏请筑城聚粮,增兵戍守。未报,寇大至。胤勣病,力疾上马,陷伏死。事闻,赠祭如例。沐英,字文英,定远人。少孤,从母避兵,母又死。太祖与孝慈皇后怜之,抚为子,从硃姓。年十八,授帐前都尉,守镇江。稍迁指挥使,守广信。已,从大军征福建,破分水关,略崇安,别破闵溪十八寨,缚冯谷保。始命复姓。移镇建宁,节制邵武、延平、汀州三卫。寻迁大都督府佥事,进同知。府中机务繁积,英年少明敏,剖决无滞。后数称其才,帝亦器重之。

  洪武九年命乘传诣关、陕,抵熙河,问民疾苦,事有不便,更置以闻。明年充征西副将军,从卫国公邓愈讨吐番,西略川、藏,耀兵昆仑。功多,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西平侯,食禄二千五百石,予世券。明年拜征西将军,讨西番,败之土门峡。径洮州,获其长阿昌失纳,筑城东笼山,击擒酋长三副使瘿嗉子等,平朵甘纳儿七站,拓地数千里,俘男女二万、杂畜二十余万,乃班师。元国公脱火赤等屯和林,数扰边。十三年命英总陕西兵出塞,略亦集乃路,渡黄河,登贺兰山,涉流沙,七日至其境。分四翼夜击之,而自以骁骑冲其中坚。擒脱火赤及知院爱足等,获其全部以归。明年,又从大将军北征,异道出塞,略公主山长寨,克全宁四部,度胪朐河,执知院李宣,尽俘其众。

  寻拜征南右副将军,同永昌侯蓝玉从将军傅友德取云南。元梁王遣平章达里麻以兵十余万拒于曲靖。英乘雾趋白石江。雾霁,两军相望,达里麻大惊。友德欲渡江,英曰:“我兵罢,惧为所扼。”乃帅诸军严陈,若将渡者。而奇兵从下流济,出其陈后,张疑帜山谷间,人吹一铜角。元兵惊扰。英急麾军渡江,以善泅者先之,长刀斫其军。军却,师毕济。鏖战良久,复纵铁骑,遂大败之,生擒达里麻,僵尸十余里。长驱入云南,梁王走死,右丞观音保以城降,属郡皆下。独大理倚点苍山、洱海,扼龙首、龙尾二关。关故南诏筑,土酋段世守之。英自将抵下关,遣王弼由洱水东趋上关,胡海由石门间道渡河,扳点苍山而上,立旗帜。英乱流斩关进,山上军亦驰下,夹击,擒段世,遂拔大理。分兵收未附诸蛮,设官立卫守之。回军,与友德会滇池,分道平乌撒、东川、建昌、芒部诸蛮,立乌撒、毕节二卫。土酋杨苴等复煽诸蛮二十余万围云南城。英驰救,蛮溃窜山谷中,分兵捕灭之,斩级六万。明年诏友德及玉班师,而留英镇滇中。

  十七年,曲靖亦佐酋作乱,讨降之。因定普定、广南诸蛮,通田州粮道。二十年平浪穹蛮,奉诏自永宁至大理,六十里设一堡,留军屯田。明年,百夷思伦发叛,诱群蛮入寇摩沙勒寨,遣都督甯正击破之。二十二年,思伦发复寇定边,众号三十万。英选骑三万驰救,置火砲劲弩为三行。蛮驱百象,被甲荷栏盾,左右挟大竹为筒,筒置标枪,锐甚。英分军为三,都督冯诚将前军,甯正将左,都指挥同知汤昭将右。将战,令曰:“今日之事,有进无退。”因乘风大呼,駮弩并发,象皆反走。昔剌亦者,寇枭将也,殊死斗,左军小却。英登高望之,取佩刀,命左右斩帅首来。左帅见一人握刀驰下,恐,奋呼突阵。大军乘之,斩馘四万余人,生获三十七象,余象尽殪。贼渠帅各被百余矢,伏象背以死。思伦发遁去,诸蛮震惧,麓川始不复梗。已,会颍国公傅友德讨平东川蛮,又平越州酋阿资及广西阿赤部。是年冬,入朝,赐宴奉天殿,赉黄金二百两、白金五千两、钞五百锭、彩币百疋,遣还。陛辞,帝亲拊之曰:“使我高枕无南顾忧者,汝英也。”还镇,再败百夷于景东。思伦发乞降,贡方物。阿资又叛,击降之。南中悉定。使使以兵威谕降诸番,番部有重译入贡者。

  二十五年六月,闻皇太子薨,哭极哀。初,高皇后崩,英哭至呕血。至是感疾,卒于镇,年四十八。军民巷哭,远夷皆为流涕。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

  英沉毅寡言笑,好贤礼士,抚卒伍有恩,未尝妄杀。在滇,百务具举,简守令,课农桑,岁较屯田增损以为赏罚,垦田至百万余亩。滇池隘,浚而广之,无复水患。通盐井之利以来商旅,辨方物以定贡税,视民数以均力役。疏节阔目,民以便安。居常读书不释卷,暇则延诸儒生讲说经史。太祖初起时,数养他姓为子,攻下郡邑,辄遣之出守,多至二十余人,惟英在西南勋最大。子春、晟、昂皆镇云南。昕驸马都尉,尚成祖女常宁公主。

  春,字景春,材武有父风。年十七,从英征西番,又从征云南,从平江西寇,皆先登。积功授后军都督府佥事。群臣请试职,帝曰:“儿,我家人,勿试也。”遂予实授。尝命录烈山囚,又命鞫叛党于蔚州,所开释各数百人。英卒,命嗣爵,镇云南。洪武二十六年,维摩十一寨乱,遣瞿能讨平之。明年平越巂蛮,立澜沧卫。其冬,阿资复叛,与何福讨之。春曰:“此贼积年逋诛者,以与诸土酋姻娅,辗转亡匿。今悉发诸酋从军,縻系之,而多设营堡,制其出人,授首必矣。”遂趋越州,分道逼其城,伏精兵道左,以羸卒诱贼,纵击大败之。阿资亡谷中,春阴结旁近土官,诇知所在,树垒断其粮道。贼困甚。已,出不意捣其巢,遂擒阿资,并诛其党二百四十人。越州遂平。广南酋侬贞佑纠党蛮拒官军,破擒之,俘斩千计。宁远酋刀拜烂依交址不顺命,遣何福讨降之。

  三十年,麓川宣慰使思伦发为其属刀干孟所逐。来奔。春挟与俱朝,受上方略,遂拜春为征虏前将军,帅何福、徐凯讨之。先以兵送思伦发于金齿,檄干孟来迎。不应。乃选卒五千,令福与瞿能将,逾高良公山,直捣南甸,大破之,斩其酋刀名孟。回军击景罕寨。贼乘高坚守,官军粮且尽,福告急。春帅五百骑救之。夜渡怒江,旦抵寨,下令骑骋,扬尘蔽天,贼大惊溃。乘胜击崆峒寨,亦溃。前后降者七万人。将士欲屠之,春不可。干孟乞降,帝不许,命春总滇、黔、蜀兵攻之。末发而春卒,年三十六。谥惠襄。

  春在镇七年,大修屯政,辟田三十余万亩,凿铁池河,灌宜良涸田数万亩,民复业者五千余户,为立祠祀之。无子,弟晟嗣。

  晟,字景茂,少凝重,寡言笑,喜读书。太祖爱之。历官后军左都督。建文元年嗣侯。比就镇,而何福已破擒刀干孟,归思伦发。亡何,思伦发死,诸蛮分据其地,晟讨平之。以其地为三府二州五长官司,又于怒江西置屯卫千户所戍之,麓川遂定。初,岷王封云南,不法,为建文帝所囚。成祖即位。遣归籓,益骄恣。晟稍持之。王怒,谮晟。帝以王故诏诫晟,贻书岷王,称其父功,毋督过。

  永乐三年,八百大甸寇边,遏贡使,晟会车里、木邦讨定之。明年大发兵讨交址,拜晟征夷左副将军,与大将军张辅异道自云南入。遂由蒙自径野蒲斩木通道,夺猛烈、掤华诸关隘。舁舟夜出洮水,渡富良江,与辅会师。共破多邦城,捣其东西二都,荡诸巢,擒伪王黎季犛,语在《辅传》。论功封黔国公,岁禄三千石,予世券。

  交址简定复叛,命晟佩征夷将军印讨之,战生厥江,败绩。辅再出帅师合讨,擒定送京师。辅还,晟留捕陈季扩,连战不能下。辅复出帅师会晟,穷追至占城,获季扩,乃班师,晟亦受上赏。十七年,富州蛮叛,晟引兵临之,弗攻,使人譬晓,竟下之。

  仁宗立,加太傅,铸征南将军印给之。沐氏继镇者,辄予印以为常。宣德元年,交址黎利势炽,诏晟会安远侯柳升进讨。升败死,晟亦退兵。群臣交劾晟,帝封其章示之。正统三年,麓川思任发反。晟抵金齿,与弟昂及都督方政会兵。政为前锋,破贼沿江诸寨,大军逐北至高黎共山下,再破之。明年复破其旧寨。政中伏死,官军败绩。晟引还,惭惧发病,至楚雄卒。赠定远王,谥忠敬。

  晟席父兄业,用兵非所长,战数不利。朝廷以其绝远,且世将,宽假之。而滇人慑晟父子威信,庄事如朝廷。片楮下,土酋具威仪出郭迎,盥而后启,曰:“此令旨也。”晟久镇,置田园三百六十区,资财充牣,善事朝贵,赂遗不绝,以故得中外声。晟有子斌,字文辉,幼嗣公爵,居京师,而以昂代镇。

  昂,字景高,初为府军左卫指挥佥事。成祖将使晟南讨,乃擢昂都指挥同知,领云南都司,累迁至右都督。正统四年佩将印,讨麓川,抵金齿。畏贼盛,迁延者久之。参将张荣前驱至芒部败,昂不救,引还,贬秩二级。已,思任发入寇,击却之,又捕斩师宗反者。六年,兵部尚书王骥、定西伯蒋贵将大军讨思任发,昂主馈运。贼破,复昂职,命督军捕思任发,不能得。十年,昂卒。赠定边伯,谥武襄。

  斌始之镇,会缅甸执思任发送京师,其子思机发来袭,斌击却之。思机发复据孟养。十三年复大发兵,使骥等讨之,而斌为后拒,督饷无乏。卒,赠太傅,谥荣康。

  子琮幼,景泰初,命昂孙璘以都督同知代镇。璘字廷章,素儒雅,滇人易之,既而号令肃然不可犯,天顺初卒。琮犹幼,擢璘弟锦衣副千户瓚为都督同知,往代。居七年,先后讨平沾禄诸寨及土官之构兵者,降思卜发,勒还诸蛮侵地。功多,然颇黩货。

  成化三年春,琮始之镇,而以瓚为副总兵,移镇金齿。琮字廷芳,通经义,能词章,属夷馈贽无所受。寻甸酋杀兄子,求为守,琮捕诛之。广西土官虐,所部为乱,琮请更设流官,民大便。以次讨平马龙、丽江、剑川、顺宁、罗雄诸叛蛮,捕擒桥甸、南窝反者。卒,赠太师,谥武僖。无子,以瓚孙昆嗣。

  昆字元中,初袭锦衣指挥佥事。琮抚为子,朝议以昆西平侯裔孙当嗣侯,而守臣争之,谓滇人知黔国公不知西平侯也,侯之恐为所轻。孝宗以为然,令嗣公,佩印如故。弘治十二年平龟山、竹箐诸蛮,又平普安贼,再益岁禄。正德二年,师宗民阿本作乱,与都御史吴文度督兵分三道进。一出师宗,一出罗雄,一出弥勒,而别遣一军伏盘江,截贼巢,遂大破之。七年,安南长官司那代争袭,杀土官,复与都御史顾源讨擒之,再加太子太傅。昆初喜文学,自矜厉,其后通赂权近,所请无不得。浸骄,凌三司,使从角门入。诸言官论劾者,辄得罪去。卒,赠太师,谥庄襄。

  子绍勋嗣。寻甸土舍安铨叛,都御史傅习讨之,败绩。武定土舍凤朝文亦叛,与铨连兵攻云南,大扰。世宗遣尚书伍文定将大军征之。未至,而绍勋督所部先进,告土官子弟当袭者,先予冠带,破贼后当为请。众多奋战,贼大败。朝文绝普渡河走,追斩之东川。铨还寻甸,列砦数十,官军攻破之,擒铨于芒部。先后擒贼党千余人,俘斩无算。时嘉靖七年也。捷闻,加太子太傅,益岁禄。而是时老挝、木邦、孟养、缅甸、孟密相仇杀,师宗、纳楼、思陀、八寨皆乱,久不解。绍勋使使者遍历诸蛮,讽以武定、寻甸事,皆慑伏,愿还侵地,而木邦、孟养俱贡方物谢罪。南中悉定。绍勋有勇略,用兵辄胜。卒,赠太师,谥敏靖。

  子朝辅嗣。都御史刘渠索赂,朝辅与之,因上章言:“臣家世守兹土,上下相承。今有司纷更典制,关臣职守,率不与闻,接见不循故例。臣疏远孤危,动作掣肘,无以弹压蛮方。乞申敕诸臣,悉如其旧。”诏许之。给事中万虞恺劾朝辅,并论渠。诏罢渠而令朝辅治事如故。卒,赠太保,谥恭僖。

  二子融、巩皆幼。诏视琮、璘故事,令融嗣公,给半禄,而授朝辅弟朝弼都督佥事,佩印代镇。居三年,融卒,巩当嗣,朝弼心害之,于是朝弼嫡母李请护巩居京师,待其长而还镇。报可。巩未至京卒,朝弼遂得嗣。嘉靖三十年,元江土舍那鉴叛。诏朝弼与都御史石简讨之,分五军薄其城。城垂拔,以瘴发引还。诏罢简,将再出师。鉴惧仰药死,乃已。四十四年讨擒叛蛮阿方李向阳。隆庆初,平武定叛酋凤继祖,破贼巢三十余。朝弼素骄,事母嫂不如礼,夺兄田宅,匿罪人蒋旭等,用调兵火符遣人诇京师。乃罢朝弼,以其子昌祚嗣,给半禄。朝弼怏怏,益放纵。葬母至南京,都御史请留之。诏许还滇,毋得预滇事。朝弼恚,欲杀昌祚。抚按交章言状,并发其杀人通番诸不法事,逮系诏狱论死。援功,锢之南京,卒。

  昌祚初以都督佥事总兵官镇守,久之嗣公爵。万历元年,姚安蛮罗思等叛,杀郡守。昌祚与都御史邹应龙发土、汉兵讨之,破向宁、鲊摩等十余寨,犁其巢,尽得思等。十一年,陇川贼岳凤叛附缅甸,挟其兵侵旁近土司。昌祚壁洱海,督裨将邓子龙、刘綎等斩木邦叛酋罕虔,以暑瘴退师。明年复攻罕虔故巢,三道并入,擒其酋罕招等,又破缅兵于猛脸。岳凤降。论功加太子太保,悉食故禄。复以次平罗雄诸叛蛮,再赐银币。缅兵攻猛广,昌祚会师壁永昌,缅人遁,追击至那莫江,瘴作而还。二十一年,缅人复入寇,昌祚逐之。连战俱捷,遂傅于缅,会群蛮内乱乃还。

  沐氏在滇久,威权日盛,尊重拟亲王。昌祚出,佥事杨寅秋不避道,昌祚笞其舆人。寅秋诉于朝,下诏切责。已,以病,命子叡代镇。武定土酋阿克叛,攻会城,胁府印去。叡被逮下狱,昌祚复理镇事。卒,孙启元嗣。卒,子天波嗣。十余年而土司沙定洲作乱,天波奔永昌。乱定,复归于滇。永明王由榔入滇,天波任职如故。已,从奔缅甸。缅人欲劫之,不屈死。初,沙定洲之乱,天波母陈氏、妻焦氏自焚死。后天波奔缅,妾夏氏不及从,自缢死。逾数十日收葬,支体不坏,人以为节义所感焉。

  赞曰:明兴诸将,以六王为称首。非独功茂,亦由其忠诚有以契主知焉。亲莫如岐阳,旧莫如东瓯,而宁河、黔宁皆以英年膺腹心之寄。汗马宣劳,纯勤不二,旂常炳耀,洵无愧矣。岐阳敦诗说礼,以儒雅见重,东瓯乞身归第,以明哲自全,皆卓然非人所能及。独黔宁威震遐荒,剖符弈世,勋名与明相始终。而宁河尽瘁驰驱,功高龄促,后嗣亦少所表见。论者谓诸王之遗泽,隆替有殊,然而中山有增寿,与岐阳之有景隆,追溯先烈,不无遗憾。荣遇之弗齐,亦安见其有幸有不幸哉。

  【译文】

  李文忠,字思本,小名保儿,盱眙人,是太祖姐姐的儿子。

  十二岁时母亲去世,父亲李贞带着他在乱军中颠沛流离,,多次濒临死亡。

  过了两年纔得以在滁阳拜见太祖。

  太祖见到保儿,非常喜爱他,把他当怍儿子抚养,让他随自己的姓。

  他读书聪颖敏捷,像平常学过一样。

  十九岁时,以舍人身份率领亲军,跟随太祖援救池州,击破天完的军队,骁勇盖遇诸将。

  分兵进攻青阳、石埭、太平、旌德,都攻取了。

  在万年街击败了元院判阿鲁灰,又在于港、昌化击败了苗军。

  进攻淳安,夜袭洪元帅,降服其部众一千多人,被授予帐前左副都指挥兼领元帅府事。

  不久会合邓愈、胡大海的军队,攻取建德,在此设立严州府,并镇守它。

  苗军统帅杨完者率领苗、僚军队数万人从水陆铺天盖地攻来。

  李文忠率领轻兵击败他的陆军,把割取的首级放在飘浮的巨筏上。

  水军见到这种情况也逃跑了。

  杨完者又来进犯,李文忠和邓愈一起击退了他。

  进军攻克浦江,严禁放火抢掠,以表示恩泽诚信。

  忠义之门郑氏在山谷中躲避战火,招唤他们回来,派兵保护他们。

  老百姓非常高兴。

  杨完者死后,他的部将乞求投降,李文忠安抚他们,得到三万多人。

  与胡大海攻拔诸暨。

  张士诚侵犯严州,奎文忠在东门抵御他,让偏师将领出小北门,抄小道袭击张士诚的后面,两面夹击大破张士诚。

  过了一个月,张士诚又来进攻,又在大浪滩击败张士诚,乘胜攻克分水。

  张士诚派将据守三溪,李文忠再次击败他,斩杀陆元帅,烧毁他的营垒。

  张士诚从此不敢窥视严州。

  李文忠晋升焉同愈行枢密院事。

  胡大海俘获了汉将李明道、王汉二,送交李文忠处,李文忠释放他们并以礼相待,让他们招降建昌守将王溥。

  王溥投降。

  苗将蒋英、刘震杀胡大海,以金华为据点反叛。

  李文忠派部将赶跑了他们,亲自安抚稳定金华的百姓。

  处州的苗军也杀耿再成反叛。

  李文忠派部将驻扎在缙云以便谋取处州。

  朝廷拜授李文忠为浙东行省左丞,总管严、衢、信、处、诸全的军事。

  昱十万军队正急攻诸全,守将谢再兴告急,李文忠派同愈胡德济前往救援。

  谢再兴又请求增兵,李文忠因兵少无法响应。

  恰逢太祖派邵荣征讨处州叛军,李文忠就放出话说徐右丞、邵平章率领大军限日赶到。

  昊军听到消息,感到恐惧,计划夜间逃跑。

  胡德济与谢再兴率领敢死队半夜开门突袭,大败昊军,诸全得以保全。

  第二年,谢再兴叛变投降昊,率领昊军侵犯束阳。

  李文忠与胡深在义皇迎战,带领一千骑兵在昊军阵中横冲直撞,大败昊军。

  事后,采用胡深的谋略在距诸全五十里处另筑一城,。

  与东阳成掎角之势。

  张士诚派司徒李伯升率十六万人来进攻,未能取胜。

  过了一年,又率二十万人进攻新城。

  李文忠率领朱亮祖等人急驰救援,离新城十里驻扎下来。

  胡德济派人告知敌兵势力强盛,应稍事驻扎以待大军。

  李文忠说:“用兵在于谋略而不在于人多。”于是下令说:“敌人多而骄横,我军少而精锐,以精锐对付骄横,一定能战胜他们。

  敌军辎重堆积如山,这是上天用来让你们发财的。

  努力吧。”恰逢有白气从东北飘来,笼罩在军营上,对此进行占卜说“一定胜利”。

  第二天早晨会战,天大雾而昏暗,李文忠召集诸将对天发誓说:“国家大事在此一举,文忠不敢怕死而落在三军后面!”于是派元帅徐大兴、汤克明等率领左军,严德、王德等率领右军,而自己率领中军正对敌军主力。

  恰逢处州援兵也赶到,奋勇向前搏杀冲击。

  雾渐渐消散,李文忠横执长矛带领数十铁甲骑兵,从高处飞奔而下,冲击敌人中坚力量。

  敌军用精锐骑兵围困李文忠数层。

  李文忠亲手杀敌很多,纵马奔驰冲突,所向披靡。

  大军乘势冲击,城中军队也擂鼓吶喊杀出,敌军于是大溃。

  追逐逃敌敷十里,斩首数万人,溪水全都红了,俘获将校六百人,甲士三千人,兵器粮草几天都收不完,李伯升仅独自逃脱。

  捷报传来,太祖非常高兴,召令回朝,设宴慰劳多日,赐给御衣名马,派遣他返回原镇守处。

  第二年秋天,大军征伐昊,命他攻打杭州来牵制昊军。

  李文忠率领朱亮祖等攻克桐庐、新城、富阳,于是进攻余杭。

  守将谢五是谢再兴的弟弟,告谕他投降,并许诺他不死。

  谢五与谢再兴的儿子五人出来投降。

  众将请求杀了他们,李文忠不答应。

  于是兵临杭州,守将潘元明也投降,整顿军队进入城内。

  潘元明用歌伎舞女迎接,李文忠挥手让他们离开。

  在丽谯扎营,下令说:“擅自进入民居的处死。”一个士兵借用了居民的锅,斩首示众,城中安定下来。

  得到士兵三万,粮食二十万。

  升任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恢复姓李。

  大军征伐闽,李文忠另外带军屯兵浦城威胁闽。

  大军返回,残寇金子隆等聚众抢劫,李文忠又征讨并擒获他,于是平定建、延、汀三州。

  命令军中收养路上的弃儿,所保全救活的不计其数。

  洪武二年春,李文忠以偏将军身份随右副将军常遇春出塞,迫近上都,赶走元帝,这些都记载在《常遇春传》中。

  常遇春去世,命令李文忠代他率领军队,奉诏会合大将军徐达进攻庆阳。

  行军驻扎太原,获悉大同被困危急,对左丞趟庸说:“我们奉命而来,朝廷之外的事情只要有利于国家,专断行事是可以的。

  现在大同非常危急,救援它是适宜的。”于是兵出雁门,驻扎在马邑,击败元的小股部队,擒获平章刘帖木,进军到白杨门。

  天下雪,已经安营驻扎,李文忠下令前移五里,凭借河水自我固防。

  元兵趁夜来劫营,李文忠坚守营垒不出。

  天刚亮,敌军大规模攻来。

  将两座营垒丢弃,拼死奋战。

  估计敌人疲乏,就派出精兵左右夹击,大破敌军,擒获其将领脱列伯,俘获斩首一万多人,一直追到莽哥仓纔返回。

  第二年拜授征虏左副将军。

  与大将军分道北征,带十万人出野狐岭,到兴和,降服其守将。

  进兵察罕脑儿,擒获平章竹真。

  驻扎骆驼山,赶走平章沙不丁。

  驻扎开平,降服平章上都罕等。

  当时元帝已驾崩,太子爱猷识里达腊刚继位。

  李文忠探知此消息,日夜兼程迫近应昌。

  元新君北逃,擒获他的嫡子买的立八刺及后妃宫人众王将相官员属吏几百人,以及宋、元玉玺金宝十五枚,玉册二件,镇圭、大圭、玉带、玉斧各一枚。

  派出精锐骑兵一直追到北庆州纔返回。

  取道兴州,擒获国公江文清等人,收降三万七千人。

  到红罗山,又收降杨思祖的部众一万六千多人。

  至g京城献上战利品,皇帝亲临奉天门接受朝贺。

  大封功臣,李文忠功劳最大,授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封为曹国公,同知军国事,食禄三千石,授予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券。

  洪武四年秋天,傅友德等人平定蜀地,命李文忠前往安抚。

  修筑成都新城,派军驻守各郡要窨之地,然后纔返回。

  第二年,又以左副将军身份由东路北伐,兵出居庸,进军和林,到口温,元人逃跑。

  进军到胪朐河,命部将韩政等守卫军械粮秣,而自己率领大军,每人携带二十天干粮,急速奔驰到土剌河。

  丞太师蛮子哈刺章率全部人马渡河,列阵以待。

  李文忠率军逼近敌阵,敌军稍微退却。

  到阿鲁浑河,敌军来兵更多。

  李文忠的马中了流箭,下马手持短兵器战斗。

  指挥李荣把所骑的马给李文忠,而自己夺取敌人的马骑乘。

  李文忠有了马,更加拼死战斗,于是击破敌军,俘获数以万计。

  追逐逃敌到称海,敌兵又大规模集结。

  李文忠就收缩兵力据守险阻,杀牛犒劳士兵,把缴获的马畜放牧在田野上。

  敌军疑心有伏兵,渐渐引兵离去。

  李文忠也引兵返回,找不到原来的路。

  到了桑哥儿麻,缺水,渴得厉害,向上天祈祷。

  所乘的马以蹄刨地,泉水涌出,三军都供足了水,于是杀牲祭祀。

  于是返回。

  这一仗,两军胜负相当,但宣宁侯曹良臣,指挥使周显、常荣、张耀都战死了,因此没有行赏。

  洪武六年,行军北平、山西边境,在三角村击败敌军。

  洪武七年,派部将分道出塞。

  到三不刺川,俘获平章陈安礼。

  到顺宁、杨门,斩杀真珠驴。

  到白登,擒获太尉不花。

  这年秋天,率领军队进攻大宁、高州,攻克二城,斩杀宗王朵朵失里,擒获承旨百家奴。

  追击逃敌到毡帽山,击败并斩杀鲁王,俘获他的妃子及司徒答海等。

  进军丰州,擒获元旧官十二人,得马骆驼牛羊非常多,一直追到百干儿纔返回。

  此后多次出兵守备边防。

  洪武十年,命令与韩国公李善长商议军国大事。

  洪武十二年,洮州十八个番人部族反叛,与西平侯沐英合兵讨伐并平定了他们,在柬笼山南川筑城,设置洮州卫。

  返回后报告说西安城里的水有咸味不能饮用,请求挖渠引龙首渠的水进城以便汲取,皇帝听从了他。

  返回后掌大都督府兼领国子监事。

  李文忠器量深沉宏大,没有人能测知他的边际。

  临阵雄健风发,遭遇强敌更加威壮。

  特别爱好学习,常常向金华范祖干、胡翰求教.通晓经书义理,写诗作歌雄浑豪放值得欣赏。

  当初,太祖平定应天,因为军需供给不足,增收百姓的田租,李文忠为此请求,得以减少租额。

  李文忠解甲归田,恭谨得像读书人,皇帝更加厚爱他。

  家中素来多宾客,曾用客人的话,劝说皇帝少杀戮,又劝谏皇帝征讨日本,以及谏说宦官势力太大,不符合天子不该亲近宦官的道理。

  因此长期违逆旨意,不免受到谴责。

  洪武十六年冬就生病了。

  皇帝亲临探视,派淮安侯华中护理治疗。

  第二年三月去世,时年四十六岁。

  皇帝疑心华中毒死他,贬华中爵位,流放他的家人属吏到建昌卫,其它医生及其妻子儿女全部斩首。

  亲自作文祭奠真,,追封为岐阳王,谧号武靖。

  在太庙陪祭,在功臣庙绘画肖像,位置都排第三。

  父亲李贞先已去世,赠封陇西王,谧号恭献。

  李文忠有三个儿子,长子李景隆,依次为李增枝、李芳英,都是皇帝赐的名字。

  李增枝起初授任勋卫,晋升为前军左都督。

  李芳英作官至中都正留守。

  李景隆,小名九江。

  读书通晓典章旧事。

  身材高大,眉目疏朗清秀,相貌伟岸。

  每次上朝,行止雍容非常美好,太祖多次注目于他。

  十九岁承袭爵位,多次出京到湖广、陕西、河南练兵,到西番买马。

  晋职掌左军都督府事,加封为太子太傅。

  建文帝即位,李景隆以皇帝亲戚的身份被亲近信任,曾受命拘捕周王朱橱。

  等到燕兵兴起,长兴侯耿炳文讨伐燕失利,齐泰、黄子澄等共同举荐李景隆。

  就用李景隆代替耿炳文任大将军,率兵五十万北伐。

  赏赐通天犀带,皇帝规自为他扶轮推车,为他在长江边饯行,令一切相机行事。

  李景隆是贵公子,不懂用兵,妄自尊大,众老将多郁闷不乐不被重用。

  李景隆疾驰到德州,会合兵马进军安营河间。

  燕王听说后很高兴,对诸将说:“李九江,鱿绔少年而已,容易对付。”于是命长子闭门守卫,严令不要出战,而自己带兵救援永平,直奔大宁。

  李景隆听说后,进军围困北平。

  都督瞿能进攻张掖门,就要攻破了。

  李景隆忌妒瞿能的战功,阻止了他。

  等到燕军攻破大宁,回师攻打李景隆。

  李景隆数次大败,逃奔德州,各军全都溃败。

  第二年正月,燕王攻打大同,李景隆带兵出紫剂关前往救援,无功而返。

  皇帝考虑李景隆权力还小,派中官携带诏书赐给黄铁弓箭,让他全权掌管征伐。

  正渡长江,风雨致使船坏,准备赐予的物品全部遗失,于是重新制造来赏赐。

  四月,李景隆在德州隆重誓师,在真定会合武定侯郭英、安陆侯昊杰等,集结军队六十万,进军安营在白沟河。

  与燕军连续作战,又大败,诏书斧铁都丢弃了,逃到德州,又逃到济南。

  这场战役,明朝廷军死亡敷十万人,明军于是不能支撑,皇帝纔韶令李景隆还朝。

  黄子澄羞惭愤恨,在上朝时抓住李景隆,请求杀他以向天下谢罪。

  燕军渡过长江,皇帝徘徊不定,方孝孺又请求杀李景隆。

  皇帝都没追究。

  派李景隆及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到燕军那里,割地求和。

  燕屯兵金川门,李景隆与谷王朱穗开门迎降。

  燕王登上帝位,授予李景隆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每年增加俸禄一千石。

  朝廷有大事,李景隆仍以班首身份主持会议,众功臣都不满。

  永乐二年,周王揭发他建文时在府邸接受贿赂的事,刑部尚书郑赐等也弹劾李景隆包藏祸心,蓄养亡命之徒,图谋不轨的事。

  诏令不予追究。

  随后,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与文武群臣,在朝廷弹劾李景隆及弟弟李增枝阴谋造反确有罪状,六科给事中张信等又弹劾他。

  诏令剥夺勋号,不准再朝见皇帝,以公职身份回家,主持长公主的祭祀。

  不久,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又进言:“李景隆在家,坐受守门人伏地拜谒,像君臣之礼,大逆不道;李增枝多立庄田,蓄养僮仆大约一千多人,居心叵测。”于是剥夺李景隆爵位,与李增枝及其妻子儿女数十-人禁锢私宅,没收他们的财产。

  李景隆曾绝食十日不死,到永乐末年纔去世,玺统十三年,纔下诏命李增枝等解除禁锢,得以自由行动。

  弘治初年,追录李文忠的后人,任李景隆曾孙李璇为南京锦衣卫世指挥使。

  李璇去世,儿子李濂继承。

  李濂去世,儿子李性继承。

  嘉靖十一年,降诏封李性为临淮侯,俸禄千石。

  遇了一年去世,没有儿子,又以李濂的弟弟李沂继承封位。

  李沂去世,儿子李庭竹继承。

  多次掌管军府,主持江防,佩平蛮将军大印,镇守湖广。

  李庭竹去世,儿子李言恭继承。

  守备南京,入京指挥京城军队,加封少保。

  李言恭,字惟寅,好学擅长作诗,能够放下架子礼遇寒士。

  儿子李宗城,年少时以文章学问闻名。

  万历年间,倭入侵犯朝鲜,兵部尚书石星主张封以贡品,举荐李宗城有才,授予都督愈事,充任正使,持节前往,指挥杨方亨辅助他。

  李宗城到朝鲜釜山,倭来兵更多,路上众口喧腾,传言要劫持二位使者。

  李宗城害怕,更换服装逃回。

  而杨方亨渡海,被倭寇侮辱。

  李宗城被投进监狱判处戍边,以他的儿子李邦镇继承侯位。

  明灭亡,爵位断绝。

  邓愈,虹人。

  原名邓友德,太祖为他赐予现名。

  父亲邓顺兴据守临濠,与元兵战死,哥哥邓友隆代替他,又病死,众人推举邓愈统领军事。

  邓愈年纪刚刚十六岁,每次战斗一定率先冲锋陷阵,军中都佩服他的勇猛。

  太祖起兵滁阳,邓愈从盱眙赶来归顺,授予管军总管。

  跟从渡江。

  攻克太平,击破并擒获陈堃先,攻克平定溧阳、溧水,攻下集庆,夺取镇江,都有功。

  晋升广兴翼元帅,外出镇守广德州,在城下击破长枪帅谢国玺,俘获他的总管武世荣,得甲士千人。

  移兵镇守宣州,率兵攻取绩溪,与胡大海攻克徽州,升任行枢密院判官,守卫徽州。

  苗军统帅杨完者带十万兵力来攻徽州,因为守卫防御薄弱,邓愈激励将士,与胡大海合兵攻击,击破并赶跑苗军。

  进军攻拔休宁、婺源,俘获兵卒三千,攻下高河垒。

  与李文忠、胡大海进攻建德,取道遂安,击破长枪帅余子贞,追逐逃敌到淳安,又击破敌军援兵,于是攻克建德。

  杨完者来进攻,击破并擒获其将领李副枢,收降溪洞兵三万人。

  过了一月,又在乌龙岭击破杨完者。

  连续迁升任愈行枢密院事。

  夺取临安,元将李伯升前来救援,邓愈在闲林寨击败他。

  派使者劝降饶州守将于光,于是移兵守卫饶州。

  饶州濒临彭蠡湖,与陈友谅接境,陈友谅多次来侵犯,每次都击退了他。

  晋升江南行省参政,总管各路军马。

  攻下浮梁,夺取乐平、余干、建昌。

  陈友谅抚州守将邓克明被昊宏进攻,派使者假装投降以延缓攻势。

  邓愈得知其中内情,轻装夜驰二百里,接近天亮攻入城内。

  邓克明出乎意料,单骑逃跑。

  邓愈军令严明,秋毫无犯,于是平定抚州。

  邓克明不得已投降。

  恰逢陈友谅丞相胡廷瑞献出龙兴路,改为洪都府,以邓愈为江西行省参政,守卫洪都,而命降将祝宗、康泰率部众跟从。

  二人根本不想投降,等到奉命跟从徐达进攻武昌,就反叛了。

  战船驻扎在女儿港,祝宗等迅速返回,乘夜攻破新城门而入。

  邓愈仓猝闻知事变,带数十个骑兵逃跑,多次与叛贼相遇。

  随从的骑兵死亡将尽,非常窘困。

  接连换了三匹马,马总是向前仆倒。

  最后得到养子的马骑乘,纔得以夺取抚州门逃出,逃奔回应天。

  太祖没有怪罪他。

  不久徐达回军收复洪都,又命邓愈辅佐大都督朱文正镇守洪都。

  第二年,陈友谅兵众六十万入侵,楼船高度与城墙相等,乘水涨直抵城下,包围数百层。

  邓愈分守抚州门,正当要冲。

  陈友谅亲自指挥部众来进攻,城墙倒塌将近三十多丈,邓愈一边修筑一边战斗。

  敌人进攻更加急迫,昼夜不解镗甲达三个月。

  太祖亲自率兵前来救援,纔解了围,论守城功与攻克敌人的功劳相等。

  太祖已平定武昌,派邓愈率兵夺取江西未归附的州县。

  邓克明的弟弟邓志清据守永丰,有士卒二万。

  邓愈击破他,擒获其统军主将五十多人。

  跟从常遇春平定沙坑、麻岭各寨,进兵夺取吉安,围困赣州,五月就攻克了它。

  进升江西行省右丞,时年二十八岁。

  自从起兵,众将早年显达没有比得上邓愈与李文忠的。

  邓愈为人庄严持重,认真细致,不惧危险劳苦,治军严格,善于安抚投降归附的人。

  他攻取安福时,部卒中有掳掠的,判官潘枢来谒见,当面责备他。

  邓愈大惊,起身道歉,急忙下令将抢掠民众的人斩首,搜查军中掳掠的女子全部释放。

  潘枢就把她们安置关闭在空房中,自己坐在房外,做粥给她们吃。

  士卒中有预谋乘夜劫取的,邓愈鞭打他们示众。

  潘枢护送全部女子回到家中,老百姓非常高兴。

  不久常遇春攻克襄阳,皇上任命邓愈为湖广行省平章镇守那里,赐给诏书说:“你戍守襄阳,应谨守法度。

  山中营寨来归顺的,兵民都仍保留原来的户籍,小校以下都令他们屯垦,边耕边战。

  你所戍守的地方毗邻扩廓帖木儿,如果你对百姓施行仁爱,对军队施行法制,那么对方部属都将仰慕大义来归附,就像脱离虎口奔向慈母。

  我依赖你如长城,你努力吧。”邓愈披剂斩棘,设立军府营屯,安抚招引,声威恩泽影响很大。

  昊元年,设立御史台,召邓愈为右御史大夫,主管御史台事务。

  洪武元年,兼太子谕德。

  大军攻取中原,邓愈任征戍将军,率领襄、汉兵马攻取南阳以北未归附州郡。

  于是攻克唐州,进攻南阳,在瓦店击败元兵,追逐逃敌至城下,于是攻克它,擒获史国公等二十六人。

  随、叶、舞阳、鲁山各州县相继投降。

  攻下牛心、光石、洪山各山寨,均、房、金、商地区全部平定。

  三年,以征虏左副副将军身份跟从大将军出定西。

  扩廓帖木儿屯兵车道岘,邓愈直抵敌军营垒,立栅栏逼迫它,扩廓帖木儿败逃。

  分兵自临洮进军攻克河州,招抚告谕吐蕃各酋长,宣慰何锁南普等都交印请求投降。

  追赶豫王至西黄河,抵达黑松林,击破并斩杀他的大将。

  河州以西朵苴、蛊斯藏各部全都归附。

  出甘肃西北数千里纔返回。

  论功授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同参军国事,年禄三千石,授予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券。

  洪武四年,讨伐蜀地,命邓愈赴襄阳操练军马,运粮供给军士。

  洪武五年,展、澧各蛮族作乱,以邓愈为征南将军,江夏侯周德兴、江阴侯昊良为副手,征讨他们。

  邓愈率领杨璟、黄彬到澧州,攻克四十八洞,又捕斩房州反叛者。

  洪武六年,以右副将军身份跟从徐达巡行西北边境。

  十年,吐番在川藏作乱,抢掠贡使,邓愈以征西将军身份同副将军沐英征讨他们。

  分兵为三路,穷追至昆仑山,俘获斩首数以万计,得马牛羊十余万头,留兵戍守各要害地方纔返回。

  路上染病,至寿春去世,时年四十一岁。

  追封为宁河王,谧号武顺。

  长子邓镇继承爵位,改封申国公,以征南副将军身份讨平永新龙泉山贼寇。

  两次出塞,有功。

  他的妻子,是李善长的外孙女。

  李善长倒台,邓镇因奸党罪被杀。

  他的弟弟邓铭是锦衣卫指挥愈事,征讨蛮族,死于军中。

  有儿子邓源,做邓镇继承人。

  弘治年间,授予邓源孙子邓炳南京锦衣卫世指挥使。

  嘉靖十一年诏封邓炳之子邓继坤为定远侯。

  传位至第五代到邓文明,崇祯末年,死于流贼之难。

  汤和,字鼎臣,濠人,与太祖同乡里。

  幼年有奇志,游戏时曾练习骑射,指挥一群小孩。

  到长大,身高七尺,豪爽洒脱多计策谋略。

  郭子兴初起兵,汤和率壮士十多人归附他,因功被授予千户。

  跟从太祖进攻大洪山,攻克滁州,授予管军总管。

  跟从夺取和州。

  当时诸将多为太祖同辈,不愿居其下。

  汤和长太祖三岁,却尊奉约束非常恭谨,太祖非常喜欢他。

  跟从平定太平,获马三百匹。

  跟从攻击陈堃先,流箭击中左大腿,他拔出箭再战,终于与众将击破并擒获陈堃先。

  分兵攻下溧水、句容,跟从平定集庆。

  跟从徐达夺取镇江,晋升统军元帅。

  夺取奔牛、吕城,降服陈保二。

  攻取金坛、常州,任汤和焉枢密院同愈守卫它们。

  常州与昊接壤,张士诚的间谍到处出没,汤和防御严密,敌人不能窥探到什么。

  两次来侵犯,汤和两次击退他们,俘获斩首数以千计。

  进军攻打无锡,在锡山大破昊军,赶跑莫天佑,俘获他的妻子儿女,晋井焉中书左丞。

  率领水军夺取黄杨山,击败昊水军,俘获千户四十九人,拜授为平章政事。

  救援长兴,与张士信战于城下。

  城中兵出来夹击,大败敌军,俘获士卒八千人,解围后返回。

  征讨平定江西各山寨。

  永新守将周安叛乱,进军击败他,连破他十七寨,围城三个月,攻克它,捕获周安献功,回师守卫常州。

  跟从大军讨伐张士诚,攻克太湖水寨,夺取昊江州,围困平江,战于闾门,被飞炮炸伤左臂,召响应天,伤口愈合后又前往战场,攻克平江,论功赐给金银锦帛。

  新设御史台,以汤和为左御史大夫兼太子谕德。

  不久拜授征南将军,与副将军昊祯率常州、长兴、江阴各军,讨伐方国珍。

  渡过曹娥江,攻下余姚、上虞,夺取庆元。

  方国珍逃到海上,追击打败他,俘获其大帅二人、海船二十五艘,斩首不计其数,回师平定隶属各城。

  派使者招降方国珍,方国珍到军营门前投降,得到投降士兵二万四千人,海船四百多艘。

  浙东全部平定。

  于是与副将军廖永忠讨伐陈友定,自明州由海路乘风抵达福州的五虎门,驻军南台,派人告谕招降。

  陈友定未理会,就围困他。

  在城下击败平章曲出。

  参政袁仁请求投降,于是登城进入。

  分兵夺取兴化、漳、泉及福宁各州县。

  进军攻拔延平,抓获陈友定押送京城。

  当时是洪武元年正月。

  大军正北伐,命汤和在明州造船,运粮到直沽。

  海上多飓风,船到镇江就返回了。

  拜授偏将军。

  跟从大将军西征,与右副将军冯胜从怀庆跨越太行,攻取泽、潞、晋、绛各州郡。

  跟从大将军攻拔河中。

  第二年,渡黄河进入潼关,分兵急往泾州,派部将招降张良臣,不久又叛离。

  集中大军包围庆阳,抓获并斩了他。

  第三年,又以右副副将军身份跟从大将军在定西击败扩廓帖木儿,于是平定宁夏,追逐逃敌直至察罕脑儿,擒获元猛将虎陈,得马牛羊十多万头。

  夺取束胜、大同、宣府都有功。

  还朝,授予閧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封为中山侯,年俸禄一千五百石,授予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券。

  洪武四年,拜授征西将军,与副将军廖永忠率水军逆长江而上讨伐夏。

  夏人以兵扼守险要,未能攻克。

  长江水暴涨,驻军大溪口,很久不能前进,而傅友德已自秦、陇深入,夺取漠中。

  廛永忠先锋部队击破瞿塘关,进入夔州。

  汤和就带军随后跟进,进入重庆,降服明升。

  军队返回,傅友德、廖永忠受上等奖赏,而汤和役受赏。

  第二年,跟从大将军北伐,在断头山遭遇敌人,战败,阵亡一名指挥,皇帝没有责问。

  不久与李善长建造中都宫殿。

  镇守北平,筑彰德城。

  征讨察罕脑儿,大捷。

  九年,伯颜帖木儿为患边境,以征西将军身份防守延安。

  伯颜帖木儿求和,于是返京。

  洪武十一年春,进封信国公,年俸禄三千石,参议军国大事。

  多次出京到中都、临清、北平操练军队,修缮城郭。

  十四年,以左副将军身份出塞,征讨乃儿不花,在灰山营打败敌人,俘获平章别里哥、枢密使久通后返回。

  洪武十八年,思州蛮族叛乱,以征虏将军身份跟从楚王讨伐平定他们,俘获四万人,擒获他们的首领后返回。

  汤和沉稳机敏多谋术,多有酒后过失。

  守卫常州时,曾经有事请求太祖,未如愿,酒醉后出怨言说:“我镇守此城,就像坐在屋脊上,往左看则向左,往右看则向右。”太祖听说后怀恨在心。

  平定中原班师论功,因汤和征闽时释放遣散陈友定残部,以致八个郡又作乱,军队返回时,被秀兰山寇贼袭击,丧失二名指挥,所以不得封为公爵。

  讨伐蜀返回,太祖当面数落他怯阵避敌的罪过。

  汤和磕头谢罪,纔作罢。

  他封信国公时,还数落他在常州时的过失,把这些镑刻在铁券上。

  男B时,皇帝日渐年高,天下无事,魏国公、曹国公此前都已去世,皇帝不想让众将长期掌管兵权,没有表达出来的机会。

  汤和趁机从容道:“臣犬马年高,不能再承受驱使,希望能回归故乡,建造放置棺材的墓地,以等待殓装骸骨。”皇帝非常离兴,立刻赐给钱财在中都建造宅第,并为众公、侯建造宅第。

  不久倭寇侵犯上海,皇帝为此而忧虑,乃对汤和说:“你虽然年纪大了,勉力为朕出征一次吧。”汤和请求与方呜谦同行。

  方鸣谦是方国珍的侄子,熟知海上事务,汤和经常向他咨询抵御倭寇的办法。

  方呜谦说:“倭从海上来,就在海上抵御他吧。

  请根据地的远近,设置卫所,陆上聚集步兵,水上陈列战舰,则倭不能进入,进来了也不能靠岸。

  近海民众四人抽一人组成军队,戍守家乡,可以不用烦劳外地的军队。”皇帝认为对。

  汤和就在浙西、浙束测量地段,沿海设立卫所城堡五十九座,选壮丁三万五千人建筑,全部征调州县钱财及没收有罪之人的财产供应给役夫。

  役夫往往非常高兴,而民众不能不被烦扰,浙人很为此事痛苦。

  有人对汤和说:“民众怨恨,怎么办?”汤和说:“成就长远打算的人不体恤眼前怨恨,担当大事的人不顾惜细枝末节,再有怨恨者,吃我一剑。”过了一年城堡修成。

  稽查军队编次,制定考核制度,订立奖赏法令。

  浙柬民众四个壮丁以上的人家,每户抽一人戍守,共得五万八千七百多人。

  第二年,闽中沿海城堡完工,汤和还朝复命,中都新宅第也建成。

  汤和携妻子儿女上殿辞别皇帝,皇帝赐给黄金三百两、白银二千两、钞币三千锭、彩帛四十多尺,夫人胡氏得到的赏赐也与此相当。

  并降诏书褒奖,众功臣役人能和他相比。

  从此汤和每年一次进京朝拜。

  洪武二十三年在正月初一朝见皇帝,感染疾病嗓音失声。

  皇帝当日亲临探视,惋惜叹息了很久,遣送回乡里。

  病稍愈,又命汤和的儿子迎他到都城,派人用安车接入内殿,设宴慰劳备至,赐给金银锦帛御膳和按法定规格酿造的酒等相关物品。

  二十七年,病情逐渐严重不能起身。

  皇帝想见他,降诏用安车接入会见,用手抚摸他,与他共叙乡里故人旧友及起兵的艰难事情甚是详尽。

  汤和不能应答,只是叩头罢了。

  皇帝为此流泪,厚赐金银锦帛作为丧葬费用。

  第二年八月汤和去世,时年七十岁,追封为束瓯王,谧号襄武。

  汤和晚年更加恭顺谨慎,入朝听见的国家大事,一句也不敢向外泄露。

  侍妾一百多人,患病后全都给予资费遣散。

  所得赏赐,大多分送乡亲,见到酋平民时的旧友和老人,非常高兴。

  当时封公侯的众老将由于犯奸党罪,先后受到法律制裁,很少有得以幸免的,而惟独汤和享有长寿,保住官职封爵直到去世。

  嘉靖年问,东南苦于倭寇之患,汤和建筑的沿海城防,都很坚固,长久不坍塌,浙人依赖它得以自保,多歌颂思念他。

  巡按御史请示朝廷,立庙祭祀他。

  汤和有五个儿子。

  长子汤鼎为前军都督愈事,跟从征讨云南,路上去世。

  小儿子汤醴,积功官至左军都督同知,征讨五开,死在军中。

  汤鼎的儿子汤晟,汤晟的儿子汤文瑜,都遇早去世,未能继承爵位。

  英宗时,汤文瑜的儿子汤杰请求继承爵位,最终以历时四十多年没有承袭,就废除了爵位。

  汤杰没有儿子,以弟弟汤伦的儿子汤绍宗为后嗣。

  孝宗时登录功臣后人,授汤绍宗焉南京锦衣卫世指挥使。

  嘉靖十一年,封为灵璧侯,享受俸禄千石。

  传给儿子又传到孙子汤世隆,隆庆年问协守南京,兼领后府,改任提督漕运,历时四十多年,以功劳加太子太保,进升少保。

  去世,谧号僖敏。

  传爵位到明灭亡就断绝了。

  汤和曾孙汤胤绩,宇公让。

  是诸生,擅长作诗,自恃有才爱抒发意气。

  巡抚尚书周忱让他制作启事,即席写了敷万言。

  周忱向朝廷举荐他。

  少保于谦召来询问古今用兵谋略及战事,汤胤绩应对像回声一样迅捷。

  多次授官至锦衣千户。

  与中书舍人赵荣一起到沙漠中问讯英宗的情况,脱脱不花询问朝中事,他慷慨应答毫不屈节。

  景泰年间,由尚书胡淡举荐,汤胤绩署指挥食事。

  天顺年间,锦衣侦探搜集汤胤绩旧事报告皇帝,贬谪为平民。

  成化初年,恢复原官职。

  三年,提升为署都指挥余事,任延绥东路参将,分守孤山堡。

  孤山是最临近敌寇的交通要冲,汤胤绩奏请筑城聚粮,增兵戍守。

  还未批覆,敌兵就大量涌来。

  汤胤绩患病,勉强支撑病体上马,陷入敌人埋伏而死。

  事情传至朝廷,按例赐赠祭奠。

  沐英,字文英,定远人。

  少年丧父,跟从母亲躲避战乱,母亲又去世了。

  大祖与孝慈皇后怜悯他,抚养他作自己的儿子,随朱姓。

  十八岁,授任帐前都尉,守卫镇江。

  逐渐迁任指挥使,守卫广信。

  不久,跟从大军征讨福建,攻破分水关,夺取崇安,另外攻破闵溪十八寨,捕获冯谷保。

  这时纔受命恢复原姓。

  移兵镇守建宁,管辖邵武、延平、汀州三个卫。

  不久迁任大都督府愈事,进升同知。

  府中机要事务繁多,沐英年少聪明敏捷,办事决断,没有滞碍。

  皇后多次称赞他的才干,皇帝也器重他。

  洪武九年,皇上命他坐驿车到关、陕,抵达熙河,查问民间疾苦,事情有对百姓不利的,改正了再报告。

  第二年,充任征西副将军,跟从卫国公邓愈讨伐吐番,向西经营川、藏,炫耀兵威于昆仑。

  功大,封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西平侯,年享俸禄二千五百石,授予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券。

  后一年拜授征西将军,讨伐吐蕃,在土门峡击败吐蕃军。

  取道洮州,俘获洮州首领阿昌失纳,在东笼山筑城,击败并擒获酋长三副使瘘嗉子等,平定朵甘纳儿七站,扩展疆域数千里,俘获男女二万、各种牲畜二十多万,纔班师回朝,元国公脱火赤等屯兵和林,多次侵扰边境。

  洪武十三年,命沐英率领陕西兵士出塞,夺取亦集乃路。

  渡过黄河,翻过贺兰山,跋涉沙漠,七天到达其境内。

  分兵四路夜袭敌军,而自己率领骁勇骑兵冲击敌人主力。

  擒获脱火赤及知院爱足等,俘获其所有部众而归。

  第二年,又跟从大将军北征,从不同的道路出塞,夺取公主山长寨,攻克全宁四部,渡过胪朐河,捕获知院李宣,全部俘获其部众。

  不久拜授征南右副将军,与永昌侯蓝玉跟从将军傅友德攻取云南。

  元梁王派平章达里麻率兵十多万在曲靖抵抗。

  沐英乘雾急行到白石汪。

  雾散,雨军相望,达里麻大惊。

  傅友德打算渡江,沐英说:“我兵疲劳,怕被敌军所扼制。”于是率各军整肃阵营,好像要渡江的样子。

  而派奇兵从下游过江,到敌人阵地后面,在山谷间打出迷惑敌人的旗帜,每人吹一铜号角。

  元兵惊慌骚乱。

  沐英立即挥军渡江,用擅长泅水者领先,用长JJ砍杀敌军。

  敌军退却,部队全部过江。

  鏖战很长时间,又放出铁甲骑兵,于是大败敌军,生擒达里麻,死尸摆了十多里。

  长驱直入云南,梁王逃亡而死,右丞观音保献城投降,隶属各郡都被攻下。

  惟有大理倚仗点苍山、洱海,扼守龙首、龙尾二关。

  二关原为南诏修筑,土酋段世驻守那里。

  沐英亲自率兵抵达下关,派王弼由洱水束面急趋上关,胡海由石门抄小道渡河,攀援点苍山而上,树立旗帜。

  沐英渡河破关而入,山上的军队也飞驰而下,上下夹击,擒获段世,于是攻下大理。

  分兵收降未归附的各蛮族,设官职立卫所镇守它们。

  回师,与傅友德会师滇池,分道平定乌撒、东川、建昌、芒部各蛮族,设立乌撒、毕节二卫。

  土酋杨苴等又煽动各蛮族二十多万人围攻云南城。

  沐英飞驰救援,蛮族溃逃山谷中,分兵捕获消灭他们,斩首六万。

  第二年诏令傅友德及蓝玉班回朝,而留沐英镇守中。

  洪武十七年,曲靖亦佐酋长作乱,讨伐降服了他。

  于是平定普定、广南各蛮族,打通田州运粮道路。

  二十年,平定浪穹蛮族,奉韶从永宁至大理,六十里设立一座城堡,驻留军队屯田。

  第二年,百夷思伦发叛乱,诱使各蛮族入侵摩沙勒寨,沐英派都督宁正击破了他们。

  二十二年,思伦发又侵犯定边,部众号称三十万。

  沐英选骑兵三万飞驰救援,设置火炮强弩为三排。

  蛮族驱赶百头大象,大象披着镗甲背着架子,架子左右挟持大竹做成的筒,筒上装置着标枪,十分锐利。

  沐英兵分三路,都督冯诚率前军,宁正率左军,都指挥同知汤昭率右军。

  要开战时,下令说:“今日之战,有进无退。”于是乘风大喊,火炮强弩一起发射,象全都往回逃跑。

  昔刺亦,是敌军勇猛的将领,拼死战斗,左军稍微退却。

  沐英登高望见,取下佩)9,命左右斩左路统帅的首级来。

  左路统帅见一个人握)9飞驰而下,害怕了,奋力高呼突入敌阵0大军压过去,斩首四万多人,生擒三十七头象,其余的象全都死了。

  敌军首领各中一百多箭,伏在象背上死去。

  思伦发逃走,各蛮族震惊慑服,麓川纔不再有祸害。

  不久,会合颖国公傅友德讨伐平定束川蛮族,又平定越州酋长阿资及广西阿赤部族。

  这年冬天,入朝,在奉天殿赐宴,赏赐黄金二百两、白银五千两、钞币五百锭、彩帛百匹,让他返回。

  上殿辞行,皇帝亲自抚摸着他说:“使我高枕无南顾之忧的,是你沐英。”返回镇守之地,又在景束击败百夷。

  思伦发乞求投降,进贡土产。

  阿资又叛乱,沐英击败降服他。

  至此,云南全都平定。

  派使者以兵威告谕降服各番族,番族中有靠多重翻译入京进贡的。

  二十五年六月,得知皇太子去世,沐英哭得极其哀伤。

  当初,高皇后驾崩时,沐英哭得呕血。

  至此感染疾病,死于镇守之地,时年四十八岁。

  军民在里巷聚哭,远方的夷族都为之流泪。

  归葬于京城,追封为黔宁王,谧号昭靖,陪祭于太庙。

  沐英沉稳刚毅寡于言笑,喜好贤才礼遇士人,安抚士卒有恩德,未曾妄加杀戮。

  镇守滇时,百业俱兴,选拔官吏,督促农桑,每年比较屯田增减作出赏罚,开垦田地达一百多万亩。

  滇池狭窄,疏浚并拓宽它,没有再发水灾。

  沟通食盐贸易以招徕商旅,分别各方物品以确定贡税,根据民众人数以平均劳役。

  简化礼节放宽条目,人民因此便利安宁。

  平常读书手不释卷,闲暇就邀请众儒生讲说经史。

  太祖当初兴起时,多次抚养外姓小孩焉儿子,攻下郡县城邑,就派他们出守,多达二十余人,惟沐英在西南功勋最大。

  儿子沐春、沐晟、沐昂都镇守云南。

  沐昕为驸马都尉,娶成祖女儿常宁公主为妻。

  沐春,字景春,文韬武略有他父亲的风范。

  十七岁,跟从沐英征讨西番,又跟从征讨云南,跟从平定江西贼寇,都作先锋。

  累积功劳授任后军都督府余事。

  群臣请皇上先试用,皇帝说:“这孩子,是我家人,勿需试用。”就授任实职。

  曾命他审查烈山囚犯,又命到蔚州审讯叛党,所释放的各有数百人。

  沐英去世,命沐春继承爵位,镇守云南。

  洪武二十六年,维摩十一寨频乱,派瞿能讨伐平定它。

  第二年,平定越隽蛮,设立澜沧卫。

  逭年冬,阿资又叛乱,与何福讨伐阿资。

  沐春说:“此贼多年逃避诛罚,凭与各土族酋长有姻亲关系,辗转逃亡藏匿。

  现在征发各酋长都从军,牵制他们,并多设立营堡,控制他们的出入,投降是必定的。”于是急趋越州,分道迫近城池,在路旁埋伏精兵,用羸弱士卒引诱贼兵,然后挥军攻击,大败贼兵。

  阿资逃进山谷中,沐春暗中结交附近的土官,刺探到他所在的位置,建立营垒断绝他运粮的道路。

  贼兵困窘得很。

  不久,出其不意直捣其老巢,于是擒获阿资,并诛杀同伙二百四十人。

  越州于是平定。

  广南酋长侬贞佑纠集同伙蛮族抗拒官军,击破擒获他,俘获斩首数以千计。

  宁远酋长刀拜烂依仗交陛不顺从命令,派何福征讨降服了他。

  洪武三十年,麓川宣慰使思伦发被其下属刀干孟驱逐,来投奔沐春。

  沐春带他一起上朝,受领皇上方略大计,于是拜授沐春为征虏前将军,率何福、徐凯征讨刀干孟。

  先用兵送思伦发到金齿,命令刀干孟来迎接。

  刀干孟未理会。

  沐春就选兵卒五千,命何福与瞿能率领,翻越高良公山,直捣南甸,大破贼兵,斩杀其头领刀名孟。

  回军攻击景罕寨。

  贼兵凭借高处坚守,官军粮草将尽,何福告急。

  沐春率五百骑兵救援何福,夜渡怒江,晨抵寨前,下令骑兵驰骋,扬尘蔽天。

  贼兵大惊溃逃。

  乘胜攻击崆峒寨,也溃逃。

  先后投降七万人。

  将士要杀他们,沐春不同意。

  刀干孟乞求投降,皇帝不许可,命沐春总领滇、黔、蜀兵攻打他。

  未及发兵沐春就去世了,时年三十大岁。

  谧号惠襄。

  沐春在镇守地七年,大兴屯田事业,开辟田地三十多万亩,挖掘铁池河,灌溉宜良干涸农田敷万亩,人民恢复生产的有五千多户,这些人为他设立祠庙祭祀他。

  沐春没有儿子,弟弟沐晟继承爵位。

  沐晟,字景茂,年少稳重,寡于言笑,喜好读书。

  太祖喜爱他。

  曾任后军左都督。

  建文元年继承侯位。

  到镇守地赴任时,何福已击破并擒获刀干孟,使恩伦发回寨复位。

  不久,思伦发死去,各蛮族分割占据他的地盘,沐晟征讨平定了他们。

  在这一地区设置三府二州五长官司,又在怒江西设置屯卫千户所戍守那地方,麓川于是平定。

  当初,岷王封在云南,违犯法律,被建文帝囚禁。

  成祖即位,让他回归藩国,他更加骄横恣肆。

  沐晟稍微约束他。

  岷王发怒,诬陷沐晟。

  皇帝因岷王的缘故降诏训诫沐晟,赐信给岷王,称赞他父亲的功绩,而不责罚他的过失。

  丞乐三年,八百大甸侵犯边境,阻遏进贡使节,沐晟会合车里、木邦讨伐平定他。

  第二年,大规模发兵讨伐交肚,拜授沐晟征夷左副将军,与大将军张辅分道而自云南进入交陛。

  于是由蒙自经野蒲砍伐树木打通道路,夺取猛烈、棚华等关隘。

  带着船夜出洮水,渡富良江,与张辅会师。

  共同攻破多邦城,捣毁其东西二都,扫荡各个敌巢,擒获伪王黎季牦,此事记载在《张辅传》中。

  论功封焉黔国公,年禄三干石,授予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券。

  童趾简定又叛乱,命沐晟佩征夷将军印讨伐他,战于生厥江,打了败仗。

  张辅又一次率军队共同讨伐,擒获筒定送往京城。

  张辅返回,沐晟留下来抓捕陈季扩,连续攻击未能攻下。

  张辅再次出马率军队会合沐晟,穷追到占城,俘获陈季扩,纔班师回朝,沐晟也受上赏。

  永乐十七年,富州蛮族叛乱,沐晟带兵迫近它,未进攻,派人劝导,最终平定了叛乱的地方。

  仁宗继位,加封沐晟为太傅,铸造征南将军印赐给他。

  沐氏继承爵位镇守云南的,就授予印,成为惯例。

  宣德元年,交队黎利势力猖獗,诏令沐晟会合安远侯柳升进军讨伐。

  柳升战败而死,沐晟也退兵。

  群臣交相弹劾沐晟,皇帝把这些奏章封起来交给沐晟看。

  正统三年,麓川思任发反叛。

  沐晟抵达金齿,与弟弟沐昂及都督方政会师。

  方政为前锋,攻破贼兵沿江各寨,大军追逐逃敌至高黎共山下,又两次击破它。

  第二年又攻破敌军旧寨。

  方政中埋伏战死,官军溃败。

  沐晟带兵返回,惭愧恐惧而发病,行至楚雄去世。

  赠封定远王,谧号忠敬。

  沐晟继承父兄功业,用兵不是他的特长,征战多次失利。

  朝廷因为他地处最为偏速,并且世代为将,宽容了他。

  而滇人慑于沐晟父子的威信,如对朝廷一般庄重事奉他。

  片纸传下,士族酋长都以庄重的礼仪出城相迎,洗手后纔开启,说:“这是令旨。”沐晟久居边镇,置办田园三百六十处,资财充实,善于侍奉朝中权贵,赠送贿赂不断,因此蠃得朝廷内外官员的称赞。

  沐晟有个儿子沐斌,字文辉,幼年继承公爵,居住京城,而用沐昂代他镇守。

  沐昂,字景高,初为府军左卫指挥愈事。

  成祖要派沐晟征讨南方,就提升沐昂为都指挥同知,领云南都司,连升至右都督。

  正统四年,佩将军印,征讨麓川,抵达金齿。

  畏惧贼兵强盛,很长时间停止不前二参将张荣先行至芒部被击败,沐昂不救援,带兵返回,降贬官职二级。

  不久,思任发入侵,沐昂击退他,又拘捕斩首师宗反叛的人。

  正统六年,兵部尚书王骥、定西伯蒋贵率大军讨伐恩任发,沐昂主管粮饷运输。

  贼兵被击破,恢复沐昂职位,命指挥军队拘捕思任发,未能抓获。

  十年,沐昂去世。

  赠封定边伯,谧号武襄。

  沐斌刚到镇守地,恰逢缅甸抓获思任发送往京城,思任发的儿子思机发来袭击,沐斌击退了他。

  思机发又据守孟养。

  正统十三年,又大规模发兵,派王骥等讨伐思机发,而沐斌担任后拒,督运粮饷使军需不缺乏。

  沐斌去世,赠封太傅,谧号荣康。

  沐斌之子沐琮年幼,景泰初年,命沐昂的孙子沐璘以都督同知的身份代他镇守。

  沐璘字廷章,素来儒雅,滇人轻视他,不久号令严肃不可冒犯,天顺初年去世。

  沐琮还年幼,提升沐璘的弟弟锦衣副千户沐瓒为都督同知,前往代任。

  居位七年,先后讨伐平定沾禄各寨及土官中相互交战的人,降服思卜发,勒令他退还从其它各蛮部抢占的土地。

  沐瓒功劳多,但贪污纳贿严重。

  成化三年春天,沐琮纔到镇守地,用沐瓒做副总兵,移兵镇守金齿。

  沐琮字廷芳,通晓经害义理,擅长诗词文章,属下夷族馊赠财物从不接受。

  寻甸酋长杀死其兄之子,恳求做守臣,沐琮拘捕并诛杀他。

  广西土官肆虐,土官手下的百姓发生叛乱,沐琮奏请改设流官,不用土官,百姓大为安宁。

  沐琮依次讨伐平定马龙、丽江、剑川、顺宁、罗雄各反叛蛮族,捕擒桥甸、南窝反叛者0沐琮去世,赠封太师,谧号武僖。

  沐琮没有儿子,用沐瓒之孙沐昆继承官爵。

  沐昆字符中,起初继承锦衣指挥愈事之职。

  沐琮抚养他为子,朝廷讨论认为沐昆是西平侯的远代子孙应当继承侯位,而守臣对此有争议,称滇人知道黔国公,不知道西平侯,让他做侯恐怕被轻视。

  孝宗认为是这样,诏令继承公位,佩印依然如故。

  弘治十二年,平定龟山、竹箐各蛮族,又平定普安叛贼,又增加每年俸禄。

  正德二年,师宗人阿本作乱。

  沐昆与都御史昊文度兵分三路进军。

  一路出师宗,一路出罗雄,一路出弥勒,而另派一军埋伏在盘江,截堵贼巢,于是大破敌军。

  弘治七年,安南长官司那代争袭位,杀死土官。

  沐昆又与都御史顾源讨伐擒获他,再加封太子太傅。

  沐昆当初爱好文学,自负得很,其后串通贿赂亲近帝王的权臣,所求无所不得。

  渐渐骄横,欺凌三司,让从小门进入。

  众言官弹劾他的,动辄得罪离去。

  沐昆去世,赠封太师,谧号庄襄。

  沐昆之子沐绍勋继承爵位。

  寻甸土司的属官土舍安铨反叛,都御史傅习讨伐他,军队溃败。

  武定土司的属官土舍凤朝文也反叛,与安铨联合出兵攻打云南,局势非常混乱。

  世宗派尚书伍文定率大军征讨他们。

  未到,而沐绍勋带领部众率先进军,通告土官子弟应该承袭官位的,先授予冠带,击破叛贼后将焉他们奏请。

  众人大多奋战,贼兵大败。

  凤朝文渡过普渡河逃跑,官军在束川追上并杀了他。

  安铨返回寻甸,在山上设置数十座营寨。

  官军一一攻破,在芒部擒获安铨。

  先后擒获叛贼党徒一千余人,俘获斩首不计其数。

  当暗是嘉靖七年。

  捷报传到朝廷,加封太子太傅,增加每年俸禄。

  而此时老挝、木邦、孟养、缅甸、孟密互相仇杀,师宗、纳楼、思陀、八寨都发生动乱,很久不能释解矛盾纠葛。

  沐绍勋派使者周游各蛮族,用武定、寻甸的事晓谕讽劝他们,各蛮族都畏惧而屈服,愿意归还相互问侵占的土地,而木邦、孟养都进贡土产谢罪。

  耋南全部平定。

  沐绍勋有勇有谋,用兵就胜。

  沐绍勋去世,赠封太师,谧号敏靖。

  沐绍勋之子沐朝辅继位。

  都御史刘渠索贿,沐朝辅给他,于是上奏章说:“臣家世代守卫这块土地,上下相承。

  如今有司纷繁更改典制,有关臣职守的事,一律不能参与知情,接见不遵循原定条例。

  臣疏远孤危,行动受到牵制,无法弹压蛮族。

  请告诫众臣,都应和原来一样。”降诏同意他的请求。

  给事中万虞恺弹劾沐朝辅,并论刘渠的罪。

  下诏罢免刘渠而命沐朝辅如原来一样管事。

  沐朝辅去世,赠封太保,谧号恭僖。

  沐朝辅两个儿子沐融、沐巩都年幼。

  下诏依照沭琮、沐璘的旧例,命沐融继承公位,给予一半的俸禄,而授任沐朝辅的弟弟沐朝弼为都督愈事,佩印代焉镇守。

  过了三年,沐融去世,沐巩应继承,沐朝弼心里忌妒他,于是沐朝弼的嫡母李氏请求护送沐巩住到京城,等他长大后再返回镇守地。

  批奏同意。

  沐巩役到京城就死了,沐朝弼于是得以继承爵位。

  嘉靖三十年,元江土司的属官土舍那鉴反叛。

  诏令沐朝弼与都御史石简讨伐他,兵分五路迫近敲城。

  城就要攻下,因瘴病流行带兵返回。

  下韶罢免石简,将要再次出师。

  那鉴恐惧,服毒而死,纔作罢。

  嘉靖四十四年,计伐擒获反叛蛮族阿方李向阳。

  隆庆初年,平定武定反叛酋长凤继祖,击破贼巢三十多个。

  沐朝弼素来骄横,侍奉母亲嫂子不依礼仪,抢夺兄长田宅,藏匿罪人蒋旭等,用调兵火符派人到京城刺探。

  于是罢免沐朝弼,让其子沐昌祚继承,给予一半俸禄。

  沐朝弼不服气,更加放纵。

  到南京安葬嫡母,都御史奏请留下他。

  下诏同意他返回滇,但不得干预滇中事务。

  沐朝弼愤怒,想杀沐昌祚。

  巡抚、按察使交相奏章陈说他的罪状,并揭发他杀人、私通番族等不法之事,于是逮捕沐朝弼拘押在关钦犯的监狱,判处死罪。

  援引有功免死的条例,禁锢他在南京,去世。

  沐昌祚起初以都督愈事总兵官的身份镇守,过了很久继承公爵。

  万历元年,姚安蛮族罗思等反叛,杀死郡守。

  沐昌祚与都御史邹应龙征发土族、汉人兵力讨伐他,攻破向宁、鲜摩等十多寨,摧毁他们出老窝,全部俘获罗思等人。

  万历十一年,陇川贼寇岳凤反叛,归附缅甸,带兵侵犯附近土司。

  沐昌祚驻守洱海,指挥副将邓子龙、刘艇等斩木邦反叛酋长罕虔,因暑天瘴气流行而退兵。

  第二年,又进攻罕虔老巢,三路并进,擒获其酋长罕招等,又在猛脸击破缅兵。

  岳凤投降。

  论功加太子太保,享受原来的俸禄。

  又依次平定罗雄各叛乱蛮族,再赐给银币。

  缅兵攻打猛广,沐昌祚会集军队驻守永昌,筑建营垒。

  缅人逃跑,追击到那莫江,因瘴病流行而返。

  万历二十一年,缅人又入侵,沐昌祚驱逐他们。

  连战皆胜,于是到达缅,恰逢群蛮内乱纔返回。

  沐氏在滇长久,威望权力日益隆盛,尊贵庄重比得上亲王。

  沐昌祚出行,食事杨寅秋不避让道路,沐昌祚鞭笞他的车夫。

  杨寅秋投诉到朝廷,下诏严词斥责。

  不久,因病,命他的儿子沐敬代为镇守。

  武定土族酋长阿克叛乱,攻打省城,挟持府印离去。

  沐敬因此被逮捕下狱,沐昌祚重新掌理镇守事。

  沐昌祚去世,其孙沐启元继承爵位。

  沐启元去世,其子沐天波继承爵位。

  遇了十多年,土司沙定洲作乱,沐天波逃奔永昌。

  叛平定,又回到滇。

  永明王朱由榔入滇,沐天波所任职务和过去一样。

  不久,跟从永明王奔逃缅甸。

  缅人想劫持他,不屈而死。

  当初,沙定洲之乱,沐天波母亲陈氏、妻子焦氏自焚而死。

  后来沐天波逃奔缅,小妾夏氏来不及跟从,自缢而死。

  遇了几十日纔收殓埋葬,肢体没有腐烂,人们认为这是贞节道义感动上天的结果。

  赞曰:明开国众将,以六王为首。

  并非只是功业伟茂,也因为他们的忠诚能够与君主的知遇相契合。

  亲近没有人比得上岐阳王,故旧没有人比得上束瓯王,而宁河王、黔宁王都在英年担当皇帝心腹的重任。

  尽力劳苦征战,纯正勤奋专一,王侯旗帜辉耀,实在是当之无愧。

  岐阳王崇尚诗书讲说义礼,以儒雅受到重视,束瓯王请求辞职返回故乡,以明智自我保全,都卓越无人能及。

  惟独黔宁王威震边远荒僻之地,剖符封爵,世代相传,功名与明相始终。

  而宁诃王鞠躬尽瘁,奔走效力,功高命短,子孙也少有突出地位。

  评论者说众王留下的德泽,盛衰有不同,然而中山王后人出了徐增寿,与岐阳王后人出了李景隆,追溯先人功业,不能说没有遗憾。

  荣耀和宠遇不一样,又怎么看得出他们是有幸还是不幸呢!

小说天堂wWw。xiaoshuotxt。net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张廷玉作品集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