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古典文学名著 > 《刘伯温兵法》在线阅读 > 正文 卷十 忘战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刘伯温兵法》 作者:刘基

卷十 忘战

  【原文】

  凡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圣人之深戒也。天下无事,不可废武;虑有弗周,无以捍御。必须内修文德,外严武备,怀柔远人,戒不虞也。四时讲武之礼,所以示国不忘战;不忘战者,教民不离习兵也。法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唐玄宗①时,承平日久,毁戈牧马,罢将体兵,国不知备,民不知战。及安史之乱,仓卒变生,生于不图,文士不足以为将,市人不足以为战。而神器几危,旧物失守。吁,战其可忘乎哉!

  【注释】

  ①唐玄宗:即李隆基。唐朝皇帝,712~756 年在位。一称唐明皇。天宝十四年(755 年),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起兵反唐,爆发安史之乱。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肃宗)即位,他被尊为太上皇。

  【译文】

  居安不可忘记危难,治世不能忘记战乱,这是圣人的深刻告诫。天下无事的时候,不能废弃武备,如果考虑不周全,遇事就不能抵御。所以,必须内修文德,外严武备,要用仁德教育四方,武备也不能松懈。一年四季要讲习武备,是为了表示国家没有忘记战争;不忘记战争,是为了教育百姓不丢掉习武的习惯。兵法说:天下虽然安宁,忘记战争是十分危险的。

  唐玄宗时,天下安定时间久了,刀枪损坏,放牧战马;罢免武将,不用军队;国家不知武备,百姓不懂战争。等到安史之乱时,由于事变突然暴发,文官不会为将带兵,百姓不会临阵作战,以致社稷几乎灭亡,政权几乎断送。由此看来,能够忘记武备吗?

  【简析】

  “忘战者危”这是无数先贤一再告诫人们的话。

  《司马法•仁本第一》中就明确指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将苑•戒备》讲得就更加生动了。书中说:“若乃居安而不思危,寇至而不知惧,此谓燕巢于幕,鱼游于鼎,亡不俟夕矣。”意思是说:“至于居安而不恩危,敌人来犯却不知恐惧,这好比燕子筑巢于帐篷,鱼儿游泳于鼎锅,灭亡的命运就会近在旦夕了。”

  正因如此,历代的明君,总是谆谆告戒自己的子孙们,要居安思危。明太祖朱元璋在《明太祖实录》中曾苦口婆心地说:“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和平安定时不忘记战争危险,太平治世时不忘记祸乱。祸乱发生是不可测度的,事先不加戒备,不加筹划,用什么来保卫国家?因此,明君皆十分重视国家的武备;兴修城廓,建立要塞,严格治军以守卫国家;规划精细严密,训练军队得法,于是可以阻遏来犯强敌,亿万人民得到安宁,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措施。否则,沉溺于安逸生活,忘记了保卫国家的大事,一旦祸乱突然暴发,用什么来抵挡呢?”

  人类历史的发展证明,“居安思危”不仅是弱小民族和国家,在面临战争直接威胁的时候需要高度重视,即使是强大的国家,在一时看不到战争威胁的时候,也需要高度重视。众所周知,二次大战前,苏联、法国等国家,在当时均属强国之列,但由于对法西斯德国缺少应有的警惕,从而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灾难。美国当时也丧失了对战争问题的应有警惕,其军事当局只看到日本与苏联之间存在着战争危险,而对情报机关破译的日本在太平洋地区有侵略意图,包括偷袭珍珠港意图之类的情报未予重视。抱着和平幻想的许多美国人,他们主观上不愿打仗,就以为别人也下会打自己,这样就招致了珍珠港之败。

  上述事实告诉人们,作为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的领导者,随时都应保持适度的危机感,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现代企业处于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一时的成功绝对不能保证永远的成功,不能永远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忘记了激烈的竞争环境,满足现状,骄傲自满,不求进取,往往是企业衰败之源。

Txt小说-天堂WWw。xiaoshuotxt.neT

上一章 返回列表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刘基作品集
刘伯温兵法百战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