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老残游记》,清末中篇小说,是刘鹗 (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的代表作,流传甚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一个世纪以来,《老残游记》印行的各种中文版本有186种之多,此外又被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日文、捷克文、匈牙利文、朝鲜文等8种文字。中外各国欣赏和研究者对这部体现了作者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美学理想和深妙哲理意味,并在艺术上又有创新的近代小说表现了巨大的热情,在全球范围内能够引起如此强烈反响的中国近代小说,《老残游记》独占鳌头。《老残游记》应是继《红楼梦》之后又一部上乘的“文化小说”,而且是一部古往今来诞生于中华民族、在全世界范围上具有超一流精神、文化、文学和艺术境界的巅峰之作。
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独具慧眼地指出清官的昏庸常常比贪官更甚。同时,小说在民族传统文化精华提炼、生活哲学及艺术、女性审美和平等、人物心理及音乐景物描写等多方面皆达到了极其高超的境界。
清末刘鹗创作的《老残游记》,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内容丰富,意蕴深邃,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内外影响巨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
《老残游记》的艺术品位甚高,留下蜕旧变新的明显印记。首先是叙事模式的转变,由说书人叙事转为作家叙事。小说具有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作家的创作个性和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弘扬。小说视角也由传统的全知叙事转为第三人称限制叙事。其次是心理分析手法的运用。《二集》中写斗姥宫姑子逸云讲述她与任三爷热恋的长篇自白,就是一种大胆尝试。作家的笔锋触及人的潜意识中最隐秘的心弦震颤,将一个青春少女对于情欲、物欲的强烈渴求和盘托出,颇有现代心理分析的意味。而《老残游记》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体现了中国小说由叙事型向描写型的转变。掺入诗和散文的笔法,开拓审美空间,其文笔之清丽潇洒,意境之深邃高远,都达到很高境界。白描自然景色,尤见艺术功力。如写大明湖秋色,于梵宇僧楼、苍松翠柏间点染一株半株浓艳的丹枫,顿觉秋意盎然。写黄河冰封棱怒,则苍莽遒劲。书中关于音乐的两段描写:明湖居白妞说书,精彩绝伦,妙譬连珠,极形清音浏亮,悠扬云表之妙。第十回“骊龙双珠光照琴瑟,犀牛一角声叶箜篌”,则天机清妙,不同凡响,毋宁说是作家在倾诉心声。
世人可以看到,即使在这幅刘鹗信手绘出的、风雨飘摇民不聊生的晚清历史画卷上,天才大手笔仍然可以长歌当哭,让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春风化雨、无处不在、随遇而安,出污泥而不染,化腐朽为神奇。鲜明精彩的民族文化元素,经刘鹗这位中国顶级国学家、收藏家、鉴赏家的天才挥洒,无不呈现着中国文化的灿烂,无不折射出东方文明的睿智,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不似西方,胜似西方,至少应该是18世纪末至现代的全世界范围内,人类精神文明所能达到的最上乘境界之一。
举例来说,玙姑行云流水般的议论娓娓道来,轻而易举地弘扬了儒家文化精华中“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发乎情,止乎礼”、及“和而不同”三大精义。用民乐演奏巧妙阐释的“和而不同”理念,更是中华文化最高层次精华,甚至点化了整个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方向:如果西方世界可以早点领会这个精义,不知会化解多少历史上不同文明、宗教和种族间的对抗与战争。要知道,直到1993年,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才以其《文明的冲突》震动西方世界,提出了“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的相似理念,这比孔子晚了两千多年,比玙姑和刘鹗也晚了整整90年。在这个意义上讲,面对玙姑发出“今日幸见姑娘,如对名师”肺腑之言的,又何止于那个名叫申子平的中国文人?
可以仿照周汝昌先生在《红楼梦与中国文化》的“卷头总论”中定义《红楼梦》的句式,来向全世界推介一下《老残游记》:如果你想要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特色,最好的——既最有趣味又最为便捷的办法,就是去读《老残游记》。
www.xstt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