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古典文学名著 > 《纳兰词全编笺注》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3章 ·卷 一 (9)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纳兰词全编笺注》 作者:纳兰性德

第13章 ·卷 一 (9)

  对步韵诗词的态度其实反映着诗词在审美追求与社会功能之间的纠结。元好问《论诗绝句》第二十一便旗帜鲜明地站在审美立场上对此表过态:“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只是话虽如此,道理虽也易晓,诗词在交际上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却随着时代的演进而日渐显著了,完全忽视之显然也不现实。而且步韵诗词很有逞才较技的意义,这应该也是知识分子们难以抗拒的一点吧。

  所以性德本人也未能免俗,只是步韵诗词极少罢了,这首《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便也算弥足珍贵。王士祯的原词作于康熙元年,共有三首,为性德步韵的是第一首:“北郭青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 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上片写在红桥所见的扬州景物,下片咏怀古迹,慨叹隋炀帝荒淫无道的一段史事。

  王士祯《红桥游记》载“援笔成小词二章”的经过: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而北,破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榭溪塘,幽窈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挈小舟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然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矶诸子偶然漾舟,酒阑兴极,援笔成小词二章,诸子倚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亦属和。暖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千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也。

  顺治十七年,王士祯赴任扬州,“日了公事,夜接词人”,兴起填词之盛况,红桥唱和便是其中极著名的一件事情。《词苑丛谈》卷九载,红桥在平山堂法海寺之侧,王士祯日日与诸名士于此游宴,间或小有唱酬,江南江北颇为流传,于是经过扬州的人多会游访红桥。性德此词,便有追慕前贤胜迹之意。

  至于怀古,性德曾在《渌水亭杂识》里提出了咏史诗的一个创作理念:咏史诗不能搞议论,因为一有议论就不再成其为诗词,而变成史评了。这首《浣溪沙》正很好地体现着这个创作理念。

  【笺注】

  ①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红桥,在扬州城西,诗人多吟咏,如性德好友朱彝尊《菩萨蛮》有“通波亭带红桥路,天涯倦旅愁延伫”,以及《长相思·红桥寻歌者沈西》、《徵招·红桥书所见》等。顾衡《临江仙·邗沟泛舟自红桥至蜀冈》描写其地风光:“绕郭芳堤摇碧柳,红桥画阁临流。满湖箫管日悠悠。约来女伴,都上木兰舟。 谁道江南山色好,不如此地淹留。三分明月是扬州。玉钩斜处,指点蜀冈头。”

  王阮亭,王士祯,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于顺治十七年至康熙三年任扬州推官。王士祯文名极盛,袁枚把王士祯和桐城派宗主方苞并称,常州词派的大将谭献更誉王士祯为清代第一诗人。王士祯于文学倡“神韵”说,主盟诗坛多年。

  王士祯“神韵”之说在康熙年间影响极大,故略述之。王士祯之论上承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后者论述“盛唐诸公,惟在兴趣”,并用了一套禅宗的说法作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王士祯所标举的“神韵”便由此滥觞而来,所谓神韵,通俗来讲就是朦胧美,即诗歌要含蓄,要做到意在言外,意义指向不明确但要耐人琢磨,亦即诗歌要营造一个丰富的歧义空间。

  王士祯举了两个例子来解释《沧浪诗话》里“羚羊挂角”那段议论,第一例是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这首诗题下有个小注:“此地即谢尚闻袁宠咏史处”,是说自己怀的这段古是晋朝时在此地发生的一则佳话:袁宏在年轻的时候很穷,以运租为业,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秋夜乘月微服泛江,偶然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诵诗,一下子被吸引住了,随后派人去问,知道这是袁宏在吟咏自己的咏史诗,为之激赏,便邀袁宏到自己的船上,聊了一整夜,袁宏由此声名大噪,后来成为一代文宗。

  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李白到了牛渚,想起先贤佳话,感而赋诗。这首诗其实并不朦胧,意思明确得很:“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是说又是一个有月色的秋夜,但谢尚还能再有吗?一个“空”字点明了自己的心态,接下来“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意即我也有袁宏之才,如今也到了袁宏改变命运的地点,但有谁来了解我、提拔我呢?想到这里,顿生寞落,于是“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明天还是离开这个地方吧。

  王士祯举的第二个例子是孟浩然的《晚泊浔阳望庐山》: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前四句说自己一路扬帆,走了几千里也没遇到名山,直到泊在浔阳才见到了传说中的香炉峰。后四句说:想起自己曾读过东晋高僧慧远的生平,他就安身在这一带的东林精舍里钻研佛法,现在我离东林精舍这么近了,但慧远前辈早已作古,只有那寺院中的钟声还在日暮时分飘荡。

  王士祯举了这两首诗作例子,说明《沧浪诗话》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是怎么回事,同时还说明了司空图《诗品》所谓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实则这两首诗的意思都相当明确,要说朦胧、含蓄,有余味,不着痕迹,其实主要体现在结尾:一个是“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一个是“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简单讲来,就是以景结情的手法。

  王士祯按照自己的诗歌主张编选过多部诗集,著名的有一部《唐贤三昧集》,“三昧”是佛家语,仍然是以禅说诗的路子。该书序言一开篇就引述了严羽“盛唐诸公,惟在兴趣”那段话,还引了司空图的“妙在酸咸之外”,说自己读开元、天宝时期的诗歌,对两位诗论前辈的名言别有会心之处,于是编了这个唐诗选本,取王维以下四十二家诗,却不选李杜。钱锺书《谈艺录》说严羽独以神韵标榜李杜,王士祯编选《唐贤三昧集》却弃李杜而仅知王维、韦应物,尽失严羽原意。但钱锺书此说实误,因为《唐贤三昧集》自序里说过不选李杜是“仿王介甫百家例也”——王安石编过一部《唐百家诗选》,不收李杜之类的大名家,为的是开拓读者的视野。(不收李杜并非特例,元好问编过一部很有名的选本《唐诗鼓吹》,也没收李杜的诗。)

  选择即判断,判断即主观。当时有人向王士祯请教《沧浪诗话》“羚羊挂角”云云到底是什么意思,王士祯说:去看我编的《唐贤三昧集》就明白了。(按,《唐贤三昧集》只作选编,不作注释和评论。)但即便把这书看完了,也还有一个问题难以解释:王士祯这个“神韵”的说法用于抒情诗倒也合适,却怎么解释叙事性和议论性的诗歌呢?

  当时也有人问过这个问题,王士祯的回答是:叙事和议论的诗另成一体,所以诗歌分为两种,写田园丘壑的应该去学陶渊明、韦应物,写铺叙感慨就该去学杜甫《北征》那样的作品。

  ②汴水:汴河,大运河的一段,连接黄河与泗水、淮河,为隋炀帝所开凿,在北宋年间成为首都开封最重要的粮食供应渠道。及至南宋,宋高宗为了防止金兵从水路南下,下诏毁坏境内的汴水水道,南北水运自此断绝。今天只在泗县仍可找到一段汴水断渠,而在开封一带,汴水或已成为市中心的街道,或已成为国道的基址。

  ③水调:曲调名,相传为隋炀帝开凿汴河时所创。

  ④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长堤,隋堤。隋炀帝大业元年,开凿通济渠,在渠旁修建御道,御道两旁种植杨柳,后人谓之隋堤。绿杨,即御道两旁的杨柳。《开河记》载,隋炀帝乘龙舟沿淮水下扬州,强征吴越一带十五六岁的民间少女五百人在运河两岸为龙舟拉纤,谓之殿脚女。每船用彩缆十条,每条彩缆由十名殿脚女和十只小羊来拉。而据颜师古《大业拾遗记》,隋炀帝的龙舟锦帆彩缆,穷极侈靡,更为每一条龙舟挑选一千名美丽的长白女子,让她们来划动雕板镂金的船桨,号为殿脚女。锦帆过处,香闻十里。

  ⑤玉钩斜路近迷楼:玉钩斜,传说拉纤少女的埋葬之地。《饮水词笺校》注为“在扬州西,传说为隋炀帝葬宫女之处”,不确。若是“葬宫女之处”,则与上文“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缺乏必要的关联。

  传说在隋炀帝下扬州时,拉纤的少女死亡枕藉,在船队到了扬州之后,把尸体都葬在了附近的一处坡地上。因为这里是一处斜坡,从此便被称为“宫人斜”。这个名称勉强也算对死难者的一种追认了,因为严格来说,她们还称不上宫人。

  到了唐代,李夷简镇守扬州,在这里观赏如钩新月,便修了一座玉钩亭,皇甫湜为此还写了一篇《玉钩亭记》,此后宫人斜便改称玉钩斜,名声越来越大,为之吟咏的名家也越来越多。

  玉钩斜这个地方现在还在,在扬州的蜀冈西峰,现在是蜀冈西峰生态公园,但它并不是一个旅游景点,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土丘。当地人说这个土丘就是玉钩斜,专家也很难确定,只能说大致应该是在这个地方。这里有一座新修的玉钩亭,据说是在古代遗址上重建的。

  迷楼,隋炀帝在扬州西北郊营建的宫室。据《南部烟花记》,为了修建迷楼,隋炀帝征发了几万民工,耗费多年才告建成。隋炀帝游览之时,见宫室建筑回环往复,便对左右说:“就算神仙来到这里也会迷路的。”故而名之为迷楼。

  风流子 秋郊即事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①。记玉勒青丝②,落花时节,曾逢拾翠③,忽忆吹箫。今来是、烧痕④残碧尽,霜影乱红凋。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雕⑤飞处,天惨⑥云高。 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自与东君⑦作别,刬地⑧无聊。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⑨,沽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⑩。

  【说明】

  行猎词,属早期作品。

  【笺注】

  ①骚骚:大风之声。张衡《思玄赋》有“寒风凄其永至兮,拂穹岫之骚骚”。

  ②玉勒青丝:马勒及缰绳,此处代指骑马游春。

  ③拾翠:拾取翠鸟的羽毛当做首饰,后多代指女子游春,这里代指游春的女子。

  ④烧痕:火烧过平原后留下的痕迹。

  ⑤皂雕:黑色的雕,大型猛禽。

  ⑥天惨:天色惨淡。

  ⑦东君:司掌春天的神仙。

  ⑧刬(chǎn)地:只是,依旧。

  ⑨短衣射虎:化自杜甫《曲江》“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听说所居之郡有虎,亲往射杀之。严绳孙《百字令·题震修小照,次韵》有“短衣射虎,怜渠未是侯骨”。

  ⑩倚马挥毫:典出《世说新语·文学》,袁虎跟随桓温北伐,因事受到了处分,被免了官。正巧桓温急需一篇檄文,便叫来袁虎,命他倚靠在战马旁边草拟。袁虎手不辍笔,很迅速地就写完了七张纸,写得很好。当时东亭侯王珣正在旁边,非常叹服袁虎的文才。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①。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②。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③,药成碧海难奔④。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⑤。

  【说明】

  本词或为一段无望的爱情而作,或为悼亡而作。

  【笺注】

  ①一生一代一双人:化自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非赠道士李荣》“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

  ②相思相望不相亲:化自王勃《寒夜怀友杂体》“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白居易《三年别》“悠悠一别已三年,相望相思明月天”,李白《相和歌辞·相逢行》“相见不相亲,不如不相见”,崔仲容《赠所思》“所居幸接邻,相见不相亲”。

  ③浆向蓝桥易乞:倒装句,实为“向蓝桥乞浆易”,典出裴硎《传奇·裴航》,裴航在回京途中与樊夫人同舟,赠诗以致情意,樊夫人却答以一首离奇的小诗:“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裴航见了此诗,不知何意,后来行到蓝桥驿,因口渴求水,偶遇一位名叫云英的女子,一见倾心。此时此刻,裴航念及樊夫人的小诗,恍惚之间若有所悟,便以重金向云英的母亲求聘云英。云英的母亲给裴航出了一个难题:“想娶我的女儿可以,但你得给我找来一件叫做玉杵臼的宝贝。我这里有一些神仙灵药,非要玉杵臼才能捣得。”裴航得言而去,终于找来了玉杵臼,又以玉杵臼捣药百日,这才得到云英母亲的应允。后来裴航与云英双双仙去,非复人间平凡夫妻。

WwW/xiaoshuotxt.N 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纳兰性德作品集
纳兰词全编笺注纳兰全词纳兰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