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古典文学名著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3章 千字文(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作者:佚名

第13章 千字文(1)

  千字文释义

  梁敕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次韵

  梁,郡名,即今归德府。武帝萧衍初封梁公,晋爵为王,后篡齐位,因以为国号。

  敕者,君令臣之词。员外者,官有常员,于常员之外,又是官,比于正员,故云员外也。

  散骑侍郎,官名,隶门下省。其官始于秦时,在乘舆左右骑而散从,无常职;汉因之,以为加官,有常侍、侍郎等事情。至魏时,始插貂,掌规谏,又置员外焉。梁初自为散骑省,后仍隶门下,乃文学侍从之世也。

  周,姓。兴嗣,名。

  次,比也。韵,声之谐者。盖以此千字编集成文,而比之于韵,使读者谐于口也。

  按梁史:兴嗣字思纂,陈郡项人。上以王羲之书千字,使兴嗣次韵为文,奏之,称善,加赐金帛。

  《太平广记》云:“梁武帝教诸王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韵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帝召兴嗣谓曰:‘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赏赐甚厚。”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注解】《易·乾》卦云:“天玄而地黄。”《淮南子》云:“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洪,大也。荒,草昧也。扬子云:“洪荒之世。”言大地开辟之初,其时则草昧也。

  此一节为下十二节之纲领。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注解】天地既开辟,则有日月星辰垂象于上矣。日,阳精。月,阴精。盈者,月光满也。昃者,日西斜也。月至望则盈,日过午则昃。辰者,日月所会之次,分周天为十二宫,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宿者,日所躔之星也。盖日行于天,其所当度之星,取而识之,名之曰宿,凡二十有八焉: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是也。列,陈也。张,布也。谓辰宿陈布于天也。《淮南子》云:“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注解】日月运行于天,而辰宿纪其次舍度数。于是日行一周天,而为一日;月行二十九日有奇,与日相会,而为一月。积三月而成时,积四时而成岁焉。冬之气寒,夏之气暑。《易》云:“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言四时相代也。

  万物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言秋冬,而春夏在其中矣。四时既定,又以其余日置而为闰。盖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是每岁有三百六十日也;然而天气一周,则不止于此,自今岁立春之日至来岁立春之日,共三百六十五日有奇,是每岁余五日有奇,此谓之气盈,又谓之大余。至于三十日为一月,则又不足,自这月合朔之时至下月合朔之时,约二十九日有半,故有小尽之月。积至岁终,则少五日有奇,此谓之朔虚,又谓之小余。合二者计之,则每岁余十日有奇,三岁约余一月,五岁约余二月,八岁约余三月,而春入于夏了。积至七岁,约余六月,而夏反为冬,冬反为夏,寒暑变易而岁不成矣。于是唐尧置为闰月,以归其余,《书·尧典》云:“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是也。岁时既成,而春夏得阳气,秋冬得阴气,又恐其有差错,于是用律管以候之。汉书律历志云:“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卑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律而候之,气至者灰去。”若此,则节令不爽,而阴阳之气利矣。

  是律吕者,所以调和阴阳;言阳而不言阴者,省文以就韵也。律吕始于黄帝,命其臣令伦,取解谷之竹,截以为筒,阴阳各六。六阳管为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是也。六阴管为吕,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是也。黄钟长九寸,应十一月。大吕长八寸三分有奇,应十二月。太簇长八寸,应正月。夹钟长七寸四分有奇,应二月。姑洗长七寸一分,应三月。仲吕长六寸五分有奇,应四月。蕤宾长六寸二分有奇,应五月。林钟长六寸,应六月。夷则长五寸五分有奇,应七月。南吕长五寸三分,应八月。无射长四寸八分有奇,应九月。应钟长四寸六分有奇,应十月。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注解】阴阳之气既调,于是阳气则蒸而为云雨,阴气则凝而为霜露。

  《说文》云:“云,山川气也。”腾,升也。致者,使之至也。《释名》云:“雨,水从云下也。”盖云升于天,所以致雨,《礼记》云:“天降时雨,山川出云。”是也。

  蔡邕《月令》云:“露者,阴之液也。”结,凝也。《易·坤》卦云:“履霜坚冰,阴始凝也。”盖霜露本一物,其润泽则为露,其凝结则为霜。《诗·秦风》云:“白露为霜。”是也。

  此言四时之中,有阳气为云雨,以生万物;有阴气为霜露,以成万物,而后岁功乃成。上句言阳,下句言阴也。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注解】上文言天时备矣,然后地利兴焉。地生万物,而莫贵于宝,故先言之。

  金,黄金也。丽水,在今云南丽江府,一名金沙江,金生水底沙中,土人淘而出之。昆,昆仑山也,在今西番。《尔雅》云:“山脊曰冈。”又云:“西北之美者,有昆仑墟之琳琅焉。”则此山出玉者也。

  剑,兵器。巨阙,宝剑之名。越王允常令欧冶子铸宝剑五:巨阙,纯,湛卢,莫邪,鱼肠。珠者,蚌之精。珠之美者,入夜有光。《搜神记》云:隋侯见大蛇伤,救之,后蛇衔珠以报,夜光可以烛堂,故历世称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注解】至于草木之美者,则有李柰芥姜之属,举一二以该其余也。

  木实之可食者曰果。珍,重也。《本草》云:“李味酸甘,去痼热,调中。”

  “柰味苦,补中焦,和脾。”皆果之美者。

  草之可食者曰菜。《本草》云:“芥味辛,除肾邪,利九窍,明耳目。”“姜味辛,通神明,去臭气。”皆菜之美者也。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注解】至于水之大者,则有河海,而虫鱼鸟兽不可胜举,总以见地之广生也。

  海者,众水所归之壑。《博物志》云:“天地四方,皆海水相通,地在其中。总而言之,谓之四海。”海水味咸,故曰海咸。河,专指黄河,出自西番朵甘思西鄙,有泉百余泓,名星宿海,此其源也。东北流至积石山,始入中国。又东北出塞外,又转而南入中国,至今河间府界,分为九河,而入于海,此古道也。今则南徙,与淮合流,至淮安府界入海。河水味淡,故曰河淡。

  鳞,鱼甲也。潜,藏也。羽,鸟毛也。翔,飞也。言鱼藏于渊,鸟飞于天也。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注解】上言天地变化,无不具备,于是人生其间,备三才之位。自洪荒之世,三皇五帝,传至三代,而后为极盛也。

  师,官也。太昊伏羲氏时,龙马负图出于河,因以龙纪官。《尔雅》云:“帝,君也。”上古之世,燧人氏为君,始钻木取火,教民烹饪焉。少昊氏时,有凤鸟至,因以鸟纪官。

  《春秋左传》云:太昊氏以龙纪官,为龙师而龙名。少昊氏以鸟纪官,为鸟师而鸟名。按史,春官为青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又命其臣朱襄为飞龙氏,昊英为潜龙氏,大庭为居龙氏,浑沌为降龙氏,阴康为土龙氏,栗陆为水龙氏。此太昊文官也。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分司也;伯赵氏,司至也;青鸟氏,司君也;丹鸟氏,司闭也;祝鸠氏,司徒也;雎鸠氏,司马也;邬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雉为五工正,九扈为九农正。此少昊之官也。

  皇,大也,言其为天下之大君也。上古之世,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是谓三皇。言人皇而不及天地,举一以该其二也。

  始,初也。制,造也。上古结绳纪事,伏羲始造文字,其制有六:象形、会意、假借、转注、谐声是也。

  乃者,继事之词。服,身之饰也,上曰衣,下曰裳。《白虎通》曰:“衣,隐也。裳,障也。所以隐形,自障蔽也。”上古之民,衣鸟兽之皮,至黄帝命其臣胡曹,始作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注解】嗣是而尧、舜,则以禅让而有天下。

  推,使之去己也。让,以之与人也。位,君位也。国,土地也。虞,舜氏因以为有天下之号。尧初封陶,后封唐,故称陶唐氏。陶,今州府定陶县;唐,今平阳府。尧在位七十载而禅于舜,舜在位五十载而禅于禹。

  此言尧、舜以天子之位、土地之富,推让以与人也。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注解】嗣是而汤、武,则以征诛而得天下。

  吊,慰也。伐,正其罪而讨之也。周,武王有天下之号。发,武王名。殷,亳都也。契封于商,其后成汤灭夏,因以为有天下之号。至盘庚迁于殷,则兼称殷。此言殷汤,据其后而言也。

  禹受舜禅而有天下,传四百余年,其后王夏桀无道,成汤放之南巢,而代其位。传六百余年,其后王殷纣无道,武王诛之,而代其位。此言汤、武慰安夏、商无罪之民,而诛伐有罪之桀、纣也。

  按:坊本作商,今从古本作殷。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注解】承上三节而言。

  朝,朝廷也。道,理也。自上至下曰垂。拱,敛手也。《书·武成》云:“垂拱而天下治。”言垂衣拱手而治也。平者,正之使不倾。章者,明之使不昧。《尧典》云:“平章百姓。”

  此总言上文诸君皆坐于朝廷,访问治道,垂衣拱手,平正章明,以治天下。言其有道之形容也。

  按:古之人君皆立朝以听政,至秦尊君抑臣,始有坐朝之礼,此云坐朝,亦据后世而言之耳。“朝”平声。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注解】此言其德泽之及于人者。

  育,养也。黎,黑也。首,头也。人首皆黑,故称民曰黎首。臣,事之也。伏,屈服也。戎者,四裔之一。羌者,西戎之一种。

  言上文有道之君,皆爱养中国之民;至于外裔,亦能屈服而臣事之,使不叛也。上句言中国,下句言外裔。

  遐,远也,承上文戎羌而言。迩,近也,承上文黎民而言。体,身体也。率,偕也。宾,服也。归,往也。王,君也,《说文》云:“天下所归往也。”

  言远而外裔,近而中国,有道之君,亲之如一身然。无远无近,皆被其泽,故民相率服从,而归往于我王也。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注解】此言其德泽之及于物者。

  鸟出声曰鸣。凤,灵禽也,有道则见。《孔演图》云:“凤非竹实不食。”驹,马之小者。白,言其色。场,治谷之地。《诗·小雅》云:“皎皎白驹,食我场苗。”仁风动物曰化。被,及也。赖,利也。《春秋左传》云:“万,盈数也。”方,谓东西南北。万方,则尽乎天下矣。

  极言有道之君,仁德及物,如凤如驹,尽得其所,至于草木,亦皆被化,而利赖万方,无一物不蒙其泽也。按:古本作“在树”,今作“在竹”,从之。

  右第一章。此章言天地人之道,为千字文之发端。

  首节,众天地初辟之时说起,见自有天地之由来。

  第二节至第四节,承首节天道而言。天有日月星辰、云雨霜露,以成四时二气,见天道之大也。

  第五节至第七节,承首节地道而言。地之生物,有金玉珠宝之异,山川草木之盛,鸟兽虫鱼之繁,见地道之广也。

  第八节至第十三节,承首节宇宙而言。洪荒以来,三皇五帝三王,开物成务,以前民用,仁民爱物,以广德泽,见人事之盛也。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注解】此以下言学者修身之事。

  盖,发语词。四大,地、水、火、风也。《圆觉经》云:“此身四大和合:毛发爪齿、皮肉筋骨、脑髓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涎沫津液、痰泪清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是也。五常,仁、义、礼、智、信也。

  恭,敬也。惟者,专词。鞠,即养也。岂敢,犹云不敢。毁,坏也。伤,损也。《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言此身发乃父母所鞠养,而不敢损坏也。

  此将言修身之事,故先言身之至重,以见其不可不修。外而形体,则有四大,内而心性,则有五常。修身者惟修其五常之德,而后能不亏四大之体。盖不毁伤者,在四大;而所以不毁伤者,在修其五常也。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注解】虽男女有异,而五常之修一也。慕,爱也。贞洁,正而静也。效,法也。才,有能者。良,有德者。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注解】此与下节皆言修五常之事。

  改,更也。得,求而获之也。能,有诸己者也。忘,失也。言于五常而有过失,则必改之;于五常而有所能,必守而勿失也。

  罔者,戒之之词。谈,言也。彼者,对己而言。短,即过也。靡,无也。恃者,矜夸之意。长,即能也。言人于五常而有过,则不诋也;己于五常而有所能,则不矜之也。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注解】信,实也。覆,复验也。言与人约信,务为诚实,使可以复验,则言不妄矣。

  器,量也。量,度也;平声。言人之器量,欲其广大,使人难以度量;恃己之长,则人得而测之矣。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注解】此言修五常者,欲其纯一而不杂也。

  墨,姓,名翟。悲,痛而泣之也。丝,蚕所吐也。以色加素曰染。墨翟见染丝者而泣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不可不慎也。”

  赞,美之也。羔,羊之小者。羊,畜名。《诗·召南·羔羊》云:“羔羊之皮,素丝五。”按诗本义美大夫之节俭正直,此引诗,则但取羔羊素丝,其色之纯一耳。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注解】景,仰也。行者,事之迹也。《诗·小雅》云:“景行行止。”维,与惟同。贤者,能修五常之善人也。言此善人,当景仰而效法其行事也。克,能也。念,思也。作,为也。圣者,不思不勉,自合于五常之人也。《书·多方》云:“惟狂克念作圣。”言人能以五常之道思之于心而力行之,则可以造于圣人之域也。

  德,即五常之德。建,即立也。名,贤人、圣人之名也。形,体也。端,即正也。表,立木以示为表。形端则影亦端,表正则影亦正。言此贤圣之人,惟能建立五常之德,因以有圣贤之名,如形表之端正,则影自随之而不爽。盖修德者必有名誉,而人不可以不效法之也。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注解】空,即虚也。谷,两山中之相夹处,传,续也。堂,屋之高大者。习,重也。听者,其所闻也。言声在空谷之中,则相传续而不已;在虚堂之中,则声发于此,响应于彼,使听者重复也。

  祸,灾殃也。恶,悖于五常之事也。积,累也。言恶非一端也。缘,即因也。善者,修五常之事也。庆者,善之著也。言天之降祸于人,必因其悖于五常,为恶多端而然;天之降福于人,必因其能修五常,善著于身而然也。

  上节言人事之不爽,修德必获令名,如影之随形表;此节言天道之不爽,为恶得祸,为善得福,如响之赴声也。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注解】天道人事不爽如此,而人当力行其五常矣。

  尺,度名,十寸为尺。璧,玉之圆者。宝,贵之也。寸,亦度名。阴,日影也。竞,争也。昔禹惜寸阴。《淮南子》云:“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此言尺璧至重,而不以为宝;惟以寸阴当争,而孜孜然修其五常,惟日不足也。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注解】上言五常之当修,而所谓五常者,在于人伦之内。盖仁为父子之德;义为君臣之德;长幼之有序,即礼之德;夫妇之有别,即智之德;而信又为朋友之德也。此下十四节皆言人伦,而人伦之中,莫大于父子君臣,故又别而言之。

  资,藉也。事,奉也。严者,畏惮之意。敬,心无所慢也。《孝经》云:“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又云:“孝莫大于严父。”言用事父之道,即可以事君,其严惮恭敬之心则同,盖移孝以作忠也。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注解】善事父母为孝。当,合也,谓理合如是也。竭,亦尽也。《论语》云:“事父母能竭其力。”尽己之心为忠。《论语》云:“臣事君以忠。”言忠臣之事君,有死无二,尽己之命而不惜也。“孝”承上资父而言,“忠”承上事君而言。

  临深履薄,夙兴温。

  【注解】上言忠孝之道,而事君即资于父,故此又专言孝也。

  临,莅也。深,深渊也。履,践也。薄,薄冰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夙,早也。兴,起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温者,使之暖也。者,使之凉也。《曲礼》云:“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

  此言严警之实:子之事亲,谨畏小心,如临深渊而践薄冰;夙兴夜寐,冬温夏,而后为孝也。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注解】孝为百行之原,能孝于亲,则为有德之人矣,故设喻以赞美之。

  似、如,皆比也。兰,香草也。《易·系辞》云:“其臭如兰。”斯,语词。馨,香也。松,木名。盛,茂也。松至冬而不凋,故云盛。川,水之流者。流,行也。息,止也。渊,水之止者。澄,清也。映,照也。水清而可以照物也。

  言其德之馨香则如兰,其德之茂盛则如松。其德纯常而不间断,则如川之流而不止;其德洁清而无污染,则如渊之清而可照也。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佚名作品集
小八义麟儿报梁公九谏世界500强面试实录海公大红袍全传大汉三合明珠宝剑全传中国童话百篇·二牛虻和他的父亲、情人和她的情人三国志平话六韬西湖佳话古今遗迹罗斯福传五美缘剑侠奇中奇全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施艳史演义平陈记貂蝉艳史演义史记讲读日本民间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