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古典文学名著 > 《百战奇略》在线阅读 > 正文 第八卷 77.不战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百战奇略》 作者:刘基

第八卷 77.不战

  【提示】

  本篇以《不战》为题,乃取“不急于决战”之意,其要旨是阐述何种条件下采取持久防

  御作战的问题。它认为,对于兵力强大之敌,或是远道而来且粮饷供应充足的进攻之敌,不

  可马上同它进行决战,应当凭垒固守,持久防御,以待敌敝而反攻之,就可打败敌人。本篇

  所引“不战在我”系《唐李问对》中的李靖语。这里所说的“不战”,是就把握与敌决战的

  时机而言,并非是指不与敌人作战。就是说,根据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和战场的实际态势,已

  经知道自己不能一下子打败敌人,就应当避免与敌速战速决,采取持久防御的方针,固守壁

  垒以消耗和疲惫敌人,从而为最终反攻歼敌创造有利条件。显而易见,本篇这种根据战争的

  客观实际,主动把握决战时机的思想,是值得肯定的。

  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九月,唐将裴寂率军进攻刘武周,败于度索原(今山

  西介休东南),刘武周乘势率军进逼河东地区。同年十一月,秦王李世民奉命率军东渡黄河

  拒之,进至柏壁。刘武周恃众寻找唐军决战,李世民识破其企图,乃采取“深沟高垒,以挫

  其锋”的持久防御方针,以消耗和疲惫敌人。经过半年时间,迫使刘武周军力疲粮尽而不得

  不撤退北遁。李世民见反攻决战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连夜率军紧追不舍,并于介州一战而歼

  灭之,创造了坚壁不战、持久疲敌的成功战例。

  【译文】

  大凡战争,如果处于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兵力对比于我不利的形势下,或者敌人虽远

  道而来但粮饷供应源源不断,对于此种敌人我都不可立即与其进行决战,而应当坚守壁垒,

  持久防御以消耗和拖垮敌人。这样,就可以最后打败敌人。诚如兵法所说:“不轻易与敌决

  战的主动权要牢牢掌握在我手中。”

  唐朝武德二年,秦王李世民奉命率军东渡黄河讨伐割据势力刘武周。江夏王李道宗当时

  十七岁,随军从征,与李世民一道登上玉壁城,观察当面敌人阵势。世民回过头来问道宗

  说:“敌人依仗其兵多势众,企图与我军决战,你说我们应当怎么办?”道宗回答说:“敌

  人锋芒正锐不可直接抵挡,但容易以计谋屈服它,难以单凭武力同它争胜。现在我们采取固

  守深沟高垒的方针,便可挫杀敌人锋芒;敌人虽多但属乌合之众,不能持久作战,等到其粮

  草耗尽,必定自然离散,那时我们将不战而擒获敌人。”世民称赞地说:“你的见解与我的

  想法完全相合。”其后,敌人果然粮尽而连夜北逃,李世民率军追到介州,一战而把刘武周

  军打得大败。

  【原文】

  凡战,若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兵势不利;彼或远来,粮饷不绝,皆不可与战,宜坚壁

  持久以敝之,则敌可破。法曰:“不战在我。”①

  唐武德中,太宗帅兵渡河东讨刘武周。江夏王李道宗②时年十七,从军,与太宗登玉壁

  城③观贼阵,顾谓道宗曰:“贼恃其众,来邀我战,汝谓如何?”对曰:“群贼锋不可当,

  易以计屈,难以力争。今深沟高垒,以挫其锋,乌合之徒,莫难持久,粮运将竭,当自离

  散,可不战而擒也。”太宗曰:“汝见识与我相合。”后果食尽夜遁,追入介州④,一战败

  之。⑥

  【注释】

  ①不战在我:语出《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下,但与原文略异。原文为:“夫不战者,

  在我。”

  ②李道宗:唐宗室东平王李韶之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封略阳郡公;次年,从

  李世民讨刘武周有功,拜为灵州总管。贞观初,从李靖破突厥功著,升任礼部尚书,改封江

  夏王。

  ③玉壁城:军事重镇。故址在今山西稷山西南。

  ④介州:州名。故址在今山西介休。

  ⑤本篇史例出自《旧唐书·李道宗传》;又见《新唐书·李道宗传》。

《T》xt小说天堂www.xiAoshuotxT.Net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刘基作品集
百战奇略刘伯温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