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小说 > 《异域孤军沉浮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8章 天 涯 孤 军(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异域孤军沉浮记》 作者:曹学思;屈庆伟

第8章 天 涯 孤 军(3)

  新中国成立后,两国于1950年6月8日建立外交关系。缅甸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之一。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首次访问缅甸,与吴努总理共同倡导了闻名世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总理先后9次访缅,吴奈温将军也曾12次访华,都是外交史上的佳话。1988年两国签署开放边境协议后,经贸往来更是不断增长。如1993年7月31日竣工通车的缅甸仰光——丁茵大桥是中国援缅的最大项目。该桥被誉为“东南亚最大的公路铁路两用桥”,中国为此提供了2亿多元人民币的无息贷款。

  由于古时中、缅两国分界并不明确,云南与八莫间的陆上贸易,导致了“山地中国人”季节性地移居缅甸。首批定居缅甸的华人,据说是在几个世纪前移入缅北克钦邦(KachinState)附近山区的玉石商人。他们是从云南省移入的。大规模移民潮发生在1885年英国侵占整个缅甸并把它并入印度的一个省之后,华人通过海峡殖民地,由海路移民缅甸。在20世纪30年代缅甸华人移民人数激增,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华人人数已达19万4千至30万人,约占缅甸总人口的1%。

  缅甸境内还有其他不同的华人族群,有所谓果敢华人(Kokang Chinese)、回教华人(Panthays)以及现在我们提到的国共内战期间被击败的国民党部队。果敢华人并不是移民,他们清一色是云南人,世代居住在中缅边界的果敢地区,由于1897年2月4日签订的《中英条约》,清廷把果敢割让给英国,这些原属中国人的果敢华人都自动变成了缅甸的本土少数民族。回教华人据说是忽必烈部队中阿拉伯人及鞑靼人的后裔,原来定居于云南西部的大理,与当地妇女通婚。1855年,这批回教华人背叛清廷,惨遭清廷大军屠杀,许多劫后余生者,翻山越岭,逃到缅甸东北部的掸邦定居。

  缅甸华人是复杂的群体。居住在缅甸境内的云南人与果敢华人、回教华人,由于身处中缅边境,不受中央政权的控制,因此被缅人同化程度很低,基本上族群认同仍很强。至于居住在城市的华人,尤其是那些与异族通婚的华人,与其他缅甸人已很难区分。缅华大部分在语言、习俗上已缅化,只会说缅语而不会说华语的缅甸华人相当普遍。不过,缅华大都仍喜欢在住家贴上红对联或在家里设置神龛;而且在生意的联系上,仍然表现出族群的认同。

  聚居在城市里的从广府和福建移民的华人,多数经营小生意;有些则与来自新加坡、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的投资者联营较大的企业。1988年以来,缅甸致力于推行开放的市场经济,华人充分利用这一契机,纷纷增加投资或扩大商业活动。例如,仰光最大的超级市场就是华人经营的。1990年代果敢华人常与涌入缅北城市的云南人合作经商。他们历代在缅北克钦邦(Kachin State)附近的山区居住,从事玉石的开采,种植鸦片与茶叶。果敢华人现在也到缅北曼德勒经商,包括做珠宝、玉石与贩毒的生意。这些庞大的贩毒利润经过清洗后,用来投资地产,使当地地产价格暴涨,引起缅甸人不满,种族关系因而紧张。回教徒华人亦多从事商业活动,而且是一流的赶驴好手,也专于走私鸦片。

  缅华创办华文报章、华校,并设立社团。1950年,仰光就有4家华文日报、3家周刊,而全缅甸也有超过200所华人学校。

  独立前,华人曾经出掌国家要职,例如李遐养爵士在巴特勒(Harcourt Butler)爵士与英尼斯(Charles Innes)爵士当政时荣任农林部长。还有木匠阿灼,原名曹鸾翔,初抵缅甸时一贫如洗,但后来却成了著名的承包商,被委为立法委员。1948年缅甸独立后,政府推行国有化与本土化政策,华人不再享有政治地位。

  1962年奈温将军上台,许多华裔商人被迫离开缅甸,华人创办的学校与报社都被迫关闭。仅1963至1967年间,有超过10万华人与30万印度人离境,所有华人与印度人创办的学校及报纸都被迫关闭。华人大多移居泰国、新加坡、澳洲与南加利福尼亚州。1967年6月,缅甸还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排华暴乱,愤怒的暴民在仰光唐人街杀人放火,华人商店与住家被掠夺一空,许多华人丢了性命。暴乱蹂躏了好几个城市。1982年,缅甸政府通过新公民权法,歧视外籍人,使华人难以立足,于是又掀起另一股离境浪潮,许多人移居台湾、香港、澳洲与美洲。

  由于缅甸推行归化政策,职业限制政策,又取缔华校与华文报刊,华人谋生非常困难,纷纷加入缅籍。但缅甸的法律很严,只有那些在第一次英缅战争(1824)爆发前在缅甸居住的家庭成员才能取得公民权,其他人只能申请特别外人登记卡。登记卡持有人可以居住在缅甸,但不能享有与土著同等的权利。许多华人于是花钱买公民权证书。至今没有加入缅籍的华人不到10%。

  缅甸华人作为一个种族集团,并不像在东南亚一些国家那样在政治上扮演重要角色。在缅王时代,他们是纯粹的商人,在英国殖民时代亦如此。但由于在战前殖民政府推行种族代议制,所以在仰光市议会里有一两个华人代表。在二战期间,一些华裔特别是混血儿,积极同缅甸各族一起共同抗日,因此战后当上公务员、技术员、医生、军官,但参政的华人仍凤毛麟角。1962年奈温军人政权上台后,华人从政受到限制。但奈温本人就是混血华裔,其他还有革命委员会第二号人物兼国防军副总参谋长昂季(陈天旺)、原缅甸总统山友(San Yu)、奈温政权的功臣矿业部长尼尼博士、教育部长陈友才等。

  今天的华人社会已与往日不同。缅甸华人本身变了,外国环境也在变。在一些人眼里,华人和缅甸人根本没有什么区别,肤色和长相大同小异,风俗习惯也已毫无差别。

  华人对缅甸经济的贡献是很大的,华人利用自己的海外通商网络,帮助政府促销农产品。上世纪50年代中,华人响应政府的号召,把进出口的大部分让出来给缅甸人经营,自己从商业转向工业,开辟了新型工业发展的新纪元,维护了民族团结。吴敏素在《工商业中的缅甸人》一文中曾指出:“战后缅甸工业发展是由华侨完成的。”1962年,缅甸国防军副总参谋长兼陆军总司令昂季准将在新年贺词中说道:“我们对居住在缅甸的中国人,对他们一百几十年来对缅甸经济建设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估。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工作建设于斯。因此,我们从来不把居住在缅甸的中国人当做普通的外国人看待。”70年代中,缅甸放宽公民出国打工的限制,华人为缅甸创收了不少外汇,并进口了不少汽车和生产设备。

  【民俗风情】

  缅甸是一个极具风情的国家,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国民党残军刚进入小勐捧时,这里的一切,都让他们都感到非常新鲜。

  在他们眼里,这里的女人个个长得水灵灵的,也能干。每人挑着一对大竹箩,一扭一扭地往前走。她们穿得比较单薄,下身是薄薄的筒裙,上身是紧身的小汗衫。筒裙式样新颖,薄如蝉翼,而且颜色艳丽,就像漫山遍野的鲜花。那筒裙,长得不能再长,一直拖到地上;而汗衫又短到不能再短,简直就是件小背心。汗衫与裙子之间,袒露着一抹小葱样白嫩嫩的腰围。女人穿短衫是有道理的:没有衣袖是为了炫耀手腕上的玉镯;领口开得低,才能显露那珠光宝气的项链。要知道缅甸是个盛产玉石金银的地方啊!缅甸的山水宝石把女人们装扮得仙女一般。看来,女人天生就是爱美的动物,她们总是被衣服改变着,她们的身体被设计师们几乎雕刻到了极致。姑娘们横波微盼,光彩四射,像吸盘一样不断分泌出黏液,牢牢黏住了这些初入缅甸的国民党残军士兵的眼球。残军士兵们从这些缅甸女人身上得到了来自于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审美感情,换句话说,多是动物性的感官愉快。但是,缅甸的男人也是爱穿裙子的!这又让残军士兵们很是看不顺眼。

  在服饰文化上,缅甸人喜欢穿传统的民族服装。因为气候炎热潮湿,缅甸人为了适应这种气候,不论男女老幼,下身都喜欢穿筒裙,也称“纱笼”。这和我国云南的傣族颇为相似。男裙称“笼基”,女裙称“特敏”。男的筒裙多用方格布,女的多用花布,富裕人家则用绸缎。男子在正式社交场合穿着讲究配套,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外衣,内穿衬衫;下穿筒裙,裙头在腰际结成一个花球;用一条素色的薄纱或丝巾包在头上,作为出席盛会的礼帽,称为“岗包”。现在青年人也有穿西服的。女子的上衣为斜襟长袖或短袖衫,颜色多为乳白色或粉红色,为了适应热带气候,多用薄纱制成;下穿筒裙,左右裙端扭成带状,互相结住。在正式场合,最隆重的盛装是穿着白色蝉翼纱的上衣和红色的纱笼。妇女一般都留长发,卷发髻,戴鲜花,爱用金首饰。

  外国人初到缅甸,往往对缅甸的一种现象感到困惑:缅甸的妇女、小孩,甚至还有个别年轻男子,都在脸两边涂上一片黄粉。这种黄粉实际上是缅甸人就地取材自制的一种物美价廉的天然防晒美容霜,有清凉、防晒、护肤作用。缅甸人称之为“特纳卡”,其学名叫做“黄香楝粉”。在缅甸,无论贫富,几乎家家都有一个像碗那么大小的石磨,这就是用来制作“特纳卡”的。早上起来,洗漱完后,人们先朝小石磨上倒几滴清水,接着把晾干的黄香楝树干置于石磨上面不停地研磨。磨出来的黄色浆汁,就会流入小磨盘边上小槽内。然后,用小刷子把“特纳卡”刷在脸上,或是用手直接在两边脸颊上均匀地抹上一片。在一般的情况下,未婚的少女喜欢将“特纳卡”涂满前额和鼻梁,结过婚的妇女则只涂脸的上半部,寡妇只涂脸的一半,老年妇女则随心所欲,可涂可不涂。缅甸的缅族人以文身为美。男子文身较为普遍,一般从十几岁就在背、腹、腿外纹以花草鸟兽;有些女子也喜欢在身上刺花作装饰。缅甸中部勃东族妇女以颈长为美,为了让脖子变长,他们从五岁开始便在颈部套上一圈圈类似脖套的宽为1厘米的黄铜环。铜环越多脖子越长,表示越富有越美丽。其脖子上的大铜环最高可达30厘米以上。这些沉甸甸的铜环从锁骨一直顶到下巴,使脖子看上去非常修长,就像小巧的头部长在一根金色的柱子上一样。铜环已成为她们身体的一部分;即使睡觉的时候也不能取下。男子择偶也以对方是否颈长为重要标准。

  在缅甸,赤脚是一种美的标志,不仅男子,妇女也很讲究赤脚的美观。不少女性在脚上涂上指甲油,有的系着脚链,银白金黄,引人注目。其实缅甸人(军人除外)平日很少穿袜子,他们一般打赤脚或只穿拖鞋。政府官员也只是在接待外宾时才穿鞋袜。过去到缅甸人家里做客,客人都要在门口脱鞋,光着脚进屋。后来这种风俗已逐渐改变,但是要进入佛塔或寺庙,则不论男女,高级官员或外国使节,任何人不能例外,都必须一律脱鞋。

  脱鞋在缅甸是一种特殊的佛教思想。缅甸人认为鞋是最肮脏的龌龊的物品,所以,凡神圣的地方都不能穿鞋进入,否则就会玷污圣地,受到报应。上塔脱鞋、进庙脱鞋、进家脱鞋……生长在缅甸的人从小就接受这种思想,脱鞋是很自然的事。在缅甸,穿皮鞋和其他运动鞋类的人极少。

  缅甸人将维护“脱鞋”等同维护国家主权一样重要。在古代,人民见缅王时要脱鞋;外国使臣见缅王时,也要脱鞋。英国占领缅甸前,对使臣见缅王要脱鞋非常不满。1824年,英缅战争之后,英国占领部分缅甸国土,就开始采取不脱鞋的做法。与缅王谈判时,也不脱鞋。当时英国想将克伦(吉仁)邦从缅甸独立出来,成立另一个国家,于1852年,派使臣与缅王谈判。缅王在压力之下,对克伦人的问题做了不少让步,但对英国人以后不脱鞋一事,绝不让步,并停止与英国使团谈判。1885年,英国占领了缅甸,仍想改变“脱鞋”的习惯,他们穿鞋上神圣的瑞达贡大金塔,但遭到缅甸公众的坚决反对。“脱鞋”是缅甸自古以来的规矩,也是不可改变的礼节,不是殖民者说改就改的。因此在英国统治缅甸63年中,一直无法改变这一习惯。

  缅甸人的饮食也很有特色,有六大特点:辣味浓,油腻大,炸食多,拌菜多,酸菜多,椰子和棕糖食品多。他们一般早晨爱吃西餐,午、晚喜食中餐;餐台备有辣椒油和鱼虾酱等调味品。喜欢吃中国的川菜。

  缅甸人早餐常吃“馍亨卡”、椰子面、椰子粥、凉拌面、凉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种各样的糕点小吃。他们也有喝早茶的习惯,在茶馆里喝咖啡、奶茶,吃点心。午餐和晚餐为正餐,主食是米饭,爱吃鸡、鸭、鱼、虾、猪肉以及洋葱、空心菜等。缅甸人不吃牛肉,不买活鸡、活鱼吃,吃鱼只喜欢吃淡水鱼。除吃一般蔬菜之外,常用各种幼果、鲜菜嫩叶作小菜,蘸佐料吃。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黄豆粉、虾米松、虾酱油、洋葱头以及炒过的辣椒籽,吃起来又酸、又咸、又辣、又鲜。缅甸人爱喝啤酒、汽水、橘子水等;饭后有喝咖啡或热茶的习惯,不过他们爱喝的是怪味茶(即有茶叶拌黄豆粉、虾米松、虾酱油、洋葱头末、炒熟的辣椒籽等,搅拌后冲成怪味茶饮用)。

  缅甸人进餐时不用筷子,大家围坐在一张矮桌前,每人面前放一碗清水,进餐者让手指在清水中洗净,用方巾擦干,然后用手指抓取食物。在重要场合,城里人均用刀、叉、勺进食;随着社会发展,用刀、叉、勺进食者逐渐增多。现在有些家庭也使用中式调羹。

  缅甸男人还喜欢嚼槟榔。在我国的南方,嚼槟榔只是一种很简单的零食行为,但在缅甸,槟榔的吃法却显得非常讲究:首先是展开一片树叶子,用加水稀释过的石灰在表面刷上一层,接着撒上几颗槟榔粒,再放上各种香料;各种原材料都齐备以后,再拿新鲜的绿叶子包起来,一个“缅甸槟榔”就成型了。

  缅甸人买槟榔一次至少买一包,有4到6个不等,装在一个小塑料袋里,用牙签把袋口封住装在兜里,吃的时候随时拿出。一般来讲,一个成年男人,一天吃个一两包是标准的量。槟榔里含有生物碱,可消肿止痛;但初食时,也可能会出现面红、发热、出汗的现象,少数人还可能会胸闷。和抽大烟一样,嚼槟榔也会上瘾的。据说上瘾后一旦不吃,口中就会发酸,这也是为什么当地人不停嚼啊嚼的缘故。于是,满大街嚼槟榔的男人,构成了此地一个独特而令人难忘的风景线。经常看到一个男人嘴一张,红色的汁液从嘴里喷薄而出,星星点点的飞溅在地上四处都是。不知道的,还以为发生了什么流血事件。长年累月的这么嚼着,那牙齿肯定好不了,缅甸的男人大多都是“牙缝男”,一张嘴便是一口红黑红黑的牙齿。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曹学思;屈庆伟作品集
异域孤军沉浮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