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小说 > 《昆仑纵队》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3章 昆仑纵队(电影小说)(8)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昆仑纵队》 作者:东生

第13章 昆仑纵队(电影小说)(8)

  当中外记者团来到延安的时候,那个叫何大龙的士兵,还是被关在所谓“俘虏营”的单间里。在南京梅园新村向周副主席提问的那位老记者也来了。在一片“贺龙!贺龙!”的叫嚷声中,他仔细地端详着何大龙,然后乘人们离去的一刹那,悄悄地塞给他一块巧克力。黄昏时,老记者独自走到延安河旁,望着天边苦笑,心里在说:“贺龙,贺龙!谁也数不清,你被捉住几次、死过几回了!”

  这时候,在黄河东岸山西的一个村子里,贺龙正哈哈大笑:“中央社说我贺龙是总指挥,率领十万大军保卫延安。果真如此,那可是太好啰!”

  人们围着周副主席,纷纷要求跟他一起回陕北去。一位40多岁的女同志难过地说:“我在中央机关工作了17年,白色恐怖,枪林弹雨,什么没有经历过?可这一回,却成了疏散对象,留在后方……”

  周副主席安慰她说:“前方,后方,都一样嘛!同志们,你们的革命精神值得赞扬。但是,谁去、谁留,要听从组织安排。跟我去的,要轻装,明天就走!”

  人们又嚷嚷开了:“副主席!你刚来两天,就要走了?”“再多待两天不行吗?”那位女同志说:“副主席,有一件毛衣,你能捎给他吗?”有人故意问:“他是谁呀?”有人答道:“孩子他爹呗!”接着是一阵哈哈大笑。

  周副主席说:“有信、有东西要捎的,今天晚上交给我!”

  大伙说说笑笑地走了。贺龙恋恋不舍地说:“副主席,再多待一天行不行?”周副主席拿出毛主席电报给他看,指着上边四个字:“恩来速回!”贺龙沉默了一会儿,慢慢说道:“我给你们挑了十几匹好马,也准备了一些吃的东西。”特地从晋西南赶来的陈赓将军,一直坐在旁边没有吭声。他激动地说:“副主席,你们在陕北,我不放心呀!我要求带一个旅过河到陕北,保卫党中央、毛主席的安全!”

  周副主席把手一挥:“不,你要率领一个纵队、一个兵团,狠狠地消灭敌人!你在晋南把胡宗南打得越狠,我们的安全就越有保障。来,贺老总,我们再仔细地研究一下,看陈赓在晋南怎么个打法。”

  当周副主席到陕北的时候,陈赓兵团已经在晋南打响了。

  这个消息很快从西安飞到延安。

  深夜,胡宗南和柳军长在窑洞里密谈。

  康小姐躲在门外偷听。他们在谈些什么呢?胡宗南对她为什么那样冷淡呢?她那总是微笑的眼睛露出了忧郁的神情。看见钟处长走来,康小姐急忙闪到一边。

  钟处长拿着一份电报,急急走进窑洞:“报告,胡先生,陈赓、谢富治****在山西南部向我发动猛烈进攻!”

  胡宗南接过电报,一边看着,一边走到地图面前。钟处长离去以后,他又和柳军长做彻夜长谈,声音是那么小,在门外偷听的康小姐几乎什么也没有听见。

  第二天早晨,蒋介石从徐州打来电话。睡梦中的胡宗南急忙跳下炕,立正说道:“校长!我是宗南……嗯,陈谢****的行动我知道了……如今,不仅延安光复,共党中央也被我赶过黄河。陈谢****倾巢而出,我十万大军却陷在陕北,实在令人焦虑。校长,依学生之见,不如挥师东进,直捣山西……”

  “不,宗南,陈赓****进攻山西南部,正是为了配合陕北****之行动。”蒋介石在电话里说,“周恩来过了黄河,并不等于******也过了黄河,更不能说共党中央已离开陕北。所以,大军离开陕北为时尚早。共党的右臂还没有砍断哪!我正在徐州指挥30万大军向山东进攻,以砍断共党左臂。你必须寻找****主力和******总部,务求将其消灭!而胜利之秘诀,就在于采用国防部的新战术……”

  “是,是。”胡宗南嘴上这么说,可一放下电话,就满脸不高兴。此时,他又想起贴在毛主席窑洞里的那条标语:“胡宗南,进延安,势成骑虎,进退两难!”他越想越恼火,又开始从下巴往上搓脸了。胡宗南很怕在陕北越陷越深,因而急于想回到山西。这就是他和柳军长密谈的中心。可是,他又必须服从蒋介石的旨意。他慢慢地拿起电话:“参谋长吗?命令第一军、第二十九军立即出动,按照国防部的新战术,围剿永年地区!”

  敌军主力兼程北上。而毛主席率领的“昆仑纵队”,却一连几夜行军南下,离敌人越来越近了。

  $等待

  午夜,彭德怀司令员在窑洞里走来走去,在思考,在等待。他想,敌人在青化砭吃了败仗之后,采用了一种新的战术——集中十个旅,全部轻装,携带干粮,布成横直三四十里的方阵,只走山顶,不走大路,白天武装大游行,晚上几万人集中露营,每日前进二三十里。这就是蒋介石所说的“国防部新战术”。胡宗南在执行这个新战术的时候,还有一点发明,那就是遇到我军,绕道而过,以求迅速。名曰“钻隙战术”,实则是不打仗只走路的战术,反映了胡宗南的怯懦和空虚。但是,蒋介石和胡宗南发明的这种新战术,确实给我军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十个旅抱成一团,怎么样才能把它吃掉呢?

  鸡叫三遍了,彭总还在抱头深思,手里拿着毛主席打来的两份电报。一份电报告诉彭德怀、习仲勋,“中央决定在陕北不走了”。彭总看了电报,当然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一项英明的战略决策。同时,他又担心,敌人十倍于我,既要紧紧拖住并逐步消灭胡宗南的主力,又要绝对保证党中央的安全,万一……啊,不,不,决不能出现万一!所以,他连夜把丁旅长叫来,要他去执行一项紧急任务。

  丁旅长披星戴月,骑马赶来了。他一进门,彭总就说:“我等着你哪!来,先给你看一份电报。”丁旅长接过电报一看,高兴地说:“毛主席的电报嘛!”他看见电报上写着:“……我歼灭敌军必须采取正面及两翼三面埋伏之部署方能有效,青化砭打三十一旅即是三面埋伏之结果……”看到这里,丁旅长不解地问:“彭总,你怎么在上边打了个问号?”

  彭总向他解释:“敌人目前采用了一种新的战术,我给它起了个名儿,叫‘小米碾子战术’,十个旅抱成一团滚来滚去。在这种情况下,三面埋伏已经不可能,任何单面攻击都变成了正面攻击……”

  丁旅长点了点头:“是呀。但是……”

  彭总等着他往下讲,可他却不说了。彭总催促道:“但是什么?你讲呀!”丁旅长吞吞吐吐地说:“彭总,你的意见……和主席的看法不一致嘛!”

  彭总问:“你的意见呢?”

  丁旅长半天才冒出一句:“敢在主席面前发表不同意见,这可不简单。”

  彭总冒火了:“有什么不简单?实事求是,简单得很!青化砭一仗,是三面埋仗,打赢了。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敌人采取了新战术,你还叫我们三面埋伏,行不通嘛!人们讲,毛主席‘用兵如神’。这是文学的夸张呀,我的同志!主席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们处在第一线,有责任把实际情况和看法,如实地向他反映。这才是对党、对人民负责嘛!”

  丁旅长听他这么一讲,觉得很有道理,也更增添了对彭总的尊敬。

  彭总正要向他交代任务,黄参谋慌慌张张地冲了进来:“彭总!敌人来了!”

  彭总老大不高兴:“慌什么?敌人来,我们走嘛!”

  “走不出去了。你看!”黄参谋说着,手往门外一指。

  彭总和丁旅长走到门口,举起望远镜,只见朦胧的晨曦中,敌人像蚂蚁一般蠕动着。彭总笑道:“瞧,这就是他们的新战术。哈哈,小米碾子滚过来了!”

  丁旅长沉思着说:“四面都是敌人,形成了一个方阵。我们不左不右,正好处在这个方阵当中,好像掉在井里了……这可怎么办?”

  “是呀,怎么办?”黄参谋万分焦急。

  彭总镇定自若地说:“不要慌。通知每一个人,坚守岗位,注意隐蔽,不得暴露任何目标!”

  山上,柳军长、张处长等默默走着。娃子双手被反绑着,跟在他身后,不时地向左右张望。

  山下,丁旅长站在窑洞口,拿着望远镜,严密注视山上的动静。只听四面八方,敌人在狂呼乱叫,仿佛就在头顶上。而彭总却出奇地镇静,躺在炕上若无其事。

  山上,娃子拔腿逃跑。朱营长带着匪兵追赶下山。

  山下,黄参谋又一次奔进窑洞,惊呼:“彭总!敌人下山了,怎么办?”

  “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准开枪!”彭总说着下了炕,不慌不忙地走到门口。

  在前总指挥部的每一个角落里,人人都持枪在手,准备战斗。

  山坡上,朱营长狠命地鞭打着娃子。

  柳军长走来,喝道:“别打了!给他点吃的。他一定饿坏了……”

  张处长却站在一旁,用望远镜向山下望着,似乎发现了什么可疑的目标。

  山下,黄参谋拿着枪,屏住呼吸。空气紧张得令人窒息,而彭总仍然平静地躺在炕上。丁旅长一会儿拿起望远镜,一会儿又在窑洞里不安地走着。卫士们隐蔽在门外,警惕地环视着左右。

  敌人的叫喊声由远及近,从头上滚过。

  丁旅长拿着望远镜,喊着:“彭总!”

  “怎么样?”彭总头也不抬地问。

  “敌人向北走了!”丁旅长说罢,轻松地吁了一口长气,拿出毛巾揩着头上的汗。

  彭总一听,跳下炕来:“走!敌人向北,咱们向南,各办各的事噢!”

  队伍集合好了。彭总还在窑洞里交代任务:“丁旅长,我半夜叫你来,是为了一件大事。蒋介石、胡宗南正到处寻找毛主席的下落。你知道,中央、主席的安全,关系到解放战争的成败、中国革命的命运。你马上带领一个团,化装成便衣,带上电台,掩护中央向靖边一带转移!”

  “是!”丁旅长走出窑洞,翻身上马而去。

  彭德怀司令员率领前总机关干总和战士,向南转移到一个僻静的山沟里。一下马,彭总就把西北野战军副政治委员习仲勋等人找到一起,商量如何给毛主席回电报。

  这时,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子里,毛主席大步走出了窑洞。他来到打谷场,来回地走着,偶尔停下脚步,望着那条蜿蜒曲折的小道。他在等谁呢?他的心情为什么这样不安呢?

  经过十几天夜行军,“昆仑纵队”安全地到达这个山村住下了。陕北高原上,春天虽然姗姗来迟,但细心的人们还是听到了它那轻轻的脚步声。野草丛中,马兰花正在盛开。小河旁,杨柳吐绿,杏花也含苞欲放。然而,人们却很少有机会来欣赏这可贵的春光。战争的胜败关系到中国的命运,时时刻刻牵动着我军最高统帅部里每一个人的心。全国战局,从1月开始,出现拉锯形势;经过2月、3月,形势对我更加有利,但仍然处于胶着状态。敌我双方都在积蓄和准备力量,要给对方以致命的一击。因此,每日每夜,有多少重大的问题,在毛主席的脑海里翻腾啊!卫士小罗和王大夫站在河边的杏树下边。那青青的杨柳,那美丽的花苞,他们几乎看也没有看到,眼睛一直望着打谷场上的毛主席。

  小罗发愁地说:“这两天,他老是闷声不响。”

  王大夫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两件大事。副主席过黄河回到陕北了,可至今下落不明。万团长带领骑兵去找他,到处也找不到。”

  “啊!怪不得主席老是在这儿走来走去……”

  “朝那条小道望呀,望呀,眼睛都望穿了!”

  “第二件大事呢?”

  “王大夫,你可要绝对保密呀!”

  “那还用说么!”

  “山东战场好像情况不好。”

  “怎么啦?”

  “唉,我不知道。只晓得咱们和山东电台失掉联系好几天了……”

  他们正说着,远远看见任弼时从山上走下来。

  毛主席一见他就问:“山东台怎么样?”

  弼时同志摇摇头:“还是联系不上。”

  “恩来呢?”

  “也没有消息。”

  第二天早晨,毛主席又来到打谷场,手里拿着一份电报。任弼时走来了。毛主席的心情越来越不好。他来回走了一会儿,忽然想起似的:“弼时,你看看,彭老总来了回电。”

  弼时同志取下眼镜,用土布毛巾擦了擦,然后又慢慢戴上,认真地看起电报:“敌自清化砭后,异常谨慎,不走大道平川,专走小路爬高山;不就房屋设营,多露宿营;不单独一路前进,数路并列,间隔很小。以至三面伏击已不可能,任何单面击敌均变成正面攻击。敌人此种小米碾子式的做法,减少我各个歼敌机会……必须长期耐心疲困他,消耗他,迫其分散,寻找弱点……为对付敌人此种强大集团战法,我拟分散兵力,在敌前后左右,四面袭扰,断敌交通,将敌疲困,使敌不得不分散部分守备交通,造成打击分散之敌与援敌之机会。此法拟试行,妥否,盼示。彭德怀、习仲勋。”

  弼时同志看罢电报,想了想,问道:“你看,彭老总他们的意见怎么样?”

  “他们的意见是对的。”毛主席的情绪立刻为之一振。他说:“作为一个指挥员,就是要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独立地作出判断。”

  “而且,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就是要敢于在任何人面前,公开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弼时同志说罢,又仔细地擦起眼镜。

  毛主席由衷地赞叹道:“是呀。我马上给他回电。”

  晚上,在窑洞里,小冯按着电键,不断地向山东台发出呼号,但始终听不到对方的回答。她摘下耳机,向坐在身旁的任弼时摇摇头。

  任弼时慈爱地说:“小冯呀,你们三天三夜没有怎么休息了……”

  “弼时同志,你也是啊!我……睡不着……”姑娘转过身去,急得眼泪流了出来。

  任弼时望着人们脸上的愁云,安慰道:“大家别急。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怀着希望,抱有信心!”

  小冯悄悄地揩去泪水,忧虑地说:“主席的心情和身体都不好……”

  “我知道。你们放心吧!”弼时同志说罢,迈着坚定的步子,从容地走了出去。

  在另一个窑洞里。毛主席正按着山东地图沉思;两只大手肿得像馒头一样,上边起了一个个小水泡。

  王大夫望着这两只手,小声地:“主席!”

  毛主席没有抬头,拿起铅笔想在地图上画,可是手肿得攥不住笔。他生气地背着手,在窑洞里低头踱步。

  小罗忙用手势,要王大夫出来。

  王大夫摇了摇头,然后大声唤道:“主席!”

  毛主席听到声音,猛一抬头,怒气未消,但是有礼貌地说:“啊……王大夫,请坐。”

  任弼时走了进来:“王大夫,主席的手……”

  毛主席却打断了他:“山东台怎么样?”

  任弼时还是摇摇头,说道:“主席,请王大夫看看手吧。”

  毛主席坐下来,机械地伸出了右手。

  “左手呢!”任弼时站在一旁提醒。

  毛主席又伸出了左手,还是闷闷不乐的样子。

  王大夫看了两只手,诊断说:“看样子是皮肤过敏。”

  “怎么治?”任弼时问。

  王大夫一边打开药包,一边说:“要敷药包扎,停止办公,休息……”

  毛主席突然把手一缩,站起身来,走了出去。

  王大夫拿着药和纱布,求救似的望着任弼时。

  任弼时说:“他心情不好,我们要体谅他。再做做工作吧。”

  在打谷场转了几圈之后,毛主席又回到窑洞,用肿胀的手费力地写了一份给彭德怀、习仲勋的回电,上边说:“敌十个旅密集不好打,你们避免作战很对。”

  过了一天又一天,山东台联络不上,周副主席也没有回来,多急人呀!毛主席通宵达旦地工作,忘记了疲劳和手的疼痛,可他总感到时间过得太慢了。这天早晨,他又来到打谷场,走几步停一下,两手叉腰,眺望远方,总想奇迹会突然出现。

  电话铃响了。任弼时拿起话筒:“我是弼时……嗯……嗯……好,我马上报告主席!”他放下电话,极力克制着内心的激动,匆匆走到打谷场:“主席!万团长来电话……”

  毛主席望着他,目光是那样恳切,神情是那样急迫。可弼时同志却慢慢腾腾地说:“副主席……”

  “怎么样?”毛主席急不可待地问,简直一秒钟也等不及了。

  弼时同志也无法掩饰满心的喜悦,大声说:“回来了!回来了!”

  “在哪儿?”毛主席迈开大步就走。

  弼时同志唤住他:“主席,别着急嘛!他天黑以前才能到呢。”

  “啊……”毛主席那张绷得很紧的脸,渐渐地松弛下来了。

  任弼时摸摸胡子,风趣地说:“昨天,我屈指一算,估计副主席一两天内会到,你还不信呢!”

  “哈哈,你这个算命先生!”毛主席终于放声大笑了。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东生作品集
昆仑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