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小说 > 《丰碑》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1章 长征 (6)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丰碑》 作者:苗勇

第11章 长征 (6)

  “还有什么要求?”

  “我写了一本《回忆录》,想请你们给出出,行么?”

  一旁写信的张登忙摆手示意张崇鱼主任:别答应。

  “行。”张崇鱼爽快地答应。

  “我都给你示意了,难道张主任你真的还懂不起么?”张登不高兴了,背对张崇鱼说,“我们已经这么忙了,哪里还有闲工夫去为他出什么《回忆录》。况且,我们又不是出版社,出一本书麻烦之多,您又不是不晓得。”

  “我晓得,但我们要尽力满足老红军的要求,办好老红军想要办的每一件事。”

  沉默 ……

  为苏老红军出版《回忆录》的工作继续进行着。张崇鱼忙着去争取书号,联系印刷厂……

  碑林办公室的同志又加班加点地校对。

  很快,苏老红军的《我的回忆录》出版了,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

  苏老红军高兴极了,称“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圆了他的梦”。

  ……

  这些年来,将帅碑林办公室义务为7位老红军主编了回忆录7本7千册,近100万字。这些史料含金量很高。红四方面军战史修改办公室谢庆山主任、张光本副主任都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这些书都是一部部纪实作品,是不可多得的史书”。

  听到这些,我想:“张崇鱼肯定有一个硬脊梁,心中有一颗不落的太阳。”

  既要承担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的建设任务,还要满足老红军的要求,的确担子不轻。不花心血、不占时间、不费精力是不可能完成的。

  “他的精力真好,白天忙了一天,晚上还加班,常常是大半夜,甚至连续熬两三夜,说也真怪,张崇鱼再累,只要他打一个盹儿,精神又来了,60多岁的人了,就像还有用不完的精力。”

  “只要有张崇鱼的场合定会充满欢声笑语,从他身上,你绝对感觉不到丝毫迟暮之态,反而感觉精力充沛,充满活力。”

  “奔波劳碌的张崇鱼也该轻松一下,好好休息一下。可又怎么轻松得了,休息得了呢?”张登忙应说。

  “难道张崇鱼就没有觉得累的时候?”

  “当然也有觉得累的时候,人又不是铁打的。”老严沉思有顷,用低沉的嗓音坦诚地说。

  那是1995年10月的一天。张崇鱼的妻子患病住院。拜访老红军刚归来的张崇鱼暗下决心,在病床旁好好陪陪贤惠的妻子,还点感情债。

  谁知刚进病房,张崇鱼却一头栽在床上睡着了。晚上妻子疼痛难耐,想让他叫医生,却怎么也叫不醒,同房病友帮助叫,还是叫不醒。张崇鱼的妻子王克珍泪水夺眶而出,流着泪说:“别叫他了,让他睡会儿吧,他太累了。”自己却咬着牙关挨着。

  “张崇鱼不仅精神好,过去身体也非常好,连感冒都很少患过。近些年来,由于长期超负荷的运转,不要命的工作,身体拖垮了,体重仅80斤,并患上了多种疾病。”老严低着头,心情十分沉重,说着竟滚出了泪珠。

  10余年来,张崇鱼和他的同事们拜访、走访所受的屈辱、辛酸……真是常人无法忍受的。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激励着、鞭策着张崇鱼和他的同事们,这是张崇鱼含辛茹苦建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的力量源泉,也是张崇鱼传承红军精神,建碑林的主旋律……

  穿过了岁月的风雨,穿过了求索的雾雪。10多年来,张崇鱼倾注了他一腔热血和所有精力。身先士卒,忘我地工作,像无声的细雨,洗去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办公室所有工作人员的忧虑和困惑,浇灌出大家的干劲和希望。

  “人生苦短,世事莫测。”老杜不是那种“大嗓门”,摆了摆手,话语清脆而委婉。

  老彭娓娓的话语渐渐展开:“苦难,或许会使人唉声叹气;苦难,也会使人品味出生活的甘苦,人生的真谛。苦难,是张崇鱼生命的养料,也是他取得成功的奠基石。”

  “这样的故事就是再说十天半个月也说不完,他的经历可以写成一部或几部长篇小说。”老彭快人快语,“张崇鱼人生的内涵就是两个字:奉献。”

  第三章为伊消得人憔悴

  著名作家冰心老人有一首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有一首歌唱到:‘大男人,不好做,再辛苦,也不说……’的确,张崇鱼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建设中尝尽了酸甜苦麻辣,却从未言过苦,叫过累。”老杜慢条斯理地说。

  接着,老彭、老杜、老严、小张就讲起了10多年来张崇鱼的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听着他们的讲述,就像在看张崇鱼上演的一幕幕感人的电影。个个场面都令我感动,现摘其几个镜头以飨读者。

  镜头之一:途中生病住医院

  沈阳住院

  1995年9月,烈日炎炎。

  张崇鱼等人从巴中出发,途经西安、北京,再至东北。途中晚上乘车,白天走访老红军,一路奔波一路累,火车还未到沈阳张崇鱼便周身瘫软,四肢无力,不想喝一口水,不想说一句话,一下火车就被送到一家小医院看急诊,立即输液抢救。

  好在医生对症下药,仅半天时间病症就减轻了。

  第二天一早,他不顾医生和同事的劝告,又登上去长春的火车,一下车又去了吉林省军区南湖一干休所,接连四天对该所的8位老红军进行了逐户拜访。

  贵阳遇险

  1998年8月,云南至贵阳高速公路上。

  张崇鱼与一同事经过连续48小时的旅途奔波来到了贵阳。

  途中张崇鱼由于高原反应强烈,严重流鼻血、昏迷不醒,一到贵阳,同事便火速将他送到医院抢救,经过一天一夜的急救,方才苏醒过来。

  医生见他醒了过来,心有余悸地说:“好险,如果再延误几个小时,恐怕就没命了。”

  张崇鱼却乐呵呵地说:“我有红军先烈保佑,命大得很哩!”

  说完,便叫同事办理出院手续,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镜头之二:带病走访

  带病走访上海

  那是1996年夏天,酷热难忍,张崇鱼患着重感冒,一听碑林办人说上海几位老红军邀请他去,立即拔掉针头冒着40℃酷暑高温就启程。医生护士再三劝阻,都拦不住。

  “你疯了。”妻子王克珍满腹狐疑,好像面前的丈夫神经出了毛病。

  张崇鱼没管这么多,毅然决然地上路了。

  张崇鱼走后,不少亲朋好友责怪。妻子王克珍十分伤心地说:“老张为了碑林,完全不顾自己瘦弱多病的身体,他连死都不怕,我又怎么把他给劝得住呢?”

  病登世界屋脊

  那是1999年深秋,张崇鱼患着严重的支气管炎,来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随着汽车前行,张崇鱼备感不适,只顾张大嘴喘气。

  雨季,阴雨绵绵。饱受高山反应折磨的他,一下汽车,强撑着来到一家个体小旅店,小木屋潮湿得长起了菌类。摸摸铺着褥子的床,冰板一样凉,已分不出什么颜色的被子潮湿而酸臭。卫生与否已顾不上了,他爬到床上,拉开被子搭在身上,头剧烈地痛,似乎要炸裂。胃,翻江倒海,吐又吐不出。眼球在往外鼓,嗡嗡响声不绝于耳,烦躁得如同置身乱七八糟的噪音世界。更严重的是氧气不够用,他只好张大嘴贪婪地进行深呼吸,仍觉得窒息。

  一连几天,很难适应高山缺氧的张崇鱼一直未摆脱这种折磨,可他仍在痛苦喘息中走访了12位老红军。手没有力气,拿不住钢笔,还是艰难地记下老红军的话语……拜访未结束,张崇鱼就被送进医院。

  ……

  “这简直可以说是他在死亡线上收集到的红军的史料。”老严如是说。

  手术床上不安分

  那是1998年9月,张崇鱼听说罗青长老红军来参观将帅碑林,匆匆下楼时不慎失脚踏空,摔倒在地,沿着楼梯滚翻下来,待他爬起时,已晕头转向。

  张崇鱼仍咬紧牙关来到南龛山顶,一瘸一拐陪罗老红军参观完碑林。回来后,才发觉脚早已肿得像蒸馍,赶到医院确诊:左脚骨折。

  第二天,医院为他打上沉重的石膏绷带,他这才躺倒在病床上。即使这样,他仍放心不下碑林,每天都要听取情况汇报,硬撑着身子在床上给老红军将士写信……

  “医生,能否从快从速提前出院。”平时很少休息,习惯于忙碌工作而闲不住的张崇鱼,对突然间每日每夜躺在床上,很不习惯。

  “不行,手术刚过,至少要休息两个月才能下来行走。”

  时间过得真慢,张崇鱼如躺在刀尖上,躺了20天,他强行下地行走。第33天,张崇鱼左缠右磨,拆去了石膏绷带,他又坐着轮椅到碑林现场指挥写碑、刻碑,修建碑林长廊……

  毕竟伤口没有痊愈,行走不方便,张崇鱼就干脆整天不回家,泡在工作中,一日三餐也在办公室吃。

  四处奔波,张崇鱼伤痛又复发了,但他吃点镇痛药,贴上几张膏药,又坚持下去。

  虽然疼痛并不因为采取了这种简单的措施而变得轻松些。

  耳闻目睹这一切的人们都无不感动,有人劝他:“别连命都搭进去。”

  讲完这些,老杜低头不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千年前孟老夫子的名言在张崇鱼身上又一次得到体验。”

  镜头之三:夜行南江拉碑板

  1998年12月,深夜2点,万籁俱寂,多少人正在甜蜜的睡梦中,巴南公路上漆黑的夜色像一幅巨大的帐篷笼罩着天边的旷野。蓦然,一道雪白灯光划破了夜的宁静,一辆大卡车疾驰而来。

  谁在夜间行车?原来是张崇鱼正赶往南江上两去拉纪念碑板。

  司机紧盯着路面,全神贯注驾驶着汽车,小声地说:“张老革命,你别催,天亮之前保证赶到。”咦,张老刚才还兴致勃勃的,怎么现在看起来病恹恹的?司机用手推推老张,哟,身上好烫!再摸摸额头,不好,发烧了!赓即猛踩油门,将车开往附近的乡医院。

  医生给老张量了体温,高烧398度,赶紧打针吃药。烧成这样,照理该住院观察治疗,可是张崇鱼根本没有顾及自己的身体,病情稍稍减轻,就催司机赶快上了路。

  赶往上两路远不说,又是深更半夜,还是大雪纷飞。路确实难走,右边是一条小河,左边是高坎,路面布满泥坑和积雪,车轮子往前一圈,就落进一个深坑里,让人心惊胆战。路滑坡陡,司机不停换挡,吃力地爬坡。张崇鱼坐在车上,被颠得左一下,右一下,上一下,头撞在车门、车顶上。

  经过四个多小时左颠右簸,凌晨到达了目的地。司机赶紧劝张老革命趁机休息一会儿,可张崇鱼却顾不了这些,一下车,就忙着检查每一块碑板的质量,指挥装车……

  下午4点,碑板终于拉回巴中,即将“断舀”的工匠们十分高兴,丁丁当当地敲起来。司机想起还在病中的老张,四下寻找,只见他已坐在卸下的碑板上昏然入睡了。

  镜头之四:忘记自己的生日

  1996年7月的一个夜晚,张崇鱼家。

  张崇鱼推门进去,见桌上摆着“生日蛋糕”,而且坐满了亲朋好友。

  张崇鱼匆匆进厨房,对正在忙碌的妻子王克珍说:“真对不起,你的生日我都忘了,我来,你出去休息陪客。”

  “你真是昏头了,是你的生日。”

  张崇鱼感到茫然,惊诧地“哦、哦”了半天。

  “今天是7月26日。”

  “真是。”张崇鱼终于明白了过来。

  众亲友哈哈大笑。

  “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空间,忘记生日这早已是家常便饭。”爱妻王克珍笑着对众亲友说,“这不必大惊小怪。”

  的确,这样的事发生得太多了。

  “自己的生日都忘了,这也太典型了。”我说。

  “典型的事还多呢。”大家异口同声道。

  张崇鱼只知道工作,对于个人生活则是随遇而安,更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日子过得清淡朴素。爱人王克珍由于身体不好常住成都,一日三餐便成了张崇鱼的一大难题,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将一天三顿的饭一锅煮好,盛成三碗,中午和晚上回来热一下,夹几根泡菜便凑合一顿。由于长期工作劳累、营养不良,身体一天一天地消瘦,像风都吹得倒。

  有人说,张崇鱼如此辛苦得到了什么呢?

  有人说他“划不着”……

  张崇鱼总是笑笑说:“我老汉和先烈比,我只是有从苦之劳,而无建树之功,不计较什么得失和什么划不划得着。”

  少顷,小张又取出一本书并说道:“张主任撰写的《我的五百首顺口溜》中有许多原始记载。”接着就背起了其中两首顺口溜。

  《返城》

  三天三夜昼夜行,运树万株返巴城;

  绿树栽在碑园里,它与将士万古存。

  《生期自吟》

  (一)

  六十年华如水流,党国效忠为我求,

  余热献到期颐至,不甘下游争上游。

  (二)

  母亲生我这一天,望子成龙在人间。

  年年都有这一天,今年离家在山间,

  乐在其中不知苦,凌晨两点才回还。

  我们几人又谈到了张崇鱼的家庭。

  “这就莫摆了,莫摆了。张崇鱼是个优秀党员干部,却不是一个优秀的丈夫和父亲,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到了事业上,留给家人和亲人的唯有愧疚。”老彭眼含热泪道。

  “张崇鱼长期在外奔波,成天忙于工作,对于自己身体可以说是无暇顾及。对于家庭根本是不顾不管,家中的大凡小事及三个孩子读书、工作等全靠爱人操劳。家里的事,爱人的事,子女的事,几乎全部置之度外。”老严十分诚恳地说,“当然,一提起对家庭的愧疚,张崇鱼这个大男人也常常是泪水涟涟。”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苗勇作品集
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