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小说 > 《决战长空》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1章 奇迹(4)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决战长空》 作者:李峰

第41章 奇迹(4)

  米格飞机的战术变化很大。1952年2月以前,他们通常是在鸭绿江以北完成编队,从内陆很远的高空飞越边界。他们的基本队形是4机指尖队形,每个机群由7个~8个小队组成是屡见不鲜的,一般是各个小队依次跟进,采用下阶队形,但偶然也有采用上阶队形的时候。在大规模出动时,则采用3个机群的跟进队形,总数几乎达100架。这种我们称之为“敌机列车”的3个机群,其中的两个往往以横向间隔约40英里的距离飞越鸭绿江,发现正在巡逻的佩刀式后,便派出小队交战,其余小队在40000英尺或更高的高度上继续南飞,在平壤上空会合后转弯返航,在返航途中与遇到的佩刀式交战。第三个“敌机列车”则于此时飞越边界以掩护前两个机群返航。这种大规模的搜索行动按说是十分厉害的……米格飞机有时也采用横队队形。由5个跟进小队组成,每个小队有8个双机编成横队,这甚至比距离拉得很长的“敌机列车”更不灵活。要使正面有8个双机的编队在高空作90度转弯而仍能保持队形,这需要高超的技术。1952年2月,大编队由4机小队所取代,通常是4机指尖队形,有时也采用纵队队形。在这期间,米格飞机出动的数量仍然很多,但是他们并不试图保持严整的队形,只是满足于共同在某个空域巡逻,互相支援。与大编队相比,这种编队形式要灵活得多,是战术上的一大进步。

  到了下个月,战术又有了变化。米格机除了在拉烟层仍保持大量米格飞机以分散佩刀式的注意外,还在拉烟层上方难以被人发现的高度上配置了担任高空掩护的飞机。与此同时,还设法在这个空域18000英尺~25000英尺的高度范围内塞满了以双机为单位的米格飞机。各个双机之间保持目视联系,随时准备互相支援。这时是佩刀式的一个艰辛阶段:每当他们发动攻击时,总有其他米格飞机绕到他们的尾后。为此,佩刀式以双机为单位塞满这个空域。他们的目的便是在米格飞机丧失其性能优势的高度上与之交战,并在这种有利的条件下获得好处。

  英国皇家空军派驻美国第四歼击机联队的哈比森少校说:“有些米格部队充分利用了他们高空性能的优势,总是待在35000英尺以上的高度上,保持很大的速度,利用高度向佩刀式俯冲并实施攻击,随后又拉起来飞往射程之外。当以双机为单位飞行时,使用一种非常有效的所谓‘哟哟’战术:当一个米格机双机组的尾后突然遭到两架佩刀式的俯冲攻击时,往往分散开来,长机上升转弯,僚机平飞或小角俯冲。这样,如果F86紧追高度较低的那架飞机不舍,上面的那架米格长机最后终将占据有利位置,从这个位置上可以向追击它的僚机的那架佩刀式发起俯冲攻击。这一战术使用在当时是十分有效的。因为佩刀式如果追击上面那架米格纯粹是浪费时间。

  “中国空军战术不仅像教科书中提到的那样成功而有效地实施‘哟哟’战术,还创造了‘高速哟哟’、‘低速哟哟’战术。”

  英国空军是西方最老牌的空军之一,打出了以“不列颠大空战”为代表作的赫赫威名,是世界空军一支王牌劲旅,而这样一支老牌空军居然如此认真研究一支后起空军的战术,只能说明一件事,新生的中国空军的空战技术,已经站到了当时世界空军的最前列。

  其实,上面那位英国空战专家所说的中国空军的4机队形,就是刘亚楼、刘震和部队广大官兵在实战中总结出的“一域多层四四制”,在世界空战史上,“一域多层四四制”都很有名气,因为这是中国人创造的,第一个有世界影响的空战理论。

  “一域多层四四制”是由中国飞行员总结经验,由刘亚楼提炼出来的现代喷气式战机空战原则。

  空四第一次轮战结束后,刘亚楼立刻命令方子翼让飞行员们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于是空四师立刻展开了大大小小的座谈会,当李汉强调与美军打对头拼胆量时,在场的刘亚楼就告诫飞行员们还要讲究战术:

  “在空战中要战胜敌人,当然要靠飞行员们的勇敢精神,同时还要有性能良好的武器,但光有这两点还不够,还需要把人和武器结合起来,须有一套完整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灵活的战术,需要地面的和空中的正确指挥,才能达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目的,这正是我们所欠缺的。”

  刘亚楼说到这里,加重了语气:“我们不能只会打对头,傻拼,要打战术,打技巧,一句话,就是不光要有身子,还要有脑袋。千万不能认为我们手里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喷气式飞机,就什么都不变了,这一点我们是有教训的,十二团的赵大海就是一个例子。”

  空三师上阵后,连续出战,取得了现代空战的大批经验教训,刘亚楼和“空联司”司令刘震互相探讨空战问题时,刘震总结了己方的不是:

  “在参战初期,我们多是以小编队多梯次和多层配置,这种打法比较灵活机动,战果也比较好,后来采取大编队、大机群出战,敌我双方一接触,我方即被打散。美机被打散后尚能保持4机或双机作战,而我方保持4机则很困难,次数也很少,一般只能保持双机作战,有时还形成了单机,造成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我被击落的飞机,多半是在单机活动的情况下发生的。作为我这一级的指挥员,一般是通过空中指挥员实施指挥,至多是在师、团编队中指挥到大队长,这已经是很特殊了,但现在有时候,我恨不得指挥到每一个飞行员。”

  刘亚楼探询道:“如果我机采用多批小编队,多层次进入战区,集中兵力于一个空域,并力求保持4机或双机协同作战,是不是就灵活得多,也容易争取主动权?”

  刘震深深点头。

  刘亚楼只要有空就往前线跑,看飞行员,看宿舍,看机场,参与指挥,对前线空军遇到的问题一清二楚。不久后的一天,他把刘震叫去,递给他一叠稿子,刘震捧过来一看,标题是《一区两层四四制空战战术原则》。刘震在四野时,刘亚楼是四野参谋长,他知道这位参谋长最重战术,当年****搞的“一点两面”、“三猛”、“四快一慢”等四野六大战术原则,就全是刘亚楼亲自部署推广到部队里去的。

  “一区两层四四制”空战战术原则,后来在叙述上,又将“一区”改为“一域”,将“两层”改为“多层”,统称“一域多层四四制”。

  刘亚楼亲自到部队去推广这个战术,他解释道:“一域多层四四制”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战术思想在空战中的具体运用。”

  “‘一域’是指同批升空作战的部队在一个空中区域内进行战斗,始终保持在以领队长机为核心的目视联系或战术联系的距离之内,空域的转移以领队长机的位置为转移;‘多层’是指升空作战的部队,在队形配备上至少分为两层,以便前后互相支援和掩护;‘四四制’是指战斗中最好能经常保持每4架飞机为一个基本单位,投入攻击和与敌缠斗,以便双机互相交替攻击掩护,以免被敌机偷袭……”

  “‘一域多层四四制’空战战术原则,有力地解决了大速度飞机既能灵活机动又能集中兵力歼敌的问题上,在战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最客观的赞扬来自敌方,美国空军记载了战斗力不断提高的中国空军和友方空军的辉煌战绩:

  从10月23日早晨的情况看来,共产党空军显然已经下达了命令,并准备好与B29再进行一次朝鲜战争以来最激烈最残酷的空战。在鸭绿江以南,****出动了数百架米格参加这次战斗,对实施屏幕性掩护的34架F86进行围攻。F86虽然打下了2架米格,但对其南边所进行的战斗(指B29的轰炸与我空军的截击)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这一天早晨,由第三〇七轰炸机联队的8架B29(中途返航1架)组成的3个小队,在与笫四十九和第一三六联队的55架F84会合后,一直向南市飞去。当领队的C小队转向目标航向时,约有50架米格把B29的编队包围了起来。当F84不顾敌机的引诱而掩护该小队时,****的米格便决心冲了进去,向C小队的领队飞机进行了猛烈的射击,托玛斯·L·希耳德上尉驾驶的这架轰炸机虽然着了火,但他还保持着轰炸航线坚持到目标上空投下了炸弹,履行了作为领队飞机的职责。C小队的所有飞机在从轰炸航路起点到目标上空的途中,都受到了攻击。当这些飞机投掉它们的炸弹向左转弯脱离时,担任护航的F84产生了某些混乱,致使轰炸机得不到充分的保护。但实际上,F84性能也太差了,因此也很难起到充分的护航作用。大多数米格采用通常的攻击曲线进行攻击,但有一部分米格则朝着轰炸机编队俯冲下来,使F84飞行员或B29的射击员得不到很多射击的机会。有一小队米格飞机在B29下面冲了上来,用机上的全部枪炮进行射击。领队小队中的希耳德上尉驾驶已被击中的飞机巧妙地飞到海岸,然后让飞机上的乘员跳了伞,而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脱险。A小队和B小队在投弹之后转向左面集合时,各被米格击落1架。这次战斗持续了20分钟……在未被击落的B29中,除了1架没有损伤外,其余全部受了重伤。当这些飞机在朝鲜和日本紧急着陆后,大部分飞机上都有伤亡人员。在这次空战中。F84也损失了1架。笫三〇七轰炸机联队在其执行任务的报告中叙述这次激烈战斗时,赞扬了F84的活动,但尴尬地认为至少应该有150架F86才能为这些轰炸机进行充分的护航。

  南市上空激战的第二天,凯里将军派出了第九十八联队所属的8架B29去轰炸顺川的铁路便线桥,这是米格走廊以南的一个目标。在执行这次任务中,尽管有16架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的流星式战斗机和10架F84进行了护航,但B29编队还是遭到了40架~70架米格飞机的有组织的攻击,其中有一部分米格几乎把这些大型轰炸机一直追赶到元山……威兰将军在听取了作战官对情况的判断后,全部取消了B29在昼间的大规模轰炸活动。但是在10月27日,轰炸机指挥部又派出了第十九大队所属的8架B29,去攻击新安州的铁路便线桥。由于F86飞行员曾报告说米格不在海上作战,所以第十九大队的轰炸机就尽量保持在黄海上空飞行。但一当这些轰炸机转向内陆飞向新安州桥时,突然就有大约95架米格向担任护航的16架流星式战斗机和32架F84冲了过来……1951年10月整整1个月内,共产党空军在北朝鲜的活动达到了高潮,而联合国的空中优势则陷于危险的境地……轰炸机指挥部在空战中遭受了朝鲜战争以来最大的损失。一个星期内,竟有55名飞行员失踪或牺牲,另有12人负伤。

  还在1951年7月,远东空军就认为绞杀战成效越来越小,失败的原因是中国空军“不断壮大的力量”。

  而到了12月26日,美军新闻发言人就不得不承认:“由于****后勤系统的灵活性,绞杀作战未获成功。”

  就在这时,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说出了一句震惊世界的名言:

  “共产党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主要空中强国之一。”

  六

  一夜之间崛起的中国空军,毫无疑问是20世纪人类战争活动的最大奇迹之一。

  但是,中国空军在朝鲜的天空不断上演的空战奇迹,只是新中国航空事业的奇迹之塔显露在外的塔尖部分,在那个百废待兴、人心如火的年代,中国航空事业的方方面面都在不断发生着奇迹。

  国民党搞了二十多年,可是临到逃往台湾,仍连一架螺旋桨飞机的中修都做不了,美国送来的飞机,只能坏一架停一架。可新中国这时建国仅仅一年,靠接收国民党几个烂工厂建立的新中国航空工业,就已经能装配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米格15,甚至还能自己搞一些小发明创造,闻名遐迩、脍炙人口的白铁皮造副油箱的故事,就是新中国航空事业无数奇迹的典型代表。

  苏联给中国空军运来的米格15,没有配送足够的副油箱,战斗机作战空域大,有时会距离机场好几百公里,再加上起飞、搜索、跟踪、空战、返航、油料消耗很大,只靠机身机翼内部的载油是不够用的,所以都要在翅膀下和机身下挂三个大炸弹形状的活动油箱,这种活动油箱称为副油箱。战斗机起飞后,都是先用副油箱的油以节省机身内部燃油,发现敌人时,则将副油箱投掉,以减轻飞机的重量和阻力,增强机动性,便于空战。所以,在频繁的空战中,副油箱的消耗是惊人的。曾有一位志愿军回忆,有一次起飞,美国人突然袭来,正在起飞的米格飞机纷纷扔掉副油箱,后面滑行的飞机,周围就像扔炸弹一样,全是天上突然砸下来的副油箱,真是惊险万状。这样的易耗品,价格还不便宜,所以苏联借口运力紧张,不肯多给中国副油箱,有时候交付中国100架米格,竟一个副油箱也没有。但是战斗机没有副油箱,战斗半径就要大打折扣,对战斗力影响极大,刘亚楼当时急得团团转,情急之下,他找来了沈阳北陵飞机修理厂的厂长熊焰。

  熊焰是老延安,也是老航校,刘亚楼对他说话没什么客气,直截了当就说:“苏联给我们的100架米格,统统没有副油箱,要又要不来,没有副油箱怎么打仗?唯一的办法,自己造,咱造不了飞机,难道还造不了副油箱吗?这个任务打算给你,你能造吗?”

  “能!”

  熊焰腾地一下从沙发上站起来。

  刘亚楼点点头:“相信你能,但造副油箱困难不小,我们一没有造副油箱的图纸,二没有造副油箱的铝板,我能给你们的,就是一对苏联飞机上使用的副油箱实物,你要想尽一切办法给我照葫芦画瓢把副油箱搞出来!打破一切条条框框,不管用什么造,只要它能装油能使用就行!”

  熊焰大声说:“请司令员放心,保证完成任务!但请司令员再拨给我一个机翼,不然的话,副油箱的挂钩、输油导管没法制造。”

  “行,满足你的要求,记住,军中无戏言!3个月后,你必须给我造出3000个副油箱来,否则军法论处!”刘亚楼狠狠地说。

  熊焰回到工厂,立即把厂党支部书记张世修、生产技术股股长宋协隆、副股长姚一球、特设股股长岳荣等人找来,传达刘亚楼要求生产副油箱的命令。大伙儿先是兴奋得拍巴掌,接着就开始犯愁。进城之后,主要是拆东墙补西墙,修理国民党的破飞机,再就是按图纸组装苏联运来的米格散件。造东西还真没干过,副油箱内部结构啥样?制造它需要什么工具?材料有什么要求?全都不懂啊!

  最后熊焰咬咬牙,让技术股副股长姚一球带了几个人,把那对苏联副油箱大卸八块,实物测绘。这下图纸是出来了,但造副油箱外壳用的那种白色铝板没有货源,当时的中国,连一个炼铝厂、一个铝材厂都没有。

  怎么办呢?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李峰作品集
决战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