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故宫3》在线阅读 > 正文 第5章 明宫太后(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大故宫3》 作者:阎崇年

第5章 明宫太后(3)

  其七,明末张煌言记载了这件事。张煌言(苍水)《建夷宫词》:“上寿觞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盛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张苍水全集》)“建”是建州,“夷”是夷狄,明显带有民族偏见。这时张苍水在江南,南明和清朝是敌对的政体。孟森先生早就指出:“远道之传闻,邻敌之口语,未敢据此孤证为论定也!”而且诗词也不能直接作为历史证据,因为诗可以夸张、比附,也可以想象、虚构。

  其八,朝鲜史书里记载了这件事。当时作为清朝属国,朝鲜的《李朝实录》里,没有“太后下嫁”诏谕的记载,而像这样的大事,如有照例是应当诏谕属国的,也会有记载的。

  其九,顺治帝报复多尔衮为反证。如顺治帝母后已下嫁多尔衮,多尔衮即为其父,且母亲健在,怎能对多尔衮掘坟墓、撤庙享呢?这将置母亲于何地!

  总之,至今还没有见到一条关于“太后下嫁”的史证。我认为:孝庄太后同多尔衮的情愫可能有,“太后下嫁”之事确实无。当然,孝庄太后考量母子命运和江山社稷,尽量笼络多尔衮,则是不用怀疑的。

  这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按理说应当是母慈子孝、关系融洽,但事实并非如此。顺治帝和母后的关系,《清史稿·后妃传》仅有四句话记载:第一句是“世祖即位,尊为皇太后”,这是例行公事;第二句是“赠太后父寨桑和硕忠亲王,母贤妃”,这也是例行公事。加上第三和第四两句,共50个字。而同书记载康熙帝同他祖母关系的则有715个字。后顺治帝废掉母后为他选定的皇后,为董鄂妃死而要剃度出家、寻死觅活,都让母后失望、生气和无奈。顺治帝的早死,更让她深受打击。幸亏皇孙玄烨争气懂事。孝庄晚年身处太皇太后尊位,祖慈孙孝,尽享天伦之乐。

  被誉为“藏传佛教三宝”之一的《龙藏经》

  康熙帝回忆说:“朕自幼龄学步能言时,即奉圣祖母慈训,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矩度。虽平居独处,亦教以罔敢越轶,少不然即加督过,赖是以克有成。”祖孙感情融洽。

  孝庄关心民间疾苦。顺治十一年(1654年)闹灾荒,孝庄太后“昼夜焦思,不遑寝食”,主动拿出宫中节省银共四万两赈灾。(《清世祖实录》卷八十二)康熙平定三藩,遇到灾年,也常捐私房钱赈灾。

  孝庄太皇太后发愿要写造《龙藏经》,为文化做出贡献。当时国家经费拮据,写经费用从哪里来?她先用私房钱、变卖陪嫁品,她娘家兄弟等捐助牛羊换钱,孙子康熙帝也出私房钱赞助。于康熙六年(1667年)开始,三年完成,康熙帝御制藏文序,供奉于慈宁宫大佛堂。

  这部清康熙朝《内府泥金写本藏文龙藏经》,简称《龙藏经》,是藏传佛教三宝之一,在信众中有崇高的地位。它每叶横87.5厘米,纵33厘米,每函300—500叶,共108函,五万叶,十万面,重约50公斤。经的全书:一是磁青笺经叶,二是内护经板,三是外护经板,四是五色经帘——黄、红、绿、蓝、白五层,六是哈达,七是黄绢经衣,八是七彩捆经带,九是五彩捆经绳,十是保护全函的黄棉袱包。每函镶嵌宝石133颗,共14364颗,有彩绘佛像756尊。保存清宫典藏签条。这部《龙藏经》充分体现出:皇家气派,富丽辉煌,精美极致,书籍之最。(《精彩一百国宝总动员》)文物南迁,转到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我曾有幸看到原物。

  孝庄太后住在慈宁宫,在顺治、康熙儿孙奉养下,度过了四十四年的时光。康熙帝数十年奉养孝庄太皇太后的事迹,成为帝王孝行的典范。“晨昏敬睹慈颜豫,不尽欢欣踊跃回”——康熙帝每天早晚两次,带着欢娱的心情,到慈宁宫向祖母请安。祖母谒陵、避暑、出巡等,行前康熙都要到慈宁宫,亲奉祖母登辇,然后骑马跟随。路遇坎坷,下马扶辇。一次途中下雨,康熙冒雨下马,步行泥泞中,扶着祖母御辇前行。各地进献的珍果异味,康熙帝会送到祖母那里;外出巡猎时,常将地方特产、猎获野味派人送到祖母宫中。每年初秋,命宫中花匠例行送慈宁宫“三清花”,即茉莉、晚香玉、夜来香,分别盛在红、黄、蓝三色盆中,供祖母清赏。

  孝庄太后病重时,康熙帝亲尝汤药、昼夜守护,图为孝庄文皇后谥册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75岁的太皇太后病重。康熙帝在慈宁宫侍疾,亲尝汤药,昼夜守护,不离左右。他“心怀忧虑,日侍左右,检方调药,亲视饮馔。太皇太后宁憩之时,朕隔幔静俟,席地危坐,一闻太皇太后声息,即趋至榻前,凡有所需,手奉以进,因此昼夜不能少离”。(《清圣祖实录》卷一百三十二)康熙帝每天在祖母榻边,检验药方,调配汤药,先行试饮,亲自喂服。祖母躺下后,康熙帝隔着帷幔,席地危坐。听到祖母翻身或叹息声,就起身到榻前,进奉祖母所需。康熙帝在病榻前,席坐冷地,衣不解带,卅五昼夜。康熙帝为祖母祈愿步祷天坛,恭读祝文,声泪俱下,陪同大臣,无不落泪。十二月二十五日,太皇太后崩于慈宁宫,享年75岁。康熙帝“在大行太皇太后梓宫前,昼夜号痛不止,水浆不入口,天颜癯瘠,以致昏迷”。康熙帝在慈宁宫结庐而居,为祖母哀泣守孝。

  《清史稿·后妃传》论赞道:“世祖、圣祖皆以冲龄践祚,孝庄皇后睹创业之难,而树委裘之主,政出王大臣,当时无建垂帘之议者。殷忧启圣,遂定中原,克底于升平。”这些话,不过分。

  三、崇庆太后

  崇庆太后即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13岁侍雍亲王胤禛藩邸,号格格,是乾隆帝的生母。雍正即位,封为熹妃,后晋熹贵妃。雍正帝逝世,乾隆帝继位,尊为皇太后,经常住在寿康宫,并活动在慈宁宫和寿安宫等处。

  乾隆帝事太后至孝至敬。乾隆帝每出巡幸,常奉太后以行,包括:“南巡者三,东巡者三,幸五台山者三,幸中州者一。谒孝陵,狝木兰,岁必至焉。”(《清史稿·后妃传》卷二百十四)皇太后每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诞辰,特别是五十、六十、七十、八十大寿,庆典一次比一次隆重。

  乾隆六年(1741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皇太后五十大寿。先期,进寿礼九九。乾隆帝亲制诗文、书画,还有如意、佛像、金玉、犀象、玛瑙、水晶、玻璃、珐琅、书画、绮绣、币帛、花果和诸外国珍品等。皇太后自畅春园回宫之日,奖励瞻仰跪接者,规定赏银:官员男妇六十以上者各赏银五两,七十以上者六两,八十以上者七两,九十以上者十两;兵丁、闲散人等男妇六十以上者各赏银二两,七十以上者三两,八十以上者四两,内有百岁老妇二名各赏银十五两等。共赏银十万八千七百五十两。还规定跪接礼仪:自西安门起,到西苑紫光阁门外,男左女右,分列道旁,跪着迎接。(《清高宗实录》卷一百五十四)凡在寿康宫前行礼的一品二品满汉文武大臣,也在西安门外跪接。乾隆帝出西华门,迎皇太后安,在西苑丰泽园进膳。然后,皇太后回寿康宫。

  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太后六十大寿。皇帝率皇后、皇子、皇孙等,侍皇太后于寿安宫,看戏,寿宴,连着庆祝九天。(《国朝宫史》卷七)乾隆帝献给皇太后生日特礼:一件是清漪园(今颐和园),另一件是寿安宫暨大戏楼。外省老民老妇,冒着严寒,千里迢迢,来京祝釐。在京官员,设立经坛,诵经祝寿。乾隆帝奉皇太后到万寿寺瞻礼,祈愿万寿无疆。(《清高宗实录》卷四百三)万寿寺得到妥善保护,现在是北京艺术博物馆。还颁谕二十条:如在京满汉文武大小官员,都各加一级;在京八旗兵丁、太监等,都赏给一月钱粮;八十以上者给绢一疋、棉一斤、米一石、肉十斤,九十以上者加倍,百岁者给银建牌坊。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太后七十大寿。乾隆帝行九拜大礼,歌颂老母:“爱日高悬,煦阳和于四海;慈云普覆,覃膏泽于万方。”乾隆帝大宴寿安宫,躬舞太后寿筵前,率皇孙、皇曾孙联舞,敬酒。也有倒霉者:典礼时由礼部尚书伍龄安读表文,因“舛错甚多,复不相连属,革职”。(《清高宗实录》卷六百四十九)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皇太后八十大寿,庆典在畅春园举行。陈设彩亭,御仗前导,导迎乐作,群臣山呼。乾隆帝御礼服,到畅春园,问皇太后安,恭进奏书。奏书称:恭逢八旬万寿,喜惬五代一堂。又说:“布达喇山庄肇建,联情用辑诸藩;卫拉特沙塞偕徕,陪宴兼收全部。”(《清高宗实录》卷八百九十七)

  皇太后八旬大寿庆典在寿安宫举行。乾隆帝到寿安宫,跪问起居,随进茶侍早膳(饭面二品,汤一品,高头五品,膳菜十二品,糗饵四品)。承应宴戏,演九九大庆。巳刻(9—11时)进小膳(饽饽五品,果实十品)。未正(14时)进晚饭(饭面二品,汤一品,高头五品,膳菜十二品,糗饵四品)。继进酒膳(酒二品,膳菜七品,果实八品,垂手果碟四品)。皇后率皇贵妃以下暨皇子、皇孙等奉侍,钦派王公、满汉大臣、侍卫、外藩、回部于东配殿,王妃、公主、命妇于西配殿,各以次列坐看戏,恩赐酒肴果实。申刻(15—17时)结束,皇太后还宫。

  乾隆帝用三千多两黄金制成金塔,珍存母亲崇庆太后的头发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二十三日,崇庆皇太后病逝于圆明园长春仙馆,年八十六,后葬于清西陵泰陵东北的泰东陵。乾隆帝为表示对已故母亲的孝敬,下诏制作金发塔一座。清乾隆金发塔,高147厘米,底座70厘米×70厘米。塔由下盘、塔斗、塔肚、塔颈、塔伞等部分组成,用黄金三千多两,镶嵌珠宝、绿松石、珊瑚等。塔肚内置一盛发金匣,珍存太后的头发。塔下承以紫檀木莲花瓣须弥座。金发塔纹样优美,造型稳重,制作精细,工艺高超,由清宫造办处承做,制成后安放在寿康宫东佛堂内。这座金发塔,原在故宫博物院珍宝馆,今移在景阳宫金银器馆展示。

  一个女人,子不在多,崇庆太后只生一个儿子,就是乾隆皇帝,便享尽人间荣华富贵:“诞膺天下之至养,而安享尊荣之多福。”

  清慈宁、寿康、寿安三宫,就文化来说,突显一个“孝”字。《说文繋传》诠释:“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老省亦声。”古人重视孝,《汉书·艺文志》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也。”孝的内涵,具体说来,就是“六孝”:孝敬、孝顺、孝养、孝心、孝言、孝行。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阎崇年作品集
努尔哈赤全传清十二帝疑案大故宫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