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朝大佬戚继光》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7章 练兵(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明朝大佬戚继光》 作者:阿喜

第37章 练兵(1)

  理想

  这一战唯一成就的只有戚继光,但他并没有半点兴奋。

  自从认识了倭寇的强大战斗力后,戚继光变的寡言少语,经常一个人走在田园看窗外无星无月的夜空。仿佛得了色盲,看什么都是阴沉沉的,只有黑白二色。偶尔出一下太阳,那只在明天的梦里。

  他时常喃喃自语:我有一个梦,当我翱翔,天也让路,当我入海,汪洋自退,众仙诸佛,与我称兄道弟,天下虽大,无处不可往,道路弥远,却无做不成之事,荡尽倭贼,卸甲桃园……

  戚继光是个执着且自信的人,他坚信自己的训练方法没错,自己的军事天才没错,自己对战场的感觉没错,那么什么错了,让千把倭寇就把明军最精锐的部队揶揄一年……

  经过仔细思考,他认定,人错了,自己选的当兵的人错了。

  大胆的见解就好比下棋时移动一个棋子,虽然它可能被吃掉,但它却是胜局的起点。

  ——不敢迈步,就永远走不出自己的路。

  应该说戚继光这一步迈得极大,肯定自己而否定全部手下,这不是一般人能有的魄力。

  在戚继光看来,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变污浊,一杯污水却不会因一滴清水的存在而变清澈。自己一人无论多么英勇善战,是没法将具有兵油子传统的政府军带入正途的。

  戚继光现在面对的这样一群士兵,他们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兵油子因为地理环境太过优越,没受过什么苦,所以一旦开战,不但事先要知道倭寇人数装备,若不是处于绝对优势绝不玩命打仗,而且一旦开干,鬼子一冲锋这些富裕地区的老兵油子立刻撇开戚继光,掉头飞奔。

  依靠这些人实现自己平倭报国的理想,无异千古笑谈。

  于是他再次上书胡宗宪,要求练兵,只是和上次不一样,这回的兵他自己选,胡宗宪苦笑一声,浙江人要是能练得出来,我和俞大猷早就练了,还轮得到你,不过他并没有阻拦戚继光,让他试试吧,也许,仅仅是也许,会有一点点收获……

  很快胡宗宪的判断得到了验证,无论戚继光去哪个营盘选兵,所遇之人要么贪生怕死,要么见利忘义,戚继光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困惑,难道自己的理想错了?难道理想真的遥不可及?

  郁闷的戚继光决定换个新的环境顺便换换心情,那年的戚继光30岁,人生过了一半,人生刚刚开始。

  群架

  嘉靖三十七年(1558),戚继光因事出公差,事情办完后,他没有原路返回,却兜了个圈子,一则准备视察民情,二则准备旅行一下,换换心情。

  旅行是一场独自的表白,如同生命也仅是一次经历。一个人所能够观望的彼岸烟火,所有的绚丽和湮灭都只需独自感受,而最终我们带着内心沉淀下来充盈和欢愉,继续上路。

  可以想像,戚继光因为练兵一事毫无着落,内心苦楚郁闷,于是想靠旅行让紧绷的神经得以松弛,同时好好思索未来的道路。

  然而当他偶然路过一地的时候,刚刚舒缓的神经又立刻绷紧。

  他经过的地方,叫做义乌,他看到的场景,是打架斗殴。

  此时的戚继光被眼前的斗殴彻底震撼,甚至有些畏惧,作为一名见惯杀人放火、尸横遍野的军事将领,被一群农民打群架所震惊是很说不过去的,但戚继光确实被义乌人凶猛彪悍的天性所震撼,因为他见到的是几万人的不分昼夜加班加点的紧急斗殴。

  现在的浙江义乌是中国着名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商家云集,热闹非凡。但在戚继光那个年代,这个浙中小城却是个民风剽悍、动手能力超强的贫瘠小镇。

  那里的男女老少因为日子过得苦,所以不珍惜现世,打架个个都往死里打。

  但这次改变抗倭历史的斗殴起因却十分荒谬,因为一则谣言。

  据《义乌县志》记载,义乌县南有个八保山,但因为义乌太穷,所以人民冥冥之中寄托了一种心里暗示,将它传成“八宝山”。

  结果传到了邻近的永康县大盐商施文六的耳朵里,作为一个遍寻商机的商人,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可能发家致富的机会,于是他便来到八宝山探宝,结果发现当地土色闪亮(估计是铁量超标),就断定地下必有银矿。

  有矿当然就得挖矿,问题是挖矿需要人手,自己的家丁根本不够,于是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给大家编织了个共同富裕的美梦,铲平八宝山,富比天上仙。经过一番鼓噪,立刻召集数千永康农民工来义乌八宝山采矿。

  结果外乡人要来义乌挖银子的事立刻传遍义乌,义乌人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突然间听到这么一个发家致富的消息当然炸开了锅,好不容易有点发财的奔头居然外乡人还要强行打劫,这还了得,抄家伙,干他娘的!

  就这样拿着镰刀斧头的义乌无产阶级遇见了拿着铁锹镐头的永康农民兄弟,施文六毕竟是个商人,知道来到人家地界要低调点,于是提议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义乌人民齐声叫道领土主权,不容侵犯,大家都是穷怕的人,知道改变命运的就是靠脚下这片神奇的土地,既然谈不拢,那就没什么好说的。

  开干!

  于是成千上万的庄稼汉满眼血丝像疯狂的犀牛一样向对方狂奔,他们不顾一切地挥舞着镰刀和铁锹,人人脸上鼻青脸肿,衣服褴褛不堪,嘴角流着鲜血,头上淌着脑浆,很多人已经精疲力竭,却没有停手的意思,把自己的生命都赌上了,只为一句未经证实致富的话....

  戚继光之所以有幸看到这幕盛况,绝不是他的马仔四处收集打架消息,让他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更不是命运之神把偶然的邂逅当成了必然的相遇来书写。

  真正的原因在于,这是一场与众不同的斗殴,义乌的百姓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事实——原来斗殴是可以旷日持久经年累月的。

  自嘉靖三十七年(1558)六月起,义乌矿工、乡民与从永康赶来的开矿者爆发械斗,双方参与殴斗人数累计达三万人左右,历时四个月,直到十月秋收方告结束,死伤共计二千五百余人。

  义乌人民大获全胜。

  有人会问,官府不管吗?

  当然管,义乌知县赵大河不愧是个爱民如子的父母官,看见自己的乡亲父老被外乡人欺负,立刻火冒三丈,打开库房,告诉全体义乌人民,凡参与斗殴的具有本县户籍的常驻人口,饿了管饭,伤了管药,死了管埋,老人小孩还管抚恤,就是一点,谁要是不给老子卖力打架,打架打输了,老子第一个给他关进大牢于是让戚继光永生难忘的一幕上演了,从未操练过的义乌百姓变成了悍不畏死的勇士,不论男女老幼,大家一同上阵干仗,用所有能找到的武器和敌人死磕,农民用锄头,矿工用铁锹,家庭主妇拿起了菜刀,连小孩子也举起了板凳和砖头,眼中凶光四射,狂叫着冲进敌阵,气势如虹,让观者肝胆俱裂。

  练兵

  箭牌口香糖大王威廉说过:我曾经破产三次,但我不曾因此失眠过一分一秒。

  戚继光也曾失败过若干次,也未曾因此失眠,但当他看见义乌人民英勇干架的义举,是夜确实无眠。

  他十分激动而且确信,这就是他一直在寻觅的战士,他的理想将于这里腾飞。

  于是他立刻上书胡宗宪:“义乌猛人多,好兵这里出(其气敌忾,其习骠而自轻,其俗力本无他,宜可鼓舞。及今简练训习,即一旅可当三军,何患无兵)

  由于胡宗宪已深切理解汪直死后倭乱事态的严重性,所以立刻批准他的组织新军的计划。

  嘉靖三十七年九月,得到胡宗宪的支持后,戚继光来到义乌正式招募新兵。

  招兵,自然就有标准。

  自古及今,历代名将招兵标准五花八门,巧妙各自不同。

  战国时名将吴起选兵标准是力大能跑。其在魏国选战士的标准让现代人望而生畏:“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驱百里。”

  也就是说你要想在吴起手下当兵,得身穿三层铠甲(每层甲重15斤),能开十二石的强弓(按战国量制,一石等于120斤,1斤约合今251克,十二石合今729.8斤),背着装有五十支箭的箭囊,扛着戈,头戴盔,腰佩剑,带三天的干粮,在半天之内急行军走完百里路。相当于负重六七十斤在半天跑完一个全程马拉松!

  所以奉劝很多军迷朋友,意淫一下回古代当个将军就行了,就你那小身子骨,给名将牵马都不配。

  到了宋代,燕云十六州和西北等产马之地尽皆外藩,没有了战马,只能狠练步兵。

  于是宋太祖赵匡胤选兵不仅要求身强体壮,还对身高明码标价。他亲自挑了批模范士兵充作“兵样”,分送各地以此作为模板招募样板兵。后来嫌“兵样”太麻烦,改用一根木杖,叫“等长杖”,按身长尺寸招兵,高壮帅的当禁军(拱卫首都的近卫兵),短粗胖的当厢兵(维持治安的地方兵)。

  但要说整个选兵标准之繁复,古之名将,未有出戚继光之右者。

  其实义务人民天生就是战士,整体打仗水平已经非常高了。

  但为了确保彻底祛除倭寇的理想得以顺利实现,戚继光将选兵标准订得超过选秀,只为从中选出最精锐最彪悍同时又最忠诚最听话的义乌人成为戚家军的一员。

  戚继光选兵,先看出身成分。

  具体标准是:有城市户口的不要(他觉得城里人心眼多,打仗太会计较生死)、军户出身的老兵油子不要(他被这群人间接谋害了几次),在官府混过的公门中人不要(在公门混的,吃喝嫖赌是天性,冲锋打仗是天敌)、油头粉面皮肤白净的也不要(这是军营,不是基友群,疑似基友也不行),话唠事多的人不要(要牛逼的,不要装逼的),世界观人生观要积极向上的(思想不能偏激,打仗擦破点皮就怨社会黑暗是不会适应军营生活的)。

  按照这个标准武二郎因为在公门混过也入不了伍,燕子李三因为是城市户口而且惯会化妆也当不了兵,白眉大侠徐良会因为油头粉面奇装异服而被隔离,事实上戚继光只要头脑简单,黑大粗壮,知道敬畏自然,遵纪守法的乡下人庄稼汉。

  三百年后,有人全盘拷贝了戚继光的这套选兵标准,他招兵,只要手上有老茧的农民,后来他依靠这群农民打败了自称上帝之子耶稣他哥之人领导下的邪教组织,他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的治兵思想,备受中华民族两个伟大人物所推崇,一个叫毛泽东,一个叫蒋介石。而曾国藩的用兵韬略选兵标准则承袭戚继光,所以戚继光的江湖地位……

  戚继光对自己的眼光充满了自信,这群老实人在他的调教下将会成为让敌人闻风丧胆的虎狼之师。

  好了,相面结束了,就是组团编队了。

  戚继光是这样编排新军的:每队十二人,队长指挥;每四队为一哨,哨长负责;每四哨为一官,哨官带队;每四官为一总,把总领导;每四总为一营,大把总统管;总与营都有辅助兵和军官随从。

  这样一营约近三千人,营以上由主将亲自指挥。这和戚继光最初的募兵三千大体相符,但由于戚继光在岑港之战打出了汉人威风,成了百姓传颂的英雄与侠义的化身,所以报名参军十分踊跃,再加上义乌人民实在天赋异禀,在这么变态严苛的筛选下还是有四千多人通过了海选,戚家军的雏形就此建立。

  部队建立了,剩下的就是一系列的魔鬼训练了。

  新兵入伍,开业大吉,雄心万丈的戚继光却是一脸严肃阴郁,他沉声训话:

  凡你们当兵之日,虽刮风下雨,袖手高坐,也少不得你一日三分。这银分毫都是官府征派你地方百姓办纳来的,你在家哪个不是耕种的百姓,你肯思量在家种田时办纳的苦楚艰难,即当思量今日食银容易,又不用你耕种担作;养了一年,不过望你一二阵杀胜,你不肯杀贼保障他,养你何用?就是军法漏网,天也假手于人杀你。

www。xiaoshuotxt.NetTxt=小_说[_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阿喜作品集
明朝大佬戚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