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千古智圣》在线阅读 > 正文 二、关于《千古智圣》的人物塑造——为什么要颠覆演义、戏剧、说书?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千古智圣》 作者:杨力

二、关于《千古智圣》的人物塑造——为什么要颠覆演义、戏剧、说书?

二、关于《千古智圣》的人物塑造——为什么要颠覆演义、戏剧、说书?

为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先谈谈我对本书三大主角诸葛亮、司马懿、曹操的看法。

1.关于诸葛亮的人物塑造

诸葛亮是本书的一号人物,在演义、戏剧、评书中,诸葛亮完全被神化了,他不但能呼风唤雨,而且料事如神,不再是一个凡人,而是神一样的人物。在我的创作中,我把诸葛亮从神坛上请了下来,还他历史的本来面貌,充分展示他的真实智慧,并刻画了他的坚忍个性,他的坎坷磨难,他的爱恨情仇。这样,由于赋予了诸葛亮血与肉,恢复了他的凡人的品性,因此再现了诸葛亮这个真实历史人物。

由于真实,因而更增加了可信度及亲切感,反而使诸葛亮更加高尚,更加智慧,更加伟大,从而使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和我们伟大的祖国。

本着这个目的,我在塑造诸葛亮这个人物时,始终在忠于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目的在于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才高德重的千古智圣,以激励当代和后代的读者。

另外,本书对诸葛亮的刻画,不但以他的非凡的智慧为核心,更以他的高尚的道德为前提。我查了许多资料,得知历史上诸葛亮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历尽种种磨难,本书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旨在让人们能更深刻她了解诸葛亮。

诸葛亮的道德远远超过了他的智慧,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即使诸葛亮五次北伐都失败了,人们仍不以成败论英雄,他仍然是三国时期最感动时代的人,这就是因为他大半生操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缘故。这也是诸葛亮这个人物的灵魂,中华民族不朽的灵魂。正是这样的灵魂奠定了他成为中华民族智慧化身的基础。

其实中国历史上智慧人物并不少,但为什么都没有像诸葛亮这样伟大,就是因为诸葛亮的一身正气,一身正谋,所以使他名垂千古。

诸葛亮是忠君的典范。本书从诸葛亮的德来反映他的智慧,正是对这一人物刻画成功的缘由。

至于诸葛亮的谋略,我主要是通过可以跟他匹敌,甚至略胜一筹的司马懿来展现,也即通过二者智斗的较量来展示,从而收到了一箭双雕,交相辉映的效果。

2.曹操既不是忠臣也不是奸臣,而是一位英雄豪杰。

在演义、戏剧、评书中,都把曹操歪曲成为一个奸雄,而且是与刘备相对的反面人物。这是对曹操最大的歪曲。其实,曹操是三国时期对我国历史贡献最大的人物,他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割据中国致大分裂的时代,经过大半生的南征北战,浴血奋战,终于统一了北方,为后代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也为魏代汉奠定了基础。

曹操的一生可以说是真正的戎马一生,他为统一中国同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如他临终所言,如果没有他曹操,那么中国不知还要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那就是说,如果没有曹操,中国也许是另一种局面,不知还要分裂战乱多少年代。

说曹操是奸臣,主要是指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至死没有篡汉,依然保持丞相职位,而且如果他不迎天子,那天子也必然要被夺到其他军阀手中。所以,不能因此就说他是奸臣,何况他是从董卓的遗部手中夺回的。所以把一个奸臣脸谱的形象套在曹操头上留给后世,是不公平的。

说曹操镇压黄巾起义,然而三国时期哪个豪杰没有参与过镇压黄巾起义?刘备难道不是镇压黄巾起义出道的?说曹操代表哪个阶级,那刘备又是代表哪个阶级?

所以不能因为刘备姓刘,曹操不姓刘,曹操就是奸臣,刘备就是忠臣。

本未东汉末年,汉室早已衰落腐朽,汉天子也不过傀儡一个,曹操完全可以灭了汉,重建一个新的王朝,但曹操始终不敢越雷池于半步。这也是中国长期封建尊君观念对人的桎梏,所以使许多豪杰都很迂腐,也使曹操这个历史英雄人物有了局限。

演义、戏剧、评书等把曹操、刘备的战争判断为刘备是正义的,曹操是非正义的,这都是不客观的。当时,曹、孙、刘的战争都属于军阀混战,根本不存在正义不正义,至少不能说谁是正义的,谁是非正义的。

当然,曹操并非没有缺点,他嗜杀成性,为报父仇他居然杀死了五座城的百姓,他还杀了八万俘虏,尤其他的一句话:宁可我负天下,不让天下人负我,都表明了他的极端凶恶及残忍。

曹操既胸有韬略,又多诡诈之策,也表明了他的两面性,曹操既是政治家、军事家,又是杰出的谋略家。他不但自己有过人的谋略善断,而且能巧妙地把自己的智慧与他人的智慧相融,他拥有百人智囊团,并且善于利用他们的智慧。许攸从袁绍处来投靠他,曹操居然激动得连鞋都顾不上穿,光着脚去迎接,足见曹操对谋士的倚重程度。这也正是曹操成功的关键。

总之,曹操不但统一了北方,而且对我国北方及中原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就是鲁迅所说的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的缘放,而郭沫若则说曹操是一个伟大的人物。

所以,本书对曹操是以正面人物进行刻画,并着重表现他的英雄豪气。但曹操的性格比较复杂,他是一个典型的双重性格的人,他既有政治家的风度,同时又有政客的诡谲;他坚持法治,反对礼治,他坚持统一,反对分裂;他的一生就是为实现中国的大一统而出生人死,转战南北。他既不是董卓那样的奸臣,也非刘备一类的忠臣,而是一个英雄,一个豪杰。他当政之时,中国是走向统一,走向进步,而不是趋于分裂,出现衰落倒退,这足以证实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作用。

曹操还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著名的建安文学的带头人,他开一代诗风,无愧为东汉的文学泰斗。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他都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遗憾的,是曹操历来都被歪曲为乱世奸雄,所以本书要为曹操正名,让这个乱世英雄名垂千古。当然,他也有负面影响,就是他奸诈、残暴的一面,这也是使他留下骂名的缘由,但这不是他的主流,应该区别对待。

总之,曹操虽不能与汉高祖相比,但至少不能把他与奸臣相提并论。这就是我对曹操的历史观。

本书对曹操的刻画,主要是通过他周围的心腹谋士及他的智囊团来反衬他的智慧,并通过曹操为消灭军阀割据而浴血奋战来反映他的雄才大略和他的英雄气概,我要把历代戏剧涂在曹操脸谱上的白粉洗掉,还曹操一个英雄豪杰面貌。

3.司马懿是贼臣,还是雄才?

司马懿是本书的二号人物,司马懿受演义、戏剧、评书的影响,其命运比曹操还要不幸,他被污蔑为奸诈之人,并把他作为陪衬诸葛亮的反面人物。

然而,历史上的司马懿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他有着过人的谋略,甚至比诸葛亮还要略高一筹。曹操死前,他为曹操出谋划策,促使孙刘交战,使关羽死于孙吴刀下,使曹操拥有三分其二的优势。曹操死后,他智擒孟达又抵御住了诸葛亮的六出祁山。诸葛亮死后,他率军东北,平复了公孙渊的反叛,收复了辽东。

司马懿最大的功劳是在曹操消灭北方军阀割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统一了北方,为大晋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然而,演义、戏剧、评书都认为司马懿阴险奸诈,是个贼臣,其实,司马懿是一个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人们恨他,是因为他阻止了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但这不能算他的过错,这只能是各事其主,各尽其职吧!

历史上的司马懿是一个很清高、很倔强的人,连曹操诸他出山他都装病不肯,甚至于派刺客去把刀顶在他的胸脯上,他也没有动一下。这至少表明他不是一个权欲熏心的人。

其实,司马懿这个人更不是一个追逐权欲的人,许多事是别人把他逼上梁山而为的。比如好端端的,他要被曹操视为有狼顾之相而险些被杀掉;后又被离间君臣关系,把他赶到边疆去,要不是诸葛亮发动北伐,他也许就老死在那里了。后来又因功高震主被曹爽排挤,他已经回老家去了,曹爽还不放过,又派人去察看,要置他于死地,他只得装病伺机再起,所,以他后来发动政变杀掉曹爽,实属不得已。

司马懿辅助曹操、曹丕、曹教、曹芳四代君主,又受托为两帝的顾命大臣,权力不可谓不重,但他并没有篡权。最后,他选择了曹操走的路,连丞相他都辞掉,自己回老家修身养性去了。一个对权力看得很淡的人,又何谈奸臣、贼相?!

当然,司马懿最后镇压曹氏残余势力的反抗的确很残忍,统一辽东时又滥杀无辜。不过,这只是他的负面,说明他同样有封建军阀肆意杀人的本性。而他的正面仍然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一个英雄豪杰。

至于司马懿的智慧,堪称顶级智慧。诸葛亮料事如神,而司马懿最善于审时度势;诸葛亮缜密谨慎,而司马懿则多灵活变通;诸葛亮擅国策,而司马懿则多罕略;诸葛亮善攻,司马懿善守,两人都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皆达到了胸怀韬略、高瞻远瞩、纵横捭阖、决胜千里的境界,所以,本书对司马懿是加以正面肯定的,其智慧是通过与诸葛亮的较量来展现。

4.周瑜

周瑜是三国时期的一颗智星,周瑜跟曹操、诸葛亮、司马懿一样都属于胸有雄兵百万、志比天下豪杰的顶级智慧人物,所以他同样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史书记载,周瑜是一个羽扇纶巾、英姿勃发的将军,绝不是演义、戏剧、评书所歪曲的“小家碧玉”式的人,真实的周瑜性格豪爽,大度而侠义。根本不是心胸狭窄,小气善妒之徒,他的死也不是所谓“诸葛亮三气周瑜而死”,而是死于箭伤发作。

周瑜是胸怀韬略和有雄心壮志的人。赤壁之战,他是总指挥,不仅展示了他的高超谋略,而且,赤壁之战后,他支持孙刘联盟,并且对孙权提出了坚守荆襄,夺取益州做好两线进兵曹操的谋略。

如果不是因为他死了,那么北伐跟曹魏决斗的可能就不是诸葛亮,而是周瑜。

周瑜深谋远虑,心明眼亮,对孙权鼎立江东立下了汗马功劳,以至于他死后,孙权悲痛地说:“如若没有公瑾,我孙权哪有今天啊!”当然不管孙权是真心的哭,还是假哭,但他毕竟当众说出了这句话,可见周瑜在吴国中的举足轻重。

关于周瑜的死,倒不是诸葛亮气死的,而是跟孙权的妒才及猜忌有关。据史书记载,周瑜刚死,孙权就迫不及待地清洗了他的家产,并把他的儿子降为庶人,可以证实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政见分歧或其他不可调和的矛盾,可以证实周瑜应该是孙权逼死的,所以本书对此作了艺术处理。

5.三国著名的谋臣荀彧、鲁肃

荀彧是曹操的首席谋臣,也是曹操的心腹谋士。鲁肃是吴国孙权的第一谋臣。他们都是德高望重,智谋过人的杰出人物。魏国的荀彧跟蜀国的诸葛亮、吴国的鲁肃,三人都是国家首席谋臣,他们都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他们都有高水平的智谋,他们都为自己国家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其中,荀彧提出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统一计划,对曹操统一北方出谋划策,发挥了重大作用;鲁肃则对三分天下提出了重要的策略,他们都属于高瞻远瞩,决胜千里的高参。

6.三国著名谋士庞统、法正与郭嘉、程昱

他们分别是曹魏和蜀国的二号谋士,他们各有绝招,各自为三圉鼎立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庞统、法正为刘备实现跨荆、益及称帝益州立下了大功,而郭嘉、程昱则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大功。

庞统的智谋让大学问家司马徽极为赏识。史书记载,庞统拜访司马徽时,司马徽正爬到树上采桑椹,庞统便坐在树下,两人一在树上,一在树下,竟谈到天黑,居然使已上了年纪的司马徽几乎忘了身在树上。

庞统为刘备谋划夺取益州提出三绝招时,把刘备激动得每日与他行则同辇,卧则同席,密切得几乎把诸葛亮都忘掉了。只可惜庞统因急功近利及心胸狭窄,最终死于敌军的乱箭之下,过早地陨落了一颗智星。

法正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他的谋略贵在善于把握战机,因势利导。他帮助刘备谋划打败了曹军,夺取了汉中,又鼓励刘备称王建号。他的奇谋连曹操、诸葛亮都叹服,诸葛亮说他“每奇(法)正智术”,可惜英年早逝。关羽死后,为报仇,刘备不顾众人相劝,倾全国兵力去打东吴,结果惨败身死。诸葛亮叹道:“要是法正还活着,那刘备不至于变成这样的结局。”可见法正在诸葛亮心中的地位。

郭嘉、程昱都是曹操的心腹谋士,他们都为曹操统一北方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都为中国的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

郭嘉多谋善断,料事如神,他和荀彧一起成为了曹操的左右臂,曹操酌一些重大决策都是他和荀彧帮曹操谋划的。他之所以料事如神,主要在于他看问题比较深刻,能洞若观火。比如郭嘉对曹、袁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曹胜袁败的十策,说袁绍外宽而内忌,并且少于决断,而曹操胸怀宽广,任人唯贤,并能断大事。最终竟被他言中。

又如曹袁官渡之战,孙策扬言要进攻曹操的许都,曹操正在犹豫,郭嘉却说:谅他不敢,他在江东立足未稳,又刚杀了那么多人,树敌太多,这样的人最终必死于匹夫之手。果然不出他所料,孙策没有去攻打许都,并被暗杀了。

总之,郭嘉跟荀彧一起为曹操出谋划策,为曹操打败吕布,战胜袁绍,统一黄河以北立下了大功。不幸英年早逝,但他也为曹操殚精竭虑,表现了谋士的忠勤。

程昱也是曹操的心腹谋士,他是曹操的谋士中年纪最长的,他多次和荀彧等一起为曹操出谋划策,力挽狂澜,如他们一起保住了兖州三城,为曹操避免了灭顶之灾。

程昱是曹操的随军参谋,在曹操的许多关键时刻,他都与其他谋士一起为曹操献计献策,对曹操的统一大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程昱有自知之明,他选择了隐退,所以是曹操的谋士中寿命最长的。

7.三国著名谋士杨修、贾诩、苟攸

杨修是曹操的主要谋臣。史书记载,他聪明绝顶,以才思敏捷著称。最可称道的是,他居然从曹操扔掉鸡肋的举动推测到了曹操要退兵,后来曹操为确保曹丕的地位而杀害了他。因为曹操担心自己死后杨修会为曹植与曹丕争夺皇位出谋划策。一代奇才竟死于非命。

贾诩是三国著名谋臣,他运筹帷幄,多谋善断,对曹操统一北方所起的作用仅次于二荀(荀彧、荀攸)。

官渡之战,贾诩曾献计,建议曹操结束消耗战,以奇计取胜,促使曹操采纳火烧袁绍囤粮的计策。在曹操征马超时,他建议用离间计,曹操采纳了,终于大破马超、韩遂。

贾诩也是三国谋士中的高寿者,原因在于他能韬光养晦,审时度势,所以既献计谋于主,又能在乱世中保全自己。

8.张昭

张昭是吴国的重要决策人物,孙坚、孙策、孙权的首席辅臣,也是孙策临终时拜托他辅佐孙权的顾命大臣,他还是吴国的开国元勋。

曾经被孙策比喻为管仲的张昭,临危受命,帮助年轻的孙权走出悲痛,穗定了局势,并忠心辅佐他,为鼎立江东竭尽了力量。

张昭一生为东吴出谋划策,而被孙策称为仲父,不仅被孙策临终时授为顾命大臣,吴太后死前也数次拜托张昭辅佐孙权,足见张昭超凡的才能。张昭的特点,是敢于直谏,勇于出谋,只可惜在赤壁之战,曹操大军兵临长江时,他竟力主投降,从而毁了他的一世英名,这也是他一生中唯一污点。但张昭仍不失为三国时期的著名谋臣,他死后,孙权亲临吊祭,并谥文侯。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杨力作品集
千古英雄千古王朝千古绝唱千古智圣千古汉武千古一帝千古绝恋千古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