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东周列国那锅粥》在线阅读 > 正文 第十四回 齐国后院失火:鲁国庆父之乱(8)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东周列国那锅粥》 作者:天际孤鸿

第十四回 齐国后院失火:鲁国庆父之乱(8)

T/x/t小.说。天.堂

(8)齐桓公的第二次出手

  季友拉着姬申立即出发回到鲁国。现在造反派死的死,逃的逃,姬申应该可以顺利即位。

  可是一回到鲁国,却发现一个齐国高官正在朝堂等候。

  不是别人,正是高傒。而且不是高傒一个人,他更带上了齐国甲士三千,驻于城外。

  时光荏苒,高傒已经差不多七十岁。不过,人老不一定就会心慈手软,接下来一番心理较量,将决定鲁国的命运。

  因为就在小白知道鲁国再次大乱,国内二度无君的时候,他问了仲孙湫开篇那句话:“鲁国大乱,取之如何?”

  还好仲孙湫摇摇头,说鲁国是礼仪之邦,百姓不忘周礼。虽然国内无主,但庆父出奔正是迫于民意压力。臣去鲁国时,看到公子申谈吐得当,是个人物。而且,京城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人头攒动,网络上华文原创文学火热异常,发帖的顶贴的不亦乐乎,看来取鲁不易啊!

  小白不禁叹息,鲁国百姓觉悟真是高啊。想来这边,一会儿百姓捅死警察,一会儿警察打死百姓;一会儿老师不管学生死活,一会儿学生一刀刺死老师。不过叹息归叹息,小白看出仲孙湫是个保鲁派,于是叫来白兔先生高傒,要借他慧眼看看鲁国的气数。

  他让高先生带兵前往鲁国,待姬申回国之后,如果真如仲孙湫所言是个人才,那就立他;反之,则可灭鲁。

  高傒起身与公子申和季友寒暄。高傒打量了一下姬申,发现样貌堂堂,谈吐得当、条理清楚。又出了几道脑筋急转弯,竟然还会抢答;再看季友,早听说季友贤明,今日一见果然忠心为主,有拨乱反正之力,有改革开放之能。想来鲁国还有此等忠臣良主,应该气数未尽,高傒决定代表武林盟主拥立姬申为新任鲁国老大,史称鲁僖公。

  齐国三千甲士筑起鹿门之城,用以防范庆父所在的莒国和哀姜所在的邾国可能的进攻。

  鲁国人民在喜迎新主人之余,世代不忘高傒的恩德,所谓“犹望高子也”。不过,将近古稀之年的高傒同志还有重要的人生任务,十六年后,八十五岁的高傒再次出手,相助平定齐国之乱,让死不瞑目的小白同志多少含笑而去。

  这是后话。

  很惨的后话。

  且说为保鲁僖公大位安全,季友开始谋划如何除掉社会不安定因素——庆父。

  咏叹:庆父&哀姜之死

  季友一边安排公子奚斯去齐国面见齐桓公,感谢盟主定位之恩。一边又派人出使莒国,要引渡庆父回国受审。哪知莒子托言两国没有引渡协议,拒绝合作。

  季友心知肚明,告诉莒子:“如果遣返庆父,必有好礼重谢!”

  莒子贪心不足,果然给庆父下达逐客令。

  庆父虎落平阳,只得出走。路遇公子奚斯从齐国回来,奚斯与庆父交好,庆父希望他能回鲁国帮自己求情。奚斯重情重义,表示愿意一试。要知道,庆父现在是头号反贼,而奚斯要在风口浪尖上给他求情,真是够有胆量。

  不过,季友一口回绝 :“造反无理,不杀不行!”

  奚斯只好踏上传话的路途,可是这等坏消息着实难以对好友启齿。于是,他也不敲门,也不按门铃,直接在庆父暂住地的门口大哭。庆父听到之后长叹一口气,知道无力回天,命不久矣,于是在院中的大树上上吊而死。

  奚斯哭罢,进屋看到庆父已死。他命人收敛遗骸,运往鲁国安葬。

  季友见到庆父的遗体,也叹息不已。

  忽有人报:莒国大军攻打鲁国!

  鲁僖公惊问何故,原来是莒子知道庆父已死,特来索取礼品。

  季友大怒:“莒国实在欺人太甚。一者,庆父不是莒国直接押解回鲁;二者,积分换礼也得对客服MM客气点,哪有动粗的道理?!”

  鲁僖公问季友:“怎么办才好?”

  季友让领导放心,新领导刚上台就有人敢挑战权威,不胜不行!于是亲自领兵而去。

  临行前,鲁僖公解下自己的宝刀赠与季友:“此刀名曰孟劳,一尺不到,锋利无比,叔父防身之用。”

  两军对阵。

  季友单车出阵,来到两阵中间,要与莒军大帅说话。

  莒军中一车随即出阵,原来是莒子的弟弟嬴拿。

  季友提议:“老大打架,找小弟帮忙不算好汉。你我二人,肉搏如何?”

  嬴拿随即同意。

  于是两人脱去铠甲,下车打起擂台。比赛非常精彩,大战50多个回合不分胜负。季友久战不下,开始发愁;嬴拿心说:“要再不赢,我就要咬耳朵啦!”

  这时,鲁国军中响起童声,曰:“孟劳何在?孟劳何在?”嬴拿以为是手机铃声,根本没注意。季友一听,顿悟。原来孟劳宝刀还藏在腰间。再等嬴拿扑来,直接手起一刀,削掉他半个天灵盖。再看宝刀,滴血未沾。季友大赞:果然宝刀!

  鲁军鼓噪欢呼。莒军一看礼仪之邦都耍赖,一边骂街一边退场,如鸟兽散。

  季友回到军中,抱起一个八岁小童。

  原来是季友八岁的孩子行父。季友宠爱他,一直把他带在身边,习军旅、熟兵器。此番出发前,乖儿子曾问起这把小刀的名称。老爸答曰孟劳,削铁如泥,关键时刻能化险为夷。行父一听便熟记在心。待到刚才事态紧急,小小的行父竟然还记得提醒老爸,最后扭转战局。这个小娃子长大之后,继承老爸季友的衣钵,成为鲁国正卿,连续辅佐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三代君主。打工生涯中,工作成绩优异,但是凡事都三思而后行,连孔老夫子都烦了,说了句:“再,斯可矣。”就是说,哥们,够了!想得太多了。

  不过,谨小慎微的他却开创了中华土地改革的先河,大名鼎鼎的初税亩就诞生于他之手。所谓初税亩就是承认私田,按亩计税,让井田制告别历史舞台。这是后话。

  先说庆父一除,如何解决哀姜就搬上了议事日程。庆父是自家人,可以自己动手。按理哀姜嫁夫随夫,也是自家人。可是毕竟是盟主姜小白的亲戚,所以比较棘手。鲁僖公和季友一时无计可施,表示琢磨一下再说。

  忽一日,消息传来——哀姜自杀。鲁僖公惊问缘由。

  原来是齐桓公觉得齐国嫁出去的姑娘大多红杏出墙,不安分守己,实在是给国家抹黑。特别是侄女哀姜,与反贼庆父勾勾搭搭,竟然连续搞死了两任鲁侯。

  齐桓公问计管仲,管仲叹曰:“毕竟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已经不是自家的事儿了,要处理也得鲁国出面才行。”

  小白摇摇头:“估计那两位也都怕我心中不快,不敢自己动手吧。”

  管仲对曰:“要想处理也得偷偷地才行。”

  于是小白叫来竖刁全权处理此事。临行前,小白再三嘱咐:“记住,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

  竖刁领命到了邾国,说要护送哀姜回鲁国。哀姜以为娘家亲友团来挺,好不欢喜。哪知,就在回鲁的路上,竖刁故意讽刺哀姜:“小MM,你还有脸回去?我看你不如死了算了。”当然说话不会那么糙,但大意就是这样。

  被几番挤兑之后,哀姜心中一冷,方知娘家人此行不是保我回家,而是送我归西啊。顿时心灰意冷,自缢而死。

  竖刁收敛尸体运往鲁国。差人先报僖公。

  季友心中一笑,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他提议僖公,如此这般则可名利双收。

  鲁僖公马上着丧服迎灵柩,痛哭一场,以示辈分上的母子情意,对众人曰:“母子之情,不可绝也。”

  官民叹服。

  话虽如此,哀姜灵位却没能够放入太庙。直到八年后,因为僖公每年拜祭老爸时,看到牌位旁实在太孤单,不想老爸寂寞开无主,才把哀姜之位置于庄公之侧,以示陪伴之意。

  想来,陆续给鲁桓公、鲁庄公父子带上绿帽子的文姜、哀姜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光从名字上讲,哀姜是因为下场惨淡,谥之曰“哀”,没多大说头。当然同比姑姑宣姜因为嫁给了卫宣公才曰“宣”而言,得个谥号也算不错了。但是文姜却是因为本身文采出众、聪慧靓丽才曰“文”。其实就在齐僖公要和郑庄公攀亲的时候,以为世子忽要娶来文姜的郑国人大声欢呼,奔走相告,作曲一首《有女同车》。众人传唱,稳居流行榜单TOP1。此曲后被收录到《诗经》的《郑风》之中,流传至今。

  自古“红颜祸水”之说泛滥,这点早在之前褒姒之死中唠叨过。文姜到底是个什么人物,不听草根民声,光看那些古代文人的评语估计是看不出什么的,就好比听当今的某些专家论调,其实还不如看看网上的“砖家”来的有启发。女人越当越快乐,估计也是最近的事儿了。不禁想起了文姜收到过的一封情书。上书:“桃有英,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苴。吁嗟复吁嗟!”

  落款:诸儿,也就是齐襄公。

  且说,鲁国大乱终于平定。鲁僖公眼里最感激的自然是叔父季友,打算大赏之。季友惭愧道:“我和庆父、叔牙都是兄弟。结果一个被我逼死,一个被我毒死。今后还有何面目在九泉与老爸桓公相见?”

  鲁僖公不以为然:“他们都是反贼,不杀不行的。”

  季友进言:“庆父和叔牙的反心,说到底也只是推测,没有确凿证据。有逆心,无逆行。”

  鲁僖公叹息道:“那就如此如此吧。”于是,季友、庆父、叔牙一脉都被封爵赏地,季友及其后人称季孙氏;公孙敖继庆父之后,是为孟孙氏;公孙兹继叔牙之后,是为叔孙氏。从此季、孟、叔三家鼎足而立,被称为鲁国的“三桓”。

  鲁僖公即位后不久,戎狄兵犯中华,首当其冲的就是邢国和卫国。齐桓公既然是中原武林盟主,自然责无旁贷。

  身居乱世,老大不好当啊!

www.xiaoshuotxt.net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天际孤鸿作品集
东周列国那锅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