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阴谋与仕途》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3节:恩威并施(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阴谋与仕途》 作者:清不清明不明

第43节:恩威并施(1)

T/xt.小/说.天+堂

  4.恩威并施

  皇帝宝座已经坐上了,却不代表事情已经完成,登上宝座不过是政变的第一阶段罢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稳定政权、安抚众人、镇压不服者。这是政变的第二阶段。皇帝的宝座不是安乐椅,而是烈马的马鞍子,不是那么容易坐的。骑上这匹烈马不是最终目标,在马鞍子上坐得安稳,坐得长久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仅仅是坐上宝座便手舞足蹈、得意忘形,那么必然很快就会狠狠地摔下来。所以赵匡胤虽然顺利地登基称帝,但是他的面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有很多困难等着他去解决。

  政变不是请客吃饭,每次政变都伴随着阴谋和流血,所不同者流血多少而已。政变后最重要的就是稳定,这种稳定不仅是物质利益上的稳定,也包括心理上的稳定。物质利益上以尽量少触动原有政治经济利益集团利益为好,当然如果能够再施以恩惠那更是锦上添花,皆大欢喜。

  像朱棣那样政变成功之后肆无忌惮地大开杀戒,只能是在军事实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才能实行。赵匡胤是不敢的,不要说做得像朱棣那样,即使是做到朱棣的一半,赵匡胤的大宋就会成为后宋,五代十国就会变成六代十国。

  初步稳定之后,就该论功行赏了。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决计忽略不得的。你想那些将士冒灭族危险奉赵匡胤为帝,又岂是因仰慕赵匡胤人品高尚、高风亮节等等这些空话套话而为之?一言以蔽之,为了升官发财而已。赵匡胤眼里的将士如同一把可以助他夺帝位、平天下的宝刀,将士眼里的赵匡胤如同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这些人盯着赵匡胤,心里想得却是豪宅、美食、俏妇、华服。政变中,赵匡胤和将士就已经达成协议,如今赵匡胤如愿以偿地坐上了皇帝,是履行自己承诺的时候了。

  辛亥,石守信由义成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改为归德节度使、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高怀德由宁江节度使、马步军都指挥使改为义成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张令铎由武信节度使、步军都指挥使改为镇安节度使、马步军都虞侯,王审琦由殿前都虞侯、睦州防御使改为泰宁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张光翰由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嘉州防御使改为宁江节度使、马军都指挥使,赵彦徽由虎捷右厢都指挥使、岳州防御使改为武信节度使、步军都指挥使。

  己未,镇安节度使、侍卫马步军都虞侯武安韩令坤改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天平节度使、同平章事。慕容延钊升为殿前都点检、昭化节度使、同中书门下二品。

  壬戌,归德节度判官刘熙古升为左谏议大夫,掌书记赵普升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宋、亳观察判官吕余庆升为给事中、端明殿学士,摄观察推官沉义伦升为户部郎中,归德节度副使张彦柔领池州刺史。

  甲子,殿前都虞侯匡义领睦州防御使,赐名光义。

  戊申,赠韩通为中书令,以礼葬之。后周旧臣分毫未动,一如从前。

  如此,政局稳定,皆大欢喜。

  赵匡胤夺江山,篡帝位,欺凌孤儿寡母,虽然善后工作做得比较好,待柴家人颇为宽厚,终究是德行有愧,难免受人诟病。而后赵匡胤暴死,其弟赵光义以莫须有的金匮之盟登上皇位,对太祖一脉大施辣手,将皇位传与自己一脉,做得很是过分,后世大多数人觉得他不但才能比不上他的哥哥,更兼狠毒无比,都不大喜欢赵光义。待到靖康之变和元灭南宋后,便有因果报应的说法出现,竟也丝丝吻合,很是契合大多数人的心态。

  这些因果报应的说法是这样说的。靖康之变时,徽宗、钦宗"北狩"(无耻!),"随同陪行"的有皇室、后妃、大臣三千多人,并宫女仆役、金银财物无数。唯一逃得性命的是赵构,赵构泥马渡江,延续宋祚一百五十年。但是赵构在颠沛流离、四处逃命的过程中受到惊吓丧失了性能力,而他的独子后来偶然受惊竟至死去,高宗无法,只好在太祖一系中挑选了两个人过继过来,其中一个就是后来的宋孝宗。这样一来,一百多年前被赵光义夺走的皇位重新回到了太祖一系手中。再过了一百年,蒙古铁骑席卷而来,南宋虽拼死抵抗,仍不免灭亡。1276年,元兵攻占临安,年仅七岁的小皇帝宋恭帝和母亲全太后沦为阶下囚,被元军押解北上,一路之上好不凄惨。这两件事被有心人挖掘了出来放在一起加以对比,果然令人动容,似乎天道循环,报应不爽的因果报应确是天地间至理。

  历经千余年的佛教文化浸润,因果轮回观念已经渗透到了每个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中,影响既深且远。所以,每个读到这段文字的人大概都会在脑中闪现出因果报应的念头,由此可见佛教思想影响之大。不过,佛教的因果报应到底对不对呢?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观点,并不因为信佛的人多,所以说的便一定是对的,少数人觉得不对的就一定是错的,是非对错并不与人数多少有一定的关系。因果报应之说因为人为地界定因果联系,所以谬误甚多,在某些地方已经走上歧途。按高僧慧远的说法,因果报应有三种形式: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即当世受报;生报者,来生受报;后报者,来世并不受报,不拘多少世,或百世千世,总之逃不掉便是了。只不过佛家是如何确定这一定就是当初陈桥兵变和赵光义弑兄的恶果呢?赵构无奈下将皇帝转交太祖一系乃是他自身的原因,与当年赵光义弑兄有何关系?末代小皇帝和太后被掳乃是因为蒙古人强大,攻灭南宋,又与当年陈桥兵变有何关系?凡因果关系,总得能够向人证明,确有明证才能让人信服。佛家所谓的现报,还有一定的道理,生报便有些勉强了,至于后报就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玄异得很,佛家把持话语权,一口咬定便是如此,他人也无法验证,始终云里雾里,不明所以,往往只好默认。反正因果报应说的话语权握在佛家手里,尽可以把自己无法讲明的事情推到生报和后报,佛家也就到处穿线,只要对自己有利的,就把两件事情拿来穿在一起,找不到明显联系的,就开始编造故事,硬扯在一起。例如,佛家故事说苏轼前世为五戒和尚,因与一女子红莲有了苟且之事,因而坐化,转世为苏东坡。又说周世宗柴荣因灭佛而横死。另有一个故事就更是骇人听闻了,说是明代方孝孺乃是红蛇王转世,因方孝孺的父亲开挖墓地发现红蛇群,尽数焚死,故红蛇王转世为方孝孺,故意激怒朱棣灭方家十族,从而大仇得报。


WWw.xiAosHuotxt.Net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清不清明不明作品集
阴谋与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