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出征日志》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章 九天揽月,神奇的太空生活(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出征日志》 作者:吴川生

第6章 九天揽月,神奇的太空生活(1)

  航天员的问题,不仅要考虑地面,而且要考虑太空。

  ——迟万春

  太空进餐——此“食”只应天上有

  “民以食为天”。航天员在太空也需要就餐,并且需要食用特制的太空食品。从本质上讲,航天食品与地面普通食品一样,都是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的。但由于航天器的空间和发射时有效载荷的限制,要求航天食品体积小、残渣少、重量轻、能量高。

  在太空进食与地面进食的最大区别是,航天员不能一口一口地咬着吃食品,否则食品掉下的残渣和碎屑会四处漂浮在座舱内,直接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严重时会被航天员吸入呼吸道产生危险。于是,早期载人飞行时,食品专家原想把航天食品制成片剂,以后研制加工成“一口吃”食品和“牙膏式”食品,使航天员进餐时将食品一口吃在或挤压在嘴里,避免残渣、碎屑漂浮。

  目前,航天员在太空的进餐方式已由过去单一的“嘴对嘴”的方式,即“一口吃”食品和“牙膏式”食品改进为开口容器包装,进行加热后食用。“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中,两名航天员进入了轨道舱,这为他们的太空生活创造了极大的方便。他们不再像杨利伟那样只能呆在返回舱里吃一口大小的点心,而能食用加热器加热的软硬罐装主副食,这大大提高了食品的营养和口感。加热后的食品可以卡放在餐盘里,餐盘可用带子固定到航天员的大腿上或舱壁上,然后用餐具以类似于地面进餐的方式进食,这样就避免了食品在座舱里漂浮。当然,在这种开口容器中取食也有条件,除操作技巧外,食品必须有一定黏性,或在没有黏性的食品上裹上一层带黏性的汤汁,如芡粉和糖汁等,以避免碎屑漂浮。

  为了减轻航天器内的废物收集的负担,航天食品都不能有残渣,如骨、刺、皮、核、壳等。

  同时还必须符合失重条件下航天员生理变化的要求,对航天食品的营养素作适当的调整。

  比如,飞行初期航天员食品的脂肪量不宜太高,以免加重空间运动病症状;为防止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又要求限制航天食品中钠的供给,保证钾的供给等。

  经过长期的研制和改良,航天食品的种类增加了许多,而且许多食品在太空经过简单处理,旧貌变新颜,色、香、味俱全,如同地面的食品一样,以增加航天员的食欲。目前,我国航天食品的类型有复水食品、复水饮料、热稳定食品、自然型食品、中水分食品、调味品、保健食品和救生食品。

  除食品外,航天员在太空飞行时还要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这是保证航天员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也是设计航天食谱的重要依据。国外在饮食制度的安排上先是四餐制,后来都改成三餐制。我国航天员的饮食制度也采用三餐制,每餐热量分配接近,间隔时间为5~6小时,另外提供点心,航天员根据需要可随时选用。

  航天食谱是按一定原则将航天食品搭配成航天膳食的一种计划。制定食谱必须符合营养素供给量标准,尽量满足航天员饮食习惯和爱好,同时要避免单调。在短期飞行中食谱周期通常为4天,由航天员自己选择食谱。“神六”任务中,航天食品专家为航天员每天配备一个食用包,里面分装着三餐的食品。为了增强航天员的食欲,由航天员选择制定了丰富多彩的食谱。比如,一餐中的副食品为:红烧鲍鱼、熏烤牛肉、香菇菜心,主食为米饭,另配有小月饼、冻干水蜜桃、复水咖啡饮料等。如果在飞行中航天员口味发生变化,他们可以从储备食品中挑选喜爱的食品,对原食谱中的食品进行调换。

  航天食品种种

  复水食品复水食品指加水复原后食用的食品。一般采用冷冻干燥工艺,使食品重量轻、耐贮藏、复水快,并最大限度地保留食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这种食品比市场销售的油炸“方便面”复水速度快,可不用沸水冲泡。我国的航天食品专家已研制出70余种冷冻干燥复水食品,有主食米饭、面条和菜肴、果蔬等适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各种食品。食用前用一个手枪式特殊加水器向袋内加水,用手轻轻挤压食品袋,几分钟后就可复原食品。

  复水饮料主要采用冷冻干燥的喷雾干燥方法,品种包括复水果汁饮料、速溶茶和汤料,并对部分复水果汁饮料进行了营养强化。

  热稳定食品这是航天食品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神六”任务中航天员的主要食品,包括整盖拉开的软、硬罐装食品。硬罐头食品主要是肉类食品,如陈皮牛肉、盐水大虾、红烧鲍鱼等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菜肴;软罐头食品主要是主食类,如八宝饭、什锦炒饭、面条等。

  自然型食品主要是坚果、糖果和糕点类即食食品。将糕点等加工成一口大小的方形、球形食品,这样一口吞食一块,不会散落食物碎屑。在太空吃这样的食品,包装简单,准备时间短,进食方便,但需要与饮料同时食用。

  中水分食品指部分脱水食品,使其水分活度降至微生物不能繁殖的水平,又使食品保持较软的质地。美国自“阿波罗”11号起,就一直使用中水分食品,有果条、小点心等。俄罗斯至今也一直使用一口大小的点心。我国的果脯、肉脯就属于这类食品。

  调味品从国外情况来看,航天员在飞行中普遍存在食欲下降,进食量减少和体重减轻的现象,使用调味品是刺激航天员食欲,提高进食量的一种措施。美国、俄罗斯在航天食品中都使用了调味品,俄罗斯甚至使用了少量的白兰地和伏特加酒。我国的航天食品中,针对航天员的饮食习惯,研制了小包装的辣椒酱、番茄酱等半流质状的调味品。

  保健食品航天飞行中,航天员受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对此,我国航天食品中选用了具有宁神、镇静、开胃、提神、抗疲劳、提高耐力的食品,研制了部分维生素和钙、钾等营养素强化食品,用于食疗和保健。

  救生食品是航天员返回着陆(或海面)后等待救援期间食用的食品。由于救生食品是在返回地面后食用,所以不必符合失重条件下的进食要求,主要由热能高的压缩食品组成,同时也包括救生饮水。

  太空饮用水——贵同黄金

  水对人的生命是至关重要的,进入太空的水就更有了新的价值。

  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不仅需要食品,还更需要饮用水,可以说,水是除氧气之外对维持人的生命最重要的基本条件。

  太空中食品和水的供给,可以分为从地面带上天去的补给方式和在航天器上就地加工的自给式方式。采用何种供给方式主要取决于飞行时间的长短、飞行距离远近及乘员组的大小,事实上更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决定因素是输送的给养品的重量和体积与将取代它们的食物、饮水生产单元的重量和体积的比较。飞船载荷的发射费用非常昂贵,国外有人计算约合每公斤1.1万美元。也就是说,从地面运往太空的每公斤食品或饮用水,它们的价格同黄金价格相当!目前,在航天器上还无法烹饪任何食品,在飞船狭小的空间里,采用自给式加工饮用水也不可能。因此,迄今为止,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大国所进行的全部航天计划大都是采用从地面携带航天食品和饮用水的补给方式。

  对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的食品供应也是依靠运输飞船定期补给的。在长期飞行中,食品和饮用水全靠补给,不仅增加运输负担,而且运输费用也相当昂贵。火星可能是载人星际飞行最近的“邻居”,即便这样往返旅程大约也要3年,这期间每个航天员需消耗的食物(脱水形成)和饮用水总计要超过3吨,如果全部靠地面供给,这将构成有效载荷的巨大负担。

  航天专家们从航天飞机上燃料电池用液氧和氢结合发电,产生的副产品水可用于航天员饮用中得到启示,逐步把视线瞄准注重座舱内航天员呼吸和出汗的蒸发水分以及航天员的小便,使其冷却、过滤加工还原成水。这种再生水完全可以达到饮用水的标准,但考虑航天员心理承受力,一般不作为饮用水,而用于航天员的生活用水。有了再生水也就有了再生氧。同时,航天专家正在研究在空间站或空间实验室里种植栽培植物的课题,这将为长期飞行解决飞船运载和生存必需品的难题。

  无论短期飞行还是长期飞行,无论采用补给方式还是自给方式,在航天器里,食品和饮用水总是有限的。在短期飞行中,每次飞船上只能携带保证航天员太空生活基本摄入量的饮用水,而且这些饮用水还包括地面救生饮用水。所以,限量用水和节约用水都将成为对航天员的特殊要求。

  在太空,人们在地面原有的喝水习惯已不再适用。盛水的杯子朝上朝下都一样,在失重环境里,假如航天员端着杯子喝水,水会成为细小的露珠漂浮在舱内,那可真正成了“天女散花”。这些水珠漂浮在舱内,不仅影响航天员的视线,而且会造成仪器设备短路,将是十分危险的。因此,航天员在太空喝水需要去轨道舱里把嘴对准一个特制的饮用水储箱的管子上,或者使用袋装水袋上的管子吸水,这样才能避免水的漂浮。

wWw。xiaoshuo txt.NetT-x-t_小_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吴川生作品集
出征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