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中国历史读这本就够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3章 隋唐时期的大一统(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中国历史读这本就够了》 作者:华业

第33章 隋唐时期的大一统(3)

  隋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杨广统领大军亲征吐谷浑并取得大胜,吐谷浑大战不但彻底征服和占领了吐谷浑,还成功地打通了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国与西方的联系。

  吐谷浑的文明较突厥人略为先进一些,处于半游牧半定居的情况。吐谷浑的首都位于青海湖以西四十五里的伏俟城,丝绸南路河西走廊主干线青海道在当时被吐谷浑掌握着,此路是连结亚、非、欧三大洲的陆路交通干线。此外,西秦故地也在吐谷浑人的占领之下。

  大业三年(607年),为了打击吐谷浑,隋炀帝派遣吏部侍郎裴世矩下诏命令高昌王麴伯雅和伊吾吐屯设等秘密入朝,并亲自就打击吐谷浑一事与他们谋划。大业四年,隋炀帝再次运用“以胡制胡”的战略,派裴世矩游说铁勒诸部,唆使他们骚扰吐谷浑,吐谷浑因遭突袭而大败。吐谷浑可汗伏允向隋朝请降求救,隋炀帝趁机派安德王雄率兵出浇河,同时派遣名将宇文述出西平“应降”。吐谷浑可汗伏允见隋朝大军来到,竟吓得不敢投降,率领残部向西逃窜。

  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再次亲征吐谷浑,命银青光禄大夫刘权领兵出伊吾道协助作战。刘权率军奉命先后攻占了吐谷浑曼头、赤水两座重要城池,并在赤水一役一举击溃了吐谷浑军主力。吐谷浑可汗伏允潜藏在泥岭之中狼狈逃走,吐谷浑仙头王率男女十余万归顺隋朝。吐谷浑地域东西绵延四千里,南北二千里,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的广大地域尽皆归于隋朝。隋朝在吐谷浑地区实行郡县制度,完善了此地的行政区划。

  隋炀帝此次打通了丝绸之路,畅通了中国与西方的联系,对西域各国起到了震慑作用,西域的不少国家从此对中国俯首称臣并连年朝贡。

  江都兵变是谁发动的?

  隋炀帝杨广在第三次南巡之际,北方农民起义四起,形势不断恶化,杨广下令不得北上回京,不久之后又打算南迁都城到南京以待时变。此时,重臣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两人密谋发动了江都兵变,杨广被叛军杀死。

  隋炀帝杨广在弑父登基以后,立即暴露出自己贪婪妄为的本性。他无休止地征发徭役,营东都(洛阳)、掘长堑、修驰道、修离宫别馆,不惜民力地纵情享乐。他还进行了北出长城,西巡张掖,南游江都(今江苏扬州)等大规模耗损民力的活动。为了彰显隋朝天威,隋炀帝穷兵黩武,不顾阻拦地更发动了针对高丽的战争。

  大业七年(611年),号称“知世郎”的邹平人王薄于长白山一带(今山东章丘境内)首揭义旗,号召农民起来反抗,得到了各地农民的响应,揭竿而起如同燎原之火般很快传遍了全国。风起云涌,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撼动了大隋王朝统治的根基。

  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慑于北方农民起义对自己的威胁,便流连于江都拒绝北还,隋朝从此失去了对北方地区实际的控制权。次年,太原留守李渊经过多年准备,起兵反隋,迅速占领了都城长安,立隋炀帝的孙子杨侑(隋恭帝)为帝,遥尊远在南方的隋炀帝为太上皇。隋炀帝见大势已去,索性极尽荒淫。隋将窦贤率部潜逃,被隋炀帝派人追杀。

  不久,杨广众叛亲离,不少人密谋兵变,他们推宇文智及为大帅,大将司马德戡在第二天召集诸将,宣布谋反计划,得到了众将的一致同意,人人惟命是从。司马德戡带领上万人马在夜里三更时分于东城放火,作为行动的指令。叛军们纷纷行动,迅速掌控了江都。五更时分,司马德戡率兵进入玄武门(皇宫北门)后直奔隋炀帝寝宫。

  闻说兵变后的隋炀帝乔装改扮向西阁逃命,却被人认出,成为了俘虏。

  隋炀帝见大势已去,便对众叛将说:“天子自有死法,不能加以锋刃,取毒酒来吧!”

  但遭到了叛将的拒绝。无奈的隋炀帝解下了自己的丝巾交给了叛军,随即便被叛军用丝巾绞死。

  隋末主要的农民起义都有哪些?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推翻隋朝统治的战争从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的王薄领导的长白山首义开始,到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辅公祏的反唐失败结束,经历了14年,在这期间主要的起义有四次,极大地动摇了隋朝统治的根基。

  大业七年(611年),号称“知世郎”的山东邹平人王薄首先聚众起义,起义军以长白山(今山东章丘东北)地区为活动根基,史称“长白山起义”,王薄的起义没过多久即遭镇压,但各地的农民起义很快相继出现,起义之风席卷全国。

  大业七年(611年),翟让在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领导人民起义反隋,山东、河南的有反隋志向的名士单雄信、徐世积(即后来的唐代名将李世积)、李密、王伯当等人均率众投奔瓦岗起义军,起义队伍迅速壮大,并建立了瓦岗军自己的政权——“魏”。大业十四年(618年)六月,李密率军向隋将杨侗投降,后降唐,又因起兵反唐而被杀,瓦岗农民军从此消失。

  大业七年(611年),窦建德领导农民在高鸡泊(今河北固城县西南)起兵反隋,起义军迅速发展到万余人。大业十三年(617年)正月,窦建德在乐寿(今河北献县)称长乐王,正式建立起农民政权。武德六年(623年),唐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率兵击败了河北起义军主力,河北起义失败。

  大业九年(613年),杜伏威、辅公祏在齐郡(今山东)兴兵反隋,起义军攻下了高邮、历阳等地,建立了农民政权。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七月,杜伏威向李渊投降。又在次年起兵反唐,唐朝派遣大军进行镇压,起义军寡不敌众,辅公祏被俘就义。

  隋末农民起义军历经十几年奋战,推动了隋朝崩溃瓦解的趋势,三大起义军先后消灭了张须陁、薛世雄、宇文化及所率领的三支隋军主力,将曾经盛极一时的大隋帝国推向了名存实亡的境地。

  太原起兵是哪一年发生的?

  隋义宁元年(617年)五月,农民起义不断,隋朝的政权遭到了极大的撼动,隋朝太原留守李渊见时机已到,旋即起兵宣布反隋,开始了他推翻隋朝,建立唐朝的征程。

  李渊是陇西贵族,他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政府任太尉一职,后来帮助宇文泰建立了北周政权,成为了着名的“八柱国”之一,与杨坚之父杨忠同朝为官。李虎死后被追封为唐国公,李渊承袭祖爵。隋朝建立之后,李渊仍为唐国公。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令李渊任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后担任太原留守,驻节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负责抵御突厥入侵及镇压农民起义任务,成为拥兵一方的封疆大吏。

  此时以李密、窦建德、杜伏威为主的三支农民起义军分别在今河南、河北、山东和江淮一带积极反隋,隋王朝的统治遭到了极大程度上的瓦解,隋朝统治集团及其主力军队被起义军分隔在江都(今江苏扬州)、洛阳、长安三个地方。不少隋朝贵族和地方官吏乘机而起,占据郡县,割据一方称王。大势所趋,早就有问鼎天下志向的李渊父子也积极准备起兵反隋。

  义宁元年四月,时机已经成熟,李渊命令刘文静假传隋炀帝旨意,征调太原、西河(今山西汾阳)、雁门(今山西代县)、马邑(今山西朔县)四郡的男子征伐高丽,以激起民愤。又借口刘武周犯上作乱强占汾阳宫,命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以平定叛乱为由公开募兵。李渊还秘密派人把长子李建成、三子李元吉和身在长安的女婿柴绍召到晋阳为起兵做准备。

  李渊父子的行为引起了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的怀疑,二人本是受隋炀帝之命秘密监视李家父子的。二人发觉李渊图谋造反时,打算趁李渊在晋祠求雨的时候,诛杀李渊。李渊知道后决定马上采取行动。十五日清晨,李渊命刘文静和刘政会当众控告王威、高君雅谋反,不给二人辩解的机会就迅速将二人斩首,随即宣告起兵反隋。

  隋恭帝杨侑、隋隆帝杨浩是被谁所立?

  隋恭帝,名杨侑(yòu),隋炀帝之孙。李渊起兵反隋后迅速攻入长安,留守长安的杨侑被李渊强立为皇帝。在位仅半年即遭李渊废黜,并于次年病逝,终年仅15岁。

  隋隆帝,名杨浩,隋炀帝的侄子,秦王杨俊之子,承袭父亲王位为秦王。618年3月,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所杀,叛军首领宇文化及立杨浩为皇帝,其实只是一个傀儡,半年后,宇文化及废黜杨浩,自立为帝。

  杨侑是隋炀帝长子杨昭的第三子,初封陈王,后改封代王。隋炀帝最后一次出外巡游时,命令杨侑留守长安。617年10月,李渊于太原起兵反隋,很快攻破长安。杨侑被李渊强立为帝,改年号为义宁并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

  杨侑只是李渊手中的傀儡,隋炀帝在江都被杀之后,杨侑便失去了利用价值,李渊于5月逼其退位,称帝建唐。随后,杨侑被贬为希国公,闲居长安。次年5月,杨侑病逝,死因不明,追谥为恭皇帝。

  618年3月,宇文化及绞杀隋炀帝以后,命令裴虔通诛杀隋朝宗室如蜀王杨秀、齐王杨柬、燕王杨谈等。此时杨浩身在江都宫中,他与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智及保持着一定的交情,在宇文智及的保护之下免于一死。同月,宇文化及以皇太后的名义立杨浩为帝,将其作为自己的傀儡。

  杨浩即位后,宇文化及自封大丞相,操纵朝政,掌握一切军政大权。宇文化及率兵十万返回长安时杨浩被裹胁同行,在中途的巩县宇文化及的军队被瓦岗军李密击溃,宇文化及率残兵二万人逃入魏县(今河北省大名县南)。618年9月,宇文化及废黜杨浩并将其毒死,谥曰隆皇帝。

  隋唐时期被称为“世界第一城”的是哪座城市?

  隋朝开国时在长安旧址建都,久经战乱的长安城在当时可谓残破不堪,不能适应新建统一国家都城的需要。加上几百年来因疏导不利而导致的城市污水沉积难泄使饮水供应也成了一大问题。为了国家的需要,开皇二年(582年)正月,隋文帝命宇文恺负责设计建造新城作为大隋首都——大兴城。大兴城于第二年三月竣工,在当时被称为“世界第一城”。

  由于形势需要,隋文帝放弃了龙首原(现位于西安市龙首村未央区、新城区和莲湖区三区交界处)以北旧长安城的大部分地区,在龙首原以南汉长安城东南一带选取新址建都。宇文恺参考北魏洛阳城以及东魏、北齐邺都南城的建筑特点,把龙首原以南的6条高坡视为乾卦的六爻(爻,音yáo,《易经》八卦的两个符号,一个是“-”,另一个是“——”,在《易经》中并无“阴阳”二字,数百年后的《易传》把“-”称作阳爻,把“——”称作阴爻,六爻,既指从下向上依次排列的六个阴阳符号的组合,也泛指以此组合为手段进行占卜的方法),并以此作为长安城总体规划的地理基础,大兴城的建造便以这“六爻”为核心。

  “六坡”被特意设计成大兴城的骨架,皇宫、政权机关和寺庙高高在上,与处于较低地势上的一般居民区形成鲜明对照。冈原之间的低地除用于修建居民区之外还被用来造渠引水,修建人工湖泊以增大城市的水域,解决居民饮水问题。大兴城的建造充分利用地势的优越性,增加了立体空间,提升了土地的使用效率的同时还使城市在感官上显得十分宏伟壮观。大兴城的平面布局整齐划一,形制以长方形为主体。全城由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并采用了传统的东西对称的布局以方便管理。其中外郭城面积最大,约占全城总面积的88.8%,在兴建过程中还特意大幅度扩大了居民住宅区的面积,这是大兴城建筑设计的一大特点。

  大兴城既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代表,又是当时大隋王朝强大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表现。大兴城以其完美闻名世界,在当时被称为“世界第一城”。

  唐朝的国号是怎么来的?

  “唐”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一带。传说我国上古时期的君主尧就号称“陶唐”氏。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北周“八柱国”之一,因为佐命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李虎去世后爵位传至李渊。隋代周后,李渊任太原留守一职,起兵反隋时李渊自称“唐王”,后自立为帝建“唐”朝。

  唐朝皇族李氏是陇西的军事贵族,从秦代开始就是闻名的武将军人世家。西汉飞将军李广就属于这个家族。《旧唐书》和《新唐书》中记载着唐朝皇族李氏是道家先祖老子李耳的子孙,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把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暠认作远祖。北周时期,李氏被改为“大野氏”作为一个新创立的姓氏。北周灭亡后,隋文帝杨坚恢复其为李氏。

  隋朝末期,农民起义大规模爆发,撼动了隋朝的统治基础。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认为时机已到的李渊在晋阳起兵,于当年十一月攻陷长安并拥立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为隋恭帝,改元义宁。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

  义宁二年(618年)五月,李渊废除杨侑正式称帝,定国号为唐,隋朝就此灭亡。

  李渊就是唐高祖,改元武德,定都长安。李渊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玄霸早夭,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唐朝建立后,李渊令李世民四处征战,完成了实质上的统一。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强大的时代,在唐朝统治中国的近三百年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到了历代史学家们的推崇。

  “玄武门事变”是怎么回事?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之间皇位继承权之争爆发。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夺取了政权,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玄武门事变”。

  世民和建成、元吉同为高祖原配窦皇后所生,建成为长子,世民次之,元吉排行第四。在唐高祖统一全国的过程中,世民参与策划了太原起事。起事之后,在讨平群雄的战争中,他又立功最大,在众臣之间取得了很高的威信。李世民并不是嫡长子,但是按照传统习惯,皇位应由嫡长子继承。唐高祖即位后,立建成为皇太子,又考虑到李世民能征惯战,智勇兼备,已成为唐军事实上的最重要的领导人,便特任命世民为“天策上将”,不仅位在诸王之上,还并兼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允许在秦王府中设置官属。

  世民不仅才能过人,还对四方文学之士礼遇甚隆,这些人都成了世民的谋臣策士。

  此外,世民南征北讨的过程中网罗了不少勇将猛士。拥有了如此众多的谋士与勇将,秦王李世民的周围自然就形成了当时的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集团,直接威胁到李建成的太子地位。建成为了确保未来皇位的继承,就联合了因同样有政治野心并且对世民不满的齐王元吉,采取曲意联络唐高祖的妃嫔以为内助、加强军力、收买世民的部下等策略来强化自己并削弱李世民的势力,甚至在召世民饮酒时在酒中下毒。这一系列举动渐渐引起了李世民的警觉。

w w w. xiao shuotxt. n 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华业作品集
我不是教你做“坏”女人世界历史读这本就够了林语堂半半哲学全集珍藏版中国历史读这本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