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0章 石经开启的汉白玉文化(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 作者:杨亦武

第20章 石经开启的汉白玉文化(2)

  汉、满、回等民族多姓氏的杂处,乃是汉白玉开采史的写真。明永乐王朝定都北京,自公元1407年,开始大规模建筑都城和陵寝。都城建设工程从外城、皇城至紫禁城,历时13年才完工。修建北京城,需要大量的汉白玉,当年从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南京等地招募了大批工匠和差役,从事采石、加工,直到清代仍不断有采石匠人流入定居。这段历史至今大石窝人还说得清。石窝村北有个叫下营的村,这个村原名铁匠营,本是当时专为各营制造、修理铁锤、铁钎、铁錾等采石和雕石工具的地方,因位于青山角下,便改名为下营。

  在隋末唐初静琬刻经时,采石、运石、磨碑刻经及向石经山运经、奉安石经于藏经洞已有专人承担,形成一整套工序。从文献记载看,那时刻经有佛寺僧徒,也有俗人工匠,僧徒刻经属宗教职责,俗人工匠则要花钱雇用。静琬刻经之初就有在白带山下建寺的念头,当时雇用的工匠民夫很多,加之静琬所率僧徒,在荒山野岭中采石刻经而劳作,没有习静诵经的寺院也没有房屋可供食宿,工匠民夫和僧徒们只能早上从山外的住处来到山间做工,晚上再出山返回住处,徒劳往返,很不方便,实在有必要营建寺院,以供采石刻经之需。但是,由于刻经的经费有限,没有余财,只好作罢。直到唐贞观五年(631年)六月,山水暴发,杖引溪上游西山处的两岸崩塌,将山林上千棵巨大的松柏抛入溪中,又随溪流漂到静琬刻经的白带山下,静琬这才如愿以偿,创建了云居寺。

  创建之初,云居寺的重要作用乃是采石刻经工匠民夫的栖息地。

  从汉白玉开采的意义而言,云居寺又是汉白玉开采最早的大本营,后来由于刻经和皇家建筑对汉白玉的持续大量的开采,云居寺显然已不足以满足采石营宿和管理的需要,于是出现了石窝村取而代之,云居寺由此才真正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佛寺,这个历史过程由于缺乏史料记载,很难考据出其准确年代。大石窝汉白玉的开采无疑是静琬刻经发其端倪,从汉白玉开采而言,云居寺和石窝村堪称一对孪生兄弟。

  随着汉白玉用途的宽泛,开采量日益增大,开采地点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坑穴,采石人俗称之为“大石窝”。采石工匠差役数量不断增多,他们需要成年累月地工作在采石工地,于是这些人在汉白玉开采地点大石窝附近定居下来,时来岁往形成聚落,因地点在大石窝附近,村名也便叫“石窝”。

  辽金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由于大石窝汉白玉开采大量用于皇家建筑,汉白玉的开采不再由僧人主持,而往往直接由皇家控制,无论是建筑都城宫殿,还是修建陵寝园林,每次专项工程,都由皇家派专员督理其事,能工巧匠,承王命纷至沓来,无数的差役来此服役劳作,官府在石窝村中心街道设立监督衙门,督工督理,这条街便叫官厅街。督役官员每天进出监督衙门,往来于官厅街与采石工地之间。

  大明永乐年间和正统元年(1436年),内官监太监倪忠,先后奉明成祖和明英宗之命到石窝村附近督采北京城建筑用石和十三陵天寿山碑、象、驼、马等石料,其中督采十三陵所用石料历时三年,于正统三年完工。当年在石窝村东数里之遥的独树村设有石厂。清代修建紫禁城宫殿,也派员督采。嘉庆六年(1801年)修复殿工,嘉庆帝命侍郎张舜臣、主事李健到大石窝采石。

  监督衙门西侧,高墙深院,四面布满军士,守备森严,这是工地监狱,专门用来关押消极怠工或不服管理的工匠。对石窝村民来说,这里是禁地,绝对不准接近,更不许出入其间。石窝村东口称东店,当时店铺商号林立,曾是白带山中各种商品的集散地。

  明清时期,一度是开采石料的鼎盛时期,朝廷调集全国各路匠役,昼夜开采,成千上万的匠役驻扎在几个营地,为了统一指挥采石,当时以旗语为号令。石窝村的西北有一坐东西走向的石头山叫青石山,山的东角紧邻石窝村西北,山头突兀,这就是当地闻名的旗杆山,乃当年升旗之地,采石以旗语为号,升旗出营上工,落旗收工回营。现在还完好地保留着当年稳固旗杆的挟杆石,这副挟杆石由4块高2.5米、宽1.50米、厚50厘米的条石竖立而成,条石顶端凿有4个碗口粗细的石眼,起着固定旗杆的作用,当年山上还有4间房屋,供司旗人员居住。

  应该提到的是早年采石地大石窝如今已改称白玉塘。这处在黄龙山脚的采石遗迹为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坑塘,东西长120余米,南北宽40米,深达20余米,由于年代久远,坑塘常年积水,自然填埋,塘面逐年缩小,塘内积水深度仅10余米。

  白玉塘原属石窝村,后因坑塘距石窝村较远,每日往返不便,来此采石的工匠就吃住在工地,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一个自然村,这就是现在白玉塘以东一里地的高庄村。

  白玉塘是汉白玉千年开采史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1986年6月2日,被房山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石料开采复杂,难度大。优质汉白玉一般在深50米的地下,厚度0.9至1.5米,在当年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下,要以人工用锤沿石弦破开。最大者数百吨。

  明清两代的汉白玉大都采自大石窝,几吨、几十吨、上百吨的石料,在当时运载工具简单落后的条件下,长途运输百余里到达北京甚至几百里外的十三陵、清东西陵,绝非一件易事,于是石窝的先民发明了旱冰船和链车。这反映了石窝先民的智慧。据传,当年运输的方法是每隔一里凿一眼井,到寒冬随井取水,泼地结冰,然后将巨石放在人称旱冰船的特制木架上,人力挽绳在冰面上拖位。《冬官记事》

  曾记载一次运载石料的经过,当年从大石窝运载一块长3丈、宽1丈、厚5尺的汉白玉到北京城内,竟调用了顺天等八府的2万民夫,用了28天时间,花费白银达11万两。

  人们所知道的由大石窝运进北京紫禁城的最重的汉白玉毛坯石料重达300余吨,这块石料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运往北京的,经雕饰后用在宫殿上,雕饰加工以后尚重239吨。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紫禁城宫殿,剔去原来纹饰重新雕镂,用于宫殿御路的云龙石阶,这就是着名的保和殿大龙石,又称保和殿大石雕。

  保和殿大石雕乃是紫禁城故宫的最大一件石雕,重新雕饰完毕后,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重约200吨。镶嵌在保和殿后的御路上,浮雕九条腾飞的巨龙,出没于流云之间,下面为海水江崖,四周雕刻有卷草纹图案。整块石雕构图谨慎,形象生动,气势壮观,雕饰精美,堪称中国古代石雕艺术中的瑰宝。

  在感叹保和殿大石雕的同时,不能不叹服先人千夫开山、万夫拽石的伟绩,感叹自静琬延续而来的有关汉白玉的千古传奇。

  汉白玉孕育了古老的大石窝镇和勤劳智慧的大石窝人。汉白玉和大石窝古镇又共同创造了灿烂的石文化。大石窝雕刻类型繁多,工艺完整。工艺的基本程序为选料、放线、打荒,再经过挖、打、砍、剁、扁光细作、打磨雕刻等工序完成。其间所用工具有锤、錾、剁斧、扁子、墨盒、卡尺、尺扳、卡钳、砂石块等。

  大石窝石雕工艺自成一体,且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传统雕刻都是随想随刻,但其总的规律是四六分线,即随意性与规律性相结合。大石窝的石雕工艺兼收并蓄,各种雕刻工艺、手法技巧在这里融会贯通,不仅体现着中国石雕工艺的主流,更具有独特的个性。

  大石窝石作工艺和其他传统工艺一样,是通过拜师授徒世代传承的,在劳作的实践中口传心授,以传同姓为主,间有传外姓。千百年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重约200吨的保和殿大石雕。

  的汉白玉开采和加工,形成了大石窝独特的传统石作习俗。

  每年农历三月十七,祭拜石匠始祖鲁班。石窝村北街有一座鲁班庙,这一天,石作工匠休息一天,聚集在庙中烧香,或以把头为首聚在一起庆祝,并发些过节费。这就是石匠节。

  每逢开山时要行祭拜山神礼。开采点确定后,开山把头将墨斗、方尺、尺扳三件主要工具供奉在山前,在前面写上“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祭拜后方可开山采石。这个习俗沿袭至今。

  而今大石窝镇以汉白玉为特色的大理石开采和加工,在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形成了开采、加工、营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成为着名的国家级石雕特色小城镇,着名的民间艺术之乡。产品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不但远销全国各地,而且还走出国门,销往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该镇石窝村曾被誉为京郊走出国门施工第一村。全镇有大理石开采企业160多家,其中雕刻加工企业68家,从业人员80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300人。大理石板材年加工能力15万平方米,石雕产品10万件。随着大石窝镇汉白玉产业的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应运而生。

  大石窝汉白玉及石雕艺术在首都和神州各地大放异彩,并作为中华文化的独特载体载誉海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的大石窝汉白玉——在中国,她代表着房山;在世界,她代表着中国!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杨亦武作品集
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