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解密大清皇帝》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6章 宣宗 道光(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解密大清皇帝》 作者:宋晓明

第26章 宣宗 道光(2)

  奸臣穆彰阿

  穆彰阿,郭佳氏,满洲镶蓝旗人。出身于满族官僚家庭,父广泰,官至内阁学士、右翼总兵。穆彰阿于嘉庆十年中进士,选庶吉士,累迁礼部侍郎,历任兵部、刑部、工部、户部侍郎。道光初年后,受到道光帝的信任,由内务府大臣擢左都御史、理藩院尚书,两署漕运总督,继授工部、兵部、户部尚书等职。一时之间,成为道光朝的重臣,鸦片战争时阻挠禁烟运动,诬陷林则徐等抵抗派,与英美等侵略者谋求议和,与之订立不平等条约。后被革职。

  孝全皇后的死因

  孝全皇后钮祜禄氏,是道光帝的第三位皇后。嘉庆十二年出生,道光初年选秀入宫。16岁由全嫔册为全妃,道光四年封全贵妃,道光十一年生皇四子奕,就是后来的咸丰帝。道光十三年,孝慎皇后佟佳氏病逝后,孝全晋升为皇贵妃,统摄后宫事务。道光十四年正式册为皇后。这位春风得意的皇后,只做了六年的皇后,就于道光二十年正月暴崩了,年仅33岁。

  正史上对于孝全皇后死亡的记载大多都语焉不详,只是在民间多有流传,说孝全是被皇太后毒死的。九钟山人所著的《清宫词》对这件事是这样说的:“如意多因少小怜,蚁杯鸩毒兆当筵,温成贵宠伤盘水,天语亲褒有孝全。”照这首诗看,孝全暴崩,好像是宫中新年家宴,被人下毒致死。《清宫词》这首诗的后面有一个注释,分析孝全的死因,认为孝全之死是孝全违背了家法,孝和皇太后执行家法的结果。至于违背了哪条家法,这首诗的注释中没有提及。

  除了上面这种说法外,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说孝全是为了让她的儿子当上皇太子而下毒想要毒害其他的皇子,结果事情败露了,孝和皇太后大怒,赐孝全自缢。还有一种说法是:孝全发现皇太后知道此事后,畏于家法,羞惧难当,自己服毒而亡。这种看法在罗悼融所著的《宾退随笔》中有记载。

  孝全皇后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到今天也没人能说出准确的答案,我们能知道的就是,在孝全死亡十年后,道光立了孝全生的孩子奕为帝,有人说奕的皇帝位子是孝全用死换来的,因为无论从各方面讲奕都比他强,但道光还是放弃了奕而取了孝全皇后所生的儿子即位,算是告慰孝全的在天之灵。

  道光帝的后妃们

  道光帝的后妃有名份的大概是二十名。道光的皇后比较多,前前后后一共有四位,分别是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另外还有两位皇贵妃,和众多妃嫔、贵人、常在。

  《穿鼻草约》之谜

  穿鼻草约是鸦片战争时清政府钦差大臣琦善私自口头应允英国代表义律的议和草约。道光二十年八月,英军在骚扰广东、炮击厦门、占领定海后,向清政府示威,并拟定了一份《巴麦尊子爵致中国皇帝钦命宰相书》,提出赔偿、开埠以及割让一岛或数岛的无理要求,道光帝看事态扩大,便派琦善与英军进行交涉。

  道光二十年十一月,琦善到达广州后,一直采取迂回的策略与英军周旋,琦善一直不同意割地,但可以赔给英军五百万两白银,英军不同意,而琦善也是毫不让步,英军见自己的阴谋不能得逞,便采取了他们的老伎俩,想用武力迫使清廷同意自己的无理要求。道光二十一年一月七日,英国突然攻占珠江口虎门的大角、沙角炮台,双方的谈判因武力而陷入了僵局。琦善此时不敢自作主张,他发了一封奏折向道光帝请示,但没等道光帝的指示到来,英方就单方面宣布《穿鼻草约》成立。其实琦善对该草约只是口头应允,并未正式签字。该约主要内容包括:(1)香港本岛及其港口割让给英国。但香港商业应征收的一切正当捐税,应按黄埔贸易条例缴纳中国。(2)赔偿英国六百万银元,其中一百万银元立刻支付,余款按年平均支付,至1846年付清。(3)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道光二十一年一月二十六日,英军突然用武力强占了香港岛。二月二十六日,道光皇帝在得到广东巡抚怡良奏报英军占据香港后,一气之下将琦善革职捉拿解京,家产查抄入官。而此时的《穿鼻草约》上,依然没有中国人的签名,英军见是这个情形,便又一次采取了武力来解决事情,英军先发制人攻陷了虎门炮台,就此,清政府和英军的谈判宣告彻底破产,而《穿鼻草约》也因为没有清政府的签名而被清政府否认。

  《查禁鸦片烟章程》

  清代的中后期,欧洲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大量的鸦片输送到我们国家,毒害中国人民,清政府对鸦片一直采取禁止的态度。嘉庆二十年,清政府制定了《查禁鸦片烟章程》,主要内容有:外洋商船到澳门后,要先开出货单报送查验,然后才准卸货,如带有鸦片,则将所有货物全部驳回,不准贸易,并将船只驱逐。对拿获鸦片贩子及收缴鸦片者,给予奖赏。如查出鸦片烟案,地方官员如系故意放纵,要严加查处,如仅是失察,则宽免处分。

  艰苦朴素的道光帝

  纵观历史上的众多皇帝,道光帝可算是比较节俭的一个皇帝。在整个清代,太祖努尔哈赤也比较节俭,但努尔哈赤是一位开国皇帝,勤俭节约也是可以理解的,对于道光这样一位守成的皇帝,还能够坚持节俭,确实是不容易的。当然了,帝王的节俭和普通老百姓的节俭有很大的不同,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帝王就算再怎么节俭,在普通老百姓来看,也是奢侈无比的。但站在帝王的角度来看的话,道光确实算得上是一位比较节俭的皇帝。

  早在道光还是皇子的时候,他就很深刻的接受了儒家思想的节俭传统,他知道大清王朝来之不易,守业艰难,为君者一定要崇俭去奢,才能够使大清王朝长盛不衰。道光曾撰写过《节用而爱人论》、《崇俭去奢论》、《节以制度论》等有关倡行节俭的文章。

  登基之后,道光更是把节俭的思想贯穿于治国之中,道光元年的《御制声色货利谕》和道光十一年的《御制慎德堂记》算是道光即位后崇尚节俭的代表作了。道光崇尚节俭并不是光写在纸上,也并不是挂在嘴上,他还落实在行动上。道光帝年轻时,不爱游玩,终日都闷在宫里,他在不处理朝政的时候,就拿后宫的费用做文章,他把宫中的费用,细细地盘算了一番后,便规定,内廷以后每年不得超过二十万两银子的用度。于是,妃嫔们只好终年不添制新衣,连皇后宫里也铺着破旧的椅垫。皇帝的饮食一般每餐都有至少二十几样菜色,道光觉得这样太浪费了,只有他一个人吃而已,怎么能吃完这么多的菜呢,于是,他便吩咐御膳房每顿只做四样菜。在穿着上,道光也是十分节俭,道光帝有一件套裤,裤管的膝盖处破了一处,他就让太监拿去打了一个补丁,后来,大臣们看见皇帝穿了一件打了补丁的套裤,便也纷纷学道光的样子,都穿着破旧袍褂上朝,一时之间,蔚然成风,大臣们上朝时穿的都是补丁摞补丁的。

  喜好票戏的道光帝

  在历代帝王中,喜欢票戏的皇帝很多,清朝就有这么一位,就是道光帝。道光的生母还健在的时候,道光的票戏主要围绕着“尽孝”这一主旨,每到太后生日的时候,宫中必定要演戏,而且只演《斑衣戏彩》这一出。后人对于道光之所以这么喜好票戏,解释为这是道光大仁大孝的表现,其实,这只是他的一个爱好而已。

  民族英雄关天培

  关天培,乾隆四十六年出生于江苏山阳一个行伍家庭里。小时候因为家贫不得不辍学,弃文从武。刚习武的时候他担任淮安府巡守营的亲兵。嘉庆八年,他考中武庠生,被任命为漕运总督部院右营把总,后擢升为淮安城守营守备、扬州中营守备。

  道光二年,关天培奉命海外缉盗,功绩显著,被授为苏淞营参将,后晋升太湖营副将。道光六年,关天培督运漕米船,从吴淞运往天津,一路上他不畏惧惊涛骇浪,镇定自若地指挥船员,顺利完成了督运任务。次年,道光帝特旨补授他为苏淞镇总兵。道光十三年,又提升他为江南提督。

  道光十四年,关天培任广东水师提督,担负起经营南海海防、抵御外侮的重任。广东是当时鸦片走私猖獗的地方。关天培到达广东后,亲自到沿海各地视察,增修虎门、南山、横档诸炮台,添铸六千斤大炮数十座。道光十九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奉旨到广东查禁鸦片,关天培大力支持林则徐并帮助他一起禁烟。在禁烟的同时,为了防止英国军舰进犯,关天培奉林则徐的命令,进一步整顿海防,在虎门附近安设木排铁链,督率水师认真操练。道光十九年九月二十八日,两艘英舰在穿鼻洋攻击广东水师,关天培率领官兵奋勇还击,挫败了英军的挑衅。

  道光二十年,林则徐被撤职,面对强敌,清政府无可奈何,只得派琦善到广州和英军进行谈判。琦善到了广东后,就把关天培和林则徐苦心经营的攻防设施尽数毁坏。道光二十一年,英军再次来犯,关天培亲临炮台指挥,并请琦善速派援兵。当年二月,英军大举进攻虎门炮台,关天培率领官兵死守炮台,自黎明至午后,士卒大多战死,关天培亲自燃放大炮,受伤几十处,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直臣王鼎

  王鼎,清朝的一代直臣,生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嘉庆元年王鼎中进士。曾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讲学士、侍读学士,礼、户、吏、工、刑等部侍郎、户部尚书、河南巡抚、直隶总督、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曾改革河务、盐政,平反冤狱,颇有政绩。鸦片战争中,极力主战,反对议和投降割让香港。王鼎多次上书要求道光不能割让香港,但无奈道光意已决,王鼎在廷谏、哭谏均告失败的情况下,决心以“尸谏回天听”。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八日深夜,王鼎怀揣“条约不可轻许,恶例不可轻开,穆不可任,林不可弃也”的遗疏,自缢于圆明园。

  倡导西学第一人——魏源

  魏源,湖南隆回金潭人,是中国近代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经学大师。在魏源10岁时,家乡发生了严重的灾荒,他的家庭一下子就陷入了苦难中,但就是在那种情况下,魏源还是坚持看书,不过他看的不是科举的书,而是历史书。

  魏源一生在功名场上不很得意,因为他看不起儒家的繁琐文风,而且他的思想又与传统的那些文人官僚不同,所以,他在29岁中了举人后,考进士就一直落榜,一直到51岁时才中了进士。

  魏源中了进士后,在高邮做过知州。他为官的主要功绩,并不局限于他为官的清正廉明和在水利、盐政等方面的建树,更主要的是他提出了改革吏治、开通言路、吸收外资、振兴工业、提拔人才、开启民智、严禁鸦片、增强国防等一系列救世治国之道。他在认识龚自珍之后,结为知己,他们两个人都对当时那种陈腐的文风不满,不想做儒家思想的书虫,而是放开思路去研究“经世致用”的真学问,积极寻求改革图强之路。他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不但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源留给后人的著作卷帙浩繁:《圣武记》四十万余言、《海国图志》一百卷,《元史新编》规制宏富,见解非凡;《古微堂文集》、《清夜斋诗钞》,文辞瑰丽,表现出卓越的艺术才情。

  咸丰四年,魏源以“世乱多故,无心仕宦”为由辞官回乡,最后住在杭州的寺庙里研究佛教,64岁时死在那里。

  陈化成和吴淞口保卫战

  陈化成,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福建同安人。出身行伍,历任把总、参将、副将、总兵、福建水师提督等职。道光二十二年四月,英国侵略军攻陷乍浦,江苏大震。陈化成率军驻守吴淞西炮台,与东炮台、小沙背形成掎角之势。六月,英舰队进逼吴淞口,两江总督牛鉴以敌众我寡主张缓师避敌,遭到陈化成坚决反对。六月十六日,英舰向吴淞大举进攻,陈化成挥旗发炮,重创英舰多艘。后因牛鉴逃遁,英军占领了小沙背和东炮台后集中兵力进攻西炮台。陈化成率部坚持抵抗。由于孤军无援,守台官兵纷纷战死,陈化成亦中弹负伤,但仍亲燃大炮,最后因伤势过重,壮烈殉国。

www/xiaoshuotxt/n e 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宋晓明作品集
解密大清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