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三百年(上)》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4章 党狱再兴起 (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大明三百年(上)》 作者:兰泊宁

第24章 党狱再兴起 (1)

  马皇后在坤宁宫听到了这个消息,不由得大惊道:“皇上专好声色,妄戮有功之臣,看来明代江山也要步元人的后尘呢!”当即摆起凤驾,亲自来谏阻太祖。

  彼时太祖已是把党人一一发落之后,正进宫来看吴美人和帖兰,两人已然经过太医院诊治,敷上治伤药,绷扎住创口,换去了血衣,宫女们伏侍睡下。太祖也不惊动她们,在长春、永寿两宫转了转,就往仁和宫来。

  那天晚上宫中闹乱子,因坤宁、景福、万春、仁和四宫离得较远,坤宁宫的舍宇又深,所以只是遥听得喊杀声。当时逆党只向着永寿、长春两宫中杀入,因吴良探知太祖只幸这两宫,所以不曾犯及他宫。坤宁等四宫得知有杀宫犯驾的,吓得各宫内的宫女们将宫门紧闭,连消息都不敢出来探问。所以坤宁宫等始终没有惊扰。事后,凡皇后以下都来向太祖问安。内中的惠妃,听说惊驾犯圣的竟是自己的哥哥吴良,不觉吓得颤兢兢的,见了圣驾,心里便怀着十分的鬼胎。太祖瞧出惠妃的隐情苦衷,就好言安慰她。惠妃感激零涕,垂泪谢恩。原来依据国法,皇亲国戚谋叛,妃子须得赐死或贬入冷宫。朝中大臣,曾上疏请贬惠妃和吴美人,太祖却一概置之不理。

  这时惠妃见太祖进宫,慌忙起身接驾,行过了常礼,就试探着问:“逆党处置得怎么样了?”太祖气忿忿地答道:“吴良悖逆,朕已将他砍了。”

  到底是手足情动心,惠妃不知不觉泪便流了下来。太祖见了冷笑道:“这是他自作自受,哭他做什么?”惠妃哪里敢再说什么,只是连忙找帕子擦泪。正这时,忽报皇后的凤驾到了,惠妃又忙出去迎接。马后进了仁和宫,与太祖相见,只行了个便礼就在对面的金交椅上坐下。惠妃在一旁侍立着,马后赐她坐,宫女掇过一个绣墩来,惠妃谢了恩才敢就坐。马皇后向太祖说道:“臣妾闻陛下大诛逆党,其中不乏朝廷股肱之臣,对这样的人,现加戮诛,岂不有失众心吗?”太祖答道:“他们逆谋已显,罪有应得,失什么人心?”

  马皇后道:“这样的大臣见戮,株连多人,诸臣皆惶惶不安,难道不是人心疏离的明证吗?”太祖听了不觉哑口无言,默然地垂下了头。马皇后又说道,“依臣妾的愚见,陛下宜急下谕旨,对于这次的党案,首逆既已受诛,余人一例不问,谁敢再提党人的事,即行将他治罪,不然挟嫌诬告、假公济私,就将永无了期了。”太祖立刻就点头道:“卿言很是有理,朕就这样办吧!”

  马皇后见太祖容纳她的劝谏,便高高兴兴地起身乘凤辇回宫了。

  第二天上朝,太祖果然下了一道停止追究党案的上谕,其时有人控告胡维庸也通同谋逆的,太祖却把呈控的人斥退。这样一来,臣民等才始得渐渐安心,朝纲政事也日趋正常了。

  为了当皇帝,漏网的胡维庸策划一起更大的谋逆事件,作为一个小人物,内使云奇在关键时刻向太祖报信,却不料居然被太祖命人将他的舌尖割下,又截去他右手的五指,再砍去左臂,最后用金锤活活击头而死,但是云奇却勇于一份耿耿大忠,惨烈烈地挽救了太祖……

  再兴的党狱又是杀人如麻,西华门外流水成赤……

  灵芝助反心

  马皇后这一谏,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但也便宜了胡维庸。本来胡维庸应该感激知悔,从此不再生妄想,谁知他怙恶不悛,谋逆之心反而愈炽。当然这也不能全怪胡维庸,因为这个时候,太祖自经这回党案后,疑惑臣下更比从前厉害了一层,不时派了亲信近侍,暗中刺探大臣的行动,有一次,文臣钱宰罢朝回家后,随口吟了一首诗:

  四鼓咚咚起着衣,

  午门朝见尚嫌迟,

  何时得遂田园乐,

  睡到人间饭熟时。

  这首诗被检校侦听到,报告了太祖。第二天,太祖就对他说:“你昨天作了首好诗,只不过朕可并没有‘嫌’啊,改作‘忧’字如何?”吓得钱宰出了一身冷汗,连连磕头谢罪。

  检校甚至还监视百官家属的言行,有一次,检校探听到有一女僧引诱华高、胡大海的妻子信奉西僧,行“金天教”法,太祖就下令将两家的妇女连同那女僧一起扔进河里处死。检校还遍布于各级衙门之中。这样的敲山震虎,打骡子马惊,胡维庸心里也愈觉不安了,就又勾通了兵部尚书夏贵、御林军教练马琪、都御史岑玉珍、检事毛纪、将军俞通源等,日夜筹议起事。

  其时刘伯温致任家居,得知胡维庸漏网,仍在那里结党谋乱,就秘密上疏告变。不想这道奏牍在经过胡维庸一党的夏贵之手时,就把它塞在袖里,然后不去谒见皇帝,而是去拜会了胡维庸,胡维庸看了刘伯温的奏章后大惊道:“此人不诛,终是大患。”于是就和夏贵商议好了,由夏贵请刘伯温赴宴。刘伯温不知是计,应召前往,待到宴罢回去,就觉得头昏心痛,不多久就呜呼哀哉,于是就这样发生了这件让后来知道真情的太祖痛悔不已的中毒憾事。

  胡惟庸谋毙了刘伯温后,更加肆无忌惮,生杀黜陟,为所欲为,他的不法激怒了魏国公徐达,但他的密奏却没有被太祖采纳,反而被胡惟庸知道了,于是胡维庸再次引为深恨。胡维庸私下里秘密交结徐达家看门的人,唆使他用揭发的方式诬告其主,不料这个看门的人竟直接将胡惟庸的阴谋告诉了徐达,弄巧转成拙,胡惟庸深恐禄位不保,惊慌了好几日,幸而没有什么风声,才稍稍心安。

  患得患失,是谓鄙夫。照此说法,胡惟庸这个太祖眼中的能臣倒真是名符其实,不过是个庸才。

  胡惟庸日夜考虑与徐达有了闲隙不和,究竟不妙,终于他想出一计,就是想办法与李善长结为儿女亲家,以此得了个靠山。李善长虽已罢相,但在太祖那里还是很得宠的,时常出入禁中,免不得会给亲家公说上几句好话,有时有人说胡惟庸点什么,他也代为辩护。李善长在这样做的当时,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这种做法竟然会是他日后的取死之处。而在当时,胡惟庸得了这么个可靠的护身符,渐渐又骄横恣纵起来。

  那年冬月里,胡惟庸原籍的旧宅井中忽然生出一根竹笋来,高至数尺,一班趋炎附势的门客,竟说是灵芝,瑞应非凡。术士李俊干脆直接就说:“灵芝是皇帝之瑞,将来必出天子。”又有人传说,胡家祖父三世坟上,每夜都有红光烛天,远照数里。胡维庸因这几件事,谋乱之心也就越发高了起来。恰是时德庆侯廖永忠,竟然在自家的器具上雕龙刻凤,太祖听到检校的侦报,便以悖逆之罪名,赐令自尽。

  平遥训导叶伯巨上书给太祖,殷殷切切地分析朝事国政,总结了几点如“分封太侈、用刑太繁、求治太速”,又触得太祖盛怒,被下狱瘐死。

  这两年事让内外官吏,岌岌自危。不久太祖又因安吉侯陆仲亨擅自乘坐驿传、平凉侯费聚招降蒙古无功而还,而将他们两个都下诏严责。胡惟庸乘机勾结他们两个,联为羽翼,让他们在外地收辑兵马。同时胡惟庸又私下里交结御史中丞陈宁,私阅天下兵籍,招勇夫为卫士,纳亡命为心腹;一面又劝说亲家李善长,留心谋逆的机会,李善长开始很害怕,因为这可是灭族的大罪,可他秉性优柔少断,所以态度便就是模棱两可,以至于胡维庸还以为他也一样有反朱之心。

  胡惟庸还立即就派遣明州卫指挥林贤,下海招纳倭寇,又派遣元故臣封绩,致书元嗣君,请他作为外应。胡惟庸正在日夜谋变,又接连发生几起朝臣赐死的事件,于是他益加恐慌也就益加急迫,于是胡惟庸一面买通涂节作一臂之助,一面秘密勾结日本贡使,作为事败的退身步。

  元顺帝北逃

  这时明军水陆并进,徐达督兵进占青州,元都督达喇花逃跑了,明兵又占了直沽,夺了海口,进军通州。元顺帝听说通州被围,知道大势已去,便召集六宫三院的嫔妃,命驾起了数十乘的大车,把朝事委托给庆童等,然后下谕车驾连夜出了建德门,逃往塞北去了。

  徐达督兵陷了燕都,又分兵西略,平了西安诸郡。常遇春也领兵北进,陷了锦州,直逼开平。谁知兵到柳州,常遇春忽然得病,一天重似一天,最后自然就是以逝世而了结了。

  常遇春临终的那天晚上,西南角忽然一声巨响,空中有一颗大星自上坠落,到了地上轰然一声巨响后,毫光四射,京城内外的百姓都很为惊异。太史官便飞章入奏,说是将星堕殒,三日内必损折大将。朝中正议论纷纷,太祖极忧虑之际,飞骑便来报常遇春病逝的消息,太祖十分震惊且哀悼,连忙下旨内务府拨银一万两,给常遇春治丧。太祖又亲自祭奠,并追赠常遇春为太师太保、上国柱、推诚侵远功成开封、中书右丞相郑国公开平王,谥号忠武。常遇春之子常荫,永远世袭公爵。常遇春之孙常保森,加大将军衔封武德侯。常遇春德配夫人兰氏封开平晋德王妃,女儿常秀贞封仪淑郡主,儿媳王氏封一品忠孝夫人。又命塑常遇春像入忠良祠,春秋致祭,以慰忠魂。

w w w. xiao shuotxt. n 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兰泊宁作品集
大明三百年(上)大唐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