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1.贞观之路》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1章 路阻高昌国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1.贞观之路》 作者:吃青菜的蜗牛

第31章 路阻高昌国

  却说当时的西域分为三十六国(大唐西域记》记载)国与国之间可不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行为标准的,而是跟现在的世界一样,谁的拳头硬,谁的气就粗,嗓门也大。

  那时候的西域大哥大乃是高昌(国名)都城设在现在的吐鲁番,国王麴文泰。这麴文泰是个汉人(有点奇怪吧,这个西域国家从公元460年开始一直都是由汉人所统治)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大唐高僧抵达伊吾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这个消息对于麴文泰而言,无异于山姆大叔知道伊拉克又发现了几个数十亿吨储量的大油田一般。

  作为西域世界的老大(姑且不论是以德服人还是以武服人)麴文泰在这块地盘上的原则一向是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于是他立刻派遣使者带着自己的敕书(注意,是敕书,而不是国书或信函)要求伊吾王把玄奘送到自己的国家来。

  大哥发话了,而且不是要你割地赔款之类,也不谈其他政治条件,只要你乖乖把人送来就行。这等要求,做小弟的自然是赶紧答应下来。于是玄奘又经过数天的行程,在一个漆黑的夜里抵达了吐鲁番。

  令玄奘大感意外的是,那位似乎有些蛮不讲理的国王和他的随从们已在城里城外点亮了烛火,为他照亮了进城的道路。国王麴文泰更是携家人亲自出门迎接,以示诚意。

  麴文泰亲自护送玄奘来到了下榻的饭店。坐定后,麴文泰丝毫没有倦怠之意,而是兴趣盎然地和玄奘就佛学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据记载,两人一直谈论到了天明,麴文泰最终发出了“听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慨。听到玄奘讲述一路上所经历的种种艰险,他不禁潸然泪下,仿佛感同身受。

  告别时,麴文泰表示次天会安排自己的国师统政法师和几位当地高僧前来拜会玄奘。

  送走了麴文泰,玄奘不由得感慨万分:果然是佛法无边啊!这么一个蛮横霸道之人,在佛法面前,居然像个小学生般虔诚。这难道就是佛法所说的普度众生么?看来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了。为了所有百姓都能够真正安居乐业,永享太平,我一定要学到佛学的精髓,并把它带回到中土!

  玄奘并不知道,统政法师除了来和他讲经说法之外,还要完成一项国王交给他的任务,一项与玄奘有关的任务。

  第二天果然来了几位和尚,个个均是谈吐不俗。那位高昌国师统政法师,更是个须眉皆白的得道高僧。一问年纪,居然已经八十有余,玄奘不由心生敬意,对他更是恭敬有加。

  一番热烈的学术探讨过后,诸位僧人起身告辞,屋内只剩下玄奘和统政法师二人。

  玄奘原以为政统法师是要就佛学问题与自己展开进一步的交流,不料统政一开口,说的竟是力劝自己留在高昌,不再前往天竺。末了还加了一句:我王定然新建庙宇好生供养,岂非强于西行路上吃苦?

  对于这个完全违背自己初衷的要求,玄奘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统政离开后,玄奘便开始收拾行装,作好了被扫地出门的准备。

  可是接连好几天过去了,麴文泰那里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依旧是继续以礼相待,安排玄奘四处讲经说法。

  十几天后,玄奘向麴文泰提出,打算离开高昌,继续自己西行取经的征途。

  麴文泰这才开了口:寡人先前经由统政国师向师父表达了挽留之意。未知尊意如何?

  玄奘深深一鞠,答道:已知大王好意。但贫僧已在佛祖面前发下誓愿,必当西行寻求真法,岂能半途而废,失信于佛祖!

  麴文泰也不灰心,他坚信只要是个人,就一定会有弱点,只要找出弱点,就一定能够攻克他。于是,他又苦口婆心地向玄奘提出了一系列丰厚且优惠的条件:一是拜玄奘为师,供养终生;二是号令全国人众都来听玄奘说法,大做水陆道场;同时只要玄奘愿意,便安排他做全国和尚的总管。他再三表示,留下玄奘绝无恶意,只因国家和本人都需要一个睿智的指导,普天之下唯有玄奘方能担此大任。为表诚心,麴文泰甚至还指天画地地发誓:葱岭可转,此意不移!

  可惜,条件虽然优厚,但效力范围仅限于俗世的凡夫俗子(例如我这样的)

  面对麴文泰在自己面前喷出的一尺多高的唾沫星子,玄奘依旧是深深一鞠,只是这次的回答更是简短:大王说话太多,该喝口水了。

  这个回答差点没让早已口干舌燥的麴文泰背过气去:合着我刚说了半天,你就这么报答我?这感觉,就如同一个男人鼓足勇气向心上人表白完后,对方很有风度地回答说:您说的每一个字我都不同意,但我誓死捍卫您说话的权利。

  喝了口水,麴文泰定下神来:不对啊,我可是一国之君,如此客气地邀请你留下,你居然还不给我面子。看来光客气是不行了。

  于是麴文泰把脸一沉:岂有此理!寡人乃堂堂一国之君,手握这里所有百姓的生杀大权。难道师父认为寡人会连你都无法留住吗?

  玄奘依旧是摇了摇头:贫僧西行只为求法。大王若要强留贫僧,贫僧自然难以离开。只不过大王也只能留住贫僧的一具臭皮囊,心神怕未必留得住吧!

  话说到这份上,再多说也无益。于是,麴文泰拂袖而去,临了甩下一句话:那就走着瞧!

  从此,玄奘失去了自由行动的权利,只是待遇上还是丝毫未减,依然好吃好喝,有人伺候着。

  麴文泰的本意是先吓唬他一下,任时间来消磨掉玄奘的决心和毅力,再以优厚的待遇诱惑他,把他一举拿下。

  然而这个计划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成功实施——因为玄奘立刻开始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绝食。

  对此,麴文泰只是简单地付之一笑——拿这个来吓唬寡人,嘿嘿,咱可不是被吓大的!

  这样僵持着过了三天。

  第四天,负责照看玄奘的人慌慌张张地跑来报信:不好了,那和尚怕是真的不行了!

  麴文泰立刻赶到了玄奘的住所。只见玄奘正盘腿打坐在床上,气息微弱,面色憔悴,虽然身体还算端正,但已难掩颤微之色。

  但即便如此,麴文泰还是看到了玄奘那虚弱无力的身躯下掩藏着的那颗坚强跳动着的向佛之心。

  此时,他终于意识到自己输了,输在了与玄奘的意志较量上。

  接下来,他做了一件让几乎在场的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事情:面朝玄奘而跪,磕头请求玄奘不要再绝食,并表示愿意放玄奘西去求取真经。

  听到这话,玄奘用力睁开已疲惫不堪的双眼:大王此话当真?

  “绝无虚言!

  “那贫僧斗胆请大王对天发誓,方才所说之话绝不可忘记。

  “好!不过先请师父速速进食,调养身体。然后寡人与师父一道去佛祖面前立誓。

  玄奘笑了,从此不再绝食。他虽是志纯君子,但却不是很傻很天真的笨蛋,不是随便就能忽悠过去的。

  接下来,二人由麴文泰的母亲作见证,在佛祖面前结拜为异姓兄弟。这回,玄奘是真正做了回御弟,只不过,他的君王哥哥不叫李世民。

  玄奘得以继续西去,但做哥哥的还是适时地提出了一些并不过分却十分诚恳的请求:玄奘继续留在高昌一个月,为更多的人普及佛学知识;取经回来后,再在高昌住上三年,授业解惑,以满足自己及子民们的仰慕之情。

  对于哥哥的这些请求,玄奘不再推辞,而是全部答应了下来。

  经过这一番折腾,麴文泰对玄奘的态度愈发恭敬。

  依照约定,玄奘继续在高昌停留一月,为大众开坛讲经说法。

  第一场法会开始。听说大唐高僧要开坛,佛祖的信徒们早早地聚集到了会场。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国王和他的御弟相继粉墨登场。

  只是,这次亮相不一般。

  只见麴文泰大王虔诚地手捧香炉,微微弯曲着身体在前引路,玄奘法师一脸淡然地走在他身后,俨然前方引路的只是个普通的佛家小童。

  接下来更加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麴文泰放下香炉,径直跪伏在台下。不过这显然不是跪拜佛祖的方式,因为他的脸是朝向地面的。

  这是干什么?台下的信徒们开始三三两两地议论起来。

  答案很快揭晓。

  玄奘走到台前,一脚踩上了麴文泰的后背,一脚上前再跨一步,登上了讲坛!

  这下全场轰动了。连尊贵的麴文泰大王都甘愿充当垫脚石,这玄奘的确不是一般人。

  那天的演讲很成功,精妙的讲经使得在场的所有信徒们都真正地心悦诚服。

  于是,口舌相传,很快,玄奘就成为了高昌国内万众景仰的头号人物,甚至有传言说他是活佛转世。

  面对国内的一片赞誉之声,玄奘始终保持着淡定。一个月后,玄奘再次向麴文泰辞行。

  虽然心中是十二分的不舍,但麴文泰还是遵从约定放他西行。为了让御弟不再有后顾之忧,他还特别赠送了大量的衣物、钱财和物资,为他剃度了四名徒弟,并挑选了二十五名脚夫和三十匹马陪同前往。

  此外,细心的麴文泰还给沿途的二十多位国家元首书写了信函并准备了礼物,拜托他们一路照顾玄奘一行。

  然而,尽管高昌国王的势力覆盖整个西域,却也只是对白道的官方机构有效,黑道人物可不管你是什么来头,Money才是王道。

  玄奘一行离开高昌,遇到的第一个劫难便是高耸入云而又连绵不绝的天山山脉。当时恰逢大雪封山,无法前进,只能就地安营,等待通路。

  就在大家伙忙着扎寨、喂马之际,突然听得山上不远处传来一片叫嚣之声。循声望去,只见约两千多名骑着马,挥着刀的人正飞快地迎面驶来。

  这些人个个眼露凶光,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的大刀,嘴里还叽里咕噜嚷个不停。虽然完全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玄奘等人还是清楚地意识到,碰上强盗了。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N把大刀已经架在了他们的脖子旁。其余歹人则开始四处翻找,玄奘等人所携带的包裹和箱子全部一一被晒了出来。

  对于玄奘而言,钱财本是身外之物,有亦可,无亦可。只要留足够的衣服御寒,使自己得以翻越雪山即可,况且佛教一贯宣扬慈悲为怀,凡事忍让,也就不多啰嗦了。

  问题是,这些人似乎不只是图财,还打算害命。

  阿弥陀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生死皆有天数。倘若今天真是大限之日,那么贫僧自当欣然赴死,毫无怨言。

  或许冥冥之中确有天意,就在玄奘等人闭目受死之际,强盗们不知为何忽然发生了内讧,继而拔刀互砍,死伤狼藉。更有意思的是,活着的人开始分为两拨,一逃一追,很快消失在玄奘一行人的视野中,速度丝毫不亚于出现之时。几乎到手的战利品,却又原封不动地散放在合法主人的眼前。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在场的脚夫们惊的是目瞪口呆。听说过九死一生,却怎么也没有想到,生居然是这么地容易和意外。这次离奇的经历让他们坚定了这样的信念:玄奘确实是佛祖所庇佑的圣僧,有幸一路上服侍和陪伴他,是上天赐与自己的机缘。

  玄奘凝视着地上横七竖八倒着的尸体,以及皑皑白雪上渗透着的殷红血迹,胸中如波涛般翻滚,久久不能平复。古语曰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伙人本是为我等的财物而来,方才几乎走到鬼门关口的还是贫僧,现在先去赴轮回的反倒成了他们。呜呼,世间如许罪孽,一心向善之人少之又少,我身为佛门弟子,究竟该怎么做,才能使世间恢复祥和,存者长生,死者升天呢?退一步说,即使我个人最终悟道,跳出三界五行,修成正果,然而面对如今天般肆意杀戮的场景,我又能否真正超脱出世呢?

  在明白这个道理之前,还是先把他们掩埋了,再念几卷经,超度一下亡魂吧。

  天山平均海拔约5000米,虽然比起珠穆朗玛还差不少,但是对于一无登山服二无氧气瓶的玄奘一行来说,翻越它的难度比起现代人登顶珠峰只多不少。多亏了麴文泰赠送的御寒衣物,一行人才勉强在压根就没有路的高山上艰难地缓慢前行。

  面对着漫天的风雪和彻骨的奇寒(还有当时人们不太懂的缺氧和低气压)大伙儿自觉地以玄奘为核心,紧密地团结在他的周围,悬锅而炊,席冰而寝”如此走了整整七天,每一天都仿佛一年那么漫长。

  翻过了天山,原先30人的队伍缩编成了20个人,其余的都已不幸埋骨在了茫茫天山之中。

  对此,一向慈悲为怀的玄奘并未流泪。在他的心中,那10位献出生命的同伴与自己并无二致。生死对于佛家来说并无差别,本质一样,只是表现形式不同。逝者是提前做完了自己的分内之事,赶赴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剩下来的工作,就由贫僧和其他居士们一起来继续,直至自己去见佛祖的那一天。

  翻越了天山,很快玄奘一行便进入到了西突厥汗国的领地。

  以当时西突厥的实力而言,它可以轻而易举地灭亡周围一带的任何一个小国,所控制的领土也远比周围小国辽阔。麴文泰统治下的高昌虽然堪称西域诸国的老大,但论实力,却是远逊于西突厥。

  对于这一点,麴文泰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他对西突厥一向采取恭顺礼让的态度。

  在玄奘离开高昌时,麴文泰除给西突厥叶护可汗送去了大量财物外,还特别修书一封。信中,麴文泰极力称赞玄奘的佛缘深厚,知识渊博,是难得一见的高僧。同时,还特别说明自己与玄奘已结为异性兄弟,希望大可汗能够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玄奘。

  叶护可汗虽不如麴文泰那样对佛教无比虔诚,却也十分开明,对博学的玄奘也是给与了高级别的接待。

  然而生性豪爽的叶护可汗对于玄奘取经之行却有着自己的看法。两人见面后,叶护可汗随即坦言:法师的志愿我十分钦佩。只是天竺气候炎热,看你这细皮嫩肉的白净模样,到了那里只怕会被晒化掉。天竺人我见过,长得又黑又瘦,毫无气派。那种地方,能有什么东西值得你不辞万里前去?

  人各有志,对于叶护可汗的话,玄奘不好加以辩驳,只得把自己前往天竺求取真经的想法和决心又阐述了一遍。

  虽然想法不一致,但叶护可汗还是非常尊重玄奘的意愿,盛情款待几日后便派人护送他们启程。

  终于,在翻过兴都库什山脉后,玄奘一行进入了北印度。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吃青菜的蜗牛作品集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1.贞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