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伎》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章 几多哀愁,惟问浣溪——薛涛评传(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伎》 作者:舒畅;左书谔

第6章 几多哀愁,惟问浣溪——薛涛评传(3)

  除诗歌、书法以外,寓居浣花溪的薛涛留给后人的另一笔宝贵遗产,是薛涛笺。浣花溪以造纸为业谋生的人比较普遍,但制作的笺纸多为宽幅。作诗赠友,宽幅笺纸既浪费又不美观。于是,薛涛买来纸张等原料,自制小笺,以供自写自录小诗之用。薛涛性喜红色,采摘各类红色鲜花,如鸡冠花、荷花、桃花等,将花瓣捣细成泥状,用清水调成染色液,再加进一些胶汁调匀,然后用毛刷涂在按一定规格大小裁切好的纸笺上(主要是狭窄的小幅纸笺),经过反复涂刷的笺纸,只需用一张能吸水的麻纸附贴上,再一张一张地互相迭压,然后合叠成摞压平,自然阴干后即可使用。这种新样窄幅染色小笺,色彩鲜美,非常实用。若作书札,一纸铺叙不尽,可增至数纸,倘题录小诗,则一纸已足。不仅节约物力,而且携带亦甚为方便。薛涛用其自制深红色的小笺写诗填词,分赠友人,清新雅正,别有风趣,一时在社会上盛行开来,被人们称誉为“薛涛笺”。

  作诗、习字、制笺,伴随着薛涛度过浣花溪畔无数个春秋,生命的岁月渐渐从这里流淌消逝。悠悠的浣花溪水带走了薛涛无数忧愁与坎坷,也带走了她无数的幻想和希望。告别了韶华青春,送走了盛年丰韵,薛涛头发开始花白,丰腴的面庞上,出现了一道道生活的皱纹。

  五、人去楼空,芳名永驻

  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度过漫长的岁月后,薛涛进入晚年。在友人的帮助下,她从浣花溪迁入城内的碧鸡坊。具体搬迁的时间,现已无从查考,但至少在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以前,她已经离开了浣花溪。

  碧鸡坊位于成都城内的西北隅,远离喧嚣闹市,环境僻静,是养老度晚年的佳地。薛涛搬来以后,倾多年积蓄,靠友人资助,在所居之地修建吟诗楼。吟诗楼虽不豪华壮丽,却古朴清雅,十分别致,竣工之后,便成为薛涛晚年最主要的活动休息地方。“涛晚岁居碧鸡坊,建吟诗楼,偃息其上”(《全唐诗话》)。她常独处斯楼,或吟诗作字、凭栏远眺,或端坐闭目养神,任凭光阴从身旁悄悄流逝。有客来访,便相邀登楼,或与客人品茗论诗,酬唱对答;或追忆往昔,叙及当年蜀帅幕府各类趣闻轶事。不过,来访的客人日渐稀少。晚年的薛涛,年老色衰,门庭冷落,渐渐被人遗忘。没有亲人,没有子女,惟有吟诗楼与她相依为伴,日日厮守在一起。

  与浣花溪寓居的岁月相比,碧鸡坊时期的薛涛,已经没有了当年那种热烈的欲望和渴求。随遇而安,不再幻想,完全习惯了独居独处的寂寞生活。唐代佛道盛行,不少乐妓年老孤独,无依无靠,做了尼姑、女冠,终老于寺观之中。受出家人道思想的影响,薛涛也常常身著女冠服,与青灯麈拂为伴,清心寡欲,心如枯井,平平静静安度晚年时光。

  尽管薛涛年老孤独,但能安度晚年算是比较幸运的。唐代不少乐籍名妓,年老色衰后,往往衣食无着,处境悲惨。如中唐著名歌妓永新,年轻时荣宠宫廷,红极一时,年老后孤苦贫寒,窘死风尘。又如蜀中名妓灼灼,能诗善文,美貌多艺,年轻时遐迩闻名,年老后贫病交加,竟死于成都酒肆之中。相比之下,薛涛从二十岁寓居浣花溪一直到年老迁居碧鸡坊,都不存在物质生活上的担忧。由于薛涛“以诗受知”于历届蜀帅幕府,完全有可能在经济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因而有充裕的时间留连于诗书、翰墨,不断发展自己的艺术修养。

  薛涛数十年坚持作诗不辍,在诗歌上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和才智,因此,虽垂暮年老,但诗才不减当年。在薛涛逝世的前一年,即唐文宗大和五年(公元831年),蜀帅李德裕为加强武备、整顿边防,建造筹边楼以激励士气。此楼竣工落成后,薛涛献《筹边楼》诗一首:“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十四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这首诗堪称薛涛绝句压卷之作,气势雄伟,意象万千,训诫诸将,托意深远,其胸襟眼界。“非寻常裙屐所及”(《四库全书总目》)。暮年的薛涛,才气不衰,诗才不老,写出如此好诗,在唐代女诗人中绝无仅有。

  唐文宗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夏天,薛涛染病,卧床不起,不久溘然去世,享年六十三岁。诗友们把薛涛葬在成都东郊锦江南岸一片竹林地中。薛涛的生前好友段文昌(曾为韦皋幕府属僚)在其死后第二年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到达成都后,立即为薛涛撰写了墓志,勒石加盖,埋入薛涛墓地,并在墓地四周种上桃花。每到桃花盛开的季节,薛墓周围红浪一片,远远望去,就像薛涛自制的一幅深红色的诗笺。

  薛涛悄悄离开人世,了却了她孤独寂寞的一生。这位才貌卓绝的女人,一生过着诗酒侍人的生活,始终不能改变不幸的命运,获取自身的幸福。“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白居易诗)。在男权统治的封建社会,女性生活始终受男性的规范制约。尤其是妓女阶层,她们生就是男性的玩物,没有独立人格,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往往以满足男子的需要或以博取男子的欢心为目的。男女不平的封建社会决定了妇女的依附从属地位,也决定了薛涛一生任人摆布的不幸命运。薛涛的悲哀,是中国古代整个女性的悲哀;薛涛的不幸,是唐代妓女所普遍经历的不幸。唐代文坛上其他一些杰出的才女,如宫廷文学家上官婉儿、宋若宪,女冠诗人李冶、鱼玄机等,她们的命运比薛涛还要悲惨。

  尽管薛涛的个人生活是不幸的,但她在文学创作上却取得了成功。薛涛飘零的身世,坎坷的经历,使她有着比常人更多的人生感慨和更为复杂的生活体验,这对其诗歌创作,无疑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在唐代女诗人中,薛涛是诗作最富、成就最大的一个。她八九岁开始作诗,活到六十三岁,赋诗五十年,“有诗五百首”(《槁简赘笔》),流传下来的就近百首。薛涛的诗才。生前得到时人的承认和赞许,死后,诗名更为千载传颂。晚唐诗学学者张为作《诗人主客图》品评中晚唐诗人,选中的女诗人只有薛涛一人。他把薛涛的诗归人“清奇雅正”之列。明代学者杨慎在其《升庵诗话》中评薛涛《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一诗云:“(此诗)有讽喻而不露,得诗人之妙,使李白见之亦当叩首,元、白纷纷停笔,不亦宜乎。”对薛涛诗歌作了夸张的评价。

  千百年来,人们对这位不幸的才女寄予深切的同情。后人或撰写其魂魄与人幽会酬唱的故事小说,或以其名名笺(薛涛笺)、题井(薛涛井)、制酒(薛涛酒)、编戏(薛涛戏)等等,更多的是写诗文凭吊,以表达对她的怀念。从清代起,在传闻薛涛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逐渐形成了望江楼风景胜地。这一风景胜地是以薛涛井为核心,并由其所派生出来的。

  薛涛井之说,起源于明代。这眼旧名为玉女津的井泉,在成都东郊锦江南岸,相传是薛涛当年汲水制笺的旧迹。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清廷名士冀应熊书“薛涛井”三字,立碑于井旁。嘉庆年间,四川布政使方积与王启煜等,建吟诗楼(薛涛于碧鸡坊所建吟诗楼早已不复存在)、浣笺亭于井之右侧。咸丰初年,楼亭均毁于兵燹。光绪年间,清廷官吏马绍湘、伍崧生等人,不仅在薛涛井旁重建吟诗楼和浣笺亭,而且新建濯锦楼、崇丽阁、五云仙馆、枇杷门巷、薛涛赞碑等等,最终定型为今日望江楼风景胜地(因其地有楼台亭阁之胜,又面临锦江,故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正式改称为望江楼公园。人民政府拨专款对园内古建筑进行修葺。对原有竹林进行精心保护和培育,不断引进各类新品种,扩充竹林占地面积,形成以竹驰名,颇具江南园庭建筑特色的著名风景游览区。今天,望江楼公园竹类品种已达一百三十多种,数量在万株以上,不仅包括了我国竹类的名种,而且还有从日本、美国、越南、菲律宾等地引进的各类优良竹种。当游人一走进这片竹的世界,但见浓荫簇拥、古意苍茫;微风过处,萧萧竹声。触景生情,怎能不想到一千多年前薛涛那首《酬人雨后玩竹》的诗呢?

  南天风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士己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薛涛喜竹,望江楼以竹驰名。

  竹的虚心自立,晚岁不凋,出类拔萃的奇姿劲节,似乎正是这位女诗人坎坷一生的自我写照。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舒畅;左书谔作品集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