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秦皇父子》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6章 飘然太白(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秦皇父子》 作者:霍达

第16章 飘然太白(1)

  一

  雄奇、豪迈的音乐,仿佛从天外传来。

  峥嵘、崔嵬的群山,缓慢地在画面上移动。

  镜头腾空飞翔,游弋在令人惊叹的巴山蜀水之中……

  奇峰绝壁之间的一线江流,犹如一把利剑,劈开夔门,斩断巫山,奔腾咆哮,滚滚东流,惊涛裂岸,万壑雷鸣。

  画外,传来了深沉悠远的“川江号子”。随着这缓慢而有力的节奏,响起了一支雄浑苍劲的歌: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歌声中,一叶扁舟在江面上飞掠而过,像顺流而下的一片苇叶。

  镜头推近那位挺立在船头的青年,江风吹拂着他白皙的面颊,他微微眯起修长的双眼,纵览群峰,遥望天际,仿佛千山万壑都囊括在胸中;江风舒卷着他洁白的衣衫,他手按腰间的长剑,破浪乘风,正如一只飘然飞来的大鹏。

  推出片名:飘然太白

  依次出现职、演员表……

  二

  浩荡的江流;

  巍峨的群山;

  流霞飞走的天空;

  殿宇辉煌的都城。

  画外音:

  “二十五岁的李白,怀着四方之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十几年间,足迹踏遍南半个中国。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他来到了国都长安。”

  富丽堂皇的禁宫,笼罩在玫瑰色的曙光之中,镜头从鳞次栉比的殿顶摇过。

  庄严、煊赫的音乐。

  镜头推向金碧辉煌的“金銮殿”。

  镜头从肃立两旁的文武朝臣中间向纵深推去,两把交叉的孔雀羽扇前的御座上,端坐着玄宗皇帝李隆基。五十七岁的李隆基呈现出衰老之态,面色苍白,清瘦,由于睡眠不足而眼窝微陷,下眼睑低垂,有些浮肿。

  音乐止。

  画外,一个声音:“臣,内侍省事高力士启奏陛下!”

  李隆基:“高内侍所奏何事?”

  镜头摇向满面春风的高力士。

  高力士:“陛下,贡品献到!计有邺下八梭绫、亳州薄纱轻容、宣州红线毯各三万匹!”他回身略一点头,身后的三名太监同时打开手中的样品:

  八梭绫织法精巧,三交五结,纹彩灿烂;

  轻容薄如蝉翼,轻如披雾;

  红线毯鲜红如火,彩丝茸茸。

  分列两边的群臣争相顾盼,暗暗赞叹。

  李隆基绽开了笑容,以手捻须:“嗯!天朝开国一百四十年,宇内大治,四方夷服。天下富足,鼎盛辉煌。今年改元天宝,真乃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也!——高内侍!”

  高力士:“臣在。”

  李隆基:“古人云:‘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朕要以此次贡品全部赏赐功臣,以慰股肱之良、辅佐之忠!”

  高力士逢迎地揣测着他的意思:“陛下圣明,爱臣如子!不知赐予哪家大人?”

  左右朝臣同时都期待地望着李隆基。

  李隆基满意地巡视着他们,说:“宰相李林甫、侍御史杨国忠、内侍省事髙力士三人各一万匹!”

  镜头横移,群臣的脸上一片钦羡、景慕夹杂着嫉妒的神情。

  杨国忠兴奋地走出班列,和高力士一起叩拜:“谢陛下洪恩!李相偶有小疾,我等代为送到府上!”

  群臣一片高呼:“万岁!万万岁!”

  欢呼声中,李隆基心满意足地要离座退朝了。

  太监的声音:“退一一朝一一”

  画外,一个凝重、急切的声音:“臣,秘书监贺知章启奏陛下!”李隆基颇不耐烦地重新坐下来:“何事?”

  镜头摇向白发银须的贺知章:“有番邦使者送来国书一封。”

  李隆基倦怠的脸上复又泛出了光彩:“噢?想是番邦也来进贡稀世珍宝吧。将国书呈上!”

  高力士满怀再受赏赐的希望,从贺知章手中接过国书,呈给李隆基。

  李隆基打开国书,不悦地:“怎么只有番文副本,而不将汉文正本呈上?”

  贺知章仰望着李隆基:“陛下,此次国书一反惯例,并无汉文,声称此乃正本。”

  李隆基威严地:“小小番邦,竟不知天朝礼仪,哪有如此进贡的?”

  贺知章严肃地:“陛下,这位番使态度傲慢,不像是来进贡的!”

  李隆基不悦地:“那又有何事来书?这种文字,朕如何识得?贺秘书监,你来宣读!”

  贺知章摇摇头:“陛下,此种番书非隶非篆,仿佛鸟兽之迹,臣学识短浅,实难辨识!”

  高力士冷笑道:“哼,一字不识,何以做秘书监?”

  贺知章庄重地:“想必高内侍学识渊博,即请赐教!”

  李隆基:“唔,高力士宣读!”

  高力士略一踌躇,从玄宗手里捧过番书。

  特写:高力士的脸。他吃惊地睁大眼睛,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高力士:“……这,这是什么文字?我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李隆基看了他一眼:“交与杨侍御史!”

  杨国忠试探地凑上前来。

  特写:杨国忠也瞠目结舌。

  杨国忠:“……陛下,这种番书,莫说是我,恐怕诸位大臣……”

  李隆基:“殿前传示!”

  镜头横移:王公将相一个个惊诧的脸。

  李隆基怒气冲冲:“枉有许多文武,并无一个饱学之士,与朕分忧!此书识不得,当被番邦耻笑,无视天朝,如何发落来使?——贺秘书监,番使何在?”

  贺知章:“在驿馆立等回书。”

  李隆基拍案大喝:“敕限三日,若无人识此番书,在朝官员,无论大小,一概罢职论罪!”

  满朝文武应声跪倒,瑟瑟缩缩,匍匐阶前。

  兴庆宫,夜。

  一串突然爆发的笑声。

  雍容华贵、艳冶娇媚的太真妃杨玉环仰天大笑:“妙哉!堂堂天朝,济济文武,原来都是草包饭桶!哈哈哈……”

  在她身旁背手踱步的李隆基嗔怒地:“阿环!朕忧心如焚,你还要幸灾乐祸!”

  贺知章府邸,夜。

  贺知章烦闷地摆拂着银须,也在团团踱步。

  画外,一个声音在朗朗吟诵:

  海潮南去过浔阳,牛渚由来险马当。

  随着这吟诵之声,镜头摇向窗前。那是一位身材颀长,潇洒飘逸的中年男子,他吟诵着诗句转过身来——这是诗人李白。他比青年时代略为丰润,白皙的脸庞上蓄起了秀美的长须。

  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

  李白把最后一句念得很慢,拉得很长,他看着贺知章,说:“贺公!那横江牛渚,风波险恶,白浪如山,一道扬子天堑竟然把我阻隔江岸,欲渡不能,呃,呃,就像你此刻一样无可奈何呀!”

  贺知章愁容满面地:“哎呀太白!你这绝妙诗句只能增添我的愁苦!如今面临险风恶浪的并非我一人,乃是满朝官员哪!”

  李白淡淡一笑:“那些滥竽充数、徒享俸禄者,一律解职不正好得其所哉?”

  贺知章:“呃……当然,似老夫这般无能,也早该告老还乡了。可是,这封番书关系重大,国朝自开国以来,开拓边土,威震八方,何曾受此奇耻大辱?那番使态度傲慢,不遵惯例,只送番文国书,已是目无天朝。如今又无一人能识得此书,更无法回复番使,那……那番邦更要欺我天朝无人,必动干戈,侵我边界,掠我财物,伤我百姓,太平盛世将为战乱烽烟取代,大好河山抑或沦落敌手……”

  李白从漠然旁听渐渐关切专注起来,开始,为无意中刺伤了贺知章而有些不安,这不安又被更大的忧虑所替代,他的神情越来越严肃,以至于变为不可遏止的激愤,终于打断了贺知章的话,脱口而出:“小小的番邦,太放肆了!贺公,请奏明圣上:李白愿为国却敌!”

  “啊,你?!”贺知章惊喜地看着他,花白的眉毛下,一双眼睛闪射出出乎意料的光彩。

  李白激动地:“我辗转万里,遍游神州壮丽河山,用自己的诗篇来赞美它,更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保卫它!如今,正是需要为国效力之时,幸亏并未来迟!”

  贺知章由惊喜变为疑虑:“太白!我钦佩你超群的诗才和无敌的剑术,可是,诗和剑都不能对付那天书一样的番文啊!”

  李白笑了:“贺公不知,我虽成长于蜀中,却是生于西域碎叶,幼时随家父读书,诸国番文都是研习过的!”

  “啊!”贺知章兴奋得手舞足蹈,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天朝有救了!”

  宫中一室,夜。

  高力士和杨国忠并坐在胡床上,低声谈话。

  杨国忠神色不安地:“如若圣上真的把你我都罢免了,那……”

  高力士手中把玩着一只古玩,胸有成竹地说:“放心,他可以罢免一切人,却罢免不了你我!不要忘了你是太真妃的兄长,我是他的内侍,我还没有见过一个皇帝不要老婆、不要太监的!只是要留神别让哪个识得番文的人出了风头,宁可输与番邦,也不能叫别人占了我们的上风!”

  “嗯,嗯。”杨国忠连连点头,转动着眼珠。

  一名小太监匆匆地走进来跪报:“大人,贺秘书监连夜进宫,不知何事。”

  “唔?”高力士警觉地从胡床上直起腰来。

  长生殿,夜。

  背对镜头的李隆基突然转过脸来:“贺秘书监,那番使又在催促吗?”

  镜头拉开,在李隆基的身旁,高力士、杨国忠也在专注地等待回答。

  贺知章双目炯炯地:“不!臣为陛下搬来了救兵!”

  李隆基惊喜地:“啊!”

  高力士、杨国忠不安地:“啊?”

  贺知章兴奋地:“此人不但识得番书,而且博学多能,所写诗赋,惊天地、泣鬼神,文经武纬,堪为国家栋梁!”

  高力士和杨国忠不满地私语:“不知此人给了他多少贿赂,这般吹捧!”

  李隆基急切地:“贺卿所荐何人?”

  贺知章:“姓李名內,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李隆基身旁的帏幕后面,忽然走出了杨玉环,“我在蜀中就听到过他的大名!”

  “噢,”高力士嗤笑道:“我当是何人,原来就是持盈法师和吴筠说过的那个人,一个狂野之士罢了!”

  杨国忠接着说:“是啊,他若有真才实学,为何不赴科举?如今却私通关节,以求徒手功名!”

  贺知章不屑地扫了他们一眼:“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杨国忠恼火地:“你说什么?”

  李隆基以手制止道:“正是用人之际,不可阻塞才路!据持盈法师说,那李白的确誉满天下!”

  “李白,他终于来到长安了!”杨玉环似乎漫不经心地整理着自己的服饰,问贺知章,“算起来,他也有四十岁了吧?”

  贺知章:“四十二岁。正是年富力强、为国效力的时候,不像老朽已老迈无用了……”

  杨玉环打断了他的话,又问道:“他的宝眷也一起来了吗?”

  贺知章:“许夫人已于前年故去了,李太白只身人京。——噢,陛下和娘娘对他是如此了解,他这匹天马终于遇见了伯乐!”

  杨国忠还要阻拦,髙力士却拦住了他,脸上堆起笑容说:“陛下喜遇贤才,李白得逢明主,可喜可贺!只是……贺秘书监,这国家大事可是开不得半点玩笑的,如若李白哗众取宠,这欺君之罪是要杀头的!”

  李隆基:“宣召李白,明早进宫!”

  清晨,器宇轩昂的李白骑着御赐天马,在锦衣卫士簇拥下,急驰进宫。

  承天门前。

  守卫凤阙的禁军向李白肃然致敬:“圣上有谕,请不必下马,直上金銮殿!”

  高头大马昂然穿过高大的宫门。

  金銮殿前,李隆基率领群臣亲自出迎。

  李白翻身下马,飘然拜舞。

  李隆基走下丹墀,双手扶住李白。

  李白:“陛下,李白奉诏来到!”

  李隆基:“卿虽是布衣,朕却久已闻名,思贤若渴!今有紧要国事,召卿来解燃眉之急!”

  金銮殿上。

  李白坐在御赐“七宝床”前,沉着地展开番书。

  殿上寂静无声,一双双眼睛在盯着他。

  御座上,李隆基迫切地期待他宣读番书;

  班列中,贺知章为他暗暗地担心,惟恐遇到疑难差错;

  朝臣们怀着半信半疑的神色在观望;

  高力士、杨国忠居心叵测地等待着李白的些许纰漏,以便置他于死地。

  李白坦然地审视番书,微微露出惊讶之色。

  贺知章紧张起来。

  高力士却泛起了笑容:“怎么?李君也不识此种文字吧?那又何必夸口呢?”

  “唔?”李隆基扶着御案,欠了欠身子。

  李白并不理睬髙力士,眼望着李隆基说:“陛下,这已不是什么国书,分明是战表!”

  “战表?”李隆基有些不安,“宣读!”

  李白随即朗朗读道:“唐皇无能,敢称‘天朝’?山川有私,偏生神州!应以黄河为界,让我半壁河山;或自今年伊始,与我并土归一。今曰降诏,速等奏闻,莫待血洗长安,勿谓言之不预!”

  “狂妄之极!”李隆基猛拍御案,满面怒气。

  群臣一片惊惶。

  高力士抢步上前,跪奏道:“陛下!狂士李白假借番书侮谩圣上,其罪当诛,愿陛下明察!”

  班列中的朝臣闻声都惊惧地盯着李白,贺知章的银须颤抖着,正要挺身而出——

  李白从容地站起来,说道:“这位老宫官差矣!我是奉陛下之命,当殿宣读番书。如像你所言,则请当面指出这番书之上,有哪一句、哪一字是李白所增添篡改?”

  “呃……”高力士一时无言以答。

  贺知章出班奏道:“陛下!既然高内侍并无依据,而李白精通番文,绝无错讹!当务之急,乃是如何对待番国的挑战!”

  高力士悻悻地退到一旁,冷冷地说:“依贺秘书监的意思,是要陛下向番邦割让土地、拱手以降吗?”

  贺知章愤愤地:“高内侍又要以己度人!为人臣者宁可玉碎,不可瓦全。如今大敌当前,只有针锋相对……”

  杨国忠急忙拦住他:“休说大话!那番使来势汹汹,必有强大后盾!你愿冒险,陛下的社稷可冒不得险!难道要让娇弱的太真娘娘也跟着受战乱之苦吗?”

  “这……”李隆基一时惶恐,“这又有何良策呢?”他看着左右朝臣。

  人们面面相觑,不知所适。

  方才陷人窘境的高力士又活跃起来,说道:“陛下!既然贺秘书监说李白有文经武纬之才,何不命李白当殿献策!”

  满朝文武都把目光集中在李白身上。

  杨国忠不明白高力士的用意,偷偷地拉拉他的衣襟,高力士附耳低声说:“看他怎么说。他若主战,就让他去送死;他若主和,就说他是通敌卖国!”

  “嗯。”杨国忠狠狠地点点头。

  李隆基:“李卿!番书是你宣读的,那么,你看如何对待呢?”

  李白微微一笑:“陛下不必忧虑。臣料番邦谩词狂语,不过是试探天朝动静。若畏其声势,则彼可乘虚而人,后患无穷!……”

  高力士插嘴道:“好!果然出语不凡!那么,就请陛下命李白领兵迎敌,想他可一以当百,宁可肝脑涂地也不辱君命的!”

  李白坦然地:“诚然,若李白身受此命,当仁不让!然而目前尚不必草率出征。天朝的繁荣盛世来之不易,一旦战事爆发,必将劳民而伤财。陛下,臣以为此事可先礼而后兵,臣请为陛下以番文写一国书,逐条批驳番邦之无礼,阐明天朝凛然不容侵犯之国策,义正词严,晓以利害。定能使番邦不战自退,不敢来犯!则陛下可免除国事之忧,百姓可不受战乱之苦也!”

  高力士、杨国忠听得呆住了。

  贺知章和群臣露出钦佩之色。

  李隆基如释重负,走下御座:“啊,李卿乃奇才!贺秘书监真是天使,为朕摘来了天上的星星!”

  兴庆宫中。

  李隆基兴奋地扶着杨玉环的肩头:“李白此举,恰似鲁仲连谈笑却秦军、郦食其(食,音yì;其,音ji)片言破齐城,不用一兵一卒,那番使见了他写的回书,战战兢兢地退去了!”

  杨玉环拈起一颗荔枝,送进口中,侧眼望着李隆基说:“他立下这样大功,陛下要赐给他什么呢?”

  一旁侍立的杨国忠、高力士互相交换了一下妒嫉的眼色。

  李隆基赞叹地:“朕要他到左藏中任选一件珍宝,他笑辞不受,说:‘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除此一无所爱。’真大丈夫也!朕只好由他明日到兵库中挑选一把称心的宝剑了。”

  杨国忠、高力士放心地相视而笑了。

  杨玉环取笑地看看杨国忠、高力士:“不像你们爱财如命!”

  杨国忠、高力士唯唯诺诺:“托陛下和娘娘的洪福!”

  杨玉环:“陛下得了这样的人才,是要他去驻守边关吗?”

  李隆基笑道:“阿环差矣,番兵不战而退,不必他去了。况且,李宰相说过:文臣为将,总不如胡将勇猛。胡将不识汉文,做不得宰相,却可以守边。朕有安禄山足矣!”

  杨玉环的舌尖抿了一下嘴唇:“嗯。那么,陛下想以李白为宰相了?”

  李隆基捻着胡须说:“他确有相才……”

  杨国忠、高力士这两位旁听者紧张起来,交换了一下不安的眼色,杨国忠插嘴道:“陛下,那……李相……”

  李隆基沉吟道:“是啊,朕已有贤相李林甫了。”

  杨玉环又“嗯”了一声,说:“那就只好让他掌握宫禁了,他又不是宦官!”

  她戏谑地看了一眼高力士,高力士却紧张了:“老奴蒙陛下和娘娘恩宠,感恩戴德……”

  杨玉环“咯咯”地笑了起来:“天朝真是人才济济,李白没有什么用处了?”

  李隆基:“不,李白另有所用,朕任命他为翰林供奉,为朕起草诏诰、谱写诗词!”

  “嗯,这真是再好不过了!”杨玉环含笑点了点头。

  长安城郊,两匹意气风发的骏马并排徐驰。马上,锦袍玉带的翰林供奉李白和秘书监贺知章谈笑风生。

  贺知章:“……那番邦使者听你厉声宣读番文诏书,吓得呆若木鸡!他偷偷问我:‘这位大人是何官职?’我对他说:‘人间无此官,这是天上的神仙!’那番使惊得吐出了舌头,说:‘哎呀,天朝有神仙护持,敝国哪是对手!’哈哈!”

  李白仰天大笑:“世无神人,但有神州!今蒙贺公鼎力举荐,幸得皇帝慧眼相识,李白一定为神州社稷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尽翰林供奉之职责!”

  轻快的马蹄在繁花似锦的京郊大道上飞跑。

  三

  马蹄飞跑。

  清晨,李白和贺知章骑着骏马,披着晨曦向皇宫方向走去,李白踌躇满志地吟咏着:

  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

  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

  幸陪鸾辇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

  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来相趋!

  清风送着彩霞,飞快地退去……

  马蹄踏着大路,飞快地奔驰……

  宫门前。

  两人勒马跳下。一些朝臣纷纷景仰地、逢迎地向李白搭讪。

  李白把马缰递给一名小太监,彬彬有礼地应付着众人,一起向宫门走去。

  高力士走过来,自语似的说:“嗬,一匹好马!”

  他拍拂着那匹高头大马的脖子,故意大声说:“马呀,马!你佩着雕鞍金镫,吃的是上等草料,这都是圣上的恩宠!可你要知道,要是你乱踢乱咬,就一切都完了!”

  李白周围的朝臣都听得清清楚楚,都连忙闭上了嘴,不再说话。

  李白愤然回过头来,正看见高力士那一双猎狗一样随嗅寻踪的眼睛。

  贺知章抚着李白的手,极力控制住感情,以目光暗示他不要在此发作。

  李白强压怒火,转过头,和贺知章大步走进宫去。

  翰林院。

  一名老态龙钟的太监十分热情地把李白引进室内,嚅动着干瘪的嘴说:“久仰李学士的大名了,这些珍本藏书,就像是专等着李学士大驾光临呢!”

  李白巡视着堆积如山的书籍,随手抽出一函。

  特写:线装书上落满厚厚的尘土。手指拂弄处,显出清晰的痕迹。书页翻开,虫蛀鼠咬,残破不堪。

  李白惋惜地叹了口气。

  兵库中。

  手里拿着一串钥匙的一名老年守卒带着李白浏览着琳琅满目的兵器:“李学士,请随意挑选吧,这是圣上的特殊恩惠!”

  李白取下一把镶着金丝螺钿的宝剑,“刷”地抽出剑刃。

  特写:剑刃上锈迹斑斑。

  李白皱起了眉头,插上剑刃,放回原处,又取了一把。这一次,剑刃连拔也拔不动了。

  李白抚摸着一件又一件的兵器一一都锈污不堪,甚至朽坏破碎了。

  李白茫然地停住了手,紧紧地皱起了双眉。

  “当!当!当!……”洪亮、悠远、连绵不断的钟声。

  慈恩寺外的路上,李龟年急急忙忙地走着,不时地抬起脸来望着钟响的方向。

  特写:一口新铸的巨大铜钟,金光闪闪。

  镜头拉开,这口钟悬挂在慈恩寺前,贾昌挽着袖子,抡着挂在钟旁的木桩起劲地撞钟,周围挤满了观看的人。他们身后,可以看到高大的庙宇和闻名世界的大雁塔。

  贾昌不停地撞钟,旁观者们惊叹、羡慕地纷纷议论着:

  “嗬,他撞了百十下了!”

  “这要花多少钱哟,撞一下就要一百串呢!”

  ……

  贾昌气喘吁吁地住了手,不屑地说:“瞧你们这些穷鬼,没有一个使过钱的!”

  一串串的“开元通宝”钱,像瀑布一样流进一个大钵中。

  候在钟旁的老和尚笑眯眯地对他说:“善哉,请施主留下尊姓大名!”

  在老和尚身边,摆着一张香案,上面摆着笔砚和一份长长的折子。

  贾昌看看那支笔,手动了一下,又背到身后去,趾高气扬地说:“老和尚,你好没眼力,难道连我还不认得吗?”

  老和尚:“……”

  一名潦倒文人挤过来说:“这是在圣上斗鸡坊供职的贾大人!大人,我来替你签名!”

  人群中,引起一阵小小的哄乱,有人低声嘲笑说:“噢,原来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潦倒文人替他在折子上恭恭敬敬地写上了:“贾昌”。

  老和尚受宠若惊地朝着贾昌合掌说道:“阿弥陀佛!愿大人万事如意!”

  李龟年从人群中挤上前去,虔诚地接过撞钟的木桩。

  贾昌笑嘻嘻地说:“李龟年,你这乐师也来凑热闹!”

  李龟年谦恭地:“唉,在下并无奢望,只求妻儿老小平安罢了。”

  他庄重地抡起木桩,撞向那口金光闪闪的大钟。

  一连串的钟声吸引了正在游览的李白,他望着人群,对贺知章说:“一口好钟!我们也去撞他几声!”

  贺知章笑道:“撞钟要付钱的!”

  李白也笑了:“出家人也有生财之道,以此来骗钱!”

  贺知章摇摇头:“哪里!那钟是高力士所铸,钱也归高力士所得,每日收人不计其数。趋炎附势的小人甘愿到此舍钱,以作晋身之阶,连冠带朝臣为了讨好他,也争先恐后地来撞钟呢!”

  “啊?”李白厌恶地转回了头。

  贺知章叹了口气:“高力士虽只是一名宦官,却权势倾天。皇太子称他为‘兄’,四方进奏都要先经他看过,李林甫那种口蜜腹剑的人物正是通过他的关节谋得了宰相的高位,这样,他把宰相也控制在手中了。为了巩固权势,他又给圣上举荐了太真妃,和杨国忠、安禄山这些人早已抱成一团……”

  李白疑惑地:“皇帝陛下是一代豪杰,知人善任,他曾经说过,不怕自己为国事操劳得瘦损,但愿天下人都得到安康。他如此圣明,怎会重用这些人呢?”

  贺知章拂着银须说:“太白,你太不知朝中事了。励精图治早已成了过去,如今繁荣升平,天下无事,陛下高枕无忧,把国事统统托付给他们,心思只放在那个倾国倾城的太真娘娘身上了,自从她得宠之后……”

  华清宫。

  一池碧波荡漾的清泉,盈盈莲荷之中,倒映着杨玉环袅娜的倩影。

  镜头摇上去,新浴初罢的杨玉环,披着鲛绡羽衣,拖着轻纱长裙,如一枝缀着露珠的出水芙蓉,娇弱无力地由宫女搀扶着,走在池边幽径上。

  画外,太监的声音:“平卢节度使拜谒娘娘!”

  杨玉环应声停住脚步,嫣然回头,顾盼生姿。

  威武强悍的安禄山大步向她走来。安禄山身材壮大,浓眉高鼻,满腮黄须,身着胡装。他来到杨玉环面前,伏地叩拜,声如洪钟:“儿臣叩见母妃!”

  杨玉环笑盈盈地双手将他扶起:“自家孩儿,不必过于拘谨,起来,起来!”

  安禄山粗大的手掌攀着杨玉环娇嫩的腕子站了起来,说:“母妃别来无恙?”嘴里如此说,眉目之间,却流露着戏谑轻狂。

  杨玉环笑道:“难得我儿如此孝顺,身在边关还挂念着我。我们母子二人真是长相思啊!”

  “长相思,长相思!”画外一个古怪的声音。

  杨玉环怒而回首:“放肆!”

  特写:一只雪白的鹦鹉,装在金笼之中,擎在安禄山身后的随从手上。

  安禄山:“这是儿臣奉献母妃的!”

  杨玉环笑了:“噢!多谢我儿!”

  白鹦鹉也随声附和:“多谢我儿!”

  安禄山满面红晕,哭笑不得。

  宫女和随从都欲笑难忍,又不敢出声。

  杨玉环放声大笑,伸出玉臂,亲切地抚摸着安禄山的肩背。

  花丛背后,突然传来了玄宗李隆基的声音:“阿环,什么事引得你在此疯笑?”

  宫女、随从一时惊慌失措,匍匐跪拜:“万岁!”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 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霍达作品集
穆斯林的葬礼秦皇父子国殇霍达作品精选未穿的红嫁衣搏浪天涯补天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