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秦皇父子》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1章 失落的明珠(4)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秦皇父子》 作者:霍达

第31章 失落的明珠(4)

  孔洛英埋怨地看他一眼:“开抽屉、关抽屉,都是你!你也真是的,一个副局长,干吗非得插手我们剧团的事?连剧本也得挂你个名!大小也是个国家干部,好好地干本职工作,像我似的,安心当我的人事处长,就行了,凑什么‘作家’的份子!是那个材料吗?有那两把刷子吗?”

  何家伦被妻子的话刺伤了自尊心,怒气冲冲地:“你懂什么?”

  孔洛英并不饶他,冷笑着说:“哪有你懂得多啊?工宣队进局那会儿,你到处说自己是大老粗出身,只上过四个月小学,这会儿又口口声声‘我们知识分子’,好像大学毕过业似的,还,还要当作家!啧啧……”

  何家伦恼羞成怒。他嘴唇紧闭,两眼冒火,要发作了。

  透过君子兰的叶片妻子目光真诚地看着他:“老何,我是为你好啊,不管能耐大小,做人要老实、本分,中央现在一再强调恢复实事求是的传统,我怕你……”

  “唉!”何家伦重重地叹了口气,眼中的怒火收敛了。他没有发作,只是忧虑地看着他那毫无心计的妻子,“洛英,你不懂啊!现在的副局长不像过去那么好当了。形势变了,政策变了,光会耍嘴皮子、不懂业务的万金油干部很难混了。以后,提拔干部都要有业务专长,要有文凭。我五二年从山沟里出来,是靠当工会主席起家的,有什么文凭?有什么专长?抓剧团也好些年了,从手底下冒出多少个编剧、导演、演员?一个个都成了新星、名人,可谁把这些记在我的名下?我搞写作,是迫不得已,留条后路啊!这回要是真能调到出版局去,还不是因为发表了几篇小说,有了点影响吗?干部终身制要废除了,将来当不了领导,也可以当个作家!”

  孔洛英用喷壶往君子兰上洒着水,叹了口气说:“可是你得自己动手呀!老是跟人合作,合作,合不好又闹,让人家指着脊梁骨骂你是什么‘剽窃’,多难听,跟小偷儿似的!咱不能为了出名倒把名声弄臭了!”

  “哗啦!”一声,何家伦恼火地把桌上的书籍、文件、稿纸一把推开,散落满地:“我什么时候剽窃了?”

  房门外,传来高跟鞋急促的“笃笃”声。

  孔洛英急忙拉开门。

  房门外,吴玉芝提着自己的小皮箱,气呼呼地正朝外走。

  孔洛英赶快追过去:“玉芝!你……”

  吴玉芝回过头,眼泪汪汪地:“这个家,我没法待了!”

  何家伦正在气头上,从卧室里向外吼着:“那你就走吧!当初小伦和你结婚就没征求我的意见!”

  吴玉芝委屈地哭出声来,一扭头拉开大门,走了。“玉芝,玉芝!”孔洛英慌了手脚,赶紧追出门去。

  夜深了,在撒满书刊、稿纸的卧室里,何家伦和衣靠在躺椅上,抽着烟,半闭着眼睛。室内只开着桌上的一盏台灯,洒下犹如舞台“追光”似的一圈光亮,照着心事重重的何家伦。

  何家伦若有所思地吸着香烟。

  闪回镜头:

  何家伦对徐靖说:“‘断竹虽然不能做栋梁之材,却可以编制精美的工艺品’嘛!嗯?”

  吴玉芝低垂的眼睛猛地一闪:“爸爸,这话是谁说的?”

  何家伦笑呵呵地看了她一眼:“很精辟,是吧?这是我小说中的人物说的,虚构的人物。”

  吴玉芝喃喃地重复说:“虚构的人物?”

  徐靖试探地问吴玉芝:“这句话,你觉得耳熟?听见过?或是看见过?”

  吴玉芝慌乱地掩饰说:“没……没有。”

  闪回结束。

  何家伦疑惑地皱起眉头。

  他猛吸一口香烟,缭绕的烟雾喷出来,占满了画面……

  烟雾消散之后,画面已化为医院的高干病房。

  何家伦穿着条格病员服,趴在病床上,身穿白大褂的卢士元正在给他按摩。

  卢士元一边按摩,一边轻轻地问:“有一种酸麻的感觉吗?”

  何家伦:“嗯,嗯……”

  卢士元:“麻到哪儿了?”

  何家伦:“到膝盖了……到脚跟了……到脚趾尖了……”

  “好,太好了!”卢士元放开手,直起腰来,喘息着说,“每天坚持按摩一次,永葆青春哪!”

  何家伦坐起来,过意不去地:“只是太麻烦你了,看你累得满头大汗!”

  卢士元擦着汗,谦恭地笑着说:“不是累,给您这样的文化名人按摩,我……紧张啊!”

  何家伦哈哈大笑。

  病房门被推开了,孔洛英提着一网袋水果、罐头走了进来:“老何!”

  卢士元知趣地告退:“何副局长,你有事叫我,随叫随到!”

  卢士元轻轻地掩上门走了。

  孔洛英放下东西,问何家伦:“是主治大夫?”

  何家伦:“不是,他是麻醉师。”

  孔洛英:“你又不动手术,还用得着麻醉啊?”

  何家伦笑着说:“这个人很有意思,一专多能,天天来给我按摩!”

  孔洛英也笑了:“是不是有求于你啊?”

  “有那么点意思,”何家伦说,“他有个弟弟,是电视机厂的工人,业余写了个剧本,想让我给指点指点。”

  孔洛英埋怨地:“你呀,住院也不闲着,揽这些分外的差事,局里的工作倒扔下不管!”

  何家伦瞥了她一眼:“局里的工作不大顺心哪,有人找我的别扭,不如在这里清静清静,写点自己的东西。等他拿来剧本,看看怎么样,要是有基础,我可以和他合作!”

  楼前的林阴道上,匆匆走过穿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慢慢晃动着穿着病员服的住院病人,也有一些拿着衣物、提着水果穿来穿去的探视者,何家伦和孔洛英边走边谈。

  院子中央的喷水池旁。

  孔洛英和何家伦分手,朝医院门口走去。

  何家伦闲散地踱回来,在草地上漫步。林阴道旁的一把墨绿色的路椅上,一个身穿病员服的青年坐在那里,弯着腰,伏在膝盖上,好像在写什么东西。何家伦朝他看了一眼,随口说:“嗯,这里倒真是个很好的学习环境。”

  青年没有反应。

  何家伦微微发出一点表示疲劳的叹息声,坐在青年旁边的空位上。青年本能地把几本书往自己身边挪了挪,一根竹手杖从腿旁滑落在地上。

  何家伦看了一眼手杖:“你的腿不方便?哪个病房的?”

  “啊,外科。”青年面无表情地抬起头,答应一声。他的相貌巳不算年轻,估计年龄已经三十出头,脸色苍内,瘦骨伶仃,双眼中布满血丝。

  何家伦:“身残志不残,学习抓得好紧哟!”

  “啊……啊……”青年好像无心攀谈,又低下头去继续写他的东西。

  何家伦大大方方地信手拿起青年身边的一本书:“你喜欢莎士比亚的作品?是业余作者?在写剧本?”

  青年停下了笔,抬头看了看何家伦,大概由于何家伦的年龄和气度使他有些窘迫:“我……没写过剧本,这是一篇小说习作。”

  何家伦以长者的口吻问:“以前发表过什么作品?”

  “没,没有。”青年坦率地,“这篇东西还是处女作,十几年前写的,趁这次住院想把它改出来!”

  何家伦毫不客气地笑了起来:“那可太难产了。不经名家指点,容易走弯路!”

  青年的眼中闪过一片抑郁的神色:“咳,说来话长了。十年动乱……”

  “嗯,误了多少人的青春哪!”何家伦伸过肥胖的手,从青年手中拿过那份改得密密麻麻的稿子,摊开封面,看了看说,“你叫黄幼鹤?这个名字蛮有诗意。嗯,小说的题目也不错,《路》,很含蓄。上山自有千条路,你走的是哪一条呢?不去点明白,这叫‘悬念’……”

  黄幼鹤很认真地听着。

  黄幼鹤:“您是……”

  “何家伦。”何家伦矜持地点一下头,注视着对方的反应。

  黄幼鹤:“啊,您是老作家?我好像看过您写的小说……”

  “哈哈,”何家伦很得体地笑着,像是默认,又像是自谦,“老喽!以后就要靠你们年轻人了。这几年,文学新人出了不少,经常有业余作者拿着他们不成熟的作品请我提意见,帮助修改,我这个老者不能不尽这个义务啊!”

  黄幼鹤脸上放出了光彩,像鱼儿游到了大海,苗儿逢上了甘雨:“老师,您能抽时间看看我的稿子吗?”

  “好啊,我拿去看看。”何家伦痛快地说,卷起那份稿子。

  黄幼鹤:“老师,这稿子改得太乱了,我誊清了再给您看吧。您在哪个病房?我给您送去。”

  何家伦迟疑了一下,说:“我那儿,护士恐怕不让你进,还是在这儿见面,两天的时间,怎么样?后天傍晚交卷。”

  一轮夕照的斜阳把枫叶照得通红透亮。

  一叠抄写整齐的稿子,封面上写着:《路》,黄幼鹤。

  黄幼鹤把这份稿子递到何家伦的手里。

  何家伦把稿子收起来:“好吧,今天晚上我开个夜车。”

  黄幼鹤不安地:“老师当心身体,别熬得太晚。”

  何家伦:“作家都是夜猫子!我看看再说,如果有苗头,我们可以合作!哎,你要有思想准备哟,也许我要给你‘伤筋动骨’!”

  “不怕!”黄幼鹤兴奋地,“我这次住院就是要伤筋动骨,把这条病腿根治了。不过,小说我还是想自己动手改,老师指出毛病,我能改好。”

  “那也好嘛!”何家伦不大自然地说。他对这位不愿合作的青年已经失去兴趣,却又不便再把稿子还回去:“不过,你别着急,我眼睛不好,看得慢。”

  “没关系,我等着。老师,我得回去了。”黄幼鹤扶着手杖站起来,歉意地对何家伦说,“明天就要给我做第三次手术了,医生让我好好休息。等我做完了手术,再听您的意见。”他眼中闪着光芒,“也许,手术后我就丢了手杖呢!您相信吗?”

  “啊,也可能。”何家伦心不在焉地附和着,站起身来。

  黄幼鹤撑着手杖,走开了。他走得比平时要快,要有力,仿佛在他病弱的身体注人了新的血液,显然,他此刻充满了希望。希望,对一个奋斗中的人来说,是多么有诱惑力啊!

  走了几步,黄幼鹤又停住了,转过脸来,在金黄的夕阳斜晖中,一双大眼睛闪烁着尊敬和信赖的光芒。他喘息着说:“老师,再见!”

  何家伦的病房。

  何家伦手里拿着那份稿子无精打采地走进来,随手把稿子扔在床上,悻悻地自语:“年轻轻的就这么油滑,不肯合作,还想借我的力量?”

  病房门敞开着,卢士元带着卢行健走进来。

  卢士元满面笑容地:“何副局长,这就是我弟弟卢行健,他把剧本带来了,您给看看?”

  何家伦心绪不佳地:“谁的稿子都找我看,我哪有这么多时间嘛!自己的作品都顾不上写……”

  卢行健尴尬地低下头,手里拿着一卷稿子。

  “是啊,是啊,”卢士元附和着,极力把冷淡的气氛升温,“真不忍心占用您的宝贵时间。不过,行健这个剧本,照我外行看,还是有特色的,很适合南方话剧团上演。您抽空看看,要是有基础,可以跟行健合作,不知您肯不肯屈尊……”他从卢行健手里拿过剧本,双手朝何家伦递去。

  “嗯?嗯!”何家伦接过剧本,看了看封面,“《希望在召唤》?”

  枫叶落了。

  桃花开了。

  医院,何家伦的病房。

  镜头从喷水池边的茵茵绿草、枝头繁花拉进窗内,何家伦在满面春风地收拾东西,准备出院。孔洛英一边帮他收拾桌上的书报,一边埋怨地叨唠:“你呀,去年秋天,扔下那么多工作非住院不可,现在又急着出院,也不知是犯了什么神经病!”

  何家伦笑着说:“这,你就不懂了。住院有住院的必要,出院有出院的打算。要调整领导班子了,我得去坐镇!这次住院也有收获,完成了一个剧本,我准备让你们团上演!”

  孔洛英:“叫什么名儿?”

  何家伦:“《希望在召唤》!”

  孔洛英帮他把书报杂志装进提包,床头柜里很乱,她翻找的时候,掉出来一册厚厚的手稿。

  孔洛英捡起手稿:“这是……”

  何家伦瞥了一眼。

  特写:手稿封面上写着《路》,黄幼鹤。

  何家伦突然记起了早已遗忘了的往事:“嗯?扔在这儿好几个月了,我还没看呢,也忘了还他。”

  他不耐烦地拿起电话:“喂,接外科病房。喂,请叫黄幼鹤接电话。什么?他——早就死了?”

  孔洛英吓了一跳:“谁死了?”

  何家伦怏怏地挂上电话,叹了口气,指着那份手稿说:“就是这个黄幼鹤,残疾人,年纪轻轻的就死了,挺可怜的!”

  何家伦感叹着,拿起那份手稿,注目片刻,然后装进了提包:“唉,留个纪念吧!”

  何家伦的家,卧室里。

  烟雾弥漫,香烟快要烧到了手指,打断了何家伦的回忆。他烦躁地从躺椅上探着身子,把烟头按灭在桌上的烟灰缸里,愣愣地看着地上散乱的书刊、稿纸,突然心里一动,从躺椅上起来,俯下身去,一份一份地仔细翻检。

  楼前花坛旁的便道上。

  孔洛英在低声劝解吴玉芝:“玉芝,快跟我回家!小伦不在家,你这么哭哭啼啼的,我心里多难受!你爸爸就是这么个脾气,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拿家里人撒气,可他平时待你就像亲生女儿一样!”

  吴玉芝痛苦地:“可是,他做的事……您知道外边的人都说他些什么?”

  孔洛英不以为然地:“他怎么了?你不要听外人的议论,那个卢行健……”

  吴玉芝不服气地:“无风不起浪,剧本就是人家写的嘛!还有那篇小说《路》……”

  “《路》?”孔洛英一愣,极力回忆着说,“是不是……他住院的时候,一个叫黄……黄幼鹤的人请他看的那篇《路》?”

  吴玉芝激动地:“黄幼鹤?”

  “对,是叫黄幼鹤,”孔洛英思索着说,“可那人已经死了,你爸爸他总不会和死人合作吧?”

  何家伦的家,卧室里。

  何家伦弯着腰,在抽屉里査找着,终于找到了黄幼鹤的那份手稿。他直了直腰,看着稿纸的封面,放心地舒了口气。

  烟灰缸里,没有完全熄灭的烟头又死灰复燃,冒出一缕呛人的残烟。

  何家伦烦恼地转过身,拿起茶杯,把水浇在烟灰缸里,“吱——”烟头熄灭了。

  他看了看手中的稿子,伸手拿起了烟灰缸旁边的火柴。

  卫生间里。

  何家伦扣上门,蹲下身来,一页一页地撕下稿纸,用火柴点着。

  在“哗哗”的流水声中,何家伦走出卫生间,迎面碰见孔洛英开门回来。

  何家伦冷冷地:“玉芝呢?”

  “回娘家去了。”孔洛英叹了口气,忧虑地看着何家伦,“老何,你又惹了什么事了?那个黄幼鹤……”

  何家伦把脸一沉,漠然地:“见鬼!我根本不认识什么黄幼鹤!”

  孔洛英吃惊地:“老何,你……”

  六

  《文坛》编辑部,主编室。

  黎耕已经听完了吴玉芝的汇报,果断地对徐靖说:“你马上去医院!”

  医院,外科办公室。

  徐靖在静听,在记录。她的周围围坐着一些医护人员,其中有面目冷峻的外科主任、年轻的女护士和神情抑郁的麻醉师卢士元。

  外科主任正在说话:“我们给幼鹤施行的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形术。由于患者年龄较大,需要手术多次。前两次手术都很顺利……”

  医院的院子里,林阴道旁的路椅上,黄幼鹤伏在膝盖上埋头抄写稿子,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根本没有注意到外科主任出现在身旁。

  外科主任埋怨地:“病人要和医生配合,明天要给你做第三次手术,得好好休息!”

  黄幼鹤歉意地抬起头来:“哦,快抄完了,就剩下十几页了!”外科主任:“等手术之后再抄不行吗?你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啊!”

  黄幼鹤恳切地望着外科主任:“已经耽误了十几年了,您就让我补上它吧,老师还等着看呢!”

  外科主任无可奈何地叹息着,走开了。

  黄幼鹤又埋下头去,继续抄写《路》的最后段落。画外,响起了一支深沉的歌:

  无情的岁月,东流的水,滚滚东流,去不回。

  有志者,乘长风破万里浪。

  沉沦者,浪淘泥沙化尘灰。

  逝者如斯莫嗟叹,秉烛夜游尚可追。

  年轻的朋友啊,莫负这滚滚东流的水,东流的水。

  随着歌声,镜头渐渐拉成远景,草地,繁花,绿树,红枫,埋头书写的黄幼鹤淡淡的身影。

  医院的楼道里。

  女护士缓缓地推着躺在车上的黄幼鹤穿过楼道。黄幼鹤兴奋地和护士说着话:“也许这是最后一次让你推我了,手术以后我可能连拐杖都不用,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和你们大家一样的人,那时候,我要写一篇小说,写你们这些白衣天使……”

  女护士轻轻地制止他:“要安静,你现在什么也不要说,什么也不要想,马上就要手术了!”

  “春光服装店”的女裁缝周师傅等在手术室门外,拦住车子叮嘱护士:“医生,您可一定把他的腿治好啊,这孩子命苦,连对象都因为这腿……”

  黄幼鹤感动地望着周师傅:“您不用担心,要相信医生……”

  外科办公室。

  徐靖严肃地:“这是个很复杂的手术吧?”

  外科主任:“不,只是一般手术,有很多成功的先例。”

  徐靖:“那为什么……”

  卢士元痛苦地垂下头:“是我的责任,终生难忘的惨痛教训……”

  手术室外的楼道里。

  卢士元正在打电话:“什么?您连夜看完了?……您过奖了……当然,要靠您画龙点睛了,您给他伤筋动骨、大修大改也没关系!我马上告诉行健……”

  女护士从手术室出来叫他:“卢大夫,九点钟手术,该麻醉了!”

  卢士元匆匆忙忙地:“哎,就来,就来,……何副局长再见!”

  他挂上电话,急忙朝手术室走去。

  无影灯下。

  黄幼鹤静静地侧卧在手术台上,手臂上的输液管连着吊瓶。手术台旁备好了氧气瓶和药物、器械之类。两名护士无声地守在旁边,卢士元屏息静气,在黄幼鹤的背部施行麻醉。室内一片寂静,没有一点声响。

  突然,黄幼鹤发出异样的叫声:“哦,哦!”

  护士惊慌地:“他怎么了?”

  护士急忙给黄幼鹤量血压。

  血压计特写:水银柱急骤下落。

  卢士元大吃一惊:“快,加多巴胺!注人洛贝林、可拉明!输氧!”

  护士飞快地在输液瓶中加多巴胺,并从三通注人洛贝林、可拉明。另一名护士给黄幼鹤输氧。

  正在准备手术的外科主任闻声跑过来,立即给黄幼鹤进行人工呼吸抢救。

  外科主任急促地:“麻醉意外?”

  卢士元脸色煞白:“不……不是……”

  外科主任:“麻醉剂用了多大剂量?”

  卢士元:“五毫升。”

  外科主任:“硬膜外麻用五毫升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卢士元如雷击顶,几乎软瘫在地:“我……我当成腰麻了!”

  紧张的人工呼吸。

  黄幼鹤的胸腔随着外科主任的手在持续起伏,起伏,起伏……

  外科办公室。死一般的寂静。

  卢士元沉浸在极度的痛苦之中:“我有背医德,辱没了医生的称号。虽然组织上给了我严厉处分,可是,患者的生命却从我手中失去了……”

  又是死一般的沉寂。

  徐靖沉痛地:“他的生命铸成了文字,留在人间。可是,我们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他的遗稿!”

  女护士:“手术的前一天,他把抄好的稿子交给他老师了。”

  徐靖:“留下的原稿呢?”

  外科主任:“病人的遗物,都交给家属了。一个老太太,是他的母亲吧?”

  徐靖:“他没有母亲了,那可能是……他的师傅。”

  周师傅白发苍苍,老眼昏花。她惊奇而愤怒地:“找我干什么?我退休了,不是你的师傅!”

  镜头拉开,这是在周师傅的家。孤寡老人,暮年独处,房间里昏暗陈旧,像是许久没有打扫了。

  吴玉芝和徐靖站在她面前。

  吴玉芝惭愧地:“周师傅,我知道您……看不起我,我也恨我自己!今天找您,想看看小黄师傅的遗物。”

  “遗物?”周师傅反感地瞪着吴玉芝,“当初他死你都没露面,还有脸要他的遗物?”她愤愤地顿着手里的一根竹手杖,“这就是他的遗物!”

  徐靖俯下身去,扶着老人说:“周师傅,我们是……”她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向老人说明白。

  “这是上级派来的同志,要给他……”吴玉芝急切地解释说,她临时想出一个词儿来,“给他落实政策!”

  “啊?啊!”周师傅态度缓和了,虔诚地望着徐靖,“那可好了!可他没什么东西呀,除了这拐棍,就只剩些破书烂纸了!”

  徐靖:“对,我就是想找他的破书烂纸!”

  徐靖和吴玉芝半跪在地上,按照周师傅的指点,从床底下移开一些久已未动过的杂物,最后抽出了一只落满灰土的手提包。

  徐靖急切地拉开手提包的拉锁。里面全是书,蒙着一层尘土。

  徐靖一本一本地拿出来:《莎士比亚戏剧集》、《莫泊桑小说选》、《契诃夫小说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在书籍中间,夹杂着一些没有用过的稿纸。

  徐靖拿开这些散碎的纸张,终于抽出一叠装订成册的稿子。

  徐靖的手捧着这份被灰尘蒙住字迹的稿子。她轻轻拂去尘土,封面上清晰地显出来:

  《路》,黄幼鹤。

  《文坛》编辑部,主编室。

  《路》的原稿摆在写字台上。

  黎耕一页一页深情地翻阅着。稿纸已经发黄了,遒劲有力的字迹变得很淡,在上下左右空白的地方,又添上了墨迹尚鲜的字迹,写得密密麻麻,仿佛是印得深深的点点足迹,曲曲折折地连成了一条崎岖而漫长的路。新字旧字之间,还夹杂着一些用红笔勾画、删改的字迹,那是当年的《处女地》编辑黎耕的手迹。

  叠印:飘落的稿纸;

  叠印:沙滩上的足迹……

  黎耕轻轻地合上稿子,摘下眼镜,用手绢揉一揉湿润的双眼,缓缓地:“可以发稿了!发在头条,并且在作者名字上加印黑框!”

  窗玻璃上飒飒地落下雨点,盼望已久的甘雨终于落下来了。

  雨越下越大,清凉清凉的风带着雨珠吹进窗来,沁人肺腑,爽人心神,无情地嘲弄着暑热的淫威。徐靖站在窗前,让雨打在脸上,让风吹在身上,她感到由衷的痛快。

  黎耕郑重地在稿签上签署了主编意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平静地说:“党组已经接到通知,何家伦就要来出版局上任了。”

  徐靖:“他那份稿子怎么处理?”

  黎耕依然平静地:“连同我们的报告一起上报市委。官司非打不可了!”

  “丁零零……”电话响了。

  黎耕拿起话筒:“喂,我是黎耕。您是……”

  他用手掩着话筒,转脸对徐靖说:“何家伦,他来了。”

  镜头急推成特写:黎耕的脸。冷峻的神色,凌厉的目光。在他背后,疾风暴雨猛烈地敲打着窗玻璃,像倾泻的瀑布……

  ——剧终

  (发表于1985年第7期《电影文学》。1985年由天津电视台录制为上下集电视剧《笔墨官司》)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霍达作品集
补天裂穆斯林的葬礼霍达作品精选未穿的红嫁衣搏浪天涯国殇秦皇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