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百度创业内幕》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2章 用技术克敌制胜(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百度创业内幕》 作者:周艳国

第12章 用技术克敌制胜(1)

  作为高科技企业,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李彦宏一直把百度的技术放在首位。艺高人胆大,百度依托其雄厚的技术背景渡过了一个个难关,把危机化于无形,并因此大放异彩。

  1.大敌当前

  百度竞价排名搞得红红火火,业绩蒸蒸日上,李彦宏自然很高兴,不过很快他就开心不起来了。新浪与百度中止合作后,便于2002年7月7日与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公司Google合作。于是,李彦宏因百度良好发展态势所生出的高兴和同新浪分手的惋惜瞬间转换成对其强大对手——Google的“恨意”。原因是:李彦宏和Google的渊源甚深。

  1998年4月,当时李彦宏还在硅谷的Infoseek公司上班。一次他和公司的技术总监威廉·张去澳大利亚参加国际互联网大会,当时参加会议的人员很多,而且50%都颇为了解搜索引擎,因此作为Infoseek公司技术主管并获得超链接美国专利的李彦宏一时间应接不暇,无奈之下只好留下地址和电话,找时间举办了一个小型聚会探讨搜索引擎技术。

  让李彦宏预想不到的是,临时的小聚会竟然吸引了100多人,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的,因为李彦宏当时的超链接专利在美国各大报纸都有过报道。当时的场面让李彦宏颇为激动,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扬眉吐气之感。他不觉地回忆起刚到美国留学时的一件事。

  李彦宏到美国布法罗大学攻读计算机系硕士时,为了尽快适应跨专业和跨文化的环境,弥补落下半学期的课程,不服输的他参加了当时学校举办的一个计算机研究小组。结果他在学校知名的教授面前“出了丑”。

  专业知识的欠缺使得李彦宏在回答教授问题时支支吾吾,教授提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你是从哪儿来的?”

  “我是从中国来的。”李彦宏答得有点不自然。

  “中国?中国有计算机吗?”这位教授的言语中已经透露出一种轻蔑,随着他的一声问话,周围参加面试的同学们已经忍俊不禁。

  李彦宏没有摔门而走,也没有告诉这位知名的教授自己上中学的时候就参加过计算机比赛了,而是选择了沉默。

  自那时起,李彦宏便更加勤奋努力、刻苦钻研,用博士水平的论文和超级链接专利证明着中国拥有计算机,更拥有毫不逊色的“跨专业”的计算机人才。

  李彦宏的思绪被两个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打断,这两人也是当天聚会上问题最多的。李彦宏尽情地挥洒属于他赢得的尊严与骄傲,毫无保留地贡献他的技术心得。

  他当时想不知道,1998年9月,即李彦宏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小聚会5个月后,这两个人——佩基(Larry Page)和布林(Sergey Brin)就创办了当今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Google。其迅速崛起壮大,而当时李彦宏就职的Infoseek公司正是被这两个后起之秀无情地斩落马下,最终落得被迪士尼收购的命运。

  自从李彦宏归国创业,Google便如影随形。早在2000年9月Google便推出了中文版开始涉足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它并没有进行大肆宣传,名气小的甚至不及当时的Chinaren。其实,Google是在悄无声息地“暗渡陈仓”。李彦宏惊讶地发现,百度虽然已经占有中国搜索引擎市场80%的份额,并且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几乎是毫无阻力,可是真正的用户却不是很多。当时,很多网民都习惯用Google而非百度,网民们甚至亲切地称呼Google为“狗哥”,这种口碑宣传模式不但使得Google不动声色地拥有了大量中国用户,而且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手段也让百度防不胜防。

  或许,如果不是新浪的“倒戈相向”,那么百度真会有“悔之晚矣”的一天。李彦宏无疑要感谢新浪,正是新浪让他意识到这个潜在的巨大威胁。(虽然当时新浪还在与百度合作,不过其与Google的未来合作似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想到Infoseek和雅虎都曾兵败Google,李彦宏不禁脊背发凉,但正是这挥之不去的记忆让他热血沸腾,他在心底自言:曾经在美国被你欺负也就罢了,到中国的地盘上定叫你“有来无回”!

  2002年春节,李彦宏飞往美国和妻子、女儿过年,只逗留一周便匆匆归国,因为他心中的计划已经酝酿完毕。就在“新浪停机事件”发生的同时,2002年3月,百度便开始了在百度发展史上意义深远的“闪电计划”。

  其实,李彦宏找到当时百度不被中国大多数网民认可的原因并不难,这从决定搜索引擎的四大指标的数据上就可以看出。当时百度搜索引擎的四大指标均落后于Google,这是李彦宏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也是他必须改变的现状。

  Google对于中文搜索引擎技术的开发无疑花费了很大精力,汉字和英文之间的难易程度不可同日而语。虽然李彦宏是“海归”,不过他却绝对比很多中国人还了解中国,而Google用美国方式开拓中国市场显然是行不通的,这种不切实际的行为,早已被中国IT创业者用实践证明。

  的确,在中文搜索引擎领域,只有了解中国人,了解中国市场的百度才能拔得头筹。其实,单从一个显而易见的思维方式上就能看出百度和Google对战的成败。

  美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是自己认为好的就是好的,他们坚信这一点。而中国人则更相信他人的评价,即别人说好的东西,那么一定差不到哪里去,这种传统的思想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就像电视上很多广告词说得“别人都说好”、“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一样,所以只要百度让网民知道:百度更好用!那么百度便胜券在握。当然,前提是百度的中文搜索引擎要达到一定的技术标准,即最低也要和Google持平。

  随后,李彦宏任命雷鸣为百度“闪电计划”攻关技术小组的组长。不知是李彦宏的刻意为之,还是巧合,组长名加计划名的“雷鸣闪电”组合对打败Google充满着无穷的意味。

  李彦宏同时对技术攻关小组下了“闪电计划”的既定目标,他要求“闪电计划”完成后,要使百度的日访问页面是原来的10倍,页面反应速度要与Google一样快,日下载数据库内容要比Google多30%,内容更新频率要全面超过Google。李彦宏对决定搜索引擎技术优劣的四大指标——页面反应速度、相关性、索引量、内容更新频率都做了具体要求,可见他超越Google的决心。

  虽然李彦宏斗志昂扬、信心膨胀,不过“闪电计划”的技术攻关小组却没有他那样的信心。李彦宏的要求是在技术上超越Google,但是一个明显的差距是:Google的技术团队有800人,而百度“闪电计划”的全体成员只有15人,这好比一个加强营和一个野战排的对战人数,在团队规模上确实有些悬殊。

  当时李彦宏给小组成员打气道:“我们是在自己的国家‘打仗’,你们平时不都是对Google不服气吗?这回真刀真枪干起来了,你们是怕了?”似乎是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影响,百度的技术人员单兵作战能力都很强,而且在饱受中国历史诸多以弱胜强战役的熏陶下,百度“闪电计划”小组的成员勇敢地冲了上去。

  然而,“闪电计划”开启5个月后却突生变故。被李彦宏看作是搜索天才并被任命为“闪电计划”技术攻关小组组长的雷鸣“临阵脱逃”了。2002年8月,雷鸣拿到斯坦福大学MBA的“offer”,即将出国留学。

  雷鸣的突然离职,让李彦宏一时间措手不及。曾经七剑客的组合也因此成了百度的历史。无奈之下他亲自挂帅,担任“闪电计划”技术攻关小组的组长。后来,在中央电视台采访李彦宏问及“闪电计划”时,他说:“我带领十几个工程师吃住都在办公室,我等于是CEO不做了,退回到一个项目经理的位置,整整10个月……”

  雷鸣在后期谈到在百度进行的“闪电计划”时,他说:“我们买了一部遥控玩具汽车,把需要交换的磁盘和文档放在玩具车上,谁需要什么,就由车运过去,倒省了不少腿脚功夫。还有人买了滑板车,站在滑板上去财务室报账。”

  从双方的表述中能够发现,李彦宏没有提到雷鸣,雷鸣也没有提到李彦宏,或许李彦宏对雷鸣当时在关键时刻的离开有些不满,而雷鸣对曾经的老板也有些“感冒”,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他们太像了。

  从雷鸣离开百度后到斯坦福大学,再从斯坦福大学离开到硅谷,最后走出硅谷回国创业并成为酷我音乐盒的CEO的经历来看,也正是“翻版”了李彦宏的创业历程。

  李彦宏无疑是很看重雷鸣的,他常称雷鸣是搜索技术的天才。值得一提的是,雷鸣在雷鸣时还兼任着总裁助理,可以说是能影响李彦宏决策的百度重量级人物之一。后来百度上市,已离开百度的雷鸣也在一夜之间成为了千万富翁。

  由此可见,雷鸣与百度的缘尽并非偶然。

  2002年12月,虽然在北大资源宾馆依然能嗅到因百度离开而散发出的淡淡哀伤,但是,在百度新的地址——占海泰大厦整整半层的百度公司里,却被“闪电计划”成功完成的喜悦而充斥着。

  随着“闪电计划”的顺利完成,百度的中文搜索引擎技术已经赶超了Google,此时,百度的一些员工悄悄地删掉了Google的链接,自信而骄傲地使用百度。百度的市场总监毕胜则率领着百度市场大军浩浩荡荡开出百度,告诉着每一个中国网民,中国人有自己的中文搜索引擎,而且绝对能与Google一决高下。

  2.技术上的较量

  “闪电计划”的成功让百度人兴奋不已,尤其是百度曾经使用Google的员工更是自信满满。据说,当时李彦宏自信而坚决地要求所有百度员工从今以后不准再用Google,因为百度已经超越了Google!

  一个确凿的数据更能验证他的话。打开百度网页,输入关键词“百度CEO”,百度升级版的搜索引擎会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里提供3110000条搜索结果。可以说,这一点上已经证明了百度在搜索引擎技术四大技术指标中——页面反应速度、相关性、索引量上占据了领先的优势。

  在内容更新上,百度也达到了绝对领先的地步。2007年时,当F1大赛在加拿大站蒙特利尔市的维伦纽夫赛道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角逐终于尘埃落定时,北京时间6月11日凌晨,在百度网页上便出现了题为“F1加拿大站事故不断,汉密尔顿收获生涯首冠”的消息,而百度一直保持着这样的更新速度。

  搜索引擎技术的四项指标百度做得已经毫不逊色,但真正的体验者却是用户。当时百度技术副总裁刘建国就这样认为,百度战胜Google是在相似技术下,为用户呈现出更优结果的原因。

  搜索引擎技术包括四个环节:超链分析、网页抓取、网页检索和搜索服务。这在业界被称为搜索引擎技术的“四足”,无足难走路,可见其重要性。

  于是,百度与Google技术对战的战场从决定搜索引擎技术质量的四项指标转到了对搜索引擎至关重要的四个环节上。

  前文已述,早在1996年李彦宏就获得了超链分析的美国专利,从另一个角度上说,这是百度的“传家宝”,无疑,百度对超链分析方面研究得很深。

  当时百度技术副总裁刘建国这样分析:“超链分析涉及许多对中文的理解,包括对词汇、语法的理解。如果对中文的理解出现偏差,那么分析结果就会谬之千里。搜索结果不准确,就会伤害用户的感情体验,最终导致网民流失。”

  百度总裁李彦宏对此似乎更有发言权,他说:“我们只专注于做中文搜索,而这正是Google在中国的软肋。从搜索技术上讲,中文与英文的语言逻辑有许多差异非常大的地方,英文单词之间有空格,而中文是象形单音文字,中文行文在字与字、词与词之间没有空格,需要自己进行分拆,这些都给擅长英文搜索的Google出了难题。”

  此时,百度搜索引擎能链接到的页面量大概超过了1.3亿,并收集了约30万个关键字。如果把这个庞大的关键字数“排列组合”,那么就可以衍生出100万个关键词,这个范围几乎已经包含了所有可以商业化的中文词语,这个数量在当时已经超过Google50%以上。

  实际上,百度早在2000年开始就不断积累自己的语料库,并与中国权威中文机构人民日报合作,共享人民日报的语料库。刘建国甚至毫不避讳地公开表示说:“丰富的语料库来自于百度的积累,百度每天都要处理上千万中文网页,处理中文网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中文词汇积累的过程。”

  由此可见,在超级链接的环节上百度已占有绝对的优势,而Google只能望洋兴叹。

  在网页抓取方面,技术上基本持平的双方可以说势均力敌,但事实上则不然。

  首先双方有地理位置上的差异。百度占着本土优势,而Google棋差一招。Google的服务器在遥远的太平洋彼岸,搜索的响应速度相较此时技术全面提升的百度而言已经慢了下来,同时,地理位置还导致Google的IP地址时常因“不合法性”而被封杀,这在用户体验方面大打折扣。由此可见,百度的“地利”优势为百度奠定了胜利的基础,这是一道海外竞争对手无法逾越的鸿沟。

  其次,Google在网页抓取技术上还处于有待提升的劣势。电影《超人》和《蜘蛛侠》都印证着一句话“能量越强责任越大”,所以,虽然Google的技术团队和整体规模都远胜当时的百度,不过Google需要对全球数以亿计的网页进行更新,这无疑对Google的中文搜索产生了一定的束缚,而在这种庞大工作量的基础上,Google想再提升中文网页的数量无异于“心有余而力不足”。反观百度一方,专注中文搜索领域,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网页量完全可以调动百度技术人员全力以赴。可以说,百度技术团队完全能够做到李彦宏“指哪”他们便能“打哪”。

  所以,在网页抓取方面,Google看似资源雄厚、团队庞大,却早已经处于劣势。

  前两项百度已经占有了明显的优势,那么在网页检索方面呢?在搜索引擎领域的人清楚经验积累对于此项至关重要。

  从百度技术团队的组成上不难看出李彦宏对此的深谋远虑。在百度的技术团队中,虽然有一部分是“海归”,更不乏一些来自于微软、Google、IBM等外国公司的技术人才,但是,团队中主要的力量却都是来自北大、清华等高校的毕业生,而且经过几年的培养,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搜索引擎技术水平,这正是百度中文搜索引擎的中坚力量。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周艳国作品集
百度创业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