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别找借口找方法》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0章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负责任的借口(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别找借口找方法》 作者:陈浩

第10章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负责任的借口(1)

  成功者大都喜欢找方法,失败者大都喜欢找借口。无论借口有多么符合情理,符合逻辑,也能得到别人的谅解,但没有做好事情,是不争的事实,总会让上司心里不痛快。而且,习惯找借口会让自己意志松懈、作风涣散,会降低自己的工作效率,会损害自己和企业的形象,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成为成功道路上的阻碍。抛弃那些借口吧,去找方法,尽管过程会比较辛苦,但是总能以出色的表现,给人以值得信赖与托付之感。

  借口会让你成为行动的矮子

  失败者说:“我没有学过那款软件,你让我怎么用?”

  成功者说:“没有人生下来就是‘万事通’,你以前没有学过,这是事实,但是你现在可以去学,学了不就会了吗?”

  在一项新的工作面前,有人会说:“我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培训,不要让我干。”上司追加了一个任务,有人会说:“这几个星期我很忙,不一定能抽出空来。”面对竞争对手,有人会说:“人家很多方面都超过我们了,我看不如就这样算了。”面对一个很好的机会,有人会说:“我出身贫寒,无权无势,怎么可能成功呢?”出现了错误,有人会说:“他们做决定的时候,根本没征求过我的意见,现在出问题了,可别找我的责任。”

  很明显,这些都是在给自己找借口。为什么这些人会找借口?因为他们害怕计划付诸行动后遭遇失败,害怕出了问题承担责任。联系实际,对照反思一下,日常工作中,我们自己是否也会有意无意地给自己找借口?是否因为借口,使我们变成了行动的矮子?

  有一个富人见一个穷人很可怜,就大发善心,希望能够帮他致富。富人送给穷人一头耕牛,告诉他好好开荒,来年春天撒上种子,秋天就可以远离贫穷了。

  穷人满怀希望地开始开荒。可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似乎日子比过去还要困难。穷人就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吃,剩下的还可以生小羊,长大了拿去卖,可以赚更多的钱。

  穷人这样想着,就这样做了。只是,当他吃了一只羊,小羊却迟迟没有生下来,可是日子还得过,他忍不住又吃了一只,直到剩下最后一只。穷人想:这样下去可不行,不如把羊卖了,买几只鸡,鸡生蛋的速度更快,到时候可以卖鸡蛋赚钱,日子会立刻好转。

  没有想到的是,鸡生蛋的速度也很慢,挨饿的生活还是没有得到改变。于是,他忍不住杀了鸡煮来吃,直到还剩最后一只鸡。穷人想:看来致富是无望了,还不如把最后一只鸡卖了,打一壶酒,“一醉解千愁”。

  很快,春天来了,那个发善心的富人兴致勃勃地送来种子,却惊讶地发现,穷人正在就着咸菜喝酒,依然一贫如洗。

  没有谁没有盼望过成功,怀揣着发财致富的梦想的时候,也曾多次有过机遇,为什么依然没有什么改变呢?在多数情况下,我们选择了放弃,因为我们找到了貌似合理的借口,那些理由足以证明失败的原因不在自己身上,于是我们开始放纵,最后只能原地踏步。

  行动时,千万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借口,不要给自己找任何理由,不要总是给自己留后路,哪怕你所谓的选择看上去是多么的有道理。我们最终是要靠结果生存的,不可能靠借口和理由生存,没有结果,你有一千个理由,一万个借口,都没有意义。

  梦想总是完美的,照着自己的设想去做的时候,总会遇到坎坷和波折,它们只会成为让人无法把思想变成行动的“绊马索”。要想获得自己期望的结果,没有别的选择,只有行动。这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史泰龙的父亲是一个赌徒,母亲是一个酒鬼。父亲赌输了,又打老婆又打他;母亲喝醉了,也拿他出气。他下定决心,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他想到了当演员,因为当演员不需要文凭,也不需要本钱,一旦成功,却可以名利双收。不过显然他不具备当演员的条件,他没有风流倜傥的长相,也没有受过任何专业的训练,经验更是无从谈起,至于天赋,简直就是在痴人说梦。

  然而,“一定要成功”的信念促使他认为,这是他这辈子唯一的出头机会、最后的成功可能,绝对不能放弃!他来到好莱坞,找明星,找导演,找制片,所有能使他成为演员的人他都找遍了,但他被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

  他并不气馁,他知道,失败一定有原因。他把每次拒绝当成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尽管他痴心不改,但不幸得很,两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他的钱花光了,他不得不在好莱坞打工,做粗重的零活。

  他想出一个“迂回前进”的思路:先写剧本,如果剧本被导演看中了,再要求当演员。一年后,剧本写出来了,他遍访各位导演。人们认为他的剧本挺好,但是当他提出当男主角的时候,他们再次无情地拒绝了他。

  终于,在他遭受了1300多次拒绝后的一天,一个曾拒绝过他20多次的导演对他说:“我不知道你是否能演好,但你的精神很令我感动。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但我要看你的剧本改成电视连续剧后的效果怎么样,而且只能先拍一集,如果效果不好,我劝你还是从此断了这个念头吧!”结果,第一集电视剧创下了当时美国最高收视纪录。史泰龙也一炮而红。

  史泰龙的健身教练哥伦布医生这样评价他:“史泰龙每做一件事都百分之百投入。他的意志、恒心与持久力都令人惊叹。他是一个行动家,他从来不呆坐着让事情发生——他主动地令事情发生。”

  有人说,判断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功,可以依据他的走路速度和力度。速度快、力度强的人往往沉稳而又干练,这种人成功的几率比较大,那些总是喜欢给自己找借口的拖延者,脚步始终会“慢三拍”。

  我们的生活与工作都是快节奏的,每个人都应该加足马力往前冲,我们没有时间坐下来歇脚。不及时行动,只能掉队,等着被淘汰。

  人们总是习惯于做事的时候往后拖一步,想着行动之前享受一下最后的安逸,不过这一拖延,往往就会直到最后期限,仍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事实就是这样,为自己寻找借口,不是立即行动,很容易导致行动失败。

  在战场上,谁都没有任何看似合理的借口而允许你临阵脱逃,你的敌人,不会因为你的借口和理由,不向你开火。在现实的生活面前,任何的理由都是借口,任何的借口都会让你停下前进的脚步,成为行动的矮子,让你走向失败。

  成功者必是立即行动者,对他们来讲,时间就是生命,拖延一分钟,就浪费一分钟,成功就迟到一分钟。永远不要给自己留退路,安慰自己“以后还有机会”,“时间还多得是”。唯有不找借口,立即行动,才能让你热情高涨,斗志昂扬,才能让你提高效率,比别人提前抓住机遇。

  消极思维向积极思维的“黄金转化”

  失败者说:“不是我不想行动,只是我觉得行动也于事无补,那行动还有什么意义呢?”

  成功者说:“做了总比不做好,在任何时候行动都不会晚,也许我失去了一些好机会,好条件也不在了,但是,在事态已经成为事实的情况下,我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行动。否则,我就只能选择失败。”

  对事物的看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有积极和消极的区别,而且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积极思维的人,他们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刻,也会鼓励自己,寻找方法,调整自己的心态,他们会永远保持乐观,从来不去抱怨,他们会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希望之火点燃,他们从不自我设限,因此他们能够激发自我的潜能。不仅如此,他们还会用他们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自己周围的同伴。可以说,积极思维的人,他们生活在正面的情绪当中,他们时时刻刻都在享受着人生的乐趣。

  消极思维的人呢?他们和积极思维的人正好相反,他们在关键时刻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经常流露出一副悲观失望的表情,他们会抱怨他人,抱怨环境,他们常常自我设限,以至于自己的潜能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他们的这种消极情绪会像传染病一样“传染”给别人。可以说,消极思维的人,生活在负面的情绪之中,他们永远也享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即使他们有梦想,也会很容易破灭。

  实际上,一个人生活得怎样,能否抓住成功的机会,全在于所选择的是积极的思维方式,还是消极的思维方式。选择积极的思维方式,必然得到一个美满的结局,选择消极的思维方式,即便有成功的机会,也会浪费。

  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一起出征打仗。出发之前,父亲庄严地捧着一个箭囊,里面插着一支箭,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传家之宝,把它带在身边,你就会力量无穷,但要记住千万不可以抽出来。”

  箭囊乃是牛皮打制,泛着冷光的铜边儿,看上去非常精致,露出的箭尾是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成的。儿子喜上心头,不住地推想着箭头、箭杆的样子。

  儿子带上宝箭之后,果然所向披靡,英勇无敌。在鸣金收兵的时候,儿子再也经不住诱惑,完全忘记了父亲的叮嘱,他带着强烈的欲望拔出宝箭,想看个究竟。刹那间,他惊呆了,箭囊里装着的竟然是一只断箭。

  儿子出了一身冷汗:“我竟一直带着断箭打仗!”必胜的信念顷刻间轰然坍塌,没过多久他就惨死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拂开弥漫的硝烟,父亲拾起那支断箭,对死去的儿子沉重地说:“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都做不成将军。”

  相信自己的意志,就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正是意志上的消极,让曾经所向披靡的“儿子”命丧疆场。事情本来是中性的,不同的结果在于人对事物不同的看法。唯有积极思维的人,哪怕遇到一件不好的事情,也会鼓励自己,并立即积极地调整心态,努力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要想发挥自己的潜能,我们靠的不是外援,没有任何人可以依赖,只能依靠自己,更不能相信什么大罗神仙与救世主,我们必须让自己积极地思维,彻底转变消极的思维,变否定为肯定,变拖延执行为立即行动,变责怪他人为承担责任。

  为此,我们不妨做一个小测试题,看看下面的一些话,你是选择“是”,还是选择“否”。

  你有没有在不愿做事时说我“做不到”?

  你是否以“毕竟我是一个凡人”为由而拖延一大堆的工作?

  你会不会把自己的耽搁、延误归罪于闹钟没响?

  你是否因为自己的太老、太年轻或太累,而不去尝试新的东西?

  你是否以太忙或忘了为由,不回电话和电子信件?

  你是否在认输以后,安慰自己说,“好汉不争先”,“枪打出头鸟”?

  你是否就是因为控制不了自己而暴饮暴食?

  你是否因为事业不景气而归罪于老板无能或经济不景气?

  你是否说“我很想做”,但是,实际上总是在编借口?

  你是否因没有时间,不去做那些工作,结果让自己不成功?

  如果这些问题,你大部分都回答“是”,那说明你已经在给自己找借口了,这必将成为你失败的起点。如果你大部分都回答“否”,那说明你已经“上路”了,很快你就能把借口从生活当中清除出去。

  在日常行为当中,我们应该用一些黄金转换句,把消极思维转变成积极思维,并且把它们培养成为一种习惯。比如,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不要总是说“不行”、“不可能”、“没有办法”、“没有时间”、“我尽力了”、“这不关我的事”,而是要说“一定行”、“一定可能”、“一定有办法”、“我尽量争取时间”、“我会更加努力”、“这是我的责任”,这样,当你遇到事情的时候,脑子里就会朝着积极、正向的方面,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推脱、拖延,甚至拒绝承担责任。

  生命当中有很多事情,不是不可能,重要的是你把注意力放到了哪里。积极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不是没有办法,而是你不去想办法,只要想办法,就会有办法,就算看上去“绝不可能”,只要开动脑筋,也会变成“绝对可能”。

  不说“绝不可能”,要说“绝对可能”

  失败者说:“不用试我也知道,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我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反正也是输定了,还不如省省力气做点别的。”

  成功者说:“不试一下,我怎么知道会怎么样?而且我相信‘人定胜天’,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橡树本来可以长得又高又大,但是当我们把它种在花盆里,它就会永远受制于花盆给它限定的生长范围,不再那么挺拔,不再那么高大。同样,如果我们还没有做事之前就告诉自己“绝不可能”,就会把我们自己捆住,限制在狭小的“花盆”之内,即便我们再有梦想,再有能力,也不会有枝繁叶茂的那一天。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橡树盆景效应”,让自己的生命重新回到广阔的环境之中,当你把“绝不可能”改为“绝对可能”的时候,说不定奇迹就会出现在面前。

  日本“软银集团”的创始者孙正义,被誉为“互联网投资皇帝”。全世界没有一个人,包括比尔·盖茨,拥有比他更多的互联网资产。

  这个身高仅仅1.53米的矮个子男人,在19岁时就规划好了自己的人生,其中一条,就是要在40岁前至少赚到10亿美元。如今,这个梦想早已成了现实。

  下面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挖到人生第一桶金的。

  在制定人生规划时,孙正义还是一个留学美国的穷学生,正为父母无法负担他的学费、生活费而发愁。他曾经想过到快餐店打工,不过很快他就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这与他的梦想差距太大。左思右想之后,他决定向松下学习,通过创造发明赚钱。于是,他逼迫自己不断想各种点子。光他设想的各种发明和点子,就记录了整整250页纸。

  最后,他选择了其中一种他认为最能产生效益的产品——对多国语言翻译机。不过问题来了:他不是工程师,根本不懂组装机器。不过这难不倒他,他向很多小型电脑领域的一流著名教授请教,向他们讲述自己的构想,请求他们的帮助。大多数教授拒绝了他,但最终还是有一位叫摩萨的教授,答应帮助他,并为此成立了一个小组。

  孙正义又面临了另一个问题:他手上没有钱。这也没有难倒他,他想办法争得了教授们的同意,并与他们签订合同:等到他将这项技术销售出去后,再给他们研究费用。

  产品研发出来后,他到日本推销,被夏普公司购买了。夏普还委托他再开发具有法语、西班牙语等7种语言翻译功能的翻译机。这笔生意让他赚了100万美元。

  假如你就是一个19岁的穷大学生,连上学的钱都没有,能在短短的1年时间赚到100万美元吗?大多人都会摇着头说:“绝不可能。”但是,大多数人认为“绝不可能”的事,孙正义的的确确做到了。

  如果你把时间花在“绝不可能”的怀疑上,你只能压抑自己的潜能,让你的理想被消灭在摇篮里。反之,如果你开动“脑力机器”,把精力集中在怎么解决问题上,说不定就能创造同样的奇迹。

  一个星期一的晚上,加拿大某无线电台副总裁鲍伯召集了该电台所有的行政人员到他的办公室开会。

  他在黑板上并列写下3个“3”,说:“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怎么才能用3个小时的时间在3天中筹到300万元。好去帮助巴尔的灾民呢?”

  巴尔是加拿大北方的一个小镇,上周五被飓风侵袭,造成了12人死亡和几百万元的财产损失。

  有人说:“这太不可思议了,这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鲍伯说:“等一下,我不是在问‘我们能不能,或是我们应不应该’,我是在问‘你们愿不愿意’?”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当然愿意。”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陈浩作品集
职业精神做最好的管理者别找借口找方法做情绪的主人执行力曾国藩智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