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做最好的管理者》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章 优秀的管理者是合格的心理学专家(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做最好的管理者》 作者:陈浩

第7章 优秀的管理者是合格的心理学专家(1)

  马斯洛说:“组织存在的理由是为其成员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简单讲,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个人的内在潜力。”很多优秀的管理者,就是利用员工这种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价值的心理需求,来获得非凡的管理效益的。

  管理最重要的对象是人,这是一切管理的核心。管理者不仅要运用基础管理学,更要学习心理学知识,以掌握员工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懂心理学会让人具有前瞻性,学管理学的人脚踏实地,把两者结合起来,在管理中才能“以无招胜有招”。

  1.用暗示的方式激励下属

  心理暗示主要通过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往往会改变别人的情绪和意志,使别人不由自主地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理念。

  小案例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一群小老鼠分成两小组,把A组交给一个实验员,告诉他这一群老鼠特别聪明,要好好训练,把B组交给另一个实验员,告诉他这是一群普通老鼠。两个实验员分别对老鼠进行迷宫训练。结果发现,A组老鼠比B组老鼠,都先走出去了。罗森·塔尔教授指出,这两群老鼠的分组是随机的,他根本不知道哪只聪明。实验员受到他的暗示,分别用“聪明的”和“不聪明的”方法对待老鼠,才造就了一群“果然聪明”和“果然不聪明”的老鼠。

  随后,罗森·塔尔教授又把同样的实验应用于学校。经过一番掩人耳目的“测试”,他告诉老师以及在座的学生们,班里有一部分学生特别聪明--也是随即挑选的。受到这种暗示,老师们毫不犹豫地用对待“聪明人”的方法对待那部分学生,那群学生也开始认为自己是“聪明人”,而且越来越发现自己确实很聪明。8个月后,考试结果出来了,凡是上了“聪明人”名单的学生,成绩都明显优于过去。

  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他提供的是“假信息”,最后得出的却是“真效果”,究其原因,就是他的“权威性预测”引发了实验员和教师的较高期望,其实这就是暗示产生的神奇效果。

  暗示比明示更有效果。如果简单地说“你很聪明”,很容易让人觉得那不过是一种安慰,如果对方恰巧不聪明,又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说不定会认为你是在讽刺他、嘲笑他。但如果你默认对方很聪明,然后用对待“聪明人”的方法对待他,就不同了,这样会同化对方,让对方也觉得自己是个“可造之材”,这可比“空口说白话”的说教管用得多。

  在管理工作中,如果管理者善于使用积极的暗示,用这种方式鼓励和赞美下属做得好的部分,暗示下属也能够把其他部分做得同样好,既对下属的成绩表示了肯定,又对下属提出了期望和要求,效果会比批评、惩罚、威胁等负向激励的方式好很多。

  小案例

  马上就要过春节放假了,公司布置了大扫除任务。车间主任对所有的员工宣布大扫除由小王和小刘两个人做。

  这两个人当即就表示抗议,并责问这样安排的根据。主任没有理会他们的抗议,仍然坚持自己的决定,等其他员工都下班走了,他就对两个人说:“今天你们把车间打扫干净,地面、角落里不能有一点垃圾,窗户、窗台上不能有一点灰尘,一会儿我来检查。”

  一个小时后,主任去检查,发现车间打扫得十分干净,完全合乎大扫除的卫生标准。这时,他对两个人说:“今天我让你俩做大扫除,不是要惩罚你们,而是要激励你们,回去以后,如果你们能想明白让你俩做大扫除的原因,你俩明年都能当上公司的优秀员工。想出原因以后来告诉我。”

  第二天,小王来说:“主任是不是想通过大扫除让我明白工作要踏踏实实,要一丝不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随便便的呢。”小刘对主任说:“主任,我想您应该是要我明白,要想当上优秀员工,就要不怕辛苦,不怕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然后这两个人都说出了自己以往的毛病。在半年的时间里,他们竟然争着做大扫除。半年之后,两个人因为业绩突出,都登上了优秀员工的领奖台。

  每个员工都是向往成功的,没有热情,缺乏干劲,动力不足,精神萎靡,是不可能出色地完成工作的。怎么才能让他们有热情、有干劲、有斗志呢?

  众多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最有效的方式是自我激励和他人激励。相比自我激励,员工更需要获得上司的认同和赞许。

  员工对于管理者的一个微笑、一个皱眉、一句评价,都是非常敏感的。当员工有良好的表现时,管理者能够投以赞许的目光、发自内心的微笑,都会让员工觉得你是在鼓励他,是时刻关注着他,就会不知不觉地增强自信心。当员工表现不佳,甚至有一些错误的时候,如果管理者能够用一些暗示性的话,让员工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会有意识地自觉改正。

  如果你用一种良性暗示的方式来引导员工,他会比较客观地了解自己的缺点和长处,从而会不断地努力,扬长避短。如果你在他还没有完成任务或者犯了错的时候,总是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会做”、“我真是拿你没辙”,也许你的动机是好的,是想刺激员工努力工作,不断提高,但是未必能收到预期效果:员工很可能因为你的“无心之语”而产生自卑感,以后一遇到困难、失败,就会认为是自己“脑子笨”,而且永远是这样,看不到自己的长处,甚至“破罐子破摔”。

  如果员工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困难,甚至是失败,你可以告诉他“这次确实没有做好,不过只要再加一把劲,还是能做好的”,这样会让他觉得管理者没那么高高在上,而是非常关心和体贴下属。当然了,员工有了成绩的时候,也要及时地鼓励。这种良性的暗示,会帮助员工从正面思考和解决问题,会增强他的抗压能力和耐挫折性。

  只要用人得当,每个员工都是可造之材,只要管理者通过良性、积极的评价和暗示,就能引导员工朝着你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2.保持距离才会产生美

  当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时候,双方的空间距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会反映双方的关系密切程度和心理状态。心理学家发现,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周围建立一个自己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空间的大小主要由双方的关系和当时的心理状态决定。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刺猬法则,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运用到工作与生活中,就是说要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就要保持一定的亲密关系,但应该是一种不远不近的亲密“有”间的空间距离。

  其中,社交距离,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关系,体现的是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的关系。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这种距离比较常见。相比亲密距离和个人距离来说,更适用于下级之间的交往。

  相互交往时空间距离的远近,是彼此之间关系远近,彼此是否相互喜欢,关系是否友好的重要标志。在和下属交往的时候,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把握好距离感,既不要太远,影响沟通,也不要太近,给下属造成压力或侵犯感。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与下属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避免下属的防备和紧张,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避免上下级之间过于依赖,这样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在这一点上,戴高乐将军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典范。

  小案例

  在军旅生涯中的戴高乐曾经建立了一个自己的座右铭:“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座右铭深刻地影响到他和顾问、智囊和参谋们的关系。在他当总统的十多年里,他的秘书处、办公厅和私人参谋部等顾问和智囊机构,没有人的工作年限能超过两年。他总是这样对新上任的办公厅主任说:“我任用你两年。就好比是人们不能以参谋部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而你也不能以办公厅主任作为自己的职业。”戴高乐就是这样规定的。

  他的这一规定出于两方面原因:第一,对于他来说,调动是正常的,固定是不正常的。这主要是受部队做法的影响,因为军队是流动的,没有一个军队会始终固定在一个地方。第二,他不想让“这些人”变成他“离不开的人”。这说明戴高乐是个主要靠自己的思维和决断而生存的领袖,他不容许身边有永远离不开的人。也只有调动,才能保持一定距离,也只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保证顾问和参谋的思维和决断具有新鲜感和充满朝气,那么也就可以杜绝年长日久的顾问和参谋们,利用总统和政府的名义营私舞弊。

  一个管理者能否成功运用并发挥出下属的才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和下属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没有距离感,管理者决策时会过分依赖个别的一两个人,比如秘书、亲信,这样就很容易使得一些人“干政”,甚至会假借管理者的名义去干一些营私舞弊的勾当。

  小案例

  在旧金山一家医院里的一间隔离病房外,一位身体硬朗、步履生风、声若洪钟的老人,正在和护士死缠烂打--他想探望一名因痢疾住院治疗的女士,但是,护士却严守规章,毫不退让。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位衣着朴素的老人,竟是GE总裁斯通先生。而斯通探望的,不是什么大人物,也不是自己的家人,而是公司销售员哈桑的妻子。

  后来哈桑知道了这件事,每天工作达16小时,以此报答斯通的关怀,而他所在地区的业绩也一度名列前茅。

  在人际关系上,常常有“马太效应”的影子:管理者对于某些员工总是密者密上加亲,疏者疏而愈远。实际上,这样是不利于管理的。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这才是成功之道。

  斯通可以说是“疏者密之,密者疏之”的奉行者,在工作之余,他有意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拉大距离,从不邀他们到家作客,也从不接受邀请。他对普通工人、出纳员和推销员,反而有意亲近,微笑问候,甚至会偶尔“家访”。

  强调与员工保持距离,并不是说完全不能靠近员工,相反,在工作之余,你可以和员工走得近些,尽量让自己显得平易近人,这样更能提高自身的形象和地位,并且赢得员工们发自内心的尊敬和信任。

  怎么样才能让“距离产生美”呢?

  (1)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管理风格,决定和下属的距离如果你做事能力强但情商没那么高,最好距离下属远一点,否则你无意识的亲密行为会给下属造成误会。如果你情商高,但工作能力一般,就需要和员工们打成一片,这样才能产生感染力,让大家快乐工作。

  (2)你还要根据员工的类型,决定该保持怎样的距离对于那些比较特别依赖上司的员工,你可以适当走近一点,跟他们多沟通,给予他们更多的培养和关注。

  对于那些比较独立、学习能力强、工作自主性高的员工,完全可以距离远一些,放开手脚,让他们自由发挥,只要你及时检查、验收就OK了。

  (3)你还要根据下属的工作内容,确定不同的交往距离对那些比较简单的工作,你只要明确工作要求与工作标准,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即可,不需要和他们保持多近的距离。

  如果下属的工作比较复杂,比如设计、研发工作,需要管理层与他们近距离进行头脑风暴,需要不断的沟通和讨论才能完成,就需要你和他们多亲多近些。

  3.放一条“鲶鱼”进来,下属更有活力

  怎样激励下属,让下属更努力地工作,享受工作的过程,始终是让管理者头疼的问题。提到激励,很多管理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发奖金、评优秀,这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效果,但这些只能作为一种结果,不能当作过程。

  在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团队中引入竞争理机制,往往能够有效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竞争更能充分体现一个人的价值,督促员工进步,激发员工动力,甚至为了不至于名落孙山,员工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小案例

  有一次,本田先生对欧美企业进行考察,发现他们的员工基本上由三类人组成:一是不可缺少的干才,约占20%;二是勤劳人才,约占60%;三是东游西荡、拖后腿的蠢才,约占20%。而在自己的公司,缺乏进取心和敬业精神的员工也许还要多。

  回到日本,本田决定进行人事改革。他首先从销售部入手,因为销售经理的观念与公司的精神相距太远,而且他的守旧思想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下属。经过周密的计划,他把松和公司销售部副经理、年仅35岁的武太郎挖了过来,以图打破销售部只会维持现状的沉闷气氛。武太郎接任本田公司销售经理后,凭着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过人的学识、惊人的毅力和工作热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员工的工作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活力大为增强。公司的销售也出现了转机,销售额直线上升,公司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本田对武太郎的工作非常满意。

  从此,本田公司每年都会重点从外部“中途聘用”一些精干的、思维敏捷的、30岁左右的“生力军”,有时甚至聘请常务董事一级的“竞争对手”。这样一来,公司上上下下都像触电一样,整体业绩蒸蒸日上。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陈浩作品集
曾国藩智慧全集职业精神执行力别找借口找方法做情绪的主人做最好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