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淡定的人生才幸福》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2章 得与失之间 (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淡定的人生才幸福》 作者:李睿

第22章 得与失之间 (1)

  吃亏是福

  在人生历程中,谁都难免遇到一些吃亏或者受益的事情。邻里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亲人之间,只要能发生利益联系的人,都有可能遇到亏盈之差和得失之别。这些都是平常之事,作为一个淡定的人,是不会在乎这一时的亏盈。因为他们懂得有时吃点亏,并不是坏事,你从吃亏中,可以累积人生的经验;从吃亏中,可以学会为人处世的进退之道。体现出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度,更是一种坦然、一种豁达、一种淡定。

  得和失本来就是一种互为存在、互为结果的东西。不能事事只想着占点便宜,有些事情即使当时得便宜了,最终导致的结果仍有可能是吃亏。与人交往更不能时时怕吃亏,那样心胸就会变得狭隘,有些事情当时可能是吃亏了,但事后也许会有意外之喜。怕吃亏的未必不吃亏,愿意吃亏的未必真吃亏。

  人生有时就是这样,如果你觉得吃亏是福,那可能“福”就真的来了。有这么一个故事:新年临近,皇帝心情大好,决定赏赐给每个大臣一只羊。羊有大有小,有肥有瘦。这下难坏了负责分羊的大臣,正当他束手无策时,一位大臣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就牵了一只瘦羊,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众大臣见了,也纷纷效仿他,不加挑剔地牵了一只羊就走。这乐于吃亏的一幕既赢得了众大臣的尊敬,也得到了皇帝的欣赏。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失去,从表面上看是吃亏了,但是对于这位大臣来说,亏岂不正是福吗?

  古往今来,世界上人人皆求有福,而聪明的人懂得在吃亏中变得成熟,在吃亏中埋下睿智的种子,等待日后的收获。他们愿意吃亏、不怕吃亏,总是把别人往好处想,也愿意为别人多做一些事。能包容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淡定从容的洒脱,是一种俯仰自如的风度。在包容中结识朋友、拉近距离、和谐关系、铺就人脉。在其看似迂腐、软弱的背后,是一个宏大、宽容、纯净的胸怀。所以我们要敢于吃亏,善于吃亏,要准备吃亏,在吃亏中求福,在吃亏中求发展,在吃亏中完善自身。

  中国古代这样的智者比比皆是,在宋朝,就有这样一位不在乎“吃闷亏”的人,名叫李士衡,他在馆阁任职期间受命出使高丽,随行的一名武将是他的副使。离开高丽时,高丽方面按规矩赠送了许多礼品,李士衡把这些礼物交给副使管理。在乘船返回时,副使发现船底有隙缝,出现渗水现象,便不动声色地将李士衡得到的丝绸细绢垫放在船底,然后把属于自己的礼物放在上面,避免自己的东西受潮。李士衡也意识到了自己可能吃了亏,但是他淡定自若未作出反应。当船航行到大海之中,风浪汹涌,船又太重,很危险,船员要求把装载的东西全部扔掉,否则将有翻船的危险。这时慌张的副使急急忙忙地把船上的东西抛入大海。大约东西丢了一半时,风浪平息,航船稳定了。从紧张中恢复平静的副使这时才愕然地发现,丢掉的都是自己的财物,而李士衡的物品由于放在船底,除了受点潮湿,其余完好无损。看完这个故事后,“吃亏是福”这句话相信你能理解了。在有些时候过于计较,得失心太重,反而会得不偿失。

  面对诱惑,人人都有利己之心,都会不自觉地选择趋利避害。大多时候我们会认为,确保自己的利益,争取更多的回报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是成功的标志。但如果一个人从来不吃亏,只知道占便宜,到最后,他很可能成为孤家寡人,因为别人很难愿意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所以,真正为人处世的大智慧就是学会吃亏。可以说,做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乐于亏己。

  因为乐于吃亏的人,别人与你打交道就会放心,就会愿意与你打交道。我们自己先吃亏,别人在适当的时候也会主动吃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会逐渐融洽,人通了,自然事事都通了,“福”还会远吗?

  职员小刘的家里有一幅字画,是他从地摊上买的,画上有几棵翠竹,旁边醒目地写着“吃亏是福”。有人问他为什么挂这样一幅字画,他回答说:“人就这么一辈子,要想开点,少计较,吃点亏,不打紧,总有一天会造福自己的。”由于小刘不仅相信“吃亏是福”,并身体力行,转眼就由职员荣升为副经理,如今已是人事经理了。 每当有人向他抱怨奖金分配不公,自己吃了闷亏了,他总是劝道:“聪明的人在一些小事上不要斤斤计较,宁可自己吃点亏,作出点牺牲。因为你要是学会吃亏,这不仅会让你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尊重,还会培养自己的宽厚大度,同时也陶冶了情操,你慢慢就会感受到吃亏是福的。”这么语重心长地劝说一番,来人就心平气和了。

  小刘成功的真谛是:敢于吃亏者,能让同事觉得他有肚量而加以敬重,上司知道了也会更加器重他,人际关系自然就比别人好,当他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乐于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当他干事业时,别人也会对他给予肯定,乐于配合。他的事业自然容易获得成功。毋庸置疑,能亏己者,大都是淡定之人。而这些人呢,就比其他人更能担当重任,理应得到重用。有人说:“一个人心胸有多大,他做成的事业就有多大。”

  固然,趋利避害是动物的本能,也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然而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最高等动物的人来说,并不仅仅为了生存,还应该为了发展。“扬州八怪”之一的才子郑板桥,曾有这样一句话:“吃亏是福。”郑板桥同时还做了这样一番详尽的注解:“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利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是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盈满乃亏损之契机,亏损则会逐渐趋向盈满,损失自己则有益他人,他人得心平,自己会心安,有了平安,自然就有福气了。

  大家都在这个变化迅速的世界里变得激进而匆忙,手里真真实实抓得到物质财富才安心。有时你盯得越紧越适得其反,你总想着不要吃亏,最好再占点便宜,那你的眼光也只能停留在此,少了那份大气,就算福降临到你身边了,你也未必感受得到。无所谓亏不亏的,吃亏无非是自己作点谦让,作点牺牲。失去的大多是物质,但都是暂时的,而得到的大多是理解和尊重。大凡在事业上有大成就的人都不计较得失,不怕吃亏。如此这般以吃亏为荣为乐,势必也会赢得人们的尊重和赏识,定会开创一个豁达的人生局面。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生活中无论什么人,什么社会地位,做什么事,都很难看破得失的真谛。得到自己想要的,我们会欣喜不已,失去自己所珍惜的,我们会痛惜万分。我们总是不经意间陷入得失的情绪旋涡,不觉间徘徊在患得患失之中。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得到以后再失去,失落是必然的,为之努力的目标突然失去,人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失去工作的动力。作为一个普通人,有情绪波动,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不能花太多时间来计较得失,不然当情绪恢复后你会发现,失去的东西不但没有回来,最可惜的是在计较得失的时候不知不觉我们的年华都已失去。

  人生中不可避免“得” 和“失”,有时会让你措手不及,这就需要我们用淡定的心态面对得失。徐志摩曾说:吾会寻觅吾生命灵魂唯一之所系,得之,我之幸也;不得,我之命。意思就是,我将会寻找生命中最珍贵的可以用灵魂相知的东西——爱情,事业,家庭,追求等。追求到了,那是我的荣幸;追求不到,那也是我的命运。“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是一种豁达的心态,心宽了路自然就宽了。

  古时候,有一个小官去上任,跋山涉水,好不辛苦。途中他经过险峻的悬崖,一不小心,竟然掉到深谷里去。眼看生命危在旦夕,这个人双手在空中攀抓,刚好抓住崖壁上枯树的老枝,总算保住了生命,但是人却悬荡在半空中,上下不得。无助的他对着天空说:“佛祖,救救我,我愿一生向佛。”佛祖听见他虔诚的恳求,决定前去搭救。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忽然看到慈悲的佛陀站立在悬崖上,他如同见到救星一般,立刻请求佛陀说:“佛陀,求您发发慈悲,救救我吧!”

  佛陀慈祥地说:“我救你可以,但是你要听我的话,我才有办法救你上来。”那个人忙说:“佛陀,到了这种地步,我怎么敢不听您的话呢?无论您说什么,我全都听您的。”这时佛陀说:“好吧!既然这样,请你把抓住树枝的手放开!”那人一听,心想,把手一放,势必落入万丈深渊,跌得粉身碎骨,哪里还能保得住性命?又一想放手就放手吧,与其这样悬在空中受折磨还不如一死呢,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于是他闭上眼睛松开了手,一阵风吹过,他小心地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一片草地上,这时空中传来一个声音:“年轻人,你很有慧根,愿你在以后的人生中仍然保持这份心态,你会大有作为的。”这位年轻人后来果然做了当朝宰相,因其为人豁达淡定,获有“贤相”的美誉。

  其实,失去和得到是成正比的,不用为一时的成功感到骄傲,更不用为一时的失意感到悲伤。我们要乐观而理智地生活,得与失是同时存在的,有得必有失,自己应该冷静下来好好分析一下,到底自己失去了多少,又得到了多少。淡定地面对得失,当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的时候,他终将会失败。《易经》中有一句话叫“动则得咎”,就是说只要你选择做事情,就会有得失。而当你拥有或得到时切忌不要过于得意,那可能是一时的拥有,更多的考验将接踵而至。当你失去时也不要悲伤,如果你知道每一次失去的背后有一个更大的目标,有更多的希望,你就不会为眼前失去的感到痛苦。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最不幸的就是为一次得失而无法自拔的人。

ww 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李睿作品集
笑话一箩筐淡定的人生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