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谋略高手是这样炼成的》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3章 “藏”经——深藏若虚,智者之举(4)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谋略高手是这样炼成的》 作者:文柯

第13章 “藏”经——深藏若虚,智者之举(4)

  想想吧,他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所有的聪明人都把他当成弱者,忙不迭地为他出谋划策,江南七怪为他贡献了下半辈子,全真派老道守着内功心法不肯指点梅超风,可是却不惜千里到他身边手把手地教他;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是人人都想要的,却无一例外落到他的手上。而黄蓉的资质多好,洪七公硬是没有把降龙十八掌传给她,到了《神雕侠侣》的时候,还差点儿成了一个坏人,她不是比小张还冤?

  人们常说:傻人有傻福。为什么?因为无论是聪明人还是傻人,都喜欢关照示弱者。

  看似精明的人成功起来的确会难一些,因为你还未开口,别人已经把你当成了假想敌,和防备着你的人合作总会有点难。或者周围的人觉得你有不错的资质,对你的期望过高也是一种阻力,因此你让他们失望的概率会更高。

  如是看来,人还是表现弱一点好,表现不够弱的话,就装弱吧。

  示弱,看似愚笨,实则聪明。人立身处事,不矜功自夸,自然就会很好地保护自己。大强示弱则更强

  示弱有时要表现在行动上。自己在事业已处于有利地位,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在小的方面,即使完全有条件和别人竞争,也要尽量回避退让。也就是说,平时小名小利应淡薄些,疏远些,因为你的成功已经成了某些人嫉妒的目标,不可以再为一点微名小利惹火烧身,应当分出一部分名利给那些暂时处于弱势中的人。

  示弱能使处境不如自己的人保持心理平衡,有利于交际。交际中,必须善于选择示弱的内容。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的面前不妨展示自己的学历,表明自己实在是个平凡的人。成功者在别人面前多说自己失败的纪录,现实的烦恼、困难,让对方感到“他家也有一本难念的经”。某些专业上有一技之长的人,最好宣布自己对其他领域一窍不通,袒露自己日常生活中如何闹过笑话、受过窘等。至于那些完全因客观条件或偶然机遇侥幸获得名利的人,更应该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是“瞎猫碰上死老鼠”。

  示弱可以是个别接触时推心置腹的交谈,幽默的自嘲,也可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有意以己之短,补人之长。

  有时要使别人对你放松警惕,造成亲近之感,只要你很巧妙地、不露痕迹地在他人面前暴露某些无关痛痒的缺点,出点小洋相,表明自己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十全十美的人物,这样就会使人在与你交往时松一口气,不以你为敌。

  曾有一位记者去拜访一位政治家,目的是获得有关他的一些丑闻资料。然而,还来不及寒暄,这位政治家就对想质问的记者说:“时间还长得很,我们可以慢慢谈。”记者对政治家这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大感意外。

  不多时,仆人将咖啡端上桌来,这位政治家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立即大嚷道:“哦!好烫!”咖啡杯随之滚落在地。等仆人收拾好后,政治家又把香烟倒着插入嘴中,从过滤嘴处点火。这时记者赶忙提醒:“先生,你将香烟拿倒了。”政治家听到这话之后,慌忙将香烟拿正,不料却将烟灰缸碰翻在地。

  平时趾高气扬的政治家出了一连串洋相,使记者大感意外,不知不觉中,原来的那种挑战情绪消失了,甚至对对方怀有一种亲近感。

  这整个的过程,其实是政治家一手安排的。当人们发现杰出的权威人物也有许多弱点时,过去对他抱有的恐惧感就会消失,而且由于受同情心的驱使,还会对对方产生某种程度的亲密感。

  沉默守拙,保全之道

  沉默是一种高贵的品德。古往今来,凡是成大事者无不是知道什么话什么时候当说,什么时候不当说的人,他们都深刻地懂得沉默是金、雄辩是银的道理。沉默有时不仅能保全自己,更是取信于他人,展示自我良好道德修养的一个必要手段。沉默是金

  大多数时候,话说的多了,人就会智穷辞穷,莫不如守住心中的想法什么也不说更有力量,因为沉默能让人觉得充满暗示。

  《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薛宝钗,她的沉默就让她博得了贾府上上下下一致的喜爱,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份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们,亦多喜与宝钗去玩。在最后为宝玉选妻的时候,这一点也成为两人分高下、论条件的一个内容。

  沉默可以让人进退自如。因为沉默能够全面正确地观察和洞悉周围的一切;能够远离你死我活的龙争虎斗旋涡;能够不得罪任何人,不给自己树敌;能够修炼自己的心性,成就人生美德;能够让对手摸不清自己的实力;能够在主动出击时让敌人措手不及……

  沉默为金。只有懂得沉默,适时地保持沉默,才能平安地在诡谲的社会中生存下去,实现自己理想的人生目标。

  多言致祸

  综观历史长河,我们会发现,那厚重的史书是用鲜血写就的。多言的结果往往就是一个字“死”。通常一个人把别人说赢了,并没有什么巨大的意义,却会把对方逼急了,做出暴力行为。很多人讲话滔滔不绝,好像天下公理都被他说尽了,殊不知他在最得意的时候往往会遭到迎头一击。

  三国时期的著名才子杨修,思维敏捷,才华过人。但是有一个最大的毛病——恃才放旷,不懂得沉默是福、寡言保身的道理,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在曹刘两军在汉水一带对峙,曹操进退两难的时候,适逢庖官送来鸡汤。看到碗底有鸡肋,曹操有感于怀,正在沉吟间,夏侯惇入帐询问夜间号令。

  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

  时任行军主簿的杨修听到口令后,就叫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惇大惊忙前去询问。杨修解释说:“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来日魏王必班师矣。”

  夏侯惇很是信服,于是营中诸将纷纷打点行李。曹操知道后,勃然大怒以扰乱军心之罪,把杨修斩了。

  当然,杨修的死不仅仅是因为这一件事,他屡次猜中曹操的心思,犯了人臣之大忌。杨修之死,给后人留下了重要的启示。那就是越有才华就越要沉默守拙,尤其是面对领导时,就更要小心翼翼,永远不要让领导觉得你处处在他上面,他处处不如你。当然,还有一点启示,即无论在什么场合,只有你一个人看明白的事情,最好不要点破。有很多事情都是知道的越少越好。

  在大智者看来,杨修其实只是小聪明。大智者虽心里明白而不随便表露出来,绝不是表现比别人聪明。

  自古以来,无知者无罪,很多时候,正是因为知道得太多,又不懂得藏拙,才招致祸患的。

  我们都知道沉默是金,但是很多人却往往做不到这一点,而酿成无法弥补的错误。老子说“多言数穷”,一个“穷”字道出了话多之人的窘迫——话越多,就越窘迫。那又何必逼自己窘迫呢?所以大多数时候多言是不必要的,多言必多心,多言必多事,多言必多祸。

  斗智,隐蔽制胜

  隐蔽是一种智慧。怎样才能隐蔽自身而又巧妙地达到目的,在某种程度上讲,双方就是在试比斗智,如同棋手一样,每一盘棋总有胜负。隐蔽智慧是一种致胜方法,但是操作起来需要别有心计。外愚内智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一个人再聪明也不宜锋芒毕露,不妨装得笨拙一点;即使非常清楚明白也不宜过于表现,宁可用谦虚来收敛自己,再有能力也不宜过于激进,宁可以退为进。如果能够做到表面笨拙内心精明,外表含糊内心清楚,遇事以退为进,那他就掌握了处事保身的法宝。

  明朝时,况钟最初以小吏的低微身份追随尚书吕震左右。况钟虽是小吏,但头脑精明,办事忠诚。吕震十分欣赏他的才能,推荐他当主管,升郎中,最后出任苏州知府。

  初到苏州,况钟假装对政务一窍不通,凡事问这问那。府里的小吏们怀抱公文,个个围着况钟转悠,请他批示。况钟佯装不知,瞻前顾后地询问小吏,小吏说可行就批准,不行就不批准,一切听从下属的安排。这样一来,许多官吏乐得手舞足蹈,各个眉开眼笑,说况钟是个大笨蛋。过了三天,况钟召集全府上下官员,一改往日温柔愚笨之态,大声责骂道:“你们这些人中,有许多奸佞之徒,某某事可行,他却阻止我去办;某某事不可行,他则怂恿我,以为我是个糊涂虫,耍弄我,实在太可恶了!”况钟下令,将其中的几个小吏捆绑起来一顿狠揍,鞭挞后扔到街上。

  此举使余下的几个下属胆战心惊,原来知府大人心里明亮着呢!各个一改拖拉、懒散之风,积极地工作,从此苏州得到大治,百姓安居乐业。

  况钟用外愚蒙蔽了对手,待到时机成熟,内智喷薄而出,好似伪装成不会武功的叫花子,探明了对手的虚实后拔剑而出,一招制敌,干净利落。

  还有这样一段地方志记载:古时候在我国北方边陲,两个部落之间发生争战,结果一个部落被打败,胜利者决定杀死被打败部落里的十岁以上的所有男人,但有一个14岁男孩却幸免于难。

  当一个首领将矛刺向卧伏在草丛中的这个男孩的时候,却被另一个头目制止住了,原因是这个大男孩看起来很愚钝,当矛刺向他的时候,他仍然傻乎乎地看热闹,也不知求饶,更不知反抗和逃跑。于是,这个男孩侥幸活命,他与其他十岁以下的男童,被当做未来的奴隶留了下来。

  但事实上,那个14岁的男孩非但不傻,而且智慧超群,他的名字叫关山,在他29岁的时候,他率领本族人最终杀败了他的仇敌,报了血海深仇。当初若不是他装出很呆滞、很柔弱的样子,早就死于非命了。可见,在处境不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时候,让自己不引人注意或者不使人关注就能保全自己的有生力量,以图东山再起,另谋大计。

  所以说做人不必过于暴露锋芒,要善于守拙。以守为攻,以退为进,同样能够把主动权掌握在手中,胜券在握。以愚示人,守拙处世,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善用隐蔽诈佯术来寻求生机

  也许你会说,“诈佯术”即装死诈败,非勇者所为也。但问题是,如果真的死了败了,自认为勇者或被人称赞为勇者,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神秘莫测、包罗万象的大自然早就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在自然界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瓢虫,当你用手去碰它时,它就停止不动,连脚也缩了起来,不管你怎么拨弄它,它就是一副死样子,可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它又开始走了!

  这就是动物界中的诈死!

  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诈死装败”的实例。有一种鸟,在它孵卵的时期,若有外敌入侵,它会先佯装与其搏斗,翅膀扑了几回后,便假装受伤,跌跌撞撞地败走,外敌受到这个动作的吸引,会过去追逐这只败鸟,等外敌远离鸟巢,败鸟立刻高速逃走,于是巢中的卵便获得保全。这就是装败!

  从动物的这些生存本事上,我们人类也能有所启发。细想一下,它们为何如此,其目的只有一个,即首先保存自己。人不也需要这样吗?

  人类对诈死与装败法则的运用最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两军对峙时,较弱的一方有时就不得不诈死或装败,以寻求生机;而实力较强的一方,有时也会为了尽快打败对方而采用诈死或装败的策略。

  诈死装败看上去让人感觉有失志气、不大体面,但如果诈得像,装得真,同样可以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大自然,善用植物“拟态”和“保护色”的动物也能给我们以启示。对某些动物来说,“拟态”和“保护色”是很重要的生存法宝。“拟态”是说动物或昆虫的形状和周围的环境很相似,让人分辨不出来。“拟态”和“保护色”的本能是生物演进的结果,弱者有,强者也有。弱者是为了自身安全,强者是为了不让弱者发觉。大自然的奇妙,其实也一样存在于人性丛林之中,需要我们好好体会。

  竞争对手间动刀动枪的战争不常有,但在人性丛林里,人性的战争却天天上演,有时候你是强者,但在某些状况之下,你却又是个弱者。当你是弱者时,苦斗无益,徒费心神而已,因此与其苦斗,不如智斗,并以诈死、装败来寻求生机。要诈死、装败不难,难在使对方相信,如果不能做到让对方百分之百相信,至少也要做到不让对方怀疑,他一怀疑,对你就不利了。因此要装得像,诈得真,必须要有一些败像,好作为对方相信你的根据。因此与人相争,你力有不敌,在采用诈死装败的策略时,一下子就偃旗息鼓是不太恰当的,这样并不能松弛对方的戒心,因为对方会认为你还在“备战”,有时候他反而会攻得更猛,这就得不偿失了。

wW w.Xia 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文柯作品集
做人要方处事要圆不生气的活法谋略高手是这样炼成的人生要留一份淡定和从容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