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学会说话闯天下》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2章 借势下台的“说话”术(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学会说话闯天下》 作者:马建

第22章 借势下台的“说话”术(1)

  目标:讲究言辞表达

  在实际交往中,如果故意运用某些言辞造成特殊的表达,就能获得更为理想的交际效果,所以说社交高手必定是表达高手。

  每课名言

  懂到说话技巧的人,会在一开始就得到话多“是”的答复。

  ——卡耐基

  每课经典

  说话的艺术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少年时就放牛,给有钱人家打工,甚至一度还为了果腹而出家为僧。但朱元璋却胸有大志,风云际会,终于成就一代霸业。

  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有一天,他儿时的一位穷伙伴来京求见。朱元璋很想见见旧日的老朋友,可又怕他讲出什么不中听的话来。犹豫再三,总不能让人说自己富贵了不念旧情吧,还是让传了进来。

  那人一进大殿,即大礼下拜,高呼万岁,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兵,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听他说得动听含蓄,心里很高兴,回想起当年大家饥寒交迫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情形,心情很激动,立即重重封赏了这个老朋友。

  消息传出,另一个当年一块放牛的伙伴也找上门来了,见到朱元璋,他高兴极了,生怕皇帝忘了自己,指手画脚地在金殿上说道:

  “我主万岁!你不记得吗?那时候咱俩都给人家放牛,有一次我们在芦苇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吃,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抓豆子吃,结果把红草根卡在喉咙里,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一把青菜吞下,才把那红草根带进肚子里。”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真命天子”朱元璋又气又恼,哭笑不得,只有喝令左右:“哪 里来的疯子,来人,快把他轰出去。”

  一、名人的“台阶”

  1.铺设台阶顾全面子法

  例1

  1964年4月,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亲率代表团赴印尼首都雅加达参加第二次亚非会议的筹备会。

  但是,会议的进展却不大尽如人意。陈毅和印尼总统苏加诺第一次会面,双方就产生了分歧。因为,当时印尼刚刚独立不久,苏加诺希望第二次亚非会议定在印尼的万隆召开,时间就在当年,以此来提高印尼在国际上,尤其是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中的威望。

  陈毅则持不同看法:第一次亚非会议就是在万隆,这一次应该换一个地方,在非洲尤为合适,非洲新近有几十个国家独立,急切需要召开这样一次大会来鼓舞士气。

  双方的观点不一致,给筹备会投下了阴影,埋下了争执的导火索。怎样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同时又能说服苏加诺而不失和气,达到寻求共同点、广泛团结国际友人的目的呢?陈毅苦思之后,有了主意。

  为了充分尊重对方、照顾苏加诺这个东道主的面子,以便于他改变主意,陈毅对他说:

  “非洲的独立国家有40个之多,总统阁下如果主张在非洲召开亚非会议,就是支持了非洲的斗争,这样你就站得高、看得远,顾全大局,表现了你政治家的大家风范,也证明你没有什么私利打算,那么你去非洲发言,就会更响亮更有号召力。”

  这恰似设身处地为苏加诺着想的婉转辩词,丝毫没有各持己见的火药味,高瞻远瞩、鞭辟入里,简直就像苏加诺的顾问在为其出谋划策。苏加诺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但似乎是碍于情面,虽然点头称是却不愿完全放弃自己的观点,仍坚持会议就在当地召开。

  陈毅元帅发现问题有了转机,于是趁热打铁,又以幽默的语言诙谐地说:

  “你是总统,我是元帅,你的官比我大,我给你当参谋长,你要不要呢?”

  如此缓和、商讨的语言,即照顾了苏加诺的面子,尊重了这个东道主的地位,又充分体现了求同存异的精神。苏加诺自然无法回绝,只有点头称是。

  1972年,周恩来和基辛格具体操作,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世界格局为之一变。

  例2

  基辛格的北京之行取得圆满成功,周总理去为他送行。基辛格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诚恳地向周恩来担保:回去后一定多方奔走,早日争取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基辛格越说越高兴,竞不顾外交辞令,开出了时间表:“大约一年。”周恩来始终微笑着,传达出内心的赞赏和谢意。

  就在飞机起飞后不久,基辛格在飞机上收到了发自美国的电报。原来,就在前一天的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国席位的提案已经通过!这当然是件好事,不过基辛格心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么重大的事情,肯定在议案通过的当时,中国的领导人就已经知道了。作为国家总理,周恩来也肯定早已知道了。可是,自己却拍着胸脯说“大约一年”真是荒唐。周恩来当时完全可以说:“事已办妥,不劳大驾。”但他为了给自己一个面子,始终微笑着,一言不发。想到这里,基辛格不由得对周恩来竖起了大拇指。

  面对兴致勃勃、热忱相向的基辛格,周恩来若直接告以真相,以基辛格的身份,他岂能不觉难堪!

  常言道:“树要皮,人要脸,人活一口气”,有时候,人往往把自己的脸面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即使他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但在众人面前也要“死扛”面子。其实,这就是人的自尊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也都会碰到这样的事情。

  所以,不论在什么场合,尤其是公众场合,不要与别人据理力争,哪怕你有一千个理由可以证明你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也不要不顾一切地批驳对方,非要让对手心服口服,那样,他会感觉自尊受到伤害,与你“顽抗”到底,甚至从此记恨你一生。这种情况下,最聪明的做法是,给他留有余地,找个台阶,让他不失体面地听从你。

  2.避实就虚巧于迂回法

  论战时,有时需要单刀直入,有时又要巧于迂回,避实就虚,闪开对方所期待的进攻路线或目标,从看似无关的话题入手,使其打消戒备心理,再引入原先准备提出的问题。

  例1

  降清的明朝叛臣洪承畴在南京时,曾审问抗击清军的夏完淳,企图诱使夏完淳归降。

  洪承畴向夏完淳允诺:

  “你小小年纪误受叛徒蒙骗,只要归顺大清,我保你前程无量!”

  夏完淳对洪承畴的降清致使大明迅速灭亡恨之入骨,有意要讥讽他一番,便假装不认得洪承畴,故意高声回答说:

  “你才是个叛徒!我是大明忠臣,怎说我反叛?我常听人说起我大明朝‘忠臣’洪承畴先生在关外与清军血战而亡,名传天下。我虽年幼,说到杀身报国,还不甘心落在他的后面呢!”

  洪承畴瞠目结舌,手足无措,督府幕僚们以为他真不认识洪承畴,赶忙悄声告诉夏完淳:“上座正是洪大人。”

  哪知夏完淳听后故意勃然大怒:

  “胡说,洪大人早已为国捐躯,天下谁人不知?当时天子亲自哭祭他,满朝群臣无不痛哭流涕。不要欺我年幼无知,上座这个无耻的叛徒是什么东西!竟敢冒名来沾污洪大人的在天之灵!”

  夏完淳指着洪承畴骂了个痛快淋漓,使得高高在上的“总督大人”——洪承畴羞愧难当而又无话可说。

  例2

  我党早期领导人王若飞同志被捕入狱后,积极宣传革命道理,使很多人觉悟了。国民党为了防止“赤化”,就弄来一个在旧军队中当过排长的抢劫犯,和王若飞关在一个囚室。这个“结伙抢劫,杀人越货”的犯人自高自大,自认为是条汉子。

  敌人洋洋得意,心想:看你怎么把这个抢劫犯赤化?

  这天,这名姓张的排长一进入大门,便拱起手对王若飞说:“黄先生(指王若飞),他们要兄弟来给你作伴了,一只铁笼里关进两只老虎,该不会嫌弃吧?”

  王若飞一听这口气,看看他壮实的身材,黑黝黝的胸毛,便谦让道:

  “哪里,哪里,我怎么敢称老虎,要比嘛,顶多只能算头牛,已经不错了。”

  王若飞不愿与他争辩,有意退让。

  张排长连忙说:“过谦了,过谦了。”

  “不,不”,王若飞摇头道,“还是让我做头牛吧!”

  张排长发愣了:“你们共产党人都是好样的,听朋友说打仗冲锋个个都像小老虎。你怎么把自己比作牛呢?”

  王若飞解释道:“对敌人,我们的确是猛虎,可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来说我们就是一头牛,象牛一样驯服地为人民工作,勤勤恳恳,老老实实,不讲价钱,不使脾气。这样你说当头牛有什么不好呢?总比欺压百姓强吧?”

  张排长说:“黄先生,你说的在理。兄弟不才,也是照你们的道理办事。可他们说我打家劫舍,其实我是杀富济贫。这和你们打土豪、分田地不也是一个道理吗?”

  “不,不一样。”王若飞说,“我们共产党人不是为了几户、几十户穷人,而是要把这个欺压人的社会整个连根拔掉,解放所有的穷苦百姓,让他们都过上好日子。我们也不是为了眼前的一两顿饱饭,而是为了子孙万代的幸福着想。”

  张排长恍然大悟,他拱着手,虔诚地说:

  “黄先生,闻名不如见面,我算真心服你了。如果你们将来用得着我,我愿为你效劳,只要打个招呼,我给你做打手。”

  王若飞笑道:

  “共产党不需要打手,但我们很欢迎给人民办事的朋友。”

  至此,这个劫富济贫的草莽英雄,完全被王若飞征服了。

  常言道“欲速则不达。”假使他们一见面,王若飞便直接了当地指出张排长“打家劫舍”有什么不足的话,自傲的张排长恐怕是不会服气的。王若飞并不急于指出问题,而是顺其心理,先让着他。把自己比作牛,而把他称为虎,当张排长大惑不解时,再给他解释清楚,最终把他说服。

  由此可见,劝说抱有成见的人,需要掌握进退的分寸。当前进可能受阻时,就先暂时退让一下。退让之间便显示了你对他的尊重,从而赢得对方好感,使其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这样再亮出你的观点来说服他,就容易多了,而且往往会事半功倍。

  我们常见到有些人在说服他人时,一上来就攻势凌厉,咄咄逼人,拿出一副压倒一切的气概。这样,对方一般不会买帐,即使口头说“服”,心里还是不服气,所以,在实践中你不妨用一下以退为进的方法。

  3.自我调侃避免尴尬法

  说话,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难的事。容易,是因为每个人都会说话,即便是个3岁的小孩也能伶牙俐齿,但是要做到擅长辞令,避免尴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例1

  1915年,邱吉尔还是英国的海军大臣。不知他是心血来潮,还是什么原因,突然要学开飞机。于是,他命令海军航空兵的那些特级飞行员教他开飞机,军官们只好遵命。

  邱吉尔还真有股韧劲,刻苦用功,拼命学习,把全部的业余时间都搭上了,负责训练他的军官都快累坏了。邱吉尔虽称得上是杰出的政治家,但操纵战斗机跟政治是不一样的。可能是隔行如隔山吧,邱吉尔虽然刻苦用功,但就是对那么多的仪表搞不明白。

  有一次,在飞行途中,天气突然变坏,一段16英里的航程竟然花了3个小时才抵达目的地。

  着陆后,邱吉尔则从机舱里跳出来,那架飞机竟然再次腾空,一头撞到海里去了。旁边的军官们都吓得怔在那里,一动不动。

  原来,匆忙之中的邱吉尔忘了操作规程,在慌乱之中又把引擎发动起来了,望着眼前这一切,邱吉尔也不知所措,好在,他并没有惊慌,装作茫然不知似的,自我解嘲道。

  “怎么搞的,这架飞机这么不够意思。刚刚离开我,就又急着去和大海约会了。”

  一句话,缓解了紧张的气氛,也让邱吉尔摆脱了尴尬。

  在有些尴尬的场合,运用自嘲能使自尊心通过自我排解的方式受到保护。而且还能体现出说话者宽广大度的胸怀。

  例2

  邱吉尔有个习惯,一天之中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停止工作,他就爬进热气腾腾的浴缸中去泡一泡,然后就光着身子在浴室里来回地踱步,一边思考问题,一边让身体放松放松,有时甚至会入迷。

  有一次,邱吉尔率领英国代表团到美国去进行国事访问,他们受到热情款待。为了方便两国领导人的交流、沟通,组织者专门让邱吉尔下榻在白宫,与美国总统罗斯福离得很近。

  一天,邱吉尔又像往常一样泡在浴缸里,尔后光着身子在浴室里踱步。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邱吉尔在思考着战场上的形势,以及如何同美国联手对付德国法西斯。想着,想着,他已经忘了自己在什么地方,而且还是光着身子。

  碰巧,这时罗斯福有事来找邱吉尔,发现屋里没人。罗斯福刚欲转身离去,听见浴室里有水响,便走过来敲浴室的门。

  邱吉尔正在聚精会神地考虑问题,听见有人敲门。本能地说了一句:

  “进来吧,进来吧。”

  门打开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出现在门口。罗斯福看到邱吉尔一丝不挂,十分的尴尬,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索性一言不发地站在门口。

  此时,邱吉尔也清醒了。他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罗斯福,急中生智地说道:

  “进来吧!总统先生。大不列颠的首相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对美国的总统隐瞒的!”

  说罢,这两位世界知名人物都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

  尴尬场合,运用自嘲可以平添许多风采。当然,自嘲要避免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具有积极因素的自嘲包含着自嘲者强烈的自尊、自爱。自嘲实质上是当事人采取的一种貌似消极,实为积极的促使交谈向好的方向转化的手段而已。

  此外,运用自嘲还要审时度势,相机而用,比如对话答辩、座谈讨论、调查访问等,就不宜使用。

  二、“说话”是为了找一个更好的“合阶”

  1.败军之将亦可大言不惭

  在商场的竞争中当然会有胜负,而且跟战争一样“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获胜的人所持的言论即使再怎么俗劣,还是照样被奉为典范。而落败者的言辞,则不管如何都将陷入“里外皆不是”的窘境。因此贤明的先人给我们一个很有智慧的建议:“败军之将,不可言勇”,即守住沉默是落败者的上策。

  可是,如今时代变了。在竞争剧烈的现代,一味地认为“沉默是金”,反而将使情况越变越糟。一位有胆识的人,即使落败了,反而更应该积极地挺身一辩。

  例1

  一向执日本啤酒业界牛耳的骐麟牌制造商葛利玛企业,就在数年前,被朝日啤酒公司所生产的一种加重酒精浓度和辣味的新型啤酒夺走大片的市场。为此而造成葛利玛企业经营团的大恐慌,不过当时该企业的总裁本山英世也发表了一句败战将军的妙言,他说:

  “就因为我们一直坚持正统啤酒的风味,不知不觉中却因而没赶上潮流。”

  例2

  美联邦准备制度理事会议长葛琳斯藩的职位听起来很堂皇,其实却是出了名的低薪职。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找上葛琳斯藩时,葛二话不说当场就做了承诺。对于葛这种即断式的作法,记者都感到相当地疑惑好奇。而葛的回答是:

  “因为时间一旦拖久了,我恐怕会变得不想接受。”

  这虽然不是败将之辩,但由于意味颇深,在此特提出来供作参考。

  2.巧妙的自我辩解

  在遇到情况时,懂得幽默的人,则会说一些巧妙的话来替自己做辩解。

  邱吉尔曾经指出,要身为政治家,其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即“有预言未来的能力”,和“能够说明预言为何没有实现的能力”。

  一位能言善辩的人,没有高明的自我辩解能力是不行的。

  事实上,古今中外的雄辩家,在自己的失败、丑态等暴露出来时,都会很巧妙地自我辩解过。

  例1

  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名政治家达列楠,被发现他曾被俄罗斯皇帝收买而献上如何崩溃拿破仑的计策时,就很巧妙地为自己辩解。

  当时拿破仑诘问达列楠说:

  “听说你接受了俄罗斯皇帝的金钱,您究竟卖了什么东西给他呢?”

www.xiaOShuOtxT.NetT-x-t_小_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马建作品集
学会说话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