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2》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7章 奖惩与激励可以这样做(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2》 作者:赵伟

第17章 奖惩与激励可以这样做(2)

  如果员工做完一项工作,没有获得任何心理和精神上的慰藉,那么他一定讨厌这个工作。上级管理者一定要给予员工及时的评价和认可,告诉员工他是完成这个工作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肯定部下的工作,针对工作情况进行认真的反馈,赞赏员工。

  如果他们的下属在所从事的工作中体验不到这些(上述三项标准),那么他就是在浪费时间和资源。每个管理者都要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你的下属正在从事的工作有价值吗?”

  这是对管理者自身能力的一种拷问,如果你的下属没有在创造价值,那么责任首先不是员工的,而是管理者的。这样的上司是不合格的,因为他无法提供给下属足够的机会来展示能力并且创造价值。

  如何做到科学授权?

  授权的原因说起来很简单,让老板(最高管理者)无为,让中层干部有为,而让基层员工可以无所不为。做到了这一点,你就拥有了一支有序和强大的团队。

  在今天的世界中,我们需要的领导者和以前有所不同,他们最大的才能不是自己的能力有多高,而是如何让自己的团队能力高。所以有人说,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不是他自己能干什么,而是能否“让自己无用,让团队有用”。

  说白了,就是授权。那么,授权的目的是什么呢?

  1.通过有效授权,管理者可以将公司整体的目标分解开来,让每一个成员分担责任,从而让目标具体化,使团队成员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投入工作,达到团队协作的目的。

  2.通过有效授权,团队减少了控制过程中的时间和资源成本,我们可以摆脱层层权力的限制,将权力授予自己信任的下属,使得被授权者的工作自主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在此期间,被授权者(下属)也是幸福的,他们会感受到责任感和信任感,从而主动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投入度,加强对自己的管理和约束,对他个人的成长非常有利。

  有效的授权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水平的激励效果,也会产生多支高效率的团队,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下的授权其实就是在团队内部充分地复制你自己——复制出很多个人为你服务,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时间。能否有效授权,是衡量一名团队主管能力高低的标志。

  那么,怎样的授权才是高效、正确的呢?

  有目的地授权。

  任何授权都要有其目的性,不能为了分权而授权。也就是说,分出来的权力必须要有对应的职位和工作,分配责任的时候要有清晰的目标。授权清晰,工作才不会盲目混乱。

  明智地授权。

  管理者在授权之前一定要注意考察被授权者的才干,这是授权者能够授予的权力以及授予给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基础根据和考虑。当发现被授权者不能承担相对的工作职责时,要及时地收回职权。

  授权并不是简单的职权交接或任务下达,并非你撒手不管了,就是授权了——许多老板经常误以为只要自己不管就是授权。

  对于管理者来说,我们不但要“乐于”放权,更应该“擅长”放权。只是把一项工作指派给员工让他去干,这不是什么授权,只能算是一种对任务的安排。真正的授权是什么?它包括很多因素,比如对授权的时机、对权力收放的控制、授权的沟通方式等等。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分厂有一种管理方式叫作雇员授权。意思就是说,公司在内部成立一个单独的组织,规模比较小,但是其中的成员(员工)可以实现自我指导业务,即没有主管人员对他们发号施令,他们自己来授权自己完成某项工作。

  他们每一个人的工作范围都很广泛,而且每一个小组都拥有足够的决策权。他们还可以对公司出现的非正常情况进行自主处理。听起来,就好像一群足球场上的“自由人”一样,他们拥有完全的自主权,充当自己的老板。

  这是一项很了不起的发明,我经常在培训课程中讲到这个例子,建议中国的老板也学习通用汽车公司的创意。这种管理方式能激励团队的士气,使每个员工都可以参与到决策中来,从而提高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而且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讲,这种授权理念也让员工找到了家的感觉,避免了优秀人才的流失。

  其实,授权这种行为本身就体现了管理者对员工的信任。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授权的有效性。授权并信任,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雇员希望在他们工作中获得上司的赏识和信任,从而被授予更多的权力,受到来自上级的更多尊重;获得了实际授权的员工,在被完全信任的情况下,也才能拥有自主决策的权力,从而可以有效地行使被授予的权力,把手中的工作做好。如果这两者中缺乏任何一方面,都会导致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管理者必须要在团队中培养起良好的授权氛围。一方面,主管人员要习惯于通过授权来实现协作;另一方面,还要让每一个员工都感觉自己有独立的空间和思考方式,从而可以自主地进行判断,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这样就可以提升员工的素质,形成一个可以顺利授权的大环境。

  通常情况下,一般的公司会让员工等到最少30岁才拥有能够影响公司重大业务和决策的能力。然而有一些公司的产品部经理可能在20多岁时就可以让自己的业绩影响公司的总收入了,他的能力非常强,不仅拥有决策的权力,还可以掌握客户资料,进行各种产品发布,有管理平级的研发人员的权力。总之,一切和他有关的事务流程他都可以管辖到。这些公司的更高级管理者通过授权实现了这一切,培养出了年轻的骨干,使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得到了增强。

  假如你也乐意这样做,就从管理体制上给员工创造了一种氛围,让员工感觉自己工作上有很大的自主性,让他放手去干,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就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其实,有效授权的内容和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我们还应该通过信息共享、对员工进行培训等方式来实现对下属的信任,放权给他们,释放员工的潜能。如此看来,有效授权是企业内部的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不能依靠单一的方式完成。

  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尝试通过有效授权达到减少他们的人才流失的目的,这也确实是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我们应该给下属一个发挥潜能的空间,给他们资源,让他们挑战自我。现在,有太多的企业之所以人才流失严重,大多都是缘于管理者的“小气”。他们害怕权力旁落,甚至害怕手下的能力太出众对自己造成威胁,因此不给他们崭露头角的机会,如果员工感觉在这个企业没有发展机会和前途,就会寻找其他的平台。

  对于任何团队,授权都是一种双赢的策略。一方面,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我们的部门主管;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成就员工的自我实现欲望。当然了,授权的有效性考察的还是管理者的能力,管理者要找到可以授权的事、人、时机,并使这三者达到一种相互配合的关系,这样才会取得想要的成效。

  制度和特例下的奖惩之道

  任何一个团队都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因为制度是一切行为顺利进行的保证与前提。

  制度通常是由企业内部有管理经验的人根据在日常工作中针对某项工作可能发生的不同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做出的一套可以供成员参考或者约束成员行为的方法。制度在产生之后,每一名成员都要严格遵守,根据这个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工作的质量和团队的效率。

  但实际的工作活动中,往往会发生很多突发状况,是制度中没有涵盖的范围和内容。在最近十几年的调查中,我们做了一个统计:

  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总共有50种,经常发生的状况却只有5种,它们占发生率的90%,余下的45种状况总计的发生率仅占10%。也就是说,对于这45种发生率极低的状况来说,它们只能被称作“特例”。有些情况我们在一年的工作中可能只见到过一次,甚至几年才能发生一次。

  比如一些极端的情况:如果雇员被辞退,他们会怎么做呢?几乎所有的雇员都会接受现实,去财务部门结算薪水然后安静地离开。难道不是这样吗?很少有人会留在办公室拒绝离开,甚至去找老板大吵大闹。因此,对于这种发生率极低的意外情况,任何一家公司的相关制度中都不会做出规定或者制定应急的办法,只能凭借主管人员的临时反应,来当成特例处理。

  既然是特例,发生率太低,便不可能一一写进规章制度。而且,制度的内容本身就不能太过于繁杂,假如把几十种情况都写进去,那么规章制度就会变成一本需要查阅“索引”的法典,操作刻板,很可能会失去灵活性。

  制度本身已经基本涵盖了所有的情况,一个好的、完善的制度,理应是灵活的、利于执行的,而不是僵化的、让执行者困惑的。

  所以,我们在对团队成员进行奖惩的时候,除了遵守公司制定的奖惩制度、保证公平外,一定要意识到特例情况的存在。

  比如,团队成员做了一件很利于公司声誉的事情,但是不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所以对他的奖励便没有了具体可参照的标准,但如果对他不给予适当奖励,就会极大地损伤他的工作积极性。反之,如果成员与客户吵架,虽然发生在生意做成之后,但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及不良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制度上没有明文规定,但管理者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当然不行,这就需要管理者跳出条条框框的制度限制,对其进行适当处罚,这对于团队及其他成员才公平。

  当然,并不是说特例发生概率较低,便可以不受制度的约束,管理者对成员随意奖惩,率性而为。我们说的处理特例,必须是建立在奖惩制度的大基础上的适当处理。是奖是惩,奖惩标准必须以民主征询的意见为准。

  在长期的团队管理工作中,很多管理者会养成专断的个性,不屑甚至总是排斥和批判制度的存在,认为它是一种机械化管理。所以将所有情况都以特例论处。这就是一种极端的做法,我们说可以跳出制度,但并不是被特例绑架。

  如果说不懂得以特例对待突发情况的管理者不是优秀的管理者,那么蔑视制度的管理者就可以说是不称职的管理者。

  此外,团队管理者还必须让员工明白一点,特例之所以为特例,是因为它是具体情况下的特殊举措,不能因为这一次的特例被奖励,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自行决定了。特例的处理方法总是暂时的,而不是通行的。当然,领导者还必须明白,特例也不一定永远是特例,如果发生的频率过高,就应该写到章程中去,明确制度的约束,以此来节省“特批”的时间和成本。

  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现代企业的优秀管理者,在团队管理中做到有的放矢,就要学会灵活使用制度化管理,当出现特例的时候要客观、辩证地思考问题,而非主观武断地裁决。“特例”这个概念本身具备特殊性,会加重奖惩的程度,或者说对某个成员当作特例处理,就是奖惩的一种方式,具体的内容反而不像制度之内的作用凸显。所以,管理者在运用特例实施激励时,一定要把握好度,既要体现公平,又要完善管理漏洞,高效地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

www.xiaOShuOtxT.NetT xt 小 说 天 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赵伟作品集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