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一本书读懂礼仪常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5章 说话礼仪--一句话能乐死人,也能气死人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一本书读懂礼仪常识》 作者:赵浩

第5章 说话礼仪--一句话能乐死人,也能气死人

  三个语言交际要点--祸从口出患从口入

  俗话说:祸从口出患从口入,尽管一句错话虽不至于招致祸患,但不恰当的的言语总是让人备受排斥,惹人反感。为了避免这样的不便,就得遵从以下三个原则:

  一:得体的原则。说话时,要针对对象,做到恰如其分,不夸大其词,该说则说,不该说则一句都不说。

  二:委婉的原则。根据谈话的对象、目的和情境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也要随机应变,有时要直率,有时则要委婉。一般情况下,与人交谈的时候,语气不可太过强硬,同时还要注意所采用的句式,当和对方产生不同的意见或是看法时,要回运用暗示的方法,间接地提醒对方。这样,可以让对方更乐意接受, 而且在极大程度上,可以激起对方的兴趣和热情,其作用往往超过一般的直言快语。

  三:真诚的原则。言语要真诚,不含任何虚假、哄骗的成分。另外还要避免过于客套,总是在绕弯子,或是太重礼仪,这样反而会给人一种“见外”的感觉,让人觉得虚伪、不够真诚。有时候,直抒胸臆、直言不讳,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语言技巧。

  六种话题不宜谈--不该说的就别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活塞式不愿别人提及的话题,所以在与人交谈的时候,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避讳和禁忌,这样会让你们的交谈更加的融洽。

  一:不要问及对方的年龄,尤其是女士,这是她们个人的秘密,这是一种很无礼的行为,容易让对方感到不快。

  二:不要随便地询问探听对方的私生活,如个人的家庭、婚姻、储蓄等情况,这些都是别人不愿在外人面前提及的问题。

  三:不要问及他人他人穿着、饰物等价格,以免对方觉得你是在讽刺他。

  四:不宜谈论政治和宗教立场不同的话题,否则会在无意中得罪他人,而自己却不知道。

  五:尽量避免一些只有少数人士感兴趣的话题,而将他人晾在一边索然无味的等待话题的结束,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应采取巧妙的方式转移话题。

  六:在社交场合,切勿死守着自己熟悉的小圈子,否则无法达到社交的目的,同时在别人冷眼看来,也会觉得讨厌。因此,你应该接着倒酒或上洗手间的方式,借机和他人交流。

  七:在公众场合,不宜窃窃私语,这是一种不礼貌的举动,会让人有别人当着你的面说你坏话的相同感觉。有必要的时候,可以找一个人较少之处或角落私下交谈即可。

  道歉的妙招--道歉可化解不必要的矛盾

  人与人之间就像是走路的两条腿一样,有时难免会发生摩擦或误会。这时,正确的道歉,往往可以化解一些不必要矛盾。你可以这样做:

  一:道歉应该有时效性,不可迟迟不说,这种事情越耽搁就越难启齿,所以要抓住时机不可错过。

  二:道歉要堂堂正正,没必要卑躬屈膝,这往往也会得到对方的尊敬,否则不免让对方狐疑,反而觉得你虚伪。

  三:真诚是道歉必不可少的原则,真诚的悔意,才是打动对方的关键因素。

  四:如果不好意思向对方道歉,不妨找一个对方熟悉的人,代为道歉,同时备上一份小小的礼物。见面之后,再投以微笑,往往就能传达你的歉意。

  五:表达歉意的时候,不妨可以灵活一点,运用赞誉对方的方式,来传达你的歉意,这样的方式,是很多人都乐于接受的。

  言谢也有讲究--“谢谢”没那么简单

  表示感谢也要讲究一定的技巧。一句“谢谢”,虽则只有两个字,运用得当,则会让人觉得意境深远,魅力无穷。否则,就可能会招致误解,适得其反。

  一:言谢要出自真心。为了是对方感受到这一点,务必要做到认真、诚恳。真诚、直接直截了当的说声“谢谢”,不要连一个“谢”字都说不清楚。表情上更要面带微笑,正视对方,必要的时候,可以与对方握手致意。

  二:言谢的时候,最好加上对方的称呼。如:“马先生谢谢您了”,“李总,多谢了”等,越是这样,就越显得正式,越容易让对方接受。

  三:言谢时注意场合。如果是应酬性质的言谢,可及时地当众说出来。如果要是为了显示其庄重的的话,则最好在他人不在场的时候,当面言谢,显得自己是“专程而来”。

  四:提一下致谢的理由,免得对方感到茫茫然不知所措。比如:“张小姐,上次在开会的时候谢谢您了。”

  另外,如果所感谢的对象要是很多人的话,又觉得“谢谢大家”几个字太过轻巧,也可个个俱到,逐个地言谢。

  个别姓氏的正确读音--千万别读错别人的姓氏

  有些姓氏的读音,往往和平时读的时候不一样,往往容易被误读。在公众场合,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会让人觉得你没修养。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有必要掌握下面这些字的姓氏读音。

  以声母b开头的:“柏”这个字读Bǎi;“鲍”字读Bào;“秘” 字读Bì;薄字读Bó;“卜”字读Bǔ。

  以声母c开头:“岑”读Cén;“谌”读Chén;“种”读Chǒng;“褚”读 Chǔ。

  以声母d开头:“邸”读 Dǐ;“都”读Dū

  以声母f开头:“苻”读Fú;“甫”读Fǔ。

  以声母g开头:“盖”读Gài和Gě,这两姓同字不同音;“干”读 Gān;“杲”读 Gǎo。“艮”读Gèn;“冠”读Guàn;“观”读Guàn;“过”读Guō。

  以声母j开头:“纪”读Jǐ;“靳”读Jìn;“隽”读Juàn;

  以声母k开头:“阚”读Kàn;“蒯”读Kuǎ;“隗”读Kuí或Wěi,也是同字不同音。

  以声母m开头:“宓”读Mì;“缪”读Miào;“牟”读Móu。

  以声母n开头:“乜”读Niè;“宁”Nìng。

  以声母p开头:“逢”读Páng;“朴”读Piáo;“繁”读Pó;“濮”读Pú。

  以声母s开头:“单”读Shàn;“少”读Shào;“佘”读Shé;“莘”读Shēn。

  以声母w开头:“危”读Wēi;“韦”读Wéi。

  以声母x开头:“冼”读Xiǎn;“洗”读Xiǎn;“解”读Xiè。

  以声母y开头:“燕”读Yān;“乐”读Yuè;“郧”读Yún;“员”、“恽”和“郓”三字都读Yùn。

  拒绝他人的技巧--对不合理的要求,一概拒绝

  人们在生活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人,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尽管有时他们的也是无意的。直接决绝,难免会伤害到彼此的和谐关系。这时,你就要运用巧妙的方式,委婉的拒绝:

  一:侧敲旁记,转移话题。遇到荒唐、不合情理的要求时,可以巧妙的转移话题,或声明以后在讨论这个问题,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不满,无法答应他的要求,从而打消对方的念头。

  二:运用夸张的幽默方式,将对方的要求夸大难度,言下之意,就是告诉对方,他的要求是你无法办到的。这时,对方往往就能醒悟,明白自己的无礼,以及你能力有所不及。

  三:真诚的坦言相告。如果对方性格外向,并且彼此熟络,也可是直接告知自己爱慕难助,是“自己人”他会理解你的。有时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识趣的人,这时,你就只能实言相告,但要尽量把话说得委婉一些。

  模糊言语的利用--模模糊糊,蒙混过关

  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在说话的时候,都要求语言的简洁和明了,力求表达自己的意图,但是在有的时候,采用的模糊的语言,如“大概”、“也许”、“可能”等等,往往更能受到更好的效果。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有的时候,对方的要求、态度,或问题是不合清理,以及我们不能直接回答的,为了避免与其发生正面的冲突,而采用模糊的方式,巧妙的化解对方的压力。比如宋朝时期,有人问王安石的儿子王元泽,哪只是獐哪只是鹿的时候,他的回答就很模糊而巧妙,他说,鹿的的旁边是獐,而獐的旁边是鹿。虽然没有正面的回答,但问着却也无言以对。再说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有位在酒店工作的李小姐,因为长相出众,时常有些不坏好意的人对其出言不逊。一次,几个青年跑来就说:“你就是李小姐吧,哥几个是特意来看你的。”李小姐灵机一动,说:“你们是来喝酒的吧,别光说漂亮话,几位吃点什么?”结果数青年无言以对,只好点菜就餐。便宜没占着,反而搭了顿酒钱。

  总之,所谓的模糊语言,就是不直接的面对对方的压力,而采用“打岔”的方式来借力打力,往往也可看做是一种“装糊涂”的方式。这一招,是真正的大智若愚,只要运用的好,往往便能逢凶化吉,获益匪浅。

  四个倾听礼仪--注意倾听,更受别人欢迎

  一般在与别人交谈的时候,要注意倾听的礼仪,这不仅能使彼此间的谈话更加融洽,也是对别人基本的尊重。倾听时,一般要注意:

  首先,要集中注意力。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人们思维的速度远远的超过了说话的速度,说话时每分钟一般在1 20 ~ 1 60个字之间,而思考的速度则是每分钟400 ~ 600 个字。所以,在倾听的时候,必须要集中你的注意力,否则别人热情澎湃的对你说话,你却没有注意他说话的内容,这是很不礼貌的。

  其次,适当的插话,给予鼓励。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你可以偶尔的提问,如:“这几条建议,你认为哪一条最好?”或是,“这很有趣,请接着说”,也可以适时配合对方的说话,如:“对,是这样的”。这样的话,对方能感受到你认真的态度,才会更热情的与你交谈。

  三,听别人把话说完。别人在说话的时候,最好听别人把话说完,而不要随便的打断别人,或是插入一些不相干的话题,这是很没礼数的行为,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即使说了你并不赞同的话,也要在听完后之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见。

  称呼的礼仪和禁忌--弄清楚再叫人

  与人交往的时候,一个合适的称呼往往十分的重要,所以有必要了解一下关于称呼的一些礼仪常识,这对社交的影响有着莫大的作用。

  一,亲友之间的称呼礼仪。

  亲友之间的称呼应显得亲切、友好,又不失敬意。一般情况下,对待晚辈,可称为“你”, 对长辈、平辈,可称其为“您”,要是有身份或是年纪大的人,应称其为“先生”。对文艺界、教育界以及有成就的人可称为“老师”,而对于德高望重的人,则要称其“公”或“老”。

  如果要是平辈之间的朋友、熟人,也可以直呼其姓名,但晚辈对长辈却不能这样。另外,对于关系极为亲密的同性朋友、熟人,可免称其姓,而直呼其名,这样显得更为的亲切。异性之间除了是家人,或是恋人,一般不要这样称呼,否则就显得唐突。

  左邻右舍之间,为了显示其尊重,一般要成年纪大的人为“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这样也可以才显得彼此之间的融洽,另外,也可以在这类称呼前加上姓氏,如:“张爷爷”、“李奶奶”、“王叔叔”、“林阿姨”等等。

  二,职场上的称呼礼仪:

  工作场合的称呼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于职务的称呼,如:“经理”、“总监”和“老板”等。在称呼的时候,往往加上其姓显得更贴切,如“王经理”“张总监”等。二是职称性称呼,往往以对方的职称相称,如“教授”、“主编”等,一般也在其称呼前面加上其姓,如“林教授”、“何主编”等。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最好是这样的称呼,以免与其他同样职称的人相混淆。

  三,公共场合的一般礼仪。在社交的场合,一般称男性为“先生”,称女性为“小姐”、“女士”、“夫人”或是“太太”,这样才显得庄重、大方,又不失礼仪。而在非社交场合一般也可称男士为“大哥”、“大伯”等,而对女士也可称为“大妈”、“大姐”等。而对于生活中的某些职务性和职称性称呼,也同样可以使用,比如“李老师”、“张医生”或“罗博士”等等。

  常用客套用语--对人客气点总是好的

  下面是常用的一些客套用语:

  一:请人提出意见,或是指点的时候,要说:请指教或赐教;希望别人谅解的时候,要说:多多包涵。

  二:请求别人帮忙的时候,说:劳驾;请人让路时,说:借光。

  三:有事麻烦别人时,要说:打扰;祝贺别人的时候,要说:恭喜。

  四:托人办事的时候,要说:拜托;探望别人的时候,要说:拜访。

  五:陪伴朋友,要说:奉陪:招待远方的来客,要说:洗尘。

  六:求人解答疑问的时候,要说:请问;称赞别人的见解时,要说:高见。

  七:让别人不要相送时,要说:留步;欢迎来人购买时,要说:光顾。

  八:等待别人的时候,要说:恭候;中途要走的时候,要说:失陪。

  九:初次见面的时候,说:久仰;宾客来访时,要说:光临。

  十:与客人握手告别的时候,说:再见;物归原主的时候,说:奉还。

  谈话的仪态--说话时,要配以合适的姿态

  说话的时候,不仅要要注意言辞的恰当、得体,保持适当的姿态也同样重要。

  一:不要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何必人说话,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身份,或是背景如何,与人交谈的时候,都应该放下架子,平等地看待,切不可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

  二:不要搔首弄姿。和别人说话额时候,要保持仪态的自然大方,不可指指点点,挤眉弄眼,掏耳抓头的动作,不然给人以轻浮或缺乏教养的印象。

  三:不要随意插嘴。在别人正在说话的时候,要等别人把话说话完,不可随意的打断。尤其是插入一些与之无关的话题,这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对人起码的尊重。

  四:切记“口若悬河”。在与对方谈话时,要保持适当的语速。若是说的吐沫横飞,显然也是不恰当的。尤其是在别人对你的话题不感兴趣的时候,更容易招致人的反感。

  五:不要显得心不在焉。听别人讲话时,不要左顾右盼,或面带倦容,这样会让说话的人感到很扫兴,以为对和他的谈话显得很不耐烦。

  六:不要对人冷暖不均。与好几个人在一起交流的时候,切记只对其中的一人或是几人热情,而将其他的人冷落在一边,不闻不问,这也是极不合适的,也会让人感到很不愉快。

  不合礼仪的语言行为--这样说话很无礼

  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一般要注意一下几个语言的禁忌,以免冒犯别人:

  一:取笑别人的缺陷。不能以一些外貌上的缺陷称呼别人,比如:瘸子、麻子和秃子等,这样是很挖苦人的,别人一般都难以忍受。

  二:误读别人姓名。有些字作为姓氏的时候,读音和平时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是遇到不常见的姓氏,最好事先查证,以免误读别人的姓名。

  三:误会别人的身份。这是指对别人的年纪、辈分以及婚否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比如将未婚的女性称为夫人,将长辈称为哥们儿,都是不失礼数的。

  四:过时的称为。在大多数场合,称别人为“师傅”或是“伙计”等,都是不合宜的。

  五:俗气的说法:在社交场合,称别人为“哥们儿”、“姐们儿”、“瓷器”、“死党”等都是不合适的。

  六:带侮辱性质的说法。比如叫女士为“三八”等,都是极为侮辱人的,往往会激怒对方,而引起纠纷。

www.XIAOshuotxt。NETT?xt_小_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赵浩作品集
一本书读懂礼仪常识